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的艺术
19959700000007

第7章 成功的演说秘诀

探险家史考特在向南极探险的途中过世了。他乘坐的南极探险船的名字是“克维斯特”号,而一首名为《克维斯特号精神》的诗就写在这艘船甲板上最醒目的地方。这首诗,正是史考特生前最喜爱的一首诗。

如果你有梦

却不盲从梦境

如果你能思考

却不为思想所惑

如果你在失败之中

却毫无畏缩

竭尽你的身心乃至于勇气

并且——

完成所应做的事

努力!不管到何种境地

即使只留下呼喊

时光无情

一分一秒地逝去

但大地一切属于你

是你的小孩

这是最重要的

如能这样,你便成长了

面对南极大自然的威胁,史考特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虽然为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但是他的精神永驻。正如史考特一般,当大家决心成为一名杰出的演说家时,就应该先学习这种精神。

但是,很遗憾,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种精神。有多少人曾经立志成功,但是因为遇到一丁点儿的困难和挫折就轻而易举地选择了放弃!成功的路有千万条,但并不是每一个走在路上的人都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不能不说是人性中最悲哀的一面。

那么本书写到这里也应该有所转折了,但是恐怕有的读者会很失望——虽然已经读了这么久,内容也进行很大一部分了,可是仍然无法克服在人前演说时的恐惧感,无法生起一点点的自信……但是,朋友,请别泄气,时间是治愈伤口的良方,给自己一点点时间,打起精神继续前行吧!

Section 01 努力克服恐惧与不安

每学一样新知识,都不可能像电车一般进步神速,不管学的是法语、高尔夫还是演说。在即将突破的时候,总会经历一个难以跨越的阶段,或者维持现状,或者也有可能退回到原来的状态。像这样停滞或者后退的状态,被心理学称之为“学习曲线之平面”。

有很多学习演说的人都无法突破这个平面,这个时期无论再怎么努力学习都没有效果。意志薄弱的人站在原地就有可能会放弃或者动摇;意志坚韧的人会一如既往地努力、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学业突飞猛进,一旦得到窍门,就突破了瓶颈,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

不管是谁,第一次站到观众面前演说都会感到恐惧与不安。如果这时候能够充满耐心并且努力克服的话,一定能够战胜恐惧不安的情绪。最初的恐惧感会随着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而逐渐趋于镇定,你会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于是,最初的紧张与慌乱开始被遗忘,随着自己的妙语连珠而使演讲渐入佳境。

Section 02 勇往直前的林肯

有一位青年给林肯写信,他在信中说,自己有志于学习法律,希望林肯能给他宝贵的建议。

林肯在给他的回信中这样说道:“如果你已经下定决心想做律师,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功一大半了……请你永远记住,在所有的成功秘诀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决心。”

林肯深谙这个道理,所以,他一生都在遵循这个原则。虽然他平生没有上过一年以上的学校,但他却十分热爱读书。有一次,他为了借书,竟然从家里走到50英里以外的地方。为了读书,他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晚上,点不起煤油灯,他便在小木屋里生起柴火,借着火光读书。早晨起来揉揉眼睛,第一件事仍然是读书。

除了孜孜不倦地读书之外,他还常常步行到二三十里之外的小镇上去听名人的演讲。回来后,就自己在心里默默地揣摩;他还常常跑到田野里,把马和树木当成他的听众,为他们演说;有时候,他还把杂货店的老板当成他演说的对象。他还曾经加入春田市的学术辩论会,每天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都被他作为演说的题目或者演说的内容加以练习,就如同学生们的强化训练一样。

当然,林肯也有困惑。有一种不自然的心理常常困扰着他,尤其是在女性面前,他常常会羞涩得说不出一句话来。他与玛丽·托德小姐交往的时候,常常会羞涩地坐在客厅的一个角落里,找不出任何一个话题来谈。只是静静地听着玛丽小姐一个人说话。但是,当他独自在家时,却一刻也不放弃苦学苦练演讲能力。他自修苦练的结果,居然驳倒了演说家道格拉斯参议员,而在盖茨堡纪念烈士大会上,以及第二次总统就职演说时,他创造了演说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纪录。

