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一本书读懂黄金白银投资理财
20177400000002

第2章 认识黄金——揭开黄金保值之谜

黄金投资,俗称炒金,是通过对黄金及其衍生物的购买、储藏及销售等过程,获得财产保值、增值及盈利的行为。就长期投资来说,黄金确实是极好的投资品。如果你想要保护自己的财富,最好在资产组合中买入一些黄金,因为黄金投资比其他投资项目占据一定的优势。当然,想做好黄金投资,你就得先认识黄金,了解黄金市场,掌握黄金投资的基础知识……

1.1 金属之王:黄金是真正的贵金属

黄金是人类较早发现和利用的金属。由于它稀少、特殊和珍贵,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五金之首,有“金属之王”的称号,享有其他金属所无法比拟的盛誉,其显赫的地位永恒不变。

优良属性:决定黄金的王者地位

黄金,简称金,英文名Gold,意思是“曙光”,古埃及文的意思是“可以触摸的太阳”。黄金的化学元素符号为Au,是一种软的、金黄色的、抗腐蚀的贵金属,在金属王国中属于极稀有的品种,在古代主要用作货币、装饰和首饰。

黄金的熔点很高,达到1064.43摄氏度,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说的就是这一特性。

黄金的密度很大,为19.31克/立方厘米。手感沉重,直径仅为46毫米的纯金小球,其重量可以达到1000克,也就是两斤。

黄金的韧性和延展性很好,1克纯金可以拉长到3000米以上,做成金箔,面积可达9平方米。因此,黄金便于铸造,成为制造首饰的珍贵材料。

黄金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很好,其导电性虽然不如银、铜,但它具有不易氧化、腐蚀、生锈的特点,可以作为特殊的导电材料,用于高端科技领域。

黄金的化学稳定性非常好,抗氧化能力强,且不易与水发生反应。其他金属往往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需要通过冶炼才能得到单质,而黄金不同,人类可以从大自然中得到天然的金块。基于这样的物理特性,黄金很好保存,因而成为人类储藏财富的重要手段。

黄金易被磨成粉状,这是黄金在自然界中呈散状分布的原因,纯金首饰也易被磨损而减少分量。

黄金色泽美观。纯黄金能够反射出艳丽的黄色,与其他金属合成后,颜色变化较大,如金铜合金呈暗红色,金银合金呈浅黄色或灰白色。黄金在阳光照耀下可发出高贵灿烂的黄色光泽,被熔化时发出的蒸汽是绿色的,黄金在冶炼过程中的金粉通常是咖啡色,如果打造成薄薄的金箔,对着光亮处看,你会发现它变成了绿色。

由于黄金具有优良的自然属性,最终奠定了其在金属族群中的王者地位,从而获得了人类的青睐,并进入货币流通领域,登上“货币之王”的宝座。尽管黄金已经从“货币之王”的地位上退了下来,但是这位货币世界的“太上皇”影响力仍然存在着。可以这么说,黄金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复杂机理的一个重要组部分。

技术革新:降低黄金的生产成本

开采黄金是很困难也很耗费资本的事情,世界产金量最大的国家南非,其最深的金矿已经达到3000米。近年来,由于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上升,2005年,全球黄金平均开采的总成本已经达到每盎司337美元,最高的超过每盎司500美元。而到了2008年,开采成本又进一步上升。

当然,每个矿的开采成本会因为开采方式和矿石品位的不同而不同,大多数金矿石中的含金量只有3-5克/吨。而像加拿大的洪湖矿,因为其矿石的品位高达77克/吨,开采成本只有不到100美元/盎司。有的露天矿成本很低,而井下开采因为要打很深的井,所以成本就要高得多。

由于黄金的开采非常艰难,曾经有许多人因为开采金矿而失去生命,因此有人说:“每一块黄金都沾满了鲜血,它来自于地狱!”当然,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黄金的开采情况已经好多了,基本上没有特别危险的事情发生,只是黄金的开采难度仍然很大,成本依然很高。

