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所罗门情诗:<雅歌>赏析
20199800000004

第4章 预言新时代

1 我是沙仑的玫瑰花,是谷中的百合花。

这句著名的经文是出自谁的口呢?前人大都说是新郎,而现代的观点却认为是新娘(最近有本研读版《圣经》几乎以嘲笑的态度驳斥是新郎在说话的观点)。然而,我们坚信这里毫无疑问是新郎说的。头一个理由就是这里表达所使用的“我是(I am)”;神在古时启示他的名乃是“我是自有永有的(I am that I am)”。由此让我们回想起《约翰福音》所出现的七处“我是”——我就是生命的粮;我是世界的光;我就是门;我是好牧人;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6]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我是葡萄树。这样斩钉截铁的语气出现在这首寓言诗歌里,更充分说明了唯有新郎的嘴里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而新郎代表的正是基督;其次,新娘也不便用如此夸张的方法来赞美自己,这是在诗歌的其他地方所没有出现过的情形;还有一个理由:以玫瑰和百合花来比喻基督,其深远意义远大过以此来比喻教会。

说基督是谷中的百合花,是因为他无比绝伦的虚己降卑取了我们的人性,代替我们受苦,自己卑微以至于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他整个人生就是自始不断地谦卑虚己。基督在地上并不是像高傲的香柏树,而是像卑微的百合花,尽管就神性而言,他至高至尊,但他却降临尘世与我们这些有着谦卑痛悔之灵的人同住。

——约翰·吉尔

新郎代表基督,他以玫瑰和百合花来描述自己虚己降卑取了人的样式,这样预言性的意义,大多数人都无法参透,这是毫无疑问的,唯有最属灵的犹太人才能够领悟;然而,借助新约的亮光,我们却能清晰明了地明白其含义。沙仑的玫瑰最名贵,它纤弱柔和,描绘了基督的降世为人;尽管它长在沙漠干旱的土壤里,却散发出无以伦比的芬芳,这也是在描绘基督,这完美的人,却生活在贫瘠邪恶的世界。我们曾经读到过这样的记载,古时的犹太人会因为沙仑地的荒漠而特别向神祷告,希望人们在沙仑的家不致沦为自己的墓穴。

山谷里的百合花预表基督在他的“谷”里是多么地纯洁无暇,这里的“谷”是指他降卑在世的期间(在下一节经文里对教会也作了同样的描述)。关键是新娘由衷赞赏新郎身上所呈现出来的美德,并进而恋慕、思想和享有这样的美德。然而,许多信徒却那么轻易就陷入了属世生活的羁绊,忘记了思念基督,也不再回想他的美善及其大能的工作。《圣经》的话语彰显了他荣耀的人品和作为,在我们的祷告中,我们会对此大加赞赏吗?我们会纪念并对此深感惊奇以致愈加仰慕他吗?正如新郎在诗歌里所说的这些话,基督在《圣经》里也揭示了他的特性和救赎的大工。圣灵默示的这话语当激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满怀仰慕和感激之情,热爱基督,恪尽职守。

2 我的佳偶在女子中,好像百合花在荆棘内。

新郎基督看到教会在世界的荆棘中持守敬虔之道;整个世界都充满邪恶并敌对他,教会身处其中。虽然从数量上寡不敌众,但其(美德)却超然于世,更散发出馨香之气(以求神的悦纳);然而,正好像百合花一样,教会很容易受到荆棘的窒息;若是站立得稳,她绝不会与荆棘类似;只要持守美好的见证,她必将在芸芸众生中出众夺目而且深具影响力。

3 我的良人在男人中,如同苹果树在树林中。我欢欢喜喜坐在他的荫下,尝他果子的滋味,觉得甘甜。

在这里,新娘开始答话,她把新郎比作一棵树,虽然不是最高,但其果子却胜过林中所有的树。同样,基督也远胜过世界所能提供的一切;然而,无论是寻求者,还是老练的信徒,都有必要从基督那里摘取果子并吃下去才能得益;想要得救,却忽视祷告、《圣经》学习、沉思默想以及服侍基督(这些事都可以让我们从他那里获取帮助),结果我们将无法摘取果实而得享他的祝福。

