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新理念:五大发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93300000002

第2章 专栏1:“五大发展”新理念

一、“五大发展”是“十三五”规划最大的创新

第一,“五大发展”源于世界最大规模的改革开放发展实践。

第二,“五大发展”既总结了以往的五年规划之创新和精髓,集前人之大成,又与时俱进,再突破、再创新,极大地丰富了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中国发展的最佳实践,是中国原创性的发展新理念。

第三,“五大发展”的提出成为五年规划设计中的重大突破,成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途径。

第四,“五大发展”是全面科学发展观的组成部分。

第五,中国的发展理念必将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中国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规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律,而是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历史的变化而变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先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观,也形成了中国式社会主义的三个版本。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规划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显然,它是国家发展规划,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会涉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但本质上它是人民的规划、人民发展的规划、人民分享发展成果的规划。

第一,人民是国家发展的主体、创业的主体。

第二,人民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三,人民是国家创新的主体。

第四,人民是分享发展成果的主体。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宏观的国家发展规划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民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这正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动力所在,也是中国持续发展成功的创新所在。

四、“五大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五大发展”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宏大的发展框架、严密的发展逻辑、务实的发展思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使得科学发展的内涵进一步具体化,更具指导性,更具针对性,更具可操作性。

“五大发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彼此之间相互融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有着统一的目标。创新发展是发展的动力,协调发展是发展的艺术,绿色发展是发展的模式,开放发展是发展的助力,共享发展是发展的目标。“五大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五、人的发展生命周期与五年规划

那么,“五大发展”或者说五年规划如何充分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发展理念?

中国特有的五年规划,从名称看顾名思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规划,但本质上是关于“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民发展规划。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全面了解、正确认识、必须遵循人的发展生命周期。这也是制定五年规划的微观基础,即从人的发展生命周期出发,对不同的阶段进行各种持续的人力资本投资,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健全覆盖全民社会保障体系,进而提高人的各种发展能力。

人的发展能力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既是人的发展生命周期的函数,即随着人的年龄增加,人的发展能力在增加。

人不仅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因此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私人需求和社会需求,需要不同的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投资(也包括社会保障)。

以上就构成了中国新时期(步入上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阶段)“五大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以及五年规划设计的微观基础,是中国发展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

正因为此,国家发展规划就是人民发展的规划,或者说是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规划,这个服务就是多维能力所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而公共服务又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本投资,这是具有短期与长期回报的有效投资、私人与社会收益的最好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