进行黄金投资的时候,许多人都很关注供给方面的情况,却没有想到实物黄金每年新增加的供给量是非常少的,大概只有2500吨。这对于黄金价格的影响,其实并不明显。反而是黄金生产情况的变化,对于黄金价格的影响会更加直接一些。

黄金开采出来之后,还需要进行冶炼:先将金矿石运到地面上粉碎,然后用浮选法把黄金分离出来,精炼成含金溶液,再浇铸成金锭,然后用氯处理的方法提纯到99.5%。如果要达到再高的纯度,或者存在其他的铂族金属元素,则用电解的方法提纯到99.9%。含有少量金的尾矿则用氰化物溶解其所含的黄金,然后用碳萃取出来,再送去提炼。

除了上述常规的浮选冶炼方法外,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发展出新兴的冶炼技术,如树脂交换法、细菌氧化法等。这些新兴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黄金的生产效率,可以降低黄金的生产成本,影响黄金的价格。当然,相对于一些主要的价格因素,这种影响还是比较小的。

储量有限:决定黄金的高昂价值

全球两大黄金产地是南非和澳大利亚。亚洲的黄金需求量比较大,因为亚洲有许多节庆要用到黄金。

中国虽然没有像南非约翰内斯堡那样的特大金矿,但是黄金产地遍布全国各地,几乎每个省都有黄金储藏。1993年,中国黄金年产量已经达到了60吨,位于南非、俄罗斯、加拿大之后列第四位。

除了南非、澳大利亚和中国之外,美国、俄罗斯、秘鲁、印度尼西亚、加拿大、乌兹别克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加纳等国的黄金产量,也排在世界的前列。当前世界黄金生产大体上趋于稳定且略有增长,一些传统黄金生产国如南非、美国、加拿大的产量在减少,而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尼西亚、秘鲁等的黄金产量在增加,俄罗斯的产量增长也比较快。

地球上的金矿基本上都被勘探出来了,勘探出新的大储量金矿可能性很小。目前,全球已探明尚未开采的黄金储量在7万吨左右,如果按照每年开采2500吨的速度,不出25年,地球上的黄金就会被开采殆尽。黄金的储量是非常稀少的,因此价格昂贵。

人类数千年文明历史中,共挖出总量约15万吨的黄金,其中40%的黄金,作为可流通金融性储备资产,存在于世界金融流通领域,总共大约为6万吨:各个国家的官方金融战略储备量则约为3万吨,私人和民间企业所拥有的民间金融黄金储备约为2万吨。

而另外60%左右的黄金是一般性商品状态存在,比如存在于首饰制品、历史文物、电子化学等工业产品中。需要注意的是,这60%左右的黄金,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可以随时转换为私人和民间力量所拥有的金融性资产,参与到金融流通领域中。

1.2 供需情况:国家储备需求巨大

黄金非货币化使各国逐步放松了黄金管制,这是当今黄金市场得以发展的条件。但是黄金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并没有完全退出金融领域。目前,黄金仍作为一种公认的金融资产活跃在投资领域,并有相当数量仍被国家或个人作为储备资产。

在世存量:总体比较稳定

人类开采黄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开采出来的黄金绝大部分仍旧完好地保存在地面上。尤其是在近几十年间,世界地面存金量增加得很快。从1950年时的63500吨增加到了2005年年底的155500吨。这些黄金的分布如下:

黄金制品:98500吨,占63.34%。其中主要用于首饰的黄金,约有80300吨,占51.64%;

官方持金:28600吨,占18.39%;

私人持金:24800吨,占15.95%;

其他:3600吨,占2.32%。

这个比例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一些变化,例如,1950年时首饰量为17000吨,只占当时地面存金总量的27%;2005年首饰在地面存金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一半。而官方持有黄金的数量则从1950年时的一半多一点下降到了不到20%。

