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约翰·牛顿传:真正福乐,永久财宝
20200500000002

第2章 引言

出生~1763年

牛顿的自述,写给T.豪威斯牧师的书信

1764年出版

我毫不怀疑,你偶尔会愉快地思想《圣经·申命记》8:2中神对以色列人的应许。那时以色列人在旷野里被各种困难包围,而且不信和乖谬使他们的苦难加重。神让他们经历了许多事,他们却不明白为什么神要这样做。他们常常看不到神恩典的美好意图,反倒因为路途难行而备受打击。为了鼓舞他们、使他们平静下来,摩西向他们表示,快乐时光就要临近了,到那时,颠沛流离的生活和战争将会结束,他们将会在神应许给他们的土地上安息,不再有恐惧和困难;他们将会带着喜悦的心情,回顾当下看起来令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回想起摩西所说的“你也要记念耶和华你的神在旷野引导你”。

从属灵的观点来看,对于我们这些正经历今世的旷野、步入属天的迦南地的人来说,这话语更为重要,更令人感到安慰。我们信靠神的应许和大能,寻求在那不可动摇的天国里得享永恒安息。对属天荣耀产业的盼望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怀揣热切的心,鼓起勇气奔向那作先锋的耶稣已为我们预备好的国度。当面对那些阻挡我们进步的障碍时,如果我们眼目是仰望神的,我们将无往而不胜。当我们还远未达到目标时,便能够感受到自身堕落本性的影响,因为我们残存的无知和不信使我们常发抱怨,更使我们经常误解主对我们所行的。如果我们知晓这一切都是出于神的美意,就一定会欢呼雀跃。同样,对我们来说,日子将到,所有争战都会结束。我们的眼界扩大,光明增加,将会带着景仰的目光回顾主带领我们所行的道路!到那时,我们将会知晓,我们所行的每一步都有神的怜悯,都是于我们有益的;我们将会看到,因无知而一度被我们称之为灾祸的事,其实是祝福,若不经历那些事,我们就无法把事情做好;我们将会看到,没有什么事会无缘无故地发生——神不会让我们的麻烦来得更快,压力不会来得更大或持续太久。总而言之,我们所有的苦难都将各归其位,因为神的恩典和智慧,使我们拥有祂为祂子民所预备的一切丰富而永久的荣耀。即使我们现在还不完全,还不能对当下的情景做出清醒正确的判断,但是当我们回顾在往昔岁月里所发生的桩桩件件,思想这些事怎样奇妙地联系在一起并互相效力,便不难发现,那些起初不为我们所明白的细节,恰恰成就了现在的奇妙之事。有时我们从巨大的危险中逃脱,不是因为我们自己任何的智慧和预见性,而是由于神借着各种外在环境的影响而使之成就。这样的外在环境变化或许曾是我们既不希望、也没想到会发生的。倘若我们在《圣经》的光照下去比较和思考这些事情,或许能从自己狭小的圈子里收集到无可争议的证据来证明智慧和良善的神在祂子民生命的早期就一直看顾着他们,在他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统领和保守他们远离疑惑,带领他们走那不为人知的道路,直到祂的美意和恩典成就,从而带领他们认识神和他们自己。

我相信,只要每个信徒仔细思考,便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足够的例证来肯定这种结论,只是每个人认识的程度各不相同而已。很多外部环境是统一的,在生活中变化很小。相比之下,他们的内心世界正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不为外人所注意,就连他们自己可能也没有意识到。神没有用风暴雷鸣般的声音对他们说话,而是用柔声细语把他们逐渐拉近,所以尽管他们高兴地确信自己了解祂、热爱祂,并且已经出死入生,但他们却很少知道确切的时间和方式。然而,神拣选了另一些人,似乎就是为了彰显祂无限丰富的恩典和大能:神因为他们天生的悖逆和内心完全的邪恶而痛苦。有些罪恶表现得并不那么明显的人,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就被剪除了,但那些犯罪、钻研自我灭亡之道的人,却得以逃脱。最终,当所有认识他们的人都以为神会将忿怒报应在他们身上时,主,(天怎样高过地,祂的意念也照样高过我们的意念)却乐于将他们从火的烙印中救出来,使他们成为彰显祂怜悯的丰碑,并用以鼓舞其他人。他们认罪、得救赎、被改变。这类事例说明:如此不亚于创造世界的大能大力,明显是主的作为,在所有未被偏见和不信蒙蔽之人的眼中,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

比如迫害基督的扫罗:

