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比较与鉴别: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思潮流派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92000000001

第1章 导言

19世纪,中国深受内忧外患之困扰,为了救亡图存,当时中国的有识之士曾做过一系列的尝试。从魏源的师夷之长技到洋务运动,再到辛亥革命,这一系列的努力都是为了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以改变现状,求存图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借由不同途径传到中国。虽然当时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兴起,但是时局混乱,中国乃至世界关于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都比较少,对于“社会主义”国人虽心向往之,但是关于它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却普遍认识不清。

在众多的社会主义思潮流派中,依据其在中国20世纪早期的影响为依据,本书选择了影响最大的四者——新村主义、基尔特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对象,仔细梳理它们的传播历史和理论观点,再现当时不同思潮之间的理论交锋,以期探索它们或消亡或壮大的根本原因。第一章分析五四前夕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兴起的背景;第二章分析新村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幻灭;第三章分析基尔特主义的主要观点和兴衰原因;第四章分析无政府主义的主要流派、观点和衰落的原因;第五、六两章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观点、理论先锋以及它之所以在当时众多的社会主义思潮博弈中脱颖而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