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演员的诞生:中国百年戏剧表演教育目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85700000002

第2章 概述

第一节 戏剧

一、什么是戏剧?

戏剧,是最古老的文艺形式之一,最初起源于宗教仪式,后来发展为不同的形式。本文所论述的戏剧,指以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为开端,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继而在世界广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英文为drama,中国又称之为“话剧”。

二、戏剧的起源及基本特征

任何一种文艺形态的产生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社会的印痕。

欧洲戏剧的诞生,源于古希腊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祭祀仪式。

1.悲剧的诞生

悲剧,其着意并不在“悲”,而着意在“严肃”。

严肃,则是悲剧所模仿的行动的特殊标准;语言艺术是戏剧的重要表现手段;演员富于动作性的表演是戏剧的基本艺术方式;通过引起观众怜悯与恐惧来达到净化和陶冶感情的社会效果。

2.喜剧的诞生

喜剧是对于一个可笑的、有缺点的、有相当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其模仿的方式是“人物的动作”,“借引起快感与笑来宣泄这些情感”。

3.小结

作为一种需要很多人协同参与的活动,戏剧一开始就与古希腊较民主的制度、较自由的社会气氛有着密切的关系。

概括戏剧的基本特征:戏剧是对行动的模仿;选择这个行动的一般标准是完整、有一定长度;由演员当众(观众)模拟(扮演)角色;戏剧的重要表现手段是语言艺术;戏剧的基本艺术方式是演员富于动作性的表演;戏剧的主要社会效果是净化和陶冶感情。

三、戏剧的本质、形态、构成

1.戏剧的本质

包含以下几个内容:模仿的内容;模仿的主体;模仿的方式。

2.戏剧的形态

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戏剧融化了多种艺术的表现手段,它们在综合体中直接的、外在的表现是:文学;造型艺术;音乐;动作。

以演员表演艺术为本体,对多种艺术成分进行吸收与融化,构成了戏剧艺术的外在形态。

3.小结

戏剧的构成中包含几个重要元素:“演员”“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其中,“演员”是最重要的元素,戏剧与其他艺术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演员的表演。

可见,任何戏剧演出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演员。演员的个人表演技术是戏剧艺术的核心。

四、戏剧表演艺术

戏剧表演艺术,是指“由演员扮演角色通过舞台行动过程创造人物形象的艺术”。

1.戏剧表演艺术的特征

具体表现为:演员必须亲自粉墨登场、现身说法、身体力行;演员扮演的角色形象在舞台时空中逐步展现;戏剧演员本人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作的材料与工具,他表演角色的过程又是艺术作品本身。

2.戏剧表演艺术在戏剧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戏剧艺术的综合性看,表演艺术在各种艺术成分的综合中是占中心地位的。表演艺术在戏剧演出中的主要作用是,演员以全身心作为工具和材料扮演角色,化身为舞台人物形象,从而体现剧作主题思想,使观众在艺术欣赏的同时获得启迪。

3.总结

通过演员的表演,通过演员直接面对观众,才能将所有艺术家的努力准确地传达出来。

第二节 中国戏剧的兴起及发展

作为一种外来的艺术样式,戏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传到中国,最初被称为新剧、文明戏、爱美剧等。

一、戏剧在中国大陆的兴起及发展

1.新剧

19世纪末,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进步知识分子急切地寻找新的文艺武器为现实斗争服务,戏剧被引进、移植过来。与传统旧剧相对,当时被称为新剧,1910年后又被通称为文明戏。

2.爱美剧和左翼戏剧

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南方新剧原有队伍中的有识之士提出了“爱美剧即非职业的戏剧”的口号。

20世纪20年代的10年,是中国话剧艺术由新剧——文明戏经过爱美剧向新兴话剧转化的10年。新兴话剧的出现,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项重大成果。

1929年秋,中国话剧史上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话剧运动进入左翼戏剧阶段。从1929年上海艺术剧社成立到1937年,左翼戏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出现了第一次繁荣,是中国话剧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

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话剧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之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开始了中国话剧的新时期。这一时期以及其后解放战争时期的话剧,主要任务是进行抗战宣传工作。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中国戏剧