神的子民喜爱坐在基督的荫下,躲进十字架的避难所,使翻腾的良心得以平静;在逼迫、沮丧和试探中,他们以祷告来到达避难所。基督的荫下安静祥和,让他们喜爱,因为在那里他们享有确据、得以确信、获得无数的安慰,当我们在服侍中常见主面的时候,这些会日益加深。海弗格尔在受到此节诗文的启发,写出了有名的诗句:

静坐在他的荫下,

安享无比喜乐;

今凭信心能见他,

将来必进天国。

各样重担都带来:

罪恶、恐惧、忧伤;

负重之人他呼唤,

来享安息、释放。

念他、等他、热爱他,

因他荣耀再临

接我们相聚前,

分离不过片刻。

4 他带我入筵宴所,以爱为旗在我以上。

新娘回想新郎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他带自己参加一场盛宴,很可能是他们最初订婚仪式的一部分。筵席代表救恩,或者代表教会,正是在教会中救恩的真理得以传讲,宾客也在其中得享上好的属灵经历并欢喜快乐。不过,她怎么到达那里呢?显然她是坐在马车里,在诗歌中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已经暗示了这样的情形,有一队皇家卫兵护卫着她,旗子上写着“爱的胜利”。爱也吸引我们,因为基督看到我们的处境,怜悯我们,为我们上十字架,打败撒但,召我们跟随他:

我得一友,真是良友,

未认识他已爱我。

他用慈绳爱索牵我,

使我与他相连和。

——詹姆斯·斯莫

5 求你们给我葡萄干增补我力,给我苹果畅快我心,因我思爱成病。

因为爱使她软弱无力,所以她呼求“请跟我在一起”,她要的不是酒,[7]而是花(这样的翻译更好)的香气,为要恢复体力;或者像有些人翻译的那样,她要葡萄干饼来增补体力;这里花的可能性更大。这里“葡萄干”一词希伯来原文指的是被挤压之物。

同样,我们也可能因为爱而“软弱无力”。有时我们会因为神的怜悯和恩典而倾倒,我们会惊叹(特别在我们初蒙拯救的时候)基督怎能如此恩待自己,这样的事怎么可能是真的!这样的爱是那么荣耀,白白赐下,是我们根本不敢想的,以至于我们的确据都会动摇。这样的爱好得令人难以置信,我们害怕失去了这样爱我们的基督。

6 他的左手在我头下,他的右手将我抱住。

然而,新娘并没有在呜咽中低沉失落,反而能够轻柔地躺下安歇,表明在基督直接的管控之下,那更新后的确据和平安支撑着她;重点是我们唯有在他的手中才能得享安息。当然,在我们感到确据动摇的时候,或者当各种各样的烦恼有损我们与基督的交通之时,我们也会从其他信徒那里得到劝勉和建议,然而,若想得享真实的安慰,却唯有思想救恩、十字架和神的应许。任何娱乐节目都难以叫人重享平安的喜乐,这样的事情只能暂时且部分地掩盖各种烦恼所带来的困扰。有时,基督徒之间的陪伴和情谊也能够起到好的作用,但却远远不够,唯有我们亲自思想和记念基督的位格和工作,来到神的面前祈求帮助,才能够给我们平安。

新郎的左手放在新娘的头下,表明基督对其心灵的安慰;他的右手稳妥地抱住她的身体,表明基督加添给信徒的力量。

7 耶路撒冷的众女子啊,我指着羚羊或田野的母鹿嘱咐你们,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所亲爱的,等他自己情愿。

