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2节活络感情打通人脉 (2)
在公司中,工作上没有任何成绩而人际关系却非常和谐融洽是不可能的事。上司喜欢的部下
是工作出色的部下。无论你人缘多么好,如果在工作上不能出成绩的话,就不会受到上司的
赏识和信任。因此,认真进行工作交流是和上司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最佳捷径。
与领导关系密切还有许多因素是来自私下方面的。也许领导是你的亲戚、朋友、老乡、世交
,也许你真正“会来事”,对领导“情”到“礼”也到。尽管如此,一个真正的领导也绝不
会十分明显地拿工作上的利益来偏袒你的,除非你业绩上非常突出,这种情况下,领导就会
优先考虑你。不过,如果私交深厚,你托领导为自己办点私事,多数情况下,领导是会尽其
所能帮你的。
我们在编织关系网时,上下级关系这条网线,一定要用金色的丝绳突出出来,关键时刻,无
论公私,领导对我们帮助都是很大的。领导出马,一个顶俩。
看重同事关系
同事关系是走上社会的青年人逐渐拥有的人际关系之一。在同一个单位、部门工作,为了同
一个目标、共同的利益而共同奋斗,在工作中自有别样的情谊。虽然偶有不可避免的冲突和
摩擦,但也不会对同事关系造成很大的影响。
现代社会中,同事之间更需要同舟共济,现代管理讲团队精神便是这个道理。特别是因为在
一起共事,友谊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个人在家和家人相处的时间、都不一定比和同事相处
的时间多。
更何况有些同事关系是“生死与共”的关系,比如军人、警察、野外工作者等。越是有
生命危险的工作,同事之间的关系就越可能亲密无间。就像当年美国电视连续剧《神探亨特
》中的亨特与他的“搭档”麦考尔一样,这种同事关系令不少人羡慕不已。
同事关系是办事最直接最便于利用的关系。如果在办事时,不善于利用同事关系,不但办起
一些事来费劲,还容易让人觉得你没有人缘。
每一个人在单位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求同事办事就等于为他提供了一个表现个人能力的机
会,即便遇到困难也想方设法去办,另外,这样还可以在同事中维护自己急公好义的形象,
事的事和单位的事一样,让每个人都会感到自己有一份责任和义务。因此,找同事办事不用
存有太大顾虑,该张嘴时就张嘴。
结交好老乡关系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老乡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罗某是个早年离开家乡出外闯荡的游子,现在在异乡成家立业,家庭生活美满,但罗某一直
为没回家乡而感到遗憾,他想,哪怕在这里能碰上几个老乡也好。
这时,同在这个城市的另几位老乡,他们深感有必要成立一个老乡会,定期聚会,加深感情
,以便有困难时互相帮助。
罗某接到邀请,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其中积极筹划、联络老乡,把这个同乡会当成了自己的
“家”,成为“家”中领导之一。
后来,该老乡会发展到了近500人的规模,罗某也等于多认识了近500人,这些老乡,各
各业,贫穷富贵,兼容并包,用罗某自己的话来说:“我现在办什么事非常方便,只需一个
电话,或打声招呼,我的老乡都会为我帮忙,而我也随时帮老乡的忙……”
所以,良好的老乡关系,对于我们办事,作用不可低估。
在中国,老乡关系极为特殊,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人际关系。既然是同乡,那涉及某种实际利
益的时候,“肥水不流外人田”,就会让“圈子”里的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就是说,
这个“圈子”里的人,会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互相提携。
搞好老乡关系,不仅可以多几个朋友,最重要的是可以获得许多有用的东西,也许一辈子都
会受益。最起码,可以为你在有求于人时提供一条“跑关系”的线索。对于同乡关系,只要
不搞歪门邪道,不至于到“结党营私”的程度,是完全可以用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大,许多人离开家乡到异地求职谋生。身在陌生的环
境里,拓展人际关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以先从老乡关系入手。
在外地能与众多老乡取得联系的最佳方式当然是“同乡会”。在同乡会中站稳了脚跟,跟老
乡关系处得不错,就等于交结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络。也许有一天,你就会发现这个关系网
络的作用是多么巨大。
既然中国人对老乡有特殊的感情,那么学会利用同乡关系,不但可以多几个朋友,更重要的
是办事时能得到一定的关照。那么,要如何利用老乡关系呢?