1949年7月,在北平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国戏剧新时期的新开始。

在随后的发展中,话剧大胆地吸收了外来戏剧特别是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优秀成果,于提高中国戏剧创作、剧场艺术起到了良好作用。

5.新世纪的中国戏剧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程,戏剧发展进入了一个极好的时期。话剧的舞台艺术综合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与加强,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上、在对舞台空间的最大发掘与利用上,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港澳台戏剧

1.香港戏剧

从历史上来看,香港戏剧(话剧)几乎与中国内地戏剧(话剧)同步产生。20世纪70年代初期,香港话剧团、中英剧团等相继成立。香港话剧,是香港文化生活发生变革与向前推进的前奏和信号,在百年中国话剧历史长河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2.澳门戏剧

澳门戏剧(话剧)也是中国戏剧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澳门同胞以演剧投入祖国救亡运动,促成了澳门话剧的诞生。

从1975年前后开始,周树利、李宇樑等的戏剧创作,带动了澳门剧坛的创作风气,推动澳门戏剧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世纪80年代是澳门戏剧发展的转折期。这种多元化格局改变了澳门剧坛现实主义一枝独秀的面貌。

跟随中国话剧的往前发展,澳门戏剧人也在努力探寻澳门戏剧新的艺术发展。

3.台湾戏剧

台湾的新兴戏剧萌芽于1910年,在1923年后开始兴盛。

从戏剧的发展来看,走向娱乐化的商业路线,会更多考虑大众的欣赏趣味和演剧的票房价值,注重演剧的喜剧性、风格化和明星效应。它满足了当下的台湾社会的需求,也给台湾戏剧的发展带来一些需要严肃思考的问题。

三、小结

中国话剧虽然源自西方,中国人在探求革命的过程中,将西方戏剧引进来。这是中国人的一种主动的文化选择,当然,也是一种历史的遇合。

但是在中国戏剧发展的长长百年之中,戏剧家们也一直在为它的成长做着努力。到了现在,它已经完全本土化、中国化,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第三节 戏剧表演教育

一、戏剧表演教育概述

戏剧表演教育,由专业艺术院校或者培训机构承担,以培养戏剧演员为目的的教育。

二、世界几个主要戏剧大国表演教育概况

1.英国

英国表演教育的主要特色为演员综合素质训练,用成品带动教学。

2.俄罗斯

俄罗斯的戏剧表演教育有一套非常完整、严密的体系,影响范围乃至全世界。

近年来,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推行合班培养导演和演员的教学方法,锻炼和增强演员和导演之间的合作。

总的来说,俄罗斯的戏剧学院的表演教学,都要经过基础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表演实践几个阶段,台词、声乐、舞蹈、化妆等都是课程的组成部分。

3.美国

美国有着强大的演员培训和发展系统。它的戏剧表演教育,尤其是戏剧表演高等教育,从规模和质量上来说也是世界上少有可比的。

美国的戏剧表演教育以高等教育为主,有职业教育和非职业教育之分。

此外,美国的中小学也基本都可以开设戏剧表演方面的课程或开展戏剧演出等活动,这为戏剧表演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而广泛的基础。

4.小结

专业训练教会演员的不只是表演技巧,更教会他们开展事业的方法和途径:如何自我定位,了解自己的实力和不足,如何着手工作,以及作为表演者如何表现自我。这就要求表演教育的专业性、全面性、及时性(与社会同步)。

三、中国戏剧表演教育概况

中国戏剧表演教育伴随着新兴话剧艺术在20世纪初的出现而产生,伴随着中国戏剧运动的进程而发展。

1.“五四”时期

这一时期戏剧教育的办学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通才”思想、“全才”和“领袖人才”思想、“私学”思想等等,戏剧学校的系科与课程设置趋于完备合理,为我国的戏剧事业培养出大量骨干,从不同的方面推动了我国的戏剧表演教育事业乃至整个戏剧运动的发展。

2.战争时期

随着战争的进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戏剧表演教育的办学宗旨转为为阶级斗争服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戏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以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为代表的高等戏剧表演教育,以及设有戏剧表演教育专业的艺术学校等等,有了系统规范的表演体系和教学大纲。

4.小结

中国戏剧表演教育与中国话剧具有相伴相随、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在中国戏剧表演教育发展初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戏剧表演教育成了中国话剧运动用以抗战的工具,并对中国话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