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你又不是我,又怎么断定我不知道它们现在很快乐呢?”接下来又说:“你问我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这说明你知道鱼的快乐才会问我。那我告诉你,我是从自己的感觉中体会的。我同你在水边观鱼,悠闲自在,自得其乐。这鱼呢?其实是水中游戏,从容不迫地观望着我俩,它们当然也和我们一样,感到十分快乐。”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庄子·秋水》,它是形容镇定自若,不慌不忙。从容:镇定、沉着。不迫:不急促。
173车水马龙
汉章帝母亲马氏知书达理,俭朴仁爱,明帝死后,即位的章帝就尊其皇后封爵,遭到了民太后的拒绝。
第二年夏天,发生了大旱灾。有些大臣又上书奏说,今年的旱灾都是由于去年不封外戚造成的,并要求再次封马氏舅父。马太后于是站出来,先是指出了这些大臣们的不良用心,然后又指出:“前几天我路过娘家的花园边,见从外面到舅舅家拜候、请安的车子像流水那样不停地驶去,马匹往来不绝,好像一条游龙,招摇得很。他们家的佣人也衣着华丽。再看我们的车马佣人,比他们差远了,他们只知道自己享乐,根本不为国家忧愁,我怎么能同意给他们加官晋爵呢?”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后汉书·马皇后记》,形容车马往来频繁,热闹非凡的样子。
174出人头地
苏轼二十岁时便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当时主考官是翰林学士欧阳修。当他读了《刑赏忠厚论》一文后,十分高兴,便准备取为第一。由于当时试卷是封上考生姓名,便以为此文是其学生曾巩写的,为了避嫌,便取了第二,其实,这篇文章是苏轼写的。
后来,欧阳修得知此文并非其学生曾巩写的,而是初出茅庐的苏轼写的,便觉得心里过意不去,竟让他屈居第二,更赞叹不已。于是写信给当时颇有名气的梅尧臣说:“苏轼的文章实在是好,我应当让路,使他高出我一头。”
苏轼由此得到了欧阳修等文坛名流的指点,加之自己的勤奋刻苦,文章便越写越好,后来果然出人头地,成为一代大文豪。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成语意为高出人一头,形容高人一等或超出别人之上。
175出类拔萃
孟子是战国时期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的一大圣人,被称为“亚圣”。
一天,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老师,你已经是一位圣人了吗?”
孟子回答说:“连孔子夫子都不敢称自己是圣人,我又算得了什么呢?”接着,孟子借用了孔子的学生有若的一句话说:“麒麟和走兽,凤凰和飞鸟,泰山和小土堆,河海和小水洼,它们是同类,圣人和老百姓也是同类,都是人,但圣人是远远超过那一类的。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人比孔子更伟大了。”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指超出同类之上,形容品质和才能特别优秀的人。拔:高出。萃:草丛。
176草菅人命
贾谊是汉文帝时着名的文学家,以《过秦论》《吊屈原赋》等文章而着名千古。他从小就聪颖好学,极有才华,被文帝召为博士,后又担任过大夫的官职,可是由于遭人嫉妒。被贬为长沙王主傅,由此写出了《吊屈原赋》抒发心中的不满和悲戚。后又被召回担任梁王太傅(汉文帝最宠爱的儿子),希望贾谊好好教导他,贾谊就此说道:“指导皇太子读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教他如何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像秦朝末年赵高教秦二世胡亥,就应该满门抄斩。胡亥一当上皇帝就乱杀人,看待杀人,就像看待割茅草一样,不当一回事。这并非胡亥生性如此,而是教导他的人没有引导他走上正道,这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汉书·贾谊传》,这句成语的意思是,轻视人生命,任意残害人命,杀人就像割草一样。菅,指的是一种茅草。
177春风得意
孟郊虽为唐代着名的诗人,却在仕途上每每遭受挫折。平日过着近乎隐居的生活,与人交往也很少,直到遇到韩愈后,他的诗作才被韩愈所赏识。尽管韩愈多次催他参加科举考试,却屡次不中,也没有摆脱贫困的处境。
到了四十一岁,他曾两次上京应试,便都落了榜,等到第三次应试中了进士时,已快五十岁了。中了进士后,兴奋地作了首《登科后》绝句:“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大体上说:“从前那段穷困潦倒的岁月不值得一提了,今天的心情才真正的开朗起来,还是在这春色美好的京城骑马游逛吧,恨不得一天就把长安最美的景色看个够,这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孟郊《登科后》,这句成语常用来形容达到目的以后洋洋自得的样子。
178大材小用
辛弃疾是南宋着名的爱国词人。金人南侵后,他便组织了两千多人的队伍在故乡起义,后又带这支队伍投奔抗金领袖耿京的起义军。不久,他们的部队便同朝廷一道有力地打击了南侵的金军。
可是,由于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辛弃疾一直得不到重用,只得长期闲居在江西上游一带,直到六十多岁才被任命为绍兴知府官。上任后,第二年,宋宁宗召他去临安,征询他对抗金的意见,临行前,好友陆游写了一首长诗赠给他,鼓励他抓住时机施展自己的才华。诗中称辛弃疾是同管仲、萧何一样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现在当浙江绍兴知府,实在是大材小用了,并鼓励他为恢复中原而努力。最终,辛弃疾仍未被重用,六十七岁那年终于在忧愤中死去。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陆游赠辛弃疾的诗。原指大材料用在小地方,现多指对人才的使用不当。材:木料。
