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全球可持续发展案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88000000003

第3章 全民健康

第一节 全球健康发展概况

健康目标涉及所有主要的卫生优先事项,呼吁改善生殖、妇幼保健;结束传染病;减少非传染性疾病等健康危害;并确保普遍获得安全、有效、质量可靠的药物和疫苗以及卫生保健。

1.为了达到2030年的目标,降低产妇死亡率的进展速度需要翻番。

2.尽管取得了进展,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大洋洲的已婚妇女中只有一半满足了她们以现代化方法计划生育的需要。

3.有针对性地消除疾病和控制方案正在减少传染病的新感染。

4.肝炎死亡人数正在上升,但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疫苗大大减少。

5.癌症、心脏病、糖尿病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过早死亡正在下降,但不足以达到2030年的目标。

6.男人比女人更容易死于自杀。

7.室内外空气污染是主要的环境卫生风险。

8.道路交通死亡人数自2000年以来有所增加,虽然速度比车辆数量增加慢。

9.到2030年,1800万卫生工作者的短缺将对普及卫生保健至关重要。

第二节 全球促进健康案例

(一)发达地区

1.美国

(1)医疗保障制度

(2)健康促进政策

2.日本

2000年,文部省出台了《体育振兴基本计划》,明确了3个方面的策略:第一,实现生涯体育社会,改善区域体育环境;第二,提升日本国际竞技体育水平;第三,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之间的携手合作。

3.欧洲

(1)欧盟动物健康新政策

(2)英国空气污染治理

4.加拿大

(1)10个系统与5个基础性原则

加拿大的国民公共医疗保险的特征可归纳为:地方控制、医生自治、消费者选择(即理论上,病人可以自由选择医生和医院)。10个省政府是医疗保健的主要提供者,拥有宪法赋予的规划、筹资和评估住院服务提供,议定卫生专业人员薪资和医生服务收费的责任。

(2)健康财政的联邦制

《健康法》同时规定和巩固了医疗保健的原则,包括全覆盖、可携带性、综合性、可及性和公共管理。

(3)健康保健筹资

税收为主,渠道多样,加拿大的医疗保健系统主要通过税收进行筹资。联邦政府向各省进行现金转移,各省也可以征税来帮助支付医疗保健费用。

(4)公共筹资,私人提供

私人占医疗保健提供者的大多数,但通过省级预算由公共资金进行资助。

(二)发展中地区

1.印度

应用于健康和卫生系统数据的权益指标需要纳入所有卫生系统政策和执行战略以及任何改革进程的每个阶段。需要协调一致的方式来改进卫生系统研究和健康权益研究的知识库。

2.泰国

(1)全民健康覆盖之前的健康保障政策

①医疗福利计划

②公务员医疗福利计划

③自愿医疗计划

④社会保障计划

(2)30泰铢计划

全民健康覆盖计划的服务内容包括门诊和住院,也包含公共卫生、急诊、康复等服务。

(3)医疗费用分配模式

建立全民医疗保障的一个重大挑战在于如何合理地控制支出和分配费用,以保证医疗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

3.巴西

(1)巴西卫生改革的指导方针

巴西的卫生改革提出了五项指导方针:第一,重视改革,抓住机遇,通过改革让服务变得更公正;第二,在公共政策中建立社会融入机制;第三,采纳合理配置资金的机制,减少费用支出;第四,围绕健康促进的理念,重新定位卫生体系与卫生服务;第五,加强服务模式的改革,努力实现卫生服务的公平化、一体化和有效性。

(2)初级卫生保健与家庭健康服务

卫生服务提供者必须与社区建立密切联系,以社区人群健康为目标,拓展服务范畴,不仅提供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传统卫生服务,而且关注由于人口学和流行病学演变而带来的新的卫生问题,以及日益严重的社会暴力、食品保障、营养与环境危险及其住房和卫生条件等问题。

(三)欠发达地区——非洲

目前非洲各国卫生事业存在着严重的困难,其主要表现有:

(a)卫生人力资源缺乏,特别是农村或偏远地区缺医少药现象突出;

(b)管理落后,卫生管理人员奇缺,医院管理是个突出的薄弱环节;

(c)经费困难,因经济发展缓慢,直接影响到卫生经费来源。

面对这种严重情况,非洲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力图尽快改变这种落后状态:

(1)积极培养卫生技术人才,扩大卫生人力来源

(2)大力提高卫生事业管理水平

(3)积极增加卫生财力投入,努力改善卫生条件。

(四)中国

一方面,国家主导的健康政策体系被经济改革摧毁了筹资基础,国家财政和企业包揽的福利制度成为改革的羁绊,严重的矛盾纠葛使原有的医疗保障制度难以为继;另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保医疗保障制度弊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显得更加突出。

在公共卫生方面,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公共卫生改革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筹集发展卫生事业的资金,公民个人也要逐步增加对自身医疗保健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