官方持有黄金,主要用于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黄金储备和货币储备,后者通常由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通货组成。由此可见,黄金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是极重要的。

由于近年来黄金在世界金融市场中的作用日趋缩小,而黄金作为各国央行资产的一部分,难于对其进行操作,往往不仅得不到收益,还要付出保管费。因而欧洲有些央行倾向于减少持有黄金,即出售黄金。而亚洲的新兴国家,则倾向于增加黄金储备。

存量流动:决定供需情况

作为商品,黄金不像其他商品那样随生产而消耗,整体来说,黄金价格受生产和消费影响并不大。虽然黄金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是消耗很慢、很少,人类历史上生产出来的黄金大都还存在于世,目前地面存金的总量超过15万吨。而每年新生产出来的黄金数量只有两千多吨。

因此,黄金的价格主要受到地面存量黄金流动方向的影响,而黄金产量对于黄金价格的影响并不大,这就是黄金市场与原油、农产品乃至其他金属商品市场大不相同的地方。

由于黄金的地面存量巨大,因此黄金的供应来源与其他商品大不相同。供应主要来自矿产金、央行售金和再生金,除此之外,有时还会有一些投资者把手中的黄金抛出,也会增加黄金市场的供应,我们称之为逆向投资。

(1)央行售金,指一些国家中央银行把储备中的黄金出售,换成货币。目前出售黄金的主要是一些欧洲国家央行。由于欧洲央行规定各国需保留15%的黄金储备,而目前许多国家持有的黄金大大超过这个比例,因此一些国家的央行出售黄金,换成易于操作的外汇储备,政府还能增加一部分收入。

(2)再生金,指消费者将手中持有的黄金(主要是首饰)变为货币的部分(不包括以旧换新)。通常这些黄金会被回炉重新投入生产制造,在印度和一些中东国家较为普遍。

(3)逆向投资,通常出现在金价上涨过快的时候,一些投资者将手中已经获利的黄金或者黄金资产出售兑现,也成为市场供应的一部分。在预期金价继续上升的时候,投资者就会买入而不是卖出黄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正向投资,又叫作需求。

黄金的需求主要由制造用金(其中最大部分是首饰用金)和投资需求组成,加上少量的央行购金和生产商购金。目前每年制造用金数量在3000吨左右,其中首饰用金要占到80%-90%。

近十年来,绝大多数年份的黄金投资净值都是正数,也就是说,买入黄金是主流。当然,总有以前的投资者在适当的时候卖出,成为供应的一部分。

近十年来,央行售金的净量(买卖相抵)一直是正数,但是历史上也有过央行买入为主的时候。如果情况发生变化,例如亚洲央行增加黄金储备,由于其手中持有大量美元,也会对黄金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生产商虽然一般情况下都是出售黄金的,但是,如果他们认为目前金价很便宜,而以后金价还会上涨,他们手中又有余钱的话,也可能买入黄金待将来金价上涨后再卖出。

广泛用途:带来巨大需求

对于黄金的需求,主要可以归纳为五大类:

(1)国际储备需求。国际储备是一国中央银行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而持有的、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黄金具有公认性、流动性和稳定性,是很重要的国际储备资产。

(2)保值需求。在负利率时代,为了避免货币购买力的损失,实物资产,包括不动产、贵金属、珠宝、古董、艺术品等往往会成为资金追逐的对象。由于黄金价值的永恒性和稳定性,作为实物资产即可成为货币资产的理想替代品,发挥保值的功能。但单纯存储黄金的行为没有利息收益,而且还需支付存储保管费用,因此众多黄金衍生工具随之诞生。

(3)避险需求。黄金在乱世成为逃难、避灾、安身立命的最佳选择。局势动荡、政局不稳,直接影响经济的稳定性及投资者对经济的信心,股市下滑,资金有寻求避风港的需求。黄金价值高、易储存、流动性高和普遍接受的特点,使其替代货币成为财富的理想载体,发挥避险功能。

