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埃德蒙·伯克评传(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92200000002

第2章 时事

形象史的爱好者会发现伯克的生平既迷人又有趣,对伟人锱铢必较的道德主义者同样不会对他失望。不可否认,伯克生性敏感而暴躁,但即便如此,他也纯粹是为国事而激奋,为道义而狂热。这全然无关私人恩怨,能让伯克无法容忍,愤然而起的,纯粹是公共事务上的愚蠢和恶行。自英国革命爆发,英格兰联邦建立以来,能像埃德蒙·伯克一样公正无私,政治作为完全不涉及个人利益的著名政客,大概不会超过半打。伯克真正实践了大多数人只敢在嘴上唱唱的高调。他毫不计较自己的得失,牢记自己作为受托人的角色,只为他的政党,为国利民福而殚精竭虑。

最重要的是,伯克以正直诚实和超脱党派的姿态在政坛独树一帜。

***

在我们之中,有人关注世上的伟人,偏重于他们鲜明突出的个性和丰富多彩的经历,也有人喜爱伟人们那些与所有人类同胞并无二致,却能自平凡人生中脱颖而出的品质,但无论出于哪种偏好,我们都会被伯克不可抗拒的魅力所吸引。伯克的政治生涯见证了太多影响深远的重要运动的起源,当代无人可以与之比拟。当时,社会的每一个领域都遭受了前所未见、排山倒海似的冲击,崭新活跃的理念被注入国民生活的潮流之中,使之迅速拓宽和膨胀起来,迸发出现代理论、现代制度的源泉被开启,这些理论和制度至今仍在不断发展。

***

任何一个普通下院政客都明白,工匠作为一个阶级,是与特权坚定对立的敌人,虽然也许只是刚刚足够坚定。生产的蓬勃发展正是这样,直接促成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从而间接导致特权社会制度的寿终正寝。

这就是伯克所身处时代的两个主要特征: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用代表全体人民的政府来取代分崩离析、岌岌可危的特权统治制度的最初尝试。

***

和我们现在一样,在伯克的时代,“民主”习惯性地被认为是“激进”的同义词。那种标榜着自由国家政府的虚假赝品,在伯克这样崇尚秩序的人看来,自然应当予以最激烈的唾弃。然而,在无意之中,他的全情投入,他所宣扬的“政府的存在是服务于人民,人民的意志是被授予监护权的执政者不可抗拒的主宰”的主张,在公众对特权统治阶级已经十分冷淡,不存幻想的情况下,也为真正民主的到来铺好了道路。

***

在1783年皮特上台以前,宪政斗争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国王与议会;其二是议会与人民;其三是国王、议会与行政机关。

伯克自一开始就把握住了这场斗争的真正含义。他义无反顾地站在政治体制中代表自由的一端,唤醒和激励着所有志同道合之士。在每个领域他都是民意至上这一信条的最崇高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