新郎(基督)现在向侍女发话,严严地叮嘱她们不可吵醒新娘,从上一节经文里我们知道她在新郎的怀抱中显然已经入睡。KJV版本的《圣经》说“等他自己情愿”;然而,理想的翻译是“等她自己情愿”(在希伯来原文中这个动词是阴性)。换句话说,基督宁愿教会在他的爱中得享不受搅扰的平安。请记住这样的画面所描绘的乃是教会与基督的关系,而非在敌对的世界为福音争战。尽管总会有来自外部的各种试练,但是在属灵上,教会却应当时时强烈地感受到神的祝福。

那么,基督为什么这样命令侍女们呢?我们认为这里的她们指的是年轻的信徒或寻求者,如果这样的想法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新得救的人和尚在寻求中的人都容易受到诱惑而陷入罪中,尤其是落入属世的事务中,从而搅扰教会在灵里的平安。或者也可能因为不成熟的缘故,他们追逐新奇之事而变得肤浅。有时他们也可能会厌烦顺服《圣经》的诫命,因为在没有得救的时候已经习惯随心所欲。然而,基督却劝诫他们不可偏离正道,他在这里使用的方法是:让他们的心中感觉到自己有义务顺服并讨他喜悦,赐给他们知晓何为正的本能,由此他们得以认识到世俗是错的,从而能够热切地感受到神话语的权柄。对于寻求者或初信者,凡是缺失这种本能而继续为所欲为的,只能说明在他们的心中很可能圣灵还没有开始工作,因为恩典总是能够使人甘愿顺服神,且良知活跃而不致陷在罪中却不疼不痒。是主亲自保守得救的人成为教会的喜乐之源,而非教会不安定因素,他们也不会成为困扰教会的根源。

为什么新郎要借“羚羊和母鹿”来劝诫众侍女要保守新娘的安宁?很可能是因为这些精力充沛的动物蹦跳着就能轻松穿越险恶嶙峋的山地,象征各样属灵的进步和自由;就好像基督在对有信心的年轻人说:“为着你们属灵成长、喜乐和得胜不受阻碍,请不要以罪和属世的想法扰乱神的家。”

教会生活特征之一就是平安,另一特征是警醒备战,因为教会担负着传讲福音的使命,也是神在世界上的喉舌。“平安与战斗”这两个方面在诗歌里的表现形式为“睡和醒”。无论是作为教会,还是作为单个信徒,我们都要在这两个方面奋勇当先以讨基督我们的主喜悦。

8 听啊,是我良人的声音;看哪,他蹿山越岭而来。

现在新娘即教会开始回应,内容包括两点:其一,她声称自己听见了新郎的声音;其二,她看见新郎正在向自己走来。对于真正的信徒和忠心的教会而言,他们时时都能辨别出基督的声音,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圣经》话语的权柄而随时准备顺服:当《圣经》的话语纠正他们、让他们知罪的时候,他们必会谦恭地接受;当《圣经》的话语呼召他们履行职责时,他们也一样欢喜快乐地执行。若是一个人宣称自己是基督徒,但却不听从《圣经》的话语,反而费尽口舌地为自己的悖逆开脱辩护,定然不是个好兆头,要么他们尚未真正得救,要么他们已经陷入严重的属灵退步中。真正的信徒珍视《圣经》的话语,并时时从中寻找属灵和道德的教导。在得救的过程中,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圣经》话语的大能,所以他们热爱《圣经》话语的深奥和完美。

基督来战胜了他面前的一切困难,突破了所有障碍——律法的咒诅和死亡的十字架。所有黑暗的权势都奋力挣扎,但他的爱让这些大山都变成了平地。

——马太·亨利

在第8节的后半部分,我们看到新郎好像羚羊或母鹿崽那样跳跃奔腾、穿山越岭,这是在描写凯旋得胜毫不费力的样子。基督是全能的复活的主,无论信徒或教会处在何种艰难的境地,基督都能够(在属灵的层面上)易如反掌地来到我们身边,他必将飞速为我们加添力量,伸手扶助我们,给我们安全的确据,当然也会及时教训我们。就好像新娘一样,凡信徒都能听见基督的声音,同时也能凭着信心看见他。无论我们境况如何,都必须藉着相信他就在身边而“看见”他。正是凭借我们的信心他得以将自己彰显给我们。