利用乡音结老乡
既然是老乡,就必然有共同的特点存在于双方之间,其中很明显的一点就是“乡音”。
清朝末代的大太监李莲英出身贫苦,个子瘦小,若以当时清朝宫廷太监的标准来衡量,他根
本不够资格。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莲英听说在宫廷中有一个太监是他老乡,且是同一村的
,李莲英就大胆地去找了这个老乡。
因为穷,李莲英没法靠送礼的方式去巴结自己的老乡,他千思百想也没想出一个办法。
终于有一天,他算准了这位老乡出来当值的时间,在这老乡当值时他才前去报名,然后用一
口地道的家乡话说出了
自己的姓名与籍贯。李莲英的这位老乡听了这声音,颇受触动,他抬头看了看眼前的这位小
老乡,并对他有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借助这位老乡的帮助,李莲英做了慈禧太后梳头屋里的太监,以梳得一头好发型深得
慈禧宠爱,最后成了慈禧太后面前的大红人。
区区几句话,就博取了对方的注意与好感,但要注意的是,这几句话是家乡话,是乡音,而
对方恰巧也是同处异乡的同乡人,在这种情况下,李莲英轻而易举地争取到了一个太监的
名额。
用家乡话作为见面礼,不需要物质上的东西,却能达到异常好的效果。在这里,有一点是相
当重
要的,那就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场合最好是在异乡,因为在异乡才会有恋乡情绪,才会“爱乡
及人”,在“他乡遇老乡”,哪有不欣喜之理。离乡愈久,离乡愈远,心中的那份乡情就愈
深厚。因此,越是这种情况,越要懂得运用“乡音”这种技巧,它会给你带来极大的帮助。
利用乡情结老乡
一个人,无论是出自什么原因,离开家乡,离开生养他的土地,时间一久,他乡不同的生活
习俗,或工作生活上的挫折,都会让你备感家乡的亲切和美好。也许,这个时候,一个人才
会深深地感到,自己对家乡有割不断、丢不掉的感情寄托,这种精神的寄托支持着游子出
外去闯世界。
因此,在游子的记忆深处,总有一块属于家乡的领地。也许,现实的生活会暂时把这块领地
掩盖起来,而一旦触及到了这块领地,思乡的情绪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如闪电一般,
充满游子的大脑,触及记忆的神经。
如此看来,要与一个久离家乡的老乡处好关系,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你的语言技
巧,与老乡谈起家乡的话题,以此来触动他的思乡情绪,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使老乡之间
的关系更进一层。
利用土特产结交老乡
在与老乡打交道时,一般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想法:既为同乡,理应帮忙,如用礼物相赠,这
不太俗了吗?这种想法在某些意义上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凡事不能绝对。
老乡与其他关系不同之处就在于,老乡之间的关系是以地域为纽带的,有一份“圈子”内
专属的感情。
土特产也许是很普通的东西,本身并不贵重,但它所包含的情意却非“乡外人”能看得出来
,体会得到的,它会起到勾起老乡思乡之情的作用,然后会在这种感情的支配下,对你这位
老乡“另眼相看”,照顾有加。
把陌生人变成朋友
每个人的生活圈子都是十分有限的,那些能够帮助你的人,给你带来发展机遇的人,往往都
不是你生活圈子之内的人,这样,你就需要寻求有力的支持,捕捉机遇,你要走出你的生活
圈子,学会和陌生人打交道。其实,人一生有大量的时间都是在和陌生人打交道,你会在幼
园、小学、中学、大学等接触更多陌生的面孔,他们可能是你的老师、校长、工友或者同学
。以后你长大成人了,走上社会独立生活,你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陌生人,他们可能是你的同
事、生意对象、主管或其他社会行政机构的人。就是到你七老八十了,你也还会接触新的面
孔,陌路的人、外地人、刚刚长大的人,或者是来旅游休闲的人,等等。和陌生人相处,是
我们人生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些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家人、亲戚和故邻,也
是原先不熟悉、不认识的陌生人。
虽然如此,我们大多数却不习惯、不愿意和陌生人相处。譬如我们在大街上遇到陌生
人时,我们一般不会主动和他们打招呼,甚至不会拿眼睛正视他们;我们在朋友聚会时,也
不爱和那些不认识的人表示亲近,我们往往会疏离他们,只和熟悉的人交流。即使偶尔我们
眼睛和陌生人相遇了,我们也会迅速移开,不愿意给他们漂亮的微笑、亲切的善意。我们这
样做时,实际上增加了我们社交的难度和人际关系上的
孤独。我们只是出于个人羞怯、习惯和不自觉,而做出疏离陌生人的举动。如果让我
们静静地想一想,我们也许会改变我们上述的做法。因为道理十分简单,拒绝新的朋友,这
不利于我们的人际关系网络的扩大。而且如前所述,我们的关系总是很有限的,我们
的熟人总是太少
,我们熟人中有名的人和有权势的人更少,而我们的能力又太有
限了,我们需要更多的朋友和更强有力的支持。这就需要我们在人际关系的培养上和人际资
源的开发上
动更多的脑筋,做更多的活动,以便拥有更大的关系网络和社会背景,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和工作。
由于和陌生人之间毫无了解,以及自身因素的不同,并且还存在着第一次打交道时的障碍,
所以和陌生人打交道要富于技巧和教养,要选择较好的接触环境和时机(比如在自己举办讲
座时,在自己接见贵宾时,在自己处于领导的位置时等)。总之,和陌生人打交道要注
意这样几点:
首先,要尊重对方,表示出对对方极大的兴趣。
其次,要巧妙地和他(她)接触,如让人介绍,为对方的需要出力,学会欣赏对方,赞成对方
的观点,夸奖对方的服装和发型等,以使自己显得不唐突,不生硬。
第三,在大家不太熟时,不批评对方,不和对方争论,说话要注意分寸,这样才会使脆弱的
“萍水相逢”不出现危机,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危机,你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第四,要跟进这种接触,从他们的爱好、兴趣和需要出发,增加熟悉的程度和关系的
吸引力,顺利渡过由陌生人到好朋友的这个阶段。
和陌生人打交道,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从我们自身来说,和
陌生人打交道,尤其要注意我们的形象或
第一印象,因为他人对我们全不了解,他们对我们的好恶、是否愿意接近等,都建立在对我
们的第一印象上。除了第一印象,适当显示我们自身的优势、身份、成就和个人魅力,也是
把陌生人变成朋友的重要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