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英雄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2008600000016

第16章 于谦

于谦(1398~1457),明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廷益。永乐进士。任监察御史,河南、山西巡抚,曾平反冤狱,赈(zhèn)济灾荒。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后,从兵部侍郎升任尚书,拥立景帝,反对南迁。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夺回帝位,诬以“谋逆(nì)罪”杀之。

爱国将领于谦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他自小有远大的志向。小时候,他的祖父收藏了一幅文天祥的画像,于谦十分钦佩文天祥,把那幅画像挂在书桌边,并且表示一定要向文天祥学习。长大以后,他考中进士,做了几任地方官,严格执法,廉洁奉公。后来担任河南巡抚以后,他鼓励生产,救济灾荒,关心人民疾苦。

明朝50万大军在土木堡全线崩(bēnɡ)溃,消息传到北京,太后和皇后急得哭哭啼啼,从宫里内库找出大量金银珍宝、绫(línɡ)罗绸缎(duàn),偷偷派太监带着财宝去寻找瓦剌(là)军,想把英宗赎回来。结果当然是毫无希望。

从土木堡逃出来的伤兵,陆续在北京街头出现了。京城里人心惶惶,谁也不知道皇帝下落怎样。再说,京城里留下的人马不多,瓦剌军来了怎么抵挡呢?

为了安定人心,皇太后宣布由英宗之弟朱祁(qí)钰(yù)监国,并且召集大臣,商量怎么对付瓦刺。大臣们七嘴八舌,不知怎么办才好。大臣徐有贞说:“瓦剌(là)兵强,怎么也抵挡不住。我考察天象,京城将遭到大难,不如逃到南方去,暂(zàn)时避一下,再作打算。”

兵部侍郎于谦神情严肃地向皇太后和朱祁钰说:“谁主张逃跑,应该砍头。京城是国家的根本,如果朝廷一撤(chè)出,大势就完了。大家难道忘掉了南宋的教训吗?”

于谦的主张得到许多大臣的支持,太后决定叫于谦负责指挥军民守城。

王振专权的时候,贪污成风,地方官进京办事,总要先送白银贿赂上司,只有于谦从来不送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甩动他的两只袖子,笑着说:“只有清风。”他还写了一首诗,表明自己的态度,诗的后面两句是: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因为于谦刚正不阿,得罪了王振,王振就指使同党诬(wū)告于谦,把于谦打进监牢,还判了死刑。河南、山西的地方官员和百姓听到于谦被诬陷的消息,成千上万的人联名向明英宗请愿,要求释放于谦。王振一伙一看众怒难犯,又抓不住于谦什么把柄,只好释放了于谦,恢(huī)复了他的原职。后来,于谦又被调到北京担任兵部侍郎。

这一回,在京城面临危急的时刻。于谦毅然担负起守城的重任。他一面加紧调兵遣(qiǎn)将,加强京城和附近关口的防御(yù)兵力;一面整顿内部,逮(dài)捕了一批瓦剌军的奸细。

有一天,监国的朱祁钰上朝,大臣们纷纷要求宣布王振罪状。朱祁钰不敢作主,有个宦官叫马顺,是王振的同党,见大臣们不肯退朝,吆喝吆喝:大声喊叫。着想把大臣赶跑。这下激怒了大臣。有个大臣冲上去揪(jiū)住马顺,大伙赶上来,一阵拳打脚踢,就把马顺揍死了。

朱祁钰见到朝堂大乱,想躲进内宫,于谦拦住他说:“王振是这次战争失败的罪魁(kuí)祸首,不惩办不能平民愤。陛下只要宣布王振罪状,大臣们就心安了。”

朱祁钰听了于谦的话,下令抄了王振的家,惩办了一些王振的同党,人心渐渐安定下来。

瓦剌首领也先俘虏了明英宗,没把他杀死,却挟持挟持:用威力强迫对方服从。着英宗当人质,不断骚扰边境。于是于谦等大臣请太后正式宣布让朱祁钰做皇帝,被俘(fú)虏的明英宗改称太上皇。朱祁钰这才即位称帝,这就是明代宗(又叫景帝)。

也先知道明朝决心抵抗瓦刺,就以送明英宗回朝为借口,大举进犯北京。

这一年10月,瓦刺军很快打到北京城下,在西直门外扎下营寨。于谦立刻召集将领商量对策。有个大将认为明军兵力弱,主张把军队撤进城里,然后把各道城门关闭起来防守,日子一久,也许瓦剌会自动退兵。

于谦说:“敌人这样嚣(xiāo)张。如果我们向他们示弱,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我们一定要主动出兵,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

接着,他分派将领带兵出城,在京城九门外摆开阵势。

于谦在城外把各路人马布置好后,亲自率领一支人马驻守在德胜门外,叫城里的守将把城门全部关闭起来,表示有进无退的决心。下了一道军令:将领上阵,丢了队伍带头后退的,就斩将领;士兵不听将领指挥,临阵脱逃的,由后队将士督(dū)斩。

将士们被于谦的勇敢坚定的精神感动,士气振奋,斗志昂扬,下决心跟瓦刺军拼死战斗,保卫北京。

这时候,各地的明军接到朝廷的命令,也陆续开到北京支援。

明军声势浩大,戒(jiè)备森严,也先发动几次进攻,都遭到明军奋勇阻击。经过5天的激战,瓦刺军死伤惨重。

也先遭到严重损失,又怕退路被明军截断,不敢再战,就带着明英宗和残兵败将撤退。于谦等明英宗去远了,就用火炮轰击,又杀伤了一批瓦剌(là)兵。北京城保卫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于谦立了大功,受到了北京军民的爱戴。明代宗十分敬重他。于谦家的房屋简陋,只能遮蔽(bì)风雨,明代宗给他造一座府第,于谦推辞了。他说:“现在正是国难当头的时候,怎么能贪图享受呢?”

也先失败后,知道扣住明英宗也没有用处。就把明英宗放回北京。

于谦一心保卫国家,但是那个在北京危急的日子里主张逃跑的徐有贞,还有被于谦责备过的大将军,都对他怀恨在心,在暗地里想法报复。

英宗回北京后过了7年,也就是公元1457年,明代宗生了一场大病,徐有贞跟宦官勾结起来,带兵闯进皇宫,迎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作“夺门之变”。没多久,明代宗就死了。

明英宗复位后,对于谦在他被俘流亡的时候,帮他弟弟即位称帝,心里本来有气,再加上徐有贞一伙在他面前说了不少诬陷(诬陷:诬告陷害。)的话,竟下了狠心,给于谦加上个“谋反”的罪名,把于谦杀害。

北京的百姓听到于谦受冤被害,不论男女老少,个个伤心痛哭。人们传诵着于谦年轻时候写的一首《咏石灰》的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正是于谦一生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