不过,这里还有一层意义更为重大的内容:预言基督的两次到来,第一次他带来救恩,第二次他在末日显现。藉着先知的话,教会得以听见主说他会来临;于是她得见他以肉身显现。

9 我的良人好像羚羊,或像小鹿。他站在我们墙壁后,从窗户往里观看,从窗棂往里窥探。

首先,我们认为新郎在这里乃是预言基督怎样来到世上救赎他的子民并开启福音时代。他就站在新娘居所的墙外,若新娘自己看不见他,就会听人(或许从仆人那里听到)说他就在这里。就好像施洗约翰的事工,有呼喊的声音在旷野宣告主的到来。之后,新郎透过窗户观望新娘,则可能是在说基督正在凝视关注着他以死所救赎的众多子民。新郎此时完全显明了自己,代表基督降世开始公开的事工,以各种各样的神迹奇事,富有权柄的教训,以及他的死、复活和升天,来彰显自己神圣的大能。这节经文在我们眼前展现的就是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这一景象。马太·亨利充满喜乐地补充说:

“她们看见新郎正透过婚礼殿堂的窗户向里观望,他的微笑穿越了窗棂……基督将自己显明给她们,暗示自己将要赐给她们的恩典,并以此作为这些恩典的凭据。”

10 我的良人对我说:我的佳偶,我的美人,起来,与我同去!

新郎呼唤新娘离开,正如基督呼召真正重生得救的子民脱离犹太人的教会而进入新的时代;他呼召他们脱离鱼龙混杂的人群,脱离礼仪律的死地,脱离犹太教的封闭排他。

然而,对个体信徒和教会而言,新郎在这里的呼唤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一个人在重生得救时听到了这样的呼召:“起来,从属灵的死亡中站立起来,脱离旧的生命,离开世界,让我们一起进入新生命。”这样的呼召要求我们分别出来,追随成圣且属灵的生活方式。信徒在生命历程中会常常听到这样的呼召,特别是在他们陷入困倦、懈怠和热衷于今世物质追求的时候,主说:“起来,离开那一切!起身投入有意义的服侍,去赢得失丧的灵魂;起来献身于使命,更亲近基督,在属灵的事上大得长进、收获且日益成圣。”

新娘被称为“我的爱,我的佳偶”,由此提醒我们这样的呼唤充满了爱和感情,是最为恩典的呼唤,因为基督将自己的义归给其子民,这是无可估量的殊荣。

11 因为秋冬已往,雨水止住过去了。

这里新郎劝说并督促新娘听从自己的呼唤,起身一同离开,因为春天来到了。首先,伴随春天来到的是主的复活升天和五旬节,神的子民迎来了一个崭新荣耀的时代。毫无生气的漫长岁月——旧约教会的冬季——结束了,同时,神的恩典丰丰满满地浇灌在新教会的身上。新的黎明到来之际,主呼召教会:“起来,离开旧的秩序,脱离那属肉体的殿。”同样,我们在先知书中也看到了在这首爱的诗歌里所彰显的神对新约教会的呼召:“起来,发光!因为你的光已经来到,耶和华的荣耀发现荣耀你……万国要来就你的光,君王要来就你发现的光辉。”(《以赛亚书》60:1—3)

在春天更适于出行,暴雨的时节已过,河水也不再涨溢,土地更为干爽坚硬。所以,一旦新的时代到来,福音就会传到万国万族。以撒·华滋写道:

犹太制度严寒已逝,

迷雾消散,春天来到。

主让我们在春天的时候离去,这样的命令也对今天的信徒和教会仍然适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或许我们有段时期经历患难、病痛、悲伤、逼迫迫害,甚至陷入背道面临管教,而今黑暗的冬日已告结束,基督的呼召再次临到我们,让我们愈加利用更新更好的条件,重新将自己完全交托给他,并投身于他的事工当中。