179大公无私
晋平公时,南阳需补个县令,于是晋平公问大夫祁黄羊谁去合适,结果他推荐了自己的仇人解孤。晋平公大为不解,祁黄羊则说:“您是问我谁担任县令可以,并没问我的仇人是谁。”解孤不负期望,任职后,为民众做了大量实事好事。又一次,朝廷需增加一名军中尉,晋平公又让祁黄羊推荐,出乎意料,他竟然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之后他向晋平公解释道:“您要我推荐军中尉合适的人选,并没有问我儿子是谁?”结果,晋平公接受了这个建议,派祁午担任军中尉,祁午也不负众望,干得非常出色。
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大为感慨道:“太好了,祁黄羊推荐人才,对外不排斥仇人,对内不回避亲生儿子,真是大公无私啊!”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管子·形势解》。这句成语的意思是,一心为公,毫无私心杂念。
180对牛弹琴
古代有一位大音乐家公明仪,他对音乐有很高造诣,弹得一手好琴。一天,风和日丽,他漫步郊野,只见在一片葱绿的草地上有一头牛正在低头吃草。清静怡人的氛围激起了他的表演欲望。他首先弹奏一曲高深的:“清角之操”,尽管他弹得非常认真,琴声也极其优美,可是那牛却依然如故,只顾低头吃草,根本不理会这悠远的琴声。公明仪先是很生气,但他静静观察思考后,明白了那牛并不是听不见琴声,而实在不懂得曲调高雅的“清角之操”。于是公明仪又弹起像蚊子、牛蝇、小牛叫声的琴声后,那头牛停止吃草,竖起耳朵,好像在很专心地听着。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庄子·齐物论》,这句成语多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只会徒劳。
181奋不顾身
西汉将领李陵率军同匈奴作战,由于寡不敌众,无奈投降匈奴。听说李陵投降了,汉武帝很是生气,认为他辱没了自己对他的信任,朝中大臣也都纷纷指责李陵没有骨气。
太守司马迁不同意这种观点,说道:“我和李陵一向没有交情,但我见他为人很讲义气,孝顺父母,友爱兵士。他常常想奋不顾身地为解救国家的危难,所以,我认为李陵这次在领兵不到五千的情况下,与数万名敌兵对阵,最后由于伤亡惨重,援绝粮尽,归路被切断,才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的。”
司马迁说得在情在理,但汉武帝却认为他是替李陵辩护,将其关进监狱,施行“腐刑”。之后,武帝还将李陵家人全部杀害,李陵只得在匈奴娶妻成家,无法实现其奋不顾身、为国捐躯的愿望。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意为奋勇向前,不顾个人安危。
182废寝忘食
孔子年迈时,开始周游列国。在他六十七岁那年,来到了楚国的叶邑。
叶邑大夫沈诸梁,热情接待了孔子,沈诸梁人称叶公,听说过孔子的名气很大,并有许多的学生,但对孔子本人并不了解,于是向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的为人。
子路虽然跟随孔子多年,但一时却不知怎么回答,故没有作声。
之后,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回答他:‘孔子的为人呀,努力学习而不厌倦,甚至于忘记了吃饭,津津乐道于传业授道,而从不担忧受贫苦;自强不息,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年纪’这样的话呢?”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王融的《曲水诗序》,意思是由于对某事专心,以致于忘记了吃饭和睡觉。形容工作和学习专心努力。
183改过自新
西汉时候,有个叫淳于意的人,是当时诸侯国齐国的名医,因为有罪,遭到逮捕。在差役将他抓住,送进监狱,准备带往长安的时候,家中乱成一团,他有五个女儿,没有儿子,因此在生气的时候脱口骂女儿们说:“生孩子不是儿子的话,有什么紧要的事的时候,满腔热情派不上用场。”他最小的女儿叫缇萦,听了十分伤心,就哭着跟着自己的父亲到长安,向皇帝上书说:“我父亲当官,齐地的人都说廉洁公正,现在因为犯法,应该受刑,我很伤心,因为死的人不能复活。以后虽然想改过自新却没有法子了,我愿意到皇宫里作一个奴婢,替我父亲赎罪不受惩罚,使他能有新的机会。改正以前的错误,从头开始,重新做人。”皇上被她感动,就下令除去肉刑这种处罚。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孝文本记》,这句成语的意思是改正以前的错误,从头开始,重新做人。
184高山流水
古时候,有个叫俞伯牙的人弹琴弹得非常好,无论有什么所感所想都能用琴声完美地表达出来,当时的人都很佩服他。
一天晚上,月色皎洁。俞伯牙动了雅兴,同几名弟子一起,带上琴到江边散步,到了江边的时候,看到水波浩荡,金光潋滟,十分可人,于是就同弟子们弹琴作乐,他先弹一曲《满江红》。琴声慷慨激昂,众弟子听后都交口称赞。过了一会儿,众弟子都要求老师再弹上一曲,让他们见识见识,俞伯牙抚琴而弹,琴声美妙宛如天籁,弟子们听得如痴如醉,然而谁也不知道老师弹的是什么东西。这时候附近的草丛中有人走出来,此人就是钟子期,无论伯牙弹什么曲子,巍巍高山或潺潺流水,他都能听出来,二人也因此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列子·汤问》,人们通常用这个成语来比喻知已或知音。
185功亏一篑
殷商末年,君王荒淫无道,百姓民不聊生。周武王联合天下和诸侯讨伐他,经过牧野之战,一举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