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外婆外婆
20220100000013

第13章 进城捡煤

虽然已经到了秋分的时节,天气还是分外的炎热。狗子坐在家门写作业,房间十在太小了,两张床加一张摆满杂物的桌子,就只留下了不够两人错身的过道。放衣服的箱子只能放在床底下。做饭的东西都放在走廊。

柳雄飞写作业的长凳。就只能摆在屋子外面了。刘雄飞正写着作业。看到外婆柳嫦娥从院子外面走了过来。旁边跟着正在院子里玩的柳岁。柳岁本在院子外玩,看到外婆就跟着外婆进了院子,柳岁大声的对着家门口的柳雄飞喊道:“哥哥,你快看,外婆来了。”

柳雄飞看到外婆,高兴地跑来过去。“外婆外婆。你怎么来了?”

“当然是来看我的狗子呀,外婆还带了你最爱吃的红薯干。”

柳长娥放下肩上的扁担和簸箕。里面是一些没有充分燃烧的煤炭。一块黑一块白的。里面还有一个编织袋,装得满满的。原来在刘秋香住的这条街上。有一个很大的火力发电厂。发电厂每天都要用掉大量的煤。为了保证电力供应。工人在锅炉内不断的添加煤炭。保证最大的功率,最底下一层的块状煤炭还没有完全燃烧完就会被更换掉。更换下来的大块煤渣。如果把外层敲掉。里面可能还有一些可以使用的没烧完的煤炭。

贫苦人家会在电厂后面的废煤堆中,寻找一些能够再利用的煤炭找出来。经过打碎和再制作,就是过冬取暖最好的材料。过冬之前用个10来天的时间就能把一冬天的煤备好。

柳长娥除了做这件事,也想顺路看看外孙。外孙女。

她放下手中的簸箕。把向他扑过来的外孙抱了起来。说:“让外婆看看,怎么还是这么瘦呀,是不是挑食呀?在城里乖不乖啊?”。柳雄飞高兴的抱着外婆;“我很乖的。现在正在写作业嘞。我上次考试考了第五名。柳长娥欣慰的回应着:“那就好,那就好。狗子好像没长高多少呢。”

听到外面的动静。正在准备午饭的刘秋香走了,出来。和母亲打了个招呼。“妈,你怎么来了?还没吃饭吧?中午就在家里吃点饭吧。”

刘长娥点了点头。回应道:不是马上入秋了吗?我来城里捡点煤回家。刘秋香打发儿子:“雄儿,作业做完了吗,快下来,这么大的人了还粘着外婆像什么样子,去把作业写完好就能吃午饭了。”刘秋香给母亲拿了一条凳子坐了下来。然后说:“妈,我给你去打点水洗洗手。”“不用不用,我自己来就行了,这里有我带来的白菜和辣椒,没用过农药的,可以放心吃。”

柳长娥在路边还没进院子前就把身上的灰尘拍打了过了,就着水龙头把手洗干净。

刘秋香把切好的菜拿到窗台边忙碌起来,柳长娥坐在不远的地方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女儿说着话:“还是乡下好,这城里洗个手,喝口水都得要钱。要我住城里我可住不习惯。”

“狗子好像这一年没怎么长个,得给他买点骨头炖汤喝。”

“炖骨头太费时间了,每天早出晚归,没这个时间做这种菜啊。”

“保家还没回来么?”

“他去的地方都比较远,中午一般不会回来吃饭,晚上也要看什么时候卖完货什么时候回家。”

“早上5点起来,走到城里快9点了,以前走的时候只要3个小时就能到,现在走不了那么快咯”

“去捡碎煤的人越来越多了,也就越来越难捡了,一上午才不到20斤,下午看能不能捡到50斤,省着用可以用个5天的样子。”

“想要冬天有煤用,怕是要用半拉月才够。

“明天家里的农活忙得差不多了,让你爸也来,再早点出门。晚上电厂出的煤渣多,越早越容易多捡点。”

刘秋香有一搭没一搭的付和着母亲,没出嫁之前她也是跟着父亲进城做过这事,自从入了城,做的也是小生意。但一天下来的收入和捡煤的收入比起来还是要高些,也就不用去捡煤用了。都是买做好的煤球,而且能送到家。

从乡下老家到城里并不是很远,但也有25公里,来回路上就50公里,凌晨来,天黑回,路上就要用掉6个小时,只为了节省6块钱的车费。但现在的她也没有能力把父母从长途跋涉的辛苦中解放出来,只能过年过节时给父母一点钱贴补家用。

吃完午饭柳长娥就担着东西又往电厂去了。

之后十来天,有时是刘德胜,大多数时间是柳长娥,两人用了小半个月时间才把过冬用的煤备好。也时不时的带点自家种的蔬菜。

也有柳秋香买卖没做完,中午没回的情况。柳长娥便张罗好饭菜给两个孩子吃,并在灶台上留了一份给女儿。

这十几天的时间,柳长娥发现大外孙狗子已经学会自己煮饭了,还能做个简单的煎鸡蛋和蒸鸡蛋。

在柳长娥的眼里这很正常,乡下六七岁的孩子帮家里煮饭放牛砍材。这些狗子5岁都开始做了,以狗子的聪明和学习能力,这些都很简单。能做这些也很正常的,好像每个人小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

柳保家知道柳长娥来捡煤的事已经是柳长娥来城里十天之后了,保家抽了两个下午找到煤渣场:“妈,你来了这么久了,我这才知道……我来帮你捡。”

“没事没事,你们两为了赚钱早出晚归的,这事不能担误你挣钱不是。”

“不会不会,今天生意好,早早卖完了,我就过来看看。”

“不担误事就好,你帮我敲煤渣吧。捡煤就让我来,免得把你衣服裤子弄脏了。”

等煤捡得差不多了,已经有五六十斤的样子。柳长娥就决定早点回去。

本来柳保家是打算帮岳母挑回去。柳长娥说什么也没同意,这一来一回得6个小时。她们时间不值什么钱,可担误女婿明天的生意就得不偿失了。

柳保家也不好勉强,就把身上的几十块钱拿给柳长娥。柳长娥也推却了:“你们自己把钱存起来,你们在城里处处要用钱,不用为我们操心。只要你们能在城里站住脚,以后能过上好日子妈就很开心了。”

柳保家看着柳长娥健朗的身影慢慢走远。心里有无限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