书城励志说话的艺术
19959700000001

第1章 卡耐基简介

戴尔·卡耐基,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的奠基人,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人生导师和成功学大师。他一生创作了很多部畅销世界的成功学专著,其中最著名的有《说话的艺术》《林肯传》《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人性的光辉》《伟大的人物》等。

1888年11月24日,卡耐基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和很多其他美国中西部的农村男孩子一样,他也是一个朴实的农家子弟,并且和他们有着一样的童年:帮父母干杂活,挤牛奶,等等。那个时候的他,根本没感觉到自己家里很贫穷。由于那个年代没有农业机械,他不得不和父亲一样做着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辛辛苦苦一年下来的劳动成果,常常会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水灾、旱灾或者蝗虫等自然灾害而付诸东流。看着在灾害面前束手无策而备受折磨的父亲,卡耐基暗暗发誓,自己绝不要像收成一样被天气主导,一定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如果说卡耐基的童年和其他农村男孩子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他有一位曾经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卡耐基的母亲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在嫁给他的父亲之前曾经当过教员。在母亲的影响和鼓励下,卡耐基从小接受教育。母亲的愿望是:让儿子将来成为一名教师或者传教士。

卡耐基于1904年高中毕业,并继续就读于密苏里州华伦斯堡州立师范学院。尽管他通过努力获得了全额奖学金,但由于家境贫困,他还是难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费用。为此,他不得不参加各种工作,以赚取必要的生活费用。他开始感到自卑,低人一等,他想方设法超越别人。他发现,在学校里,除了棒球球员之外,就只有那些在辩论和演讲中获胜的人才最令人瞩目。他深知,自己不具备运动员的天赋,那么,就只有努力练习演讲,决心在演讲比赛中获胜,才有可能出人头地。但是,事实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简单,他开始努力地练习,然后,一次一次地尝试,又一次一次地失败,他开始失望和灰心,甚至,他想到了自杀。最后,他终于战胜了自己,在第二年的演讲比赛中,他开始转败为胜。

当时,他为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拿到学位和教员资格证书后回到家乡的学校教书。

但是毕业后,卡耐基改变了自己的初衷,没有回家乡教书而是去了国际函授学校总部所在地丹佛市,并成为了那所学校的一名推销员,一天2美元的薪酬足以支付他的房租以及吃饭的花销,除此之外,他还赚取推销的佣金。

卡耐基的第一份工作做得并不是很成功,他坚持了没多久就放弃了。他想到另外一座城市去碰碰运气,他为了搭上免费的马车,一路上他承担起了替车主人给马喂食、喂水的工作,就这样,他乘着马车来到了奥马哈市,在那里,他找到了一份推销肉类产品的工作,一周的薪水是17.31美元,比他父亲当时一年的收入还要高。

这次卡耐基做得非常成功,业绩从他所在的区域排名25一下子跃居为第1名,但是,他拒绝升任经理,选择再一次离开。他带着自己的积蓄来到纽约,当了一名演员。可是作为演员,他出演的唯一节目是在话剧《马戏团的波莉》中担任一个角色。很显然,这个行业并不适合他。于是,一年后,他又改回推销的老本行,为一家汽车公司推销汽车。

但是,卡耐基的理想不是做一名推销员。从事汽车销售的过程中,他开始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

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想要买车,卡耐基又开始背那套千篇一律的“车经”,老人显然并不感兴趣,他淡淡地说道:“无所谓的,反正我还走得动,开车也无非是要体验一下新鲜的感觉,我年轻时候就曾梦想当一名汽车设计师,可那时候还没有汽车呢……”

卡耐基被老者的一番话深深地吸引了,他把自己在公司的情况都详细地说给老人听,两个人越谈越多,最后,谈到了人生。卡耐基说出了自己的困惑与烦恼:“那天凌晨,我对着一盏孤灯对自己说,‘我在做什么?我的梦想是什么?如果我想要成为作家,那我为什么不从事写作呢?’您认为我的看法对吗?”

老者听了他的话,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并高兴地说:“好孩子,你非常棒!你为什么要为一个你不喜欢又不能付给你高薪的公司卖命呢?你不是想赚大钱吗?在今天,从事写作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啊!”

“不,老先生,放弃工作是不可能的,除非我有别的事情可做。但是我能做什么呢?我有什么能力让自己满意地赚钱和生活呢?”卡耐基问。

老者说:“你的职业应该是能使你感兴趣,并能充分发挥你的才能的。既然写作很适合你,为什么不试一试?”

这一番话,让卡耐基茅塞顿开,那份埋藏在胸中多年以来的写作激情被老者的几句话给激活了,并且开始奔涌澎湃……

于是,自那以后,卡耐基决心换一种方式生活,他要当一名受人尊敬爱戴的伟大作家……

一个偶然的机会,卡耐基发现了自己所在城市的青年会发布的一则招聘启事,上面写着要招聘一名讲授商务技巧的夜大老师。卡耐基决定前去应聘,最终,他被录取了。

卡耐基的公开演说课程,除了讲授演说的历史和演说的原理知识之外,他还发明了一种独特而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第一次为学员上课的时候,他就直接点名让每一位学员谈他们自己,并且鼓励学员把自己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向大家讲述出来。这样,学员们一个接一个站起来说,直到班上每一名学员都发表过简短的谈话。

卡耐基后来说:“在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办的情况下,我误打误撞,找到了帮助学员克服恐惧的最佳方法。”

从此以后,卡耐基的这种鼓励所有学员共同参与的教学方法,成了激发学员兴趣,确保学员出席的最有效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在当时尚无先例,对它的效果也没有什么评判的方法和评判的标准,但事实证明,它确实奏效了,并且已经在全球培养出了许多演说家和成功人士。

这一教学理念的成功,从成千上万名毕业学员寄来的信件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这些写信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工厂的工人、家庭主妇、政界人士、公司负责人以及教师和传教士。

卡耐基于1955年11月1日去世,距离他的67岁生日只差几个星期。他的追悼会在森林山举行,遗体被葬在位于密苏里州的他父母墓地的附近。

1955年11月3日,华盛顿的一家报纸刊载了下面这样一段文字:

那些愤世嫉俗的人过去常常揣测,如果每个人都接受并且遵照卡耐基的话语去做,那将会成什么局面?卡耐基先生在星期二去世了,他从来不屑于这些世故者的风凉话。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事,而且做得极好。在自己的书中和课程上,他努力教导人们克服无能的感觉,学会如何讲话、如何为人处世。

千百万人受到他的影响,他的这些哲理如文明一样古老,如“十诫”一般简明,对于人们在这个狂乱的年代里获得快乐和成就极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