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保卫社会(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97300000001

第1章 从发展第一到保护社会

经济主义的局限性

在学术界,人们一般把这种国家发展战略称之为发展主义,这种类型的国家也被称为发展主义国家。

第一,经济主义往往造就人们的金钱主义,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金钱意识。

第二,经济主义下社会各阶层的参政机会是不公平和不对称的。在经济主义下,经济实力是主要的,参政的程度取决于经济资源的多少。

第三,经济主义下是不可能做到收入的公正分配的。一是因为经济主义强调的是发展,而非分配;二是因为上述所说的政治权力分配的不公和不对称。

第四,经济主义经常造成一种虚假的合法性。

而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并非经济主义所能胜任的。

问题不仅仅在于“弱势群体”

问题和“弱势群体”有关,但大大超越了“弱势群体”。

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两者都很容易成问题的根源。穷人有穷人的怨气,富人也有富人的忧虑。尽管经济继续在发展,穷人的问题一直会持续下去。

从很大程度上说,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似乎命运都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因为谁也看不到社会在往哪个方向发展。由于缺少方向感而引发的焦虑应该说是必然的。所以,问题远比“富人”和“穷人”问题复杂和严重。这两个问题已经出现,但要找到答案并不容易。

为什么要提建设“和谐社会”

那么,为什么要提“和谐社会”的概念呢?

这个概念的提出表明领导层已经清楚地意识到,经济发展并非唯一的硬道理,经济发展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多年的发展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并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万能良药。经济发展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也导致了无穷的社会问题的产生。经济发展并没有像人们本来所希望的那样促使中国社会走向多元社会。利益的确多元了,但各种利益之间并不存在任何整合机制,因而变成了一个极其分化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是具有相当高的战略意义的,但问题是如何具体推行和实现这一理念。要实现和谐社会,关键是要让各个社会阶层有它的渠道来影响国家政策,而不能只让官僚阶层、工商阶层、知识阶层等几个权势阶层来影响、主导、垄断国家政策,必须让农民和工人有权利选择他们自己的代表来参与政治。只有建立一种公平的政治机制,才会达到政策上的平衡,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

“发展”不一定就是硬道理

在崇尚市场经济的神圣性数十年之后,人们突然发现原来市场经济有好坏之分。好的市场经济能够带来富裕和公平,而坏的市场经济则造就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

为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政府从政策、资源等各个方面向一些人和一些地区倾斜。在短短的时期里,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改变了贫穷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政策导致了一大批企业家的产生,他们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莫大的动力。但一旦当这些人和地区先富起来之后,他们本身很快就成为既得利益者。他们不仅没有能够克服旧的既得利益者,反而和旧的既得利益者一起变成了进一步改革的阻力。如此看来,建立一个和谐公平的社会乃是当务之急。

中国和谐社会有待进一步制度创新

和谐社会的概念既有创新的成分,也在实践层面反映了中国现实的需要。

没有人会怀疑中国已经走上了市场经济道路,也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扭转这个发展大趋势,但没有人能确定中国社会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社会高度分化和断裂,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对社会现状非常不满。中国社会向何处去?这是多数中国人甚至是国际社会所关心的。新领导层也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概念的。

但是要把一个已经是高度分化的社会建设成为和谐社会并非容易,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的一种能够保障基本社会正义的制度环境的确立,必须建立在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基础之上。

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和谐社会

市场社会主义的核心就是人本主义。要利用市场来发展经济,增加财富;但同时也要纠正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以钱为本的自然趋势,通过政府和其他政治组织的作用,导向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

“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旨在对市场经济的失灵进行纠正,并不是要用政府来取代市场。外界之所以产生这样那样的误解,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目前的理论贫穷状态。在现实生活中,目标和手段往往同样重要。只有回答了“如何追求和谐社会”这个问题后,各界才会对中国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才会相应调整自身的行为。

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与中国的发展难题

“和谐社会”的概念一提出,就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普遍欢迎和接受。同时,社会对为实现“和谐社会”而提出的一系列政策也给予了巨大的支持。但是,“和谐社会”也在不同程度上被误解,一些人把“和谐社会”和发展对立起来,也有人过分期待依赖政府的分配功能来达致和谐。

因此必须保持发展和分配之间的平衡。快速的经济发展并不能自动带来整体社会的小康与和谐,政府的干预因此必然成为发展的一部分。同时,仅仅通过政府的干预尤其是再分配而达到的和谐也是不可持续的。

发展还是第一要务,因为只有发展才能建设一个全面小康社会。问题在于如何创造公平的经济结构:通过发展而达致小康与和谐,在理论上,人们对此并没有什么怀疑,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国并不存在一个能够达致“小康社会”的经济结构。从理论上看,“小康社会”更多指的是一种经济结构,一种能够实现人人富足而避免社会极端分化的经济结构。在这样一个经济结构下,社会的和谐也是可以预期的。

中国必须进行一场社会改革的攻坚战

首先,社会改革是为了应付和解决经济改革所带来的负面结果。社会改革和社会制度的建立既有助于减少区域间和社会群体间的收入分配差异,也有助于在促进发展的同时鼓励消费。

在任何国家,社会改革和建立社会制度都是一场攻坚战。有一点很明确,到现在为止,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一个良好的社会制度都是保障其市场运动和社会稳定的制度基础。

要进行社会改革和建立社会制度,一要好的思路,二要坚定的政治信心,更为重要的是要确定中央政府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

中国要平衡国家发展权和社会民生权

首先是要调整政策思路,把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明确区分开来。

第二要大量增加政府的社会性投资。

第三是要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财税关系,减少地方政府把社会政策“经济政策化”的动机。

第四,要充分利用国有企业这一经济杠杆来推进社会政策的实行。

社会的稳定不能光靠政治控制,社会民生权的实现才是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