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想事成法则
2039100000044

第44章 工作的态度——忠实地执行每一件事

正确的对待日常工作的态度应该是:即便是对于那些寻常与微小的工作,也要忠实的执行。

正确的对待日常工作的态度应该是:即便是对于那些寻常与微小的工作,也要忠实的执行。这是你一步一步迈向高层职位的阶石。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非到准备十分充分的程度,绝不肯轻易在公众面前朗读他的作品。美国著名小说家福克纳,为了斟酌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竟然花费了好几天的功夫。就是靠着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使他们的声誉远非一般作家所能企及。

小说家艾略特在他的《初春》中,描写了一个名叫维西的失败者。他本来使一个出名的丝织品经销商,只是因为听了舅舅的话,使用一种廉价的染料,以至产品质量低劣,生意也就一下了滑落谷底。相反一个名叫皮特的人,却因为做事认真,对产品的生产工序,原料皆做到万无一失,所以有资格拿着很高的薪水。天下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十分完善不可,不然,你就一定会被淘汰。那些做起事情来只有“一半”可用的人,任何人都不会对他产生信任。他开出去的“保票”,没有任何人愿意接受;他替人管理金钱,也没有人敢相信他。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因此,事情不分大小,轻重,都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将事情做的完美才好,否则,还不如不做。一个人如果能从小养成这样的好习惯,他(她)的生活将一定可以过得十分愉快和幸福。

一个人如果积累起一种别人所需要的能量或特长,无论他(她)在任何地方,都不会被埋没。一个熟悉商情、经验丰富的青年,在商界一定会有立足之地。那些企业家随时都在寻找刻苦努力,敏捷伶俐、意志坚强的员工。他们相信,只要将一件事务交到他们手上,他们必定会千方百计的追求完美,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质量完成它。

一场激动人心的足球比赛,可以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前来观看。虽然助威声地动山摇,呐喊声此起彼伏,但是我相信绝大多数观众只是看看哪个队赢了,哪个队输了,看看热闹罢了,真正懂得欣赏足球、看出哪个球进的好、哪个球员水平高、哪个队战术得当的只有那些内行的教练与球迷。一般人只不过是过过“眼瘾”,而内行们却可以通宵达旦,有条有理的评论这场球赛,总结这场球赛的得失。

为什么同样是看球赛,内行和外行看到的东西却大不相同呢?那是因为内行本来就是准备来看门道的,外行本来就是来看热闹的。一个有着明确目的,另一个则没有。只有那些有充分思想准备的人,才能做到对事物进行科学的观察,才能有效的磨炼自己的工作能力。

要磨炼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见要有发现问题的心理准备,而且还要尽快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一个真正的“足球迷”,他之所以能够很好的评论球赛,就是因为他具有丰富的足球专业知识。一个连“越位”都搞不清的人,当球赛结束后,他除了知道比赛的结果外,恐怕其他的也说不出什么了吧。这正如去医院去做透视一样,一个对人体结构或X片没有任何了解的人,坐在x光机的屏幕前,或手里拿着一张x光片,能说出什么吗?除了能指出哪里黑一点,哪里亮一些外,就说不出什么东西了。但医生就不同了,他能在同一张片子上指出哪里没有问题,哪里出了问题,并且说得头头是道。这也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道理。

举个例子说说吧。有一次,在德国的戈廷举行国际心理学家会议,到会的都是当时各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正在会议开幕式刚刚举行完毕的时候,突然从会场外面闯进来一个慌慌张张的男人,他往主席台跑去,紧随其后,另一个身强体壮的男人举着枪追了上来。会场顿时大乱。这些心理学家都屏住了呼吸,想看看这两个人到底要干什么。两个男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厮打了一阵之后,忽然一声枪响,两个人又冲了出去。这时,会议的主持人问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人认识刚才冲进来的那两个人?”大家都说不认识。主持人那继续说:“刚才发生的事情,是此次会议事先安排好的一次表演,而且我们对此已做了录像。现在就请大家把刚才所观察到的整个过程写下来吧。”

由于整个过程十分短暂,前后不过20秒钟,但是场面却十分惊人,因而引起了与会者高度的注意。况且这些参加会议的每个人都是训练有素的心理学家,而且与事件没有牵连,不可能进行有意的歪曲。在这么多有利的条件下,按理说,他们能够写出很好的观察报告。但是,事实却出乎人们的意料,经过与录像对照,交上来的40份观察报告中,仅有一份与事实完全符合,有14份报告在主要事实方面错了20%—40%!有25份报告错了40%以上。更让人惊讶的是,有一半以上报告的细节,有10%以上是臆造的。

显然,即便是专家,在工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方面,也往往难以尽如人意。相比之下,你应该注意自己的工作能力,任何工作都要做到“高人一等”。你要擦亮眼睛,观察自己所接触到的事物,务必将之观察、思考得完全明白才肯罢休。你每时每刻都要抓住机会学习、磨炼与研究。你要对那些与你自己前途有关的学习机会看的非常重要,甚至看得比财富还要重要。你要随时留意学习工作的方法和待人接物的技巧。对任何技巧和方法,你都要详细加以研究、考虑。探求成功的奥秘。当你把这些都一一学会之后,你的潜意识就会释放出巨大的创造性能量,而你所获得的财富,比起有限的薪金来,真不知要宝贵多少。一句话,你工作的兴趣,应当完全是为了自身的学习与磨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