现在,白宫的总统办公室里仍然悬挂着一幅林肯总统的画像,“每当我遇到无法决断的事情时,便抬头看看林肯的画像,想象着如果他遇见类似的困惑时会采取怎样的措施,也许有人觉得我这种方法很荒唐可笑,但是,恰恰是这种荒唐可笑的做法,成功地为我解决了一系列让我困惑与棘手的问题。”面对我们的疑问,老罗斯福总统如是说。

如果你也正在努力练习想成为一位演说家,为什么不试试老罗斯福总统的办法呢?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可以想一下,或许当年林肯的处境,要比你困难得多呢!所以,请你不要气馁。当年林肯和道格拉斯竞选参议员失败后,他丝毫都不气馁,他还告诉他的同伴说:“别说失败一次,哪怕是经历成百上千次失败我也决不灰心退缩!”

Section 03 一分辛苦一分才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一段名言:青年人不必为自己所受的教育会落空而发愁,不管你做什么事业,只要你忠诚于工作,哪怕是每天都忙到累倒了,总有一天清晨醒来你会忽然发现自己是全世界最有能力的人之一。

希望你每天早晨都把这句话翻开来熟读一遍。

当然,我也可以借用詹姆斯教授的话来说,如果你用足够的热忱来研读此书,并且勤于练习,你一定会在某天清晨醒来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已经是全世界屈指可数的演说家之一了。

这不是白日做梦,而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原则!我们不妨来看一个真实的例子。

前纽泽西州州长史宾金·克斯,曾经参加过我在多伦多开设的演说训练班的毕业典礼,这场仪式规定每个学员都必须要发表一篇演说,最后由史宾金·克斯州长发表演说以作总结。史宾金·克斯认为,各学员演说的成绩相当优良,甚至不逊于美国参众两议院中各位政治家的演说。可是,这些学员在几个月前还都是对登台演说怀有深深的恐惧感的商人,他们一开始站到听众面前就会口吃得说不出话来,显得毫无演说的天分。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些人,通过勤学苦练,突然有一天竟然发现自己已经成为大演说家了。

由此可见,你能否成为一个大演说家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自信心和学习演说的满腔热忱。

詹姆斯教授说过:“无论学习什么,只要你有诚意和决心,就没有不成功的;只要你埋头肯做,脚踏实地,就一定不会失败。例如,你想获得财富,你就会生意兴隆事业有成;你想获得丰富的学识,智慧的大门就会为你敞开;你想拥有好的名誉,就可以名扬四海。不过要想达到这些,你就必须把全部心力和兴趣倾注在你想要达到的目标上,否则,一面想做这件事,一面又心猿意马、三心二意,那注定是不会成功的。”

这段话的后面,詹姆斯教授还可以再加上一句:“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大演说家,就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大演说家,前提是,你必须集中全部精力专注于这件事情。”

我曾经对几千个人进行观察,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强烈渴望获得自信心和在听众面前讲话的能力。最后我发现,其中的成功者很少具有超出常人的特异禀赋,大多数都是一些普通人。因为凡是有一些小聪小慧的人,大多利欲熏心,为金钱所左右。这样的一些人很少能执着专注于某一件短期看不到利益的事情上,所以他们不会有太大的成就。倒是普通人,通过学习本书所讲述的各种方法后,肯于勤学苦练,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这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社会规律,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不乏这样的例子。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经这样说过:“成就事业的第一要素是——坚忍。”当然,学习演说而希望成为演说家,也必须具备“坚忍”的品格。

曾经统帅过世界最著名的雄兵的法国佛西大将,他说他只有一个特长,就是“永不气馁和永不绝望!”

那是在1914年,法国军队全线撤退,最后退到了一个叫梅恩的地方,然而,佛西将军却命令他所指挥的200万大军的各个将领停止撤退,开始反攻。这场历史上最著名的血战当时已经持续了两天,那时,佛西将军正奉命扼守主要阵线。他仔细研究了战场形势,然后给某位将军一封短札,这样写道:“我的中路已经打败,右翼也已经撤退,这对我们是绝好的形势,我要趁此大举进攻了!”就这样,巴黎最后获救了。那封令人热血沸腾的短札成为了法国军事史上催人奋进的名言警句。

生活其实也是一个战场,如果你的中路已经打败,右翼也已经撤退,那么亲爱的读者,这正是最好的反攻机会,举起手中的武器,高喊进攻的口号,往前冲吧!唯有趁此进攻,胜利才属于你,你的优秀团队才会得以保全!