(4)珠宝装饰需求。黄金历来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近年来,黄金在珠宝装饰领域的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尤其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亚洲地区成为黄金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2004年,黄金消费需求大幅上升7%,其中全球最大黄金市场印度的消费需求增长17%。中国的需求量上升13%,其中主要是珠宝商和零售投资的需求。

(5)工业与科技的应用需求。黄金具有极高的抗腐蚀性,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黄金的原子核具有较大的捕获中子的有效截面;黄金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接近100%;在黄金的合金中具有各种触媒性质;黄金还有良好的工艺性,极易加工成超薄金箔、微米金丝和金粉;在一定压力下,黄金容易被熔焊和锻焊;黄金可制成超导体与有机金等。因为有这么多有益性质,使黄金广泛用于最重要的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中去,如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宇航技术、化工技术、医疗技术等。

1.3 市场概况:全球联动的大市场

黄金市场一般须按照有关的法律法令,经所在地政府的批准或认可才能成立和运行。目前,世界上大大小小的黄金市场约有40个,各个市场在不同地域和范围发挥各自的作用,而且通过电话和网络等通信工具构成一个整体,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黄金交易。

黄金市场的历史与发展

黄金市场,顾名思义,就是买卖黄金的场所。黄金市场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在古代,因为黄金极其稀有,开采困难,是一种贵重物品,主要集中在皇家和贵族手中,或者用于供奉神灵。黄金成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所以,那时并不存在黄金市场。

进入19世纪,先后在俄国、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和加拿大发现了丰富的金矿资源,随着采矿技术的发展,大量黄金被开采出来。仅19世纪后半叶,人类生产的黄金就超过了过去5000年的产量总和。

自19世纪到20世纪初,许多国家实行了金本位制,即黄金就是货币,既可以用普通货币兑换黄金,也可以用黄金兑换货币。这时只存在有限范围内的黄金市场,黄金通过市场在官方严格控制下在各国间以及国内流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纷纷加强了贸易管制,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进出口,黄金市场被迫取消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凭借其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货币。即美元和黄金挂钩,其他货币和美元挂钩,各国间用美元进行结算。

1944年7月1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了由美、英、法、中等44国代表参加的世界货币金融会议,在会上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通常所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其主要内容是:

(1)以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结算的基础,美元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2)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各国可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

(3)各国货币与美元实行固定汇率制,一般只能在平价1%上下幅度波动,如果超过规定界限,各国则有义务进行干预。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二战后扩大国际贸易往来和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美元再也难以维持和黄金的特殊关系了。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扩大了越南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美元危机再度爆发。美国黄金储备大量外流,无法维持黄金每盎司35美元的官价。经过和其他国家协商后,美国政府宣布不再按官价向市场供应黄金,市场金价自由浮动。但是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之间仍按官价结算。

1973年3月,美元贬值,再次引发了欧洲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西方各国经过磋商,最终达成协议,放弃固定汇率,实行浮动汇率。至此,“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完全崩溃。这就是黄金非货币化的开始。

1975年,美国政府允许私人买卖和储存黄金。

197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多数票通过批准了修改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决定黄金不再作为货币平价的共同单位,取消了黄金官价。黄金可在市场上自由买卖,基金组织不再干预黄金交易的市场价格,自此开始了黄金市场化的进程。

1972年,加拿大温尼伯商品交易所开始试验黄金期货交易。1974年,纽约商品交易所引入黄金期货。

1983年,以伦敦为交易中心,以苏黎世为周转中心,连接东京、纽约、开普敦等地的全球黄金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黄金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黄金市场和其他任何市场一样,由供方和需方组成。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是,黄金有着巨大的地面存量,而且和每年的全球产量相比要大得多。

