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亚洲寓言
20589800000002

第2章 导读

“寓”就是蕴含的意思,寓言可简意为有所隐含的语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一般带有劝戒或讽刺的意味,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来阐明某个道理或教训,从而将深刻的道理揭示,给人以启示。寓言一般应具有如下特点:1.鲜明的教育性2.情节的虚构性3.强烈的讽刺性4.语言的精炼性5.结构的紧凑性6.手法的夸张性。

亚洲是一个独特的区域,亚洲是世界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源地。亚洲国家如中国,印度,波斯等,都有悠久的历史,也都有许多流传后世的寓言。世界寓言文学的三大发祥地有两个在亚洲,它们是古老的中国与古印度,另外一个是古希腊。

中国的寓言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亡鈇》、《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中收录最多。

举世闻名的寓言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就源出亚洲。最核心的第一部分《赫左尔·艾夫萨乃》是古代波斯故事集(即《一千个故事》),其故事源于印度,最初是梵文,后译成波斯文,然后再译成阿拉伯文,同时加进一些阿拉伯故事。《一千零一夜》早就在印度、波斯等地流传。后来又流传到伊拉克、叙利亚一带。大约8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叶,出现手写本。又经过几百年的搜集、整理、加工、补充,大约到16世纪才最后定型。

古印度寓言故事集,还有著名的《五卷书》。这本书最初用梵文写成,因有5卷而得名。现在流行有各种本子,最早的可能产生于公元前1世纪。流行较广的本子为12世纪一耆那教和尚所编订。根据这个本子,5卷的篇目是:《朋友的决裂》、《朋友的获得》、《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等》、《已经得到的东西的丧失》和《不思而行》。全书诗文并用,有一基干故事,首尾相应。每卷也各有一基干故事。故事中又插入许多寓言、童话和小故事,形成一种连串插入式的特殊结构。此书是向王子传授治国安邦之策。人民亦可从中学习处世为人之道。

亚洲其它国家还有相当多优秀的民族寓言,如日本、朝鲜等国的寓言也很有自己的特色。亚洲寓言以其独有的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学,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赢得了世界读者的认可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