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算命:清影记录中国2009
20403500000003

第3章 张伟杰作品《闲着》

如果向人介绍《闲着》是部什么片子,可以有很多种回答方法:一部典型的城市题材纪录片;一个街头卖唱乐臥的聚散离合;一群被经济繁荣的浪潮拋在外头的失意者,述说自己的家长里短、人生经历。几个小人物在摩登的城市,过着不摩登的生活,并且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己的尊严。一部传承了夏衍的《包身工》、《上海屋檐下》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

《闲着》的主人公老房,自幼家贫,后来做了上门女婿,一直觉得抬不起头来。为此,老房在工厂里干得很卖力,多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其实老房真正喜欢的还是音乐,只要登上舞台,一切自卑都无影无踪了。然而,这个爱好也耗费他不少时间,从而惹恼了工厂和家庭。十年前他被宣布下岗,接着妻子和两个儿子也弃他而去。无奈之下,只得拖着一条残腿,背起手风琴走上街头,开始了卖艺的生涯。

在上海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城市面貌气象万千、光彩照人,但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就这样被遮蔽在城市公共符号的光辉下。尽管如此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但他们用那一代人特有的坚韧意志和向上的生活态度,顽强地存在着,以证实自己没有被巨大的城市浪潮所淹没。

导演专访

是什么原因产生了拍这种类型纪录片的想法?

我是觉得有话要说。在我们的13亿人口中,他们占到11亿5千万,中国绝大多数是这样的人,是小人物。所谓的小人物,不尽然是说他们拥有的政治权利有限,也不尽然是说他们的经济实力,所谓的小人物恐怕指的是一大帮丧失了话语权的人。我还是想认认真真地去拍摄,来反映我对社会的思考。

我看到您在一篇导演阐释里说,您特别强调机位与对象髙低的一致,我们可以用仰拍,但是绝对不可以作新闻式的俯拍,以表现对农民工的绝对尊重。您是怎么会有了这样一种想法呢,是有其他人的一些创作风格的影响吗,还是别的什么因素?

我具体记不清了,好像是20年前上海刚刚开始电视节的时候,日本送来一个纪录片,名称就叫做《1.2米》。它拍的是一个小孩子,它的机位永远是和小孩子的高度平行的,这个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