黄金的供应者主要有:产金商、出售或出借黄金的央行,打算出售黄金的私人或集团。

黄金的需求者主要有:黄金的加工商,购入或回收黄金的央行,进行保值或投资的购买者。市场上还有大量既买入又卖出的参与者,例如,从事投机交易的基金、各种法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保持市场活跃的做市商,即从事黄金业务的商业银行;从事黄金交易的交易商以及仅从事代理活动的经纪商等。

当然,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例如,黄金价格下跌时生产商提前出售黄金,做对冲,而在黄金价格上涨时他们又会买入黄金将对冲抵消掉。

中央银行往往并非是对持有的黄金进行买卖,而是在市场上出借,借以获取利息收入,这样实际上就增加了黄金市场上的供应;当借贷黄金的人减少时,他们又会把多余的黄金收回,从而减少了黄金市场上的供应。

下面介绍黄金市场中供求双方的特点:

(1)做市商。例如,目前伦敦黄金市场上有9个做市商,做市商大都是商业银行,他们在市场上不断报出买价和卖价,保持市场活跃。由于他们与世界上各大金矿和黄金商有着广泛的联系,同时其下属的各个分支机构又直接与许多商店和顾客相联系,所以能够得到大量的业务。它们本身在黄金交易中并不另外收取手续费,只是获取差价。

(2)商业银行。有的银行自己做黄金业务,也有的只是代客户进行买卖和结算。向生产商和加工商融资也是他们的重要业务。

(3)基金。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品基金和对冲基金。商品基金主要是从事某种商品业务的基金,例如,有的基金从事原油业务,有的从事金属业务,也有的专门从事黄金业务。黄金基金主要进行长期投资,低吸高抛,是市场的稳定力量。对冲基金则是在不同的领域用较小的资金做投机,借以获取大的利润。他们往往在黄金市场买空卖空,大量持有空头或者多头仓位,将金价压低或者拉高后平仓获利。由于他们手中资金充裕,而在市场上又实行杠杆运作,所以往往对市场价格有很大的影响力。

(4)交易所交易黄金基金。在股市上出售基金股份,而后用所得资金买成黄金存放,通常每个基金单位等于1/10盎司的黄金。这样交易者就相当于可以随时在股市上买卖现货黄金,基金价格随着国际金价波动起伏,为交易者提供了方便,而这种基金就成为市场中一种投资力量。到2006年2月底,各国此类基金持有黄金量合计达到了490吨。

(5)商品贸易顾问。和普通基金相类似,但经营的规模要小一些。

(6)中央银行。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以及一些国际组织的金融机构。他们手中持有大量黄金,所以它们的行为往往对市场造成极大的影响。总的来说,世界上的央行以售金为主,而且主要集中在欧洲一些国家。自1999年欧洲15个央行签署了关于限制出售和借贷黄金的华盛顿协议以后,他们的操作变得透明,而且数量有限,对稳定国际黄金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7)交易商。依靠本身的实力进行黄金的买卖业务,从中获利。

(8)经纪人。他们本身并不进行黄金的买卖,只是为客户代理黄金买卖业务,从中获取佣金。

(9)投资者。包括各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一种投资者主要是把黄金作为能够回避纸币风险的保值资产,作为通货膨胀、各种政治经济动乱不安的避难所;另一种投资者则是把黄金作为投机对象,力图在市场波动中获利,同时也承担其风险,我们常称为投机商。

(10)生产商。他们在市场上出售自己开采出来的黄金。在金价下跌时,他们为了确保所得的利润,往往提前销售,这些提前销售的黄金就称作“对冲”。而在金价上涨时,他们又会减少对冲的数量。

黄金市场的主要板块构成

黄金市场一般须按照有关的法律法令,经所在地政府的批准或认可后,才能成立和运行。目前世界上大大小小的黄金市场约有40个,各个市场在不同的地域和范围发挥各自的作用,而且通过电话和网络等构成一个整体,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着黄金交易。