他心里曾充满了对拿撒勒人耶稣的恨恶,于是竭力去迫害祂的门徒。他曾是一个令耶路撒冷教会所惧怕的人,就在他去往大马士革的时候,他们对他的看法仍没改变。那时,连他的气息都充满着对热爱主耶稣之人的恐吓和逼迫,而他却从不思想迄今为止对这些人所造成的伤害。他受命镇压整个宗派,急匆匆地从这家赶往那家,从这地赶往那地,目光中带着威胁,气息里带着凶杀。这就是他当时的情况。

就在这个时候,他所恨恶敌对的主耶稣在怒中制止了他,呼召了这个苦毒的迫害者成为一名荣耀的使徒,激励他去传道,使他带着极大的热心传讲他曾竭力想摧毁的信仰。

在我们自己的时代,神也向我们展示祂主权的恩典,这里我要特别讲一下加德纳上校的例子。如果有人能从犯罪的过程中得到真正的满足的话,那他就是这样的人。因为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去做试验。他习惯于邪恶,在他身上发生的许多不可思议的解救对他来说毫无作用。然而,在神的大能之下,他愿意大大地颂赞神,他的故事在其离世后广了流传,成为神子民的安慰。

阁下,在提到那么多人之后,你能允许我加上自己吗?尽管相比之下,与他们之间的差距令我自卑。曾经臭名昭著的罪人现在已经成为令人敬佩的基督徒,他们诸多的罪都被赦免了。保罗说:“祂所赐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同样的,加德纳上校成为建在山上的城、闪耀的光,从那时起直到去世,他所传讲的话都非常有力。然而我却是个极大的失败者,让我感到羞愧的是,自己所付出的努力与从神那里得到的恩典相比,真是相差万里。不过要是论到神的长久忍耐;论到祂奇妙的护理之工眷顾不配的罪人,论到祂的恩典软化刚硬的心;论到祂怜悯的丰盛以至于竟赦免罪孽最深重之人;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比我的例子更恰当。其实大部分听过我的经历的人都认为我的故事值得流传下来。

直到不久前,关于神如何对待我,我连简要的记录都没有写过,原因在于:一方面,要恰如其分地写自己的事是十分困难的;另一方面,思想败坏、堕落之人常常会误用这样的例子。但是《圣经·诗篇》的作者告诉我们记下这些事是合宜的,他说:“凡敬畏神的人,你们都来听!我要述说祂为我所行的事。”主也警告我们说:“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基督徒的珍珠也许就是自己在主的大能和慈爱之下的奇妙经历。他们不应该冒然把这些事公之于众,免得让世俗卑下的人趁机亵渎自己所不明白的。这是我这项工作滞后的主要原因。然而,几周前我信服于一位令人尊敬的朋友的判断,并应他要求发了一个系列的八封书信给他。让我没有料到的是,这些我写给他的信被很多人看到,我发现书信引起了你们的注意。我曾担心你们会责备我写得过于拖沓和啰嗦,但你们反倒渴望看到更详尽的细节。你和我的朋友认为我答应这个要求或许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可能会促进事工,或者坚固祂的一些百姓的信心,因此我愿意去做这件事。尽管我推断像我这样无足轻重之人将自己的观点如此地公开并不妥当,但我愿放弃这样的推断。如果神因我的缘故得到荣耀,因为我宣扬祂的良善而使祂的子民得到一点点的安慰和指导,我就满足了。我很高兴把所有可能由此而产生的后果交到祂的手里,因为祂凡事正确。

我必须再次倚赖于我的记忆,因为你们所看到的书信我没有留底稿。我会把所能记起的东西关联起来,但是不一定会用相同的语句和口气。也许在某些地方,当重复相同的事实时,我会用相似的语句来表达,然而我打算——根据读者的愿望——采用比之前更明确和具体的方式把它们联系起来,尤其是文章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会结束得迅速一些,以免使读者感觉倦怠。如果我在叙述时没有严格控制自己,时不时有些引用和穿插,那么请你谅解。尽管你已经表示想把我写给你的信也给其他人看,但我绝不会在简洁和准确性上打折扣(我本性就不会这样做),以免整个内容读起来枯燥无味。如果可能,我会只为你而写,我相信你的友谊和坦诚,我会毫无保留地写给你看。这封信可以作为序言,我尽可能先中断其他的工作,直到完成你分配的任务。同时,我恳求你为我祷告,以便让我在写信以及进行其他尝试时定睛于神的荣耀;以便让祂悦纳我,召我出可怕的黑暗,进入到福音奇妙的光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