也或许某一地方教会正在一定程度上经历苦涩的寒冬,播种和收割都已中止;又或者正值开拓创建期的教会,尚缺乏服侍的同工和会友。然而到如今,各样的事情都逐渐好转,正需要我们开始新的努力。下一节经文进一步描述了得以改善的环境。

12 地上百花开放、百鸟鸣叫的时候已经来到,斑鸠的声音在我们境内也听见了。

对真理更为深刻的理解开始绽放出与主相交的花朵。新来的寻求者也冒出了小小的蓓蕾,表明永恒的果实可以期待。对于刚刚得救的年轻人,或许他们在不信的家庭里最初会招致愤怒,如今却逐渐受到家人的接纳,从而更加让家人得到益处。这样的季节最适合鸟儿歌唱,适于表达他们更为深厚的感激之情和赞美之声,因为鸟儿的巢建好了,因为他们的见证和和影响力已初具规模。此外,还可以听见鸽子鸣唱的声音,或许由此表明平安的福音已经广传,基督徒必要充分利用这一切。也可能指的是出现了一位极具说服力的布道家,或者新来了一位渴慕拯救灵魂的主日学老师;神的子民必要辨识出合宜的场合与机会,迅速做出反应,及时引领其他人来听道。

13 无花果树的果子渐渐成熟,葡萄树开花放香。我的佳偶,我的美人,起来,与我同去!

上面呼吁我们在春天要离去,新郎在这一呼吁的结尾道出的话语曾被基督采用(新郎预表基督):

“你们可以从无花果树学个比方:当树枝发嫩长芽的时候,你们就知道夏天近了。这样你们看见这一切的事,也该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门口了。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马太福音》24:32—34)

在《圣经》里有一些极为重要的段落,主在其中讲论了教会时代的开始和结束,这些话是其中的一部分。这里针对无花果树的比喻表明他在十字架上救赎灵魂的大工开始了,就此开启了新纪元。

首先,新郎在《雅歌》2:13所说的话预言了基督的到来;其次,对今天而言,无花果的成熟和葡萄树的开花放香都表明了基督那鼓舞人心、硕果累累的应许,比如:“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是我拣选了你们……你们去结果子”。他应许:在我们的见证里他与我们同在,圣灵会在人心中工作,拯救灵魂。在这样的祝福声中,我们再一次蒙召:起来,从倦怠中醒来,将自己交托,献身于服侍。他称教会为“我的爱”,表明他渴望并喜悦使用她。他呼召我们“离开!”为要让我们脱离自我和属世的羁绊,完全与他相合。

14 我的鸽子啊,你在磐石穴中,在陡岩的隐密处。求你容我得见你的面貌,得听你的声音;因为你的声音柔和,你的面貌秀美。

如今新郎称新娘是他的鸽子。许多前人都列出鸽子的特质来描述信徒。比如,它们爱干净,它们会非常小心地把巢里所有的粪便清理干净,对应的实践意义是很明显的;它们有选择性地吃谷物(而非各种虫子或垃圾);它们清白无害,非常喜欢群居;当然它们也会展翅高飞,由此表明藉着祷告信徒是有能力战胜各种试探的。然而,在鸟类的世界,鸽子是最容易受到侵犯的,它们常常受到其他掠食性鸟类的欺负。所以它们有可能因为胆怯而长鸣呼救,然而这样的信徒却是基督所厚爱的。看到我们重生后的各种品质,看到我们晓得自己的需求并因此仰赖他,他会喜悦。

在这节经文中,鸽子藏在高山峭壁上的磐石穴中,我们中有谁看不到首次出现在《出埃及记》33:22中的十字架的意象呢,当耶和华在他的荣耀里经过的时候,他把摩西放在了磐石穴中。另外,在《以赛亚书》32:2,再次将基督看作是避风所:“必有一人像避风所和避暴雨的隐密处”。