国际黄金市场中比较重要、影响大的有伦敦、纽约、苏黎世、中国香港等。其他市场的影响则大都集中在一个区域内,例如,法兰克福、巴黎、布鲁塞尔、东京、迪拜、孟买、新加坡、伊斯坦布尔、温尼伯、纽约、芝加哥等。

当前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是根据黄金市场的地点和交易时间不同,将其划分为三大块:亚洲市场、欧洲市场和美洲市场。

(1)欧洲黄金市场。欧洲黄金市场里的黄金交易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以伦敦黄金交易市场和苏黎世黄金市场为代表。在伦敦黄金市场,整个市场是由各大金商、下属公司间的相互联系组成,通过金商与客户之间的电话、电传等进行交易;在苏黎世黄金市场,则由大银行为客户代为买卖并负责结账清算。其中伦敦黄金市场的价格对世界黄金行市较有影响。

(2)美洲黄金市场。美洲黄金市场是在商品交易所内进行黄金买卖业务的有形市场,以美国的纽约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为代表。这类黄金交易市场实际上建立在典型的期货市场基础上,期货交易所作为一个非营利机构本身不参加交易,只是提供场地、设备,同时制定有关法规制度,确保黄金交易公平、公正地进行,对交易进行严格监控。

(3)亚洲黄金市场。亚洲黄金市场在专门的黄金交易所里进行交易,包括悉尼、东京、中国香港、新加坡、孟买等,主要以东京黄金市场、香港金银业贸易场和新加坡黄金交易所为代表。这类黄金交易一般有专门的黄金交易场所,同时进行黄金期货和现货交易。交易实行会员制,只有达到一定要求的公司和银行才可能成为会员,并对会员的数量配额有极为严格的控制,保证进入交易场内的会员数量较少,但是信誉较高,鲜有违规之事发生。

黄金市场的三个板块,开市的时间并不相同。通常,经过一天的交易在夜间稍事休息之后,早晨从悉尼开始亚洲的黄金交易,随后具有影响的则是东京和香港期货市场。欧洲市场最具有影响的是伦敦定盘价。而在伦敦下午定盘价开出之后,纽约也迎来了交易时间,最具影响力的则是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当期活跃月份的期货金价,在其带动下往往纽约现货黄金价格会产生很大波动。在纽约市场闭市后还有电子交易市场,这样就构成了一天内基本不停顿的国际黄金交易市场。

1.4 投资前景:黄金的未来不是梦

在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投资黄金好处不少,不但能保值还能增值,是对抗通货膨胀的最理想工具。黄金兼具金融和商品多重属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当前以黄金为标的物的投资活动在全球会越来越活跃。

投资优势:货币与商品的双重属性

黄金的最大特点是兼有金融和商品双重特性,这是我们在进行黄金投资时应时刻牢记的。基于黄金具有的双重特性,使得黄金投资较其他投资方式,更具优势:

(1)黄金市场很难出现庄家。任何地区性的股票市场都很容易被人操纵,而黄金市场属于全球性市场,价格全球统一、透明度高,交易量巨大,很少有财团或国家具备操纵黄金市场的实力。与信息不够对称、庄家遍地的证券市场相比,黄金市场显得更加公平。正是因为黄金市场是一个透明的有效市场,所以黄金投资者也因此获得了很大的投资保障。

(2)金价波动大,有盈利空间。根据国际黄金市场行情,按照国际惯例进行报价。因受国际上各种政治、经济因素,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金价经常处于剧烈的波动之中,因此可以利用差价进行黄金买卖。

(3)黄金本身具有购买力。黄金的保值增值功能主要体现在它的世界货币地位、抵抗通货膨胀及政治动荡等方面。黄金是一种没有地域及语言限制的国际公认货币。也许有人会对美元或港币感到陌生,但几乎没有人不认识黄金。世界各国都将黄金列为本国最重要的货币之一。黄金代表着最真实的价值——购买力。即使最坚挺的货币也很容易贬值,但是黄金具有相对永恒的价值。因此,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将黄金作为投资对象之一,借此抵御通货膨胀。

