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蓬州还魂
20536900000121

第121章 出坑

本来想利用一个早晨的时间,把昨天傍晚放炮炸下来的石头都打卸完,然后再背出石头坑。

可是,昨天那一炮炸的真厉害,居然把差不多整个上层石都炸开了,这样以来,原来设计的干活计划就被打乱了。送饭的就要来了,破石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老朱看到实在干不完了,干脆就让大家休息一会,等饭来了,吃了饭继续进行。

这时喇叭里《东方红》歌曲划过天空,传播到山村里的每一个方向,咋一听,歌曲在几公里长的救命河里回荡着,再细听,有盘旋在南丘村的上空,感觉这歌曲的声音,伴随着你的脚步,你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东方红》的歌声。

老朱他们的感觉就是,整个南丘村的南岗山坡上,到处都是《东方红》美妙的歌声,村里的鸡鸣犬吠声立刻被庄严肃穆的歌声所淹没。

这时,太阳从东方的树丛里钻了出来,驱赶了逼人的寒气,红彤彤的太阳给大家给来了光明与温暖,大家的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

因为碎石很多,友钟和友康一时还没有清理完毕,休息不到五分钟,他们又一次拿起铁锨干起活来。老朱和侄子们看孩子已经下了手,就又抓起凿子和锤子,叮叮当当,当当叮叮地干起来。

破石头和打炮眼不同,需要两个人配合才可以进行。

破石头是一个人都可以干的活儿,因为炸下来的石头都是没有规则的各种各样的石块,破石头的过程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把大块变成适合垒墙用的一般大小的石块,一个是把不规则的变成比较规则的实用石块。

这个过程需用两个工具,一个是钢凿,一个是手锤。这个手锤不需要太重,大概有五六斤重就可以敲打钢凿了。根据不同需要,钢凿的尺寸有长有短,粗细和钢钎差不多。

在大块石头上找到按照大自然形成的纹理,在自己判断石块大小的基础上,选择一条线的位置,再沿着这条线,每隔半尺左右打一个石眼,大一点的石块,一般情况下有三到五个石眼就可以完成破开任务了。

等几个石眼都打好了,就把钢凿分别竖立在每一个石眼里,这时就可以用打炮眼的大锤试着挨着个儿往下打,直到大石块按照文理破裂开缝为止。这块石头就算完成了打卸任务,剩下的就是把它背出石坑。

因为破石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事情,所以,根据每一个炮眼炸出石块多少不同,来确定破石的人数。第一炮打得深,装得炸药多,装订得结实有力,所以,这一炮炸出的石头就多。

石块破得差不多的时候,太阳已经从东边爬出树梢挂在了凛冽的天空上。暖暖阳光的温馨普照在南丘村的山坡上,把正在干活儿的几个人人影拖到了山顶上,像是电影里的魔鬼一样,张牙舞爪,十分嚣张。

这时村子里的喇叭已经停止了播音。远远看去,从山坡下的土坡上看到了一个人影,然后逐渐清晰起来。

一个中年妇女正在挑着一副担子,佝偻着身子,一步一步地向南山岗坡上走来。老朱是最操心的,他第一个看到。于是招呼大家停下手中的活儿,坐下来休息,等待早饭得到来。

走近了才发现,迈克儿也跟来了,原来跟在主人后面,现在已经跑到了主人的前面,也许看到了石坑这边的人群。

丽芝挑着这副担子走在迈克尔的后面,担子的一头挑着一个半大瓦罐,另一头挑着一个竹篮子。

还没有到石头坑边,老朱早已经接住了老伴丽芝的担子,他看到老伴气喘吁吁的样子,感到很心疼。

马上开饭,老朱和丽芝帮助大家从篮子里拿出了碗筷和主食,去打开那个盛满面汤的罐子。不错,丽芝不仅没有往篮子里面放一个豆腐渣窝窝头,而且都是全一色的白面馍,篮子里还有一碗炒肉菜和一盘去年腌制的青豆角咸菜,这些菜食加上罐子里的面汤,大家吃起来乐滋滋的。

等给大家舀了饭拿了馍之后,朱友康才开始拿餐具吃饭,他知道,在这里干活儿的,就数他最小,他必须每次都要排在最后面。

他舀了一碗面汤,就去拿主食,他打开了整个篮子的表面,试图习惯性地发现里面能有豆腐渣窝窝头,结果他看了三遍也没有发现,全是清一色的白面馍。

他干脆立刻拿起一个白馍,和大家一起围在一起一边吃馍一边夹菜,迈克儿就我在他的对面看着他吃饭。

他想,母亲真好,她这次做饭是在照顾他的儿子,他知道儿子有先挑选渣窝窝吃的习惯,她一定心疼自己的儿子,希望儿子干活别饿着,是在希望儿子吃得好,有力气干活。

朱友康不由地看了母亲一眼。这个时候的朱友康并不曾去想,母亲是不是也考虑了他的受伤的胳膊。一个豆腐渣窝窝头居然让朱友康对母亲如此的感激,如此的动容。

他端起碗喝了一口面汤,顿时感觉到,他的胳膊关节处隐隐作痛。他拿起白馍狠狠的咬了一口,猛然咽了下去。

他想反正假期也没有多少天,甚至不到假期队里就要开工了。坚持吧,到时候回到了学校有的是休息时间,到了那个时候,再把自己的胳膊好好养养吧!

敢于担当的人,勇于卖力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只要能争取一点点努力工作的机会,他绝对不会随意耗磨时间,消费青春年华,并且他干工作是无条件,只管付出不讲报酬。

就像保尔柯察金说的名言那样: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的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趁着大家吃饭的功夫,朱友康的母亲看着每个人都舀了碗,开始吃饭,她闲着没事,就下到石坑里往坑外面搬石头。老朱发现之后,一边端着碗站在坑边指挥,一边吃饭。

因为,丽芝不知道哪一块石头是经过加工的,哪一块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她搬上来的第一块石头,尽管不大,但是还没有经过加工,属于原始石料。

后来,老朱干脆让老伴去拿了一把铁锨,把友钟和友康没有清理完的碎石接着去清理,这样也免得费心去指挥。丽芝也就听话地去拿铁锨。

她知道,村里就要下放一批宅基地了,能有一套自己的新房子,那该是多么舒坦的事情啊。更何况自己剩下了两个男儿。

不大功夫,大家齐刷刷地放下了碗筷。

老朱说:“友全、友福、友兵咱们点一袋烟就下手。先把坑里的石头腾出来,就可以一边清理碎石,一边打炮眼了。”

老朱用力吸了最后一口烟,把烟头往石坑里一扔,第一个跳进了石坑,一场出坑劳动又要开始了。老朱这次没有分工,所有人全部下坑里往上背。

力气小一点的两人一组先给力气大的人,抬着一块大石头放在脊梁上,再慢慢地背出石坑,扔在堆放石头的地方,然后再把扔下来的石头,整齐地堆放在一起,堆放成方方正正的大块石方来。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节省空间,本来对方石头的地方就不大,二是堆放整齐,心中有数,免得某些坏人乘机偷运。这都是山里人约定俗成的点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