基督就是那为我们开的伟大磐石,因为神对罪的愤怒全部倾倒在他的身上。在他里面,我们得到万无一失的救赎,不可撼动的宽恕,神定意归算给我们的义,牢不可破的保护以及永远的生命。

在这节经文的第二部分,新郎渴慕见到新娘的面,听到她的声音。同样,基督也喜悦听见我们的呼求,看见我们在崇拜和祷告中仰望他;他这样的降卑和美善实在令人惊异。他说:“仰望我!”我们必须回应他的呼召,因为是他赎我们脱离了奴役和死亡,让我们成为他眼中的宝贝。所以,在所有一切的事上我们都必须依靠他,要用“柔和”的声音(在希伯来语中表示欢喜愉悦的声音)表达我们对他的赞美,感谢和渴慕之情。在基督的耳中,当信徒骄傲、自恃和抱怨的时候,声音刺耳、不和谐;但是当信徒悔改、感恩、仰慕、依靠并奉献的时候,声音就甜美怡人。信心所发出的独特音调以及代祷之声都是基督所喜爱的。虽然我们的嗓音有可能粗哑难听,然而,我们属灵的声音若使用得当的话,这样的声音在主的耳中就是美妙动听的音乐。

15 要给我们擒拿狐狸,就是毁坏葡萄园的小狐狸,因为我们的葡萄正在开花。

这里是新郎必须对新娘的一点要求;她必要为他做些什么;她要前去擒拿毁坏葡萄园的小狐狸。由此描述了基督给众信徒和教会的命令:罪能够侵害圣洁的果实,并阻挡拯救灵魂的工作,所以要根除一切的罪。罪好像狐狸一样狡猾,并向四面八方渗透;若是不加以禁戒的话,它将毁坏各样美好事物的品性。

这里所说的狐狸包括虚假的教训和一切属世的影响,它们必将破坏我们及他人属灵的成长。这里显明基督对教会的教导:“要保护那些正在开花的葡萄;把少年人和孩子们带离这个不信的世界,当今文化是吞没道德的狼群,他们在其中是那么容易受到攻击;要吸引这些孩子来到主日学校和青年《圣经》学习班。”

同时,切不可忘记这些狐狸也会撕咬我们自己的葡萄。我们必要擒获全部的错误嗜好、情欲、脾气、不友善、自私和懒惰,以及各种有可能导致骄傲的倾向。主在我们里面都有美好的工,凡是有可能荒废主工的思想言行,我们都要禁戒消除。

为了讨新郎的欢心,深陷爱中的新娘情愿做任何事;同样,我们爱基督,他对我们的爱令我们惊奇,让我们折服,所以我们也要抵挡所有罪的搅扰;当我们对他的爱能够激励自己焕发出活力的时候,我们必将(圣灵的帮助下)在成圣的道路上迈出最成功的一步。

司布真认为,这里属基督的、那开花的葡萄乃是真葡萄树,此乃重生得救的工作;他列出了得救之后的果子:(1)私下里为罪哀哭;(2)谦卑信靠基督;(3)生命的真实改变;(4)私下的灵修;(5)单纯的爱。他说葡萄闻起来具有诚实、可教和喜乐的味道。有些人会利用各种方法来挫败新得救的基督徒,或者诱使他们产生怀疑,或者拉扯他们转回世界;司布真认为这里的狐狸就是指这些毁坏葡萄的人。所以,必要对葡萄树加以保护,以抵挡狐狸进一步的破坏。

16 良人属我,我也属他;他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

这些美丽的词语是新娘说给自己听的,显然新郎和新娘已经订婚,在当时这是步入婚礼殿堂的头一步。虽说这一对新人尚未真正生活在一起,但因着彼此的承诺他们是必定会结为夫妇的,而且从现在开始他们已经是属于对方的。显然,新郎已经把自己许给了新娘,这象征着基督在第一次降世的时候,已经起誓把自己赐给了他的子民。此乃羔羊那伟大的婚宴(在基督再次降临之际)之前的“订婚”阶段。

