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构建自信
20203800000002

第2章 直观现实地看待缺点(1)

缺乏自信的人很有可能会不加思索地列出一系列关于他们缺点的列表。这些自我贬低的想法听起来会和以下几点有些类似:

我胖/我丑

我总是丢掉工作

我永远不会被人约

我没有结过婚

我没有生过孩子

我错过了一次升职的机会

关于前面的这些陈述,猜一下里面有几个会预示着一个人可能失败的结果。事实上,让我们做一个大胆的猜测,关于上面的陈述中有几个是我们不论以什么方式都不可逾越的问题。如果你觉得问题的答案是“一个也没有”,那么你便站在通往正确道路的轨道上。

上述的陈述既不是一个人个性方面的缺点,也不是一个人不易成功的预兆。它们仅仅是一种不健康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一次又一次地持久加强了一个人认为他自己什么事情都干不好的自我意识。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惊讶,但是一个人性格中的这些自我厌恶与责备实际上是防御机制的一部分。许多人很难承认他们这样的,所以他们形成了这样一种概念:他们把“自己拥有唯一性的缺陷”当作避免面对手头真实问题的一种手段上述陈述有一种更加现实的版本如下:

我吃的比需要的多/我不够讲卫生

我在工作中表现不好

我等待着我所感兴趣的事物的到来

我不会在一段忠诚的关系中长久驻留

我害怕组建一个家庭

我让同事在工作中抢风头

每一个修订过的陈述都是本章开始处列出来的问题所可能出现的根源,除此之外,说者承认了问题的根源,也反映出了他们的思考方式。

这有助于解决问题,同时也把问题转化成了可以通过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心态,从而实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明白了应该以一种直观现实的方式来评估一个人的缺点后,问题就变成了:对于那些趋向于让自己用不太直观地,消极的方式来思考问题的人,他们会怎么去做。

其实,答案要比你想象的简单。你要从你想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或者试着去看看那些积极的行动和更加自信的思维模式,从而理解他们是怎样帮助克服困难的。

为了演示这怎么才能够实现,就让我们一起再来看一下上面的几组陈述,同时来看下为了能够对缺点有一个直观的评估,应该做出怎样的改变。

第一,对于一个认为自己胖或者丑的人。根据修订的陈述,他们不会把这些归于是基因的原因,而认为是自己的行为导致的。其实,有时他们只是不够乐观,某段时间吃的多了而已。而吃的多有时候本身就是一种上瘾的行为,许多上瘾的行为是为了填补空虚感,通过以一种简单快速就能感到满足的方式来补充情感上的匮乏。

其他对自己外貌感到不太满意的人有时候低估了卫生习惯对外貌产生的作用。就像一个越自信的人就越能觉得自己很优秀一样,不刮胡子也不刷牙的人总会觉得自己丑。这有点类似于被虐待的受害者因为沮丧抑郁而选择以不洗澡的方式来度日的案例。一旦涉及一个人的自我形象的问题,贬低自我就会形成一个不良循环。比如:一个人觉得自己长得不太好,就会开始不太打扮自己。这紧接着就加强了他们之前认定的消极想法。另一方面,当他们找到一个能够提升自己外貌的简单方式的时候,自信就会随之增强,他们也会继续坚信自己这种正确的行为。他们必须能够简单地去了解产生缺点的原因,这样的话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会变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第二个说法和刚刚讲过的这个点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关的。

一方面,讲述者认为他们不能长久地去做一份工作。持相反观点的人认为这些人在工作中表现不太理想是他们不能长久地做一份工作的真实原因。

另一方面,讲述者又认为他们工作的表现貌似挺好了,但他们同时又看到了别人因为自己的工作表现而已经获得了晋升机会(但自己却没有)他们可能不太能够直观地去评估自己的表现成果,也有可能他们已经不在乎同事在工作中抢自己的风头了。上面所说的内容中,对自己的缺点做出直观的评价是相对较容易的。

第一个例子中,一个人因为没有按照自己本应该有的表现而导致被公司炒鱿鱼而觉得委屈。这个人可能对于自己工作能力缺乏自信,但是他们并不缺乏成功意识。否则,他们不会觉得,当他们在工作一开始没有努力的话自己就不会配得上这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