(4)操作简单,交易服务时间长。按北京时间来算,黄金交易时间从早上8点到次日凌晨的2:30。早上9点至下午4点是亚洲盘交易时间,下午4点至晚上8:30是欧洲盘交易时间,晚上8:30至次日凌晨2:30为美洲盘交易时间。一般来说,黄金交易最活跃的时间为美洲盘,时间大致在晚上8点至次日凌晨1点之间。

(5)资金结算时间短。当天买入黄金,当天就可以卖出,而不像国内的股票市场那样,当日买入的股票,要到第二天才能卖出。当天自由交易,可以提高交易灵活性,加大投资回报概率。

(6)在投资组合中不受其他投资品种的影响。黄金价格的波动是相对独立的,不受其他投资品种的影响。即使投资组合中只有一小部分黄金也能有助于降低整体的风险。

(7)维护成本低。黄金没有新旧之分,含金量就直接代表黄金品质。黄金的存放不需要我们进行日常维护,随着银行保险箱业务的推出,更是方便了普通投资者的大额黄金交易与存放。而其他理财产品,如房产、证券、债券等,会涉及一定的交易税收,还可能存在维护成本,且存在折旧性。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黄金投资的优势非常明显,你可以在自己的投资组合中配置一部分黄金。

未来走势:黄金的价格长线看涨

黄金除了能够保值之外,其投资前景也很广阔。可以肯定地说,黄金价格中长线依然看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黄金的地下储量越来越少,决定了黄金价格将上涨。黄金是不可再生的稀有金属,它们是财富的象征。但是随着人类的不断开采,黄金的地下储量在不断减少,供给与需求出现了很大缺口,价格与价值规律将决定黄金的价格在未来较长期限内不断上涨。

(2)黄金投资需求高涨,推动黄金价格进一步走高。世界黄金市场需求格局已经从首饰需求—消费需求—主导型转向投资需求主导型。目前,国际资本市场上,高达数十万亿美元的投机资本正在不停地寻求投资机会,它们主要通过期货市场,在商品市场上兴风作浪。日益高涨的投资需求成为驱动国际黄金价格剧烈波动的主导因素,这将使投机资本大举介入黄金市场。

(3)避险需求推动黄金价格上涨。由于黄金投资的避险功能,上到国家的黄金储备,下到民间的黄金储备,都急需增加。因此,投资黄金的人会越来越多,而资金大量介入,必然带动金价进一步上涨。

(4)新兴经济体的储备需求,推动黄金价格上涨。过去,中国、日本的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为主,外汇储备结构极不合理,而印度的外汇储备也是以美元为主,只是辅助了黄金。从长期看,大幅增长黄金储备势在必行。中国外汇储备冠居全球,但黄金储备只有1054吨,仅为美国黄金储备的1/8。

当中国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后,为弥补黄金储备严重不足,必须透过持有大量美国债券来稳定外汇储备价值。但是,随着美元的贬值,中国的损失巨大,美国则通过美元的贬值,减轻了自身的债务。从这一点来看,人民币升值是中国黄金储备严重不足的结果,也是美国利用其稳定而强大的黄金储备,迫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国以货币持续升值的方式向其输送利益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中国的黄金储备急需增加。

中国和印度等其他国家还有所不同,印度虽然官方储备不高,但是民间储备很高。如果中国民间黄金储备很高的话,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官方黄金储备。但是我们国家的民间储备也很低,官方储备更低,这种状况引起了政府高度重视。因此,未来数年中,中国的黄金需求势必十分旺盛。

另外,中国黄金市场要与国际市场平稳对接,并保证人民币资本项目最终实现自由兑换,巩固人民币作为世界范围内的强势货币地位,黄金储备的合理规模也是必需的,这也是黄金价格中长线看涨的一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