历史上还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都彭海军司令在一场战争中惨遭失败。在论述自己失败的原因时,他列举了十几个原因为自己洗白,然而,听完他的辩解,他的上司法兰克司令反问道:“你说得没错,不过,还应该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吧?”

都彭海军司令表示不解。

法兰克司令继续说:“最主要的是你当时认为自己不可能取得胜利。”

Section 04 信心是获得胜利的根本

参加演说训练的人,最有价值的收获就是“自信”,也就是说对自我能力的肯定。

著名学者哈巴特先生有一段名言,对我们很有启发,值得我们牢记和思考。平日里,如果每个人都能按照这段话所阐述的理论去实践,那么他的生活会有很大的改观,从此沿着愉快而顺利的方向发展。

这段名言摘录如下:

当你出门时,请把下颌收紧,额头抬高,做好深呼吸;遇见朋友,微笑地向他打招呼;和人家握手时,态度一定要真诚热忱,不要害怕别人的误解,不要在自己的假想敌身上浪费一分钟的光阴;做事情一定要专注专一,打定主意的事情,就不要轻易去改变,朝着你的目标一直前进,把你的心思和精力完全放在你所希望的光明而伟大的事情上去。如果,你遵照如上所述去做,时间长了你自然会感觉到,自己已经在无意之中抓住了完成理想的机会了,正像海洋里的珊瑚虫一样,从湍急的潮水当中吸取了自己所需要的养分。你的心中一定要有一个高大的形象作为楷模,这样,你的行动才有了目标和准则,久而久之,你的思想,你的行为规范都会不知不觉地跟着渐渐改善,慢慢地,你就成为你所崇拜的那个人物了。思想是最有力量的,你必须保持正确的心理状态——勇敢、坦白、愉快地运用你的思想,一切事情都是来源于欲望,只要你有虔诚的祈求,就一定可以得到满意的答复。

拿破仑、威灵顿、李将军、格兰特、佛西大将以及所有伟大的军事领袖,他们大多数都承认使一个军队获得胜利的是意志和必胜的信念。而对于获胜能力的坚强自信比其他任何决定胜利的要素都重要。

佛西大将军说过:“9万败军,在战胜的9万军队面前退却,不是因为战斗力减弱,完全是因为失去了必胜的信念,失去了顽强的斗志。”换言之,战败的9万士兵,他们并不是因为受了外在的压迫,而是因为失去了勇气和自信。一支军队,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已经注定了失败的结局。同样道理,一个普通人,如果对所坚持的理想和事业失去必胜的信心,那么,他的人生也就没有希望可言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海军的随军牧师富雷哲,被问到作为随军牧师的成功秘诀时,他的回答是“4个G”,也就是:

Grace(品格)

Gumtion(积极性)

Grit(气概)

Guts(胆识)

这4项,也是您学习公共演说时应该具备的必要条件。

备忘录:

1.不管学什么,高尔夫也好、法语也好,抑或是演说也好,开始的阶段都有一个急速提升的过程,然后是持续无变化的水平状态,甚至还有可能是退步的状态。心理学家把这种状态称为“学习曲线之平面”。这平面虽然很难突破,但一旦突破了这个瓶颈,有一天,你将会发现自己已从这个平面飞起,在一夜之间有了长足的进步。

2.坚持下去,即是挣脱恐惧感的最佳办法。总之,如果能在讲台上多说两三句,那种不安和恐惧的感觉便会自然消失。

3.詹姆斯教授说:“只要努力。不用担心所受的教育会不会落空。如果能忠诚对待自己所做的事情,在某个美好的早晨醒来,你将发现自己已成为当代最有能力的人之一。”凡是在演说方面取得成功的人,其实并不比任何人拥有更优越的才能,而是以坚强的决心与耐力去努力的结果。

4.老罗斯福总统在遇到挫折时,也会仰望林肯的画像而自问自答:“如果是林肯的话,他会怎么做?”您不妨也把自己当作不屈不挠的林肯,这样应该就不会被打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