新郎的心中充满了对新娘的爱,就好像基督充满对教会的爱一样。虽然新娘贫穷落魄,但新郎却为他们的结合预备好了一切,正像基督为了让我们与他联合,藉着他自己在各各他所成就的救赎大工,将他的义赐给了我们。如今新郎将永远属于新娘,就好像基督是我们永恒的主一样。不仅新郎本身,而且包括新郎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属于新娘的;同样地,靠着基督,我们得享他一切的智慧、权能、救赎之工、监护看顾,且在将来与他一同做王。

作为回报,新娘也把自己献给了新郎。基督属于我们,所以我们也属于他。沉浸于他的爱中,我们会说:“我把自己献给你。”我们把自己完全交托在他的手中,任凭他支配。我们属于他,因为他在十字架上买我们回来;他无可抗拒地征服了我们的心;当我们呼求怜悯,求他赐个生命,顺服他的统治,那时我们已经降服在他脚下。我们从此不再属于自己。

实在可悲的是,现今有许多基督徒都不愿意全心为主,他们认为这样做是“律法主义”。他们想拥有自己渴望的一切,他们想随心所欲;他们说:我工作是为了自己,我休息是为了享受。然而,真正对主的爱会让我们认为,时间、精力、忠诚、能力和各种资源都不是属于自己的,而是属于他的,因为我们本就是属于他的。他的利益就是我们的利益,所以我们必不会把自己的心放到其他事上。

在这节经文中,新郎并不在场,他正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然而,新娘却知道自己就在他的心中。她一直在思念他,珍惜他说过的每一句话。他是基督,她是地上的教会,此时她靠着《圣经》的话语而生活,并盼望那婚礼的大日。无数圣诗作者都有感而发,根据此节经文中的关键词写出了诗句,以下是两位圣诗作者的作品:

我的心仰望你,神圣救主;

你是我万有,我也属于你。

地上有何纽带足以堪比:

哦,良人,你属我,我也属你。

——查理·穆迪

今生体会主爱只有一半,

认得他一半,敬拜他亦然;

但当我在天上之国见他,

期盼爱他更多,赞他更多,

在天使歌声中,丰丰富富

体会、述说:我属他,他属我。

——亨利·弗兰西斯·赖特

17 我的良人哪,求你等到天起凉风、日影飞去的时候,你要转回,好像羚羊或像小鹿在比特山上。

新娘代表教会,她下定决心要持守自己对新郎的爱,直等到他们荣耀结合的日子。那一天是她所期盼的,如今有这样的爱为动力,她必将向新郎显明自己的忠诚是坚定不移的,直等到那美好的时刻来临。对我们而言,如今是主再临之日前的黎明时分,到那日主必将再次回来。新娘肯定属于自己的那日必将会来临,新郎必将等待她,毫无疑问,这反映了圣徒得蒙保守到底的教义。于是,人心所能想像到的、那最伟大的奇遇必将来到——那日,万事都启示出来,永恒的荣耀开始,我们将与主(还有所有先前已逝的圣徒)相见。

罪和忤逆的阴影将要逃遁消失——这是我们最后残余的悖逆。衰老、病痛和死亡的灾祸,连同一切的心痛、战争、恐惧以及来自这邪恶世界的逼迫都将统统逝去。同时,不信、狂妄、忘恩负义以及今生所有阻挡我们,令我们无视主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快为我转回吧,”新娘,或者说教会,呼喊道,“你要转回!转回吧,求你为我转回!就好像敏捷的羚羊翻山越岭。”(比特山的意义就是山谷和沟壑。)“速速转回吧,我们是这样渴慕我们所爱的主,我们思念你,我们渴望见你,在那伟大又奇妙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