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没有如果的蒲公英
20352900000053

第53章 (56)行动

“那承包多少合适呢?”李文海望着三人。

“那就看我们的钱能买多少树,可以租多少地。”张明远沉呤着。

“也不知道现在多少一亩,还不知道买树得花多少。”李毅叹了口气。

张大山缓缓开口道:“我打听了一下,一亩良田大概5百左右,山林山地应该便宜些。另外,现在正修到省城的快速通道,沿路有不少占到的果园,你们可以去打听一下。”

李榕补充道:“听干妈说,她们那边不少人挖了柑橘树栽猕猴桃的,大概也不是很值钱。”

张明远点了点头,有些兴奋:“那我们买苗还是大桩?”

“买苗。”

“大桩头。”

李榕和李毅两人各执己见。

“买苗花钱少,可以租多些土地。而且小苗管理花的钱也少。”李毅首先将他的观点说了出来。

大伙都望向了李榕,听听她的看法。

“我觉得应该买大桩头。第一见效快。第二,剩现在有一批不想要和不得不卖的,价格应该不贵,错过了就不大会有机会了。”

“买大桩头,只能请人栽,那么得花多少?而且明年要稼接,管理都得花钱,成活率还没树苗的高。”李毅立即反驳。

张明远和张大山均暗自点头。只有李文海不为所动,他相信自己徒弟定有想法。

果然,李榕咬了下嘴唇,“小苗一样花钱,而且算上租金到投产时,有可能比大桩头花的钱更多。”

李毅立即反驳:“我们后续有了钱,可以慢慢增投,现在不是没钱吗?”

李榕叹了口气,“你只考虑到省钱,可你想过没有,生长周期和价格?目前来看,桔子的价格一直稳中有升,可总有一天市场会饱和,价格就会下滑。抢在市场饱和前才能得到最大利益,早一年投产早得到效益不好吗?”

“就算两块一斤也比种田种地好,只要面积大,产量大,一斤有5毛利润,一年下来收入都可观!”李毅并不认同。

“小苗就算5年后开始挂果,可顶多只能结十到二十斤,可大桩头管理好的话第三年便可结二三十斤,到了第五年完全可以结五六十斤。从第三年到第五年一棵树不下百斤了,就是3百块,已经开始见效益了。”李榕也毫不退让。

于是成两人的辩论会。谁也不服谁。

张明远和张大山还是很倾向于李毅的。但李文海却坚绝支持李榕。

李文海总结了一下,“小李的意见是买小苗,原因是投入少稳妥。”

李毅等三人皆点头。

“弊端是投资一样多甚至更多,周期更长见效益更慢,其实风险更大。”

三人均再次思考起来。

“李榕的意见是买大树桩,一是机会难得,二是见效快,周期短。弊端是缺钱。对吧?”

众人均点头。

“也就是说,如果解决了钱这个问题,那么都愿意栽大树桩,是这个意思没错吧!”李文海问众人。

大家都沉默着点头,缺钱是硬伤啊!

李文海笑道:“行了,别一个个苦大仇深似的!就栽大树桩!钱不够的,我来补齐。”

大家均喜出望外,对李文海更为好奇了。在大家眼里他太神秘太不可思议了!

很快,几人又修改了计划,准备将土地面积增加到三百亩左右,两个合伙改成仨人合伙。李文海也先投30万,不够的由李文海垫付。

“大山哥,你也得出出力,你去找修路将要占的果园,和他们先接洽一下。”李文海安排着众人,“小李去你小姑那儿,看能买到大树桩不。李榕和明远去找合适的土地。先就这样了,没问题了吧?”

“文海叔,你和我们一起吧。”张明远想了会开口请求着。

“好吧,那就这样决定了,没问题吧?”李文海再次询问。

“行,明天下了班就去找,好了吧!”张大山笑着对李文海说。

几人作了决定,第二天便开始自施其责行动起来。

李毅找到小姑,走访了几个准备换种猕猴桃的果园。园主本来打意将柑橘树当废材卖掉,正愁桩头没处堆,现在有人买当然是好事。便提出20一棵,但得自己挖。

可几果园加起也不过四五十亩,差得远呢!这可愁死人了!突然李毅灵光一闪想了个绝好的办法!

他请人书写了一则广告,内容简单:收购柑橘大树桩,多少不论,价格面议。并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

他将广告贴在废木材收购站的大门显眼处。他发现挖树的人都会先把树砍了当废木材卖,所以应该有效。

他接连贴了几个果树多的乡镇的废木材厂。结果还真成了,他陆续接到很多电话,都是询问他是否要买柑橘树桩。

张大山通过询过有关部门,得到快速通道具体的位置,很快挨联系各个村的村长、村支书,进展更是神速。

可最后一路人马,三人却快愁死了人!总找不到合适的地方!

张大山再次出手,替他们向各村打听是否有愿意承包出去山林田地。这一问吓了一跳,很多村都主动地推销自己土地,都希望能租出去。

张大山赶紧将这些情况与几人沟通,几人便意有目的性地查看每一处。每处的村长队长等都非常热情地接待他们。大多的年轻人不愿待在农村,中年人又迫于生活不得不出去打工出去打拼,以至于土地闲置的越来越多。

三人有了目的性,效率便高了起来。很快查看了一遍,张明远看中了一处,李榕也看中了一处。

张明远看中的那片田沿河两边,浇灌便利,离路也很近,价格就在5百左右。

李榕看中的却是一片荒山和山地。虽说是荒山,山却不高最高的落差只有几十米,都是很平缓的缓坡。离路稍远了一些,大约有50来米。若要租下来,自己还得修路铺路。不过好在价格倒是便宜,只要3百左右。

两人又起了争执,便约了所有人一起仔细查看了两地。每个人都在认真考虑两地的优劣,留到回家后再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