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千字文
20590200000003

第3章 天地玄黄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释义】

(1)玄黄:指天地的颜色。玄,黑色。

(2)宇宙:宇,上下四方。宙,古往今来。

(3)洪荒:混沌蒙昧的状态。天地开辟之初,昏昧混沌。

(4)盈:满月。

(5)昃:日西斜。

(6)日月盈昃:日有出没,月有盈亏。

(7)辰:日,月,星的总称。

(8)宿:列星,众星。我国天文学家将天空中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做“宿”。

(9)列张:排列分布。

(10)辰宿列张:指日月星辰布满天空。

【精彩解说】

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茫茫宇宙一望无际,辽阔无边。

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夜空中。

【大意】

远古时代天黑暗,大地浑黄尘埃漫;

茫茫宇宙辽无边,洪水泛滥成灾难。

盘古开天万千年,生命开始现世间。

日出日落月圆缺,闪闪繁星布满天。

故事链接

我国古代有许多传说,最早的传说大多是氏族部落关于本部落的来源及其祖先的神话。那时候,人们还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解答一些问题,便靠着口头传诵以丰富的想象编出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共工撞不周山等许多神奇的传说。

传说远古时期,宇宙不像现在有日月星辰的轮转,没有天地昼夜,也没有山川河流、风云雷雨。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这个大鸡蛋存在得太长久了,里面渐渐孕育了一个生命——盘古。盘古长期生长在这混沌世界中,感到心烦气闷,便找来先天金石之精的斧凿,将混沌的世界劈开。于是,轻清飘逸的大气上升,变成了明亮的蓝天;混浊厚重的尘土沉落下来,凝成了厚实的大地。天地分开之后,盘古担心有一天天会合起来,就手托蓝天,脚踏大地,将天地支撑起来。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伟岸的身躯,也日复一日变得越来越高大。盘古像一根巍峨的顶梁柱子,矗立在天地之间,不让它们合拢。盘古死后,身体各部分别化作风云雷电、日月星辰、山川湖泊、肥田沃土、树木花草。一个幽静美好的世界诞生了。

又过了几万年,天神女娲来到大地上。她睿智而仁慈,是从大地中生长出来的神。她生得人面蛇身,神通广大,一天中可变化七十次。她在大地上行走,见世界荒凉寂寞,感到十分孤独,决心要在大地上创造一些有灵魂的东西。

女娲来到一处水洼处,蹲下身子,随手拿一块泥巴,仿造自己的样子捏造了一个小泥人。女娲看到自己塑造的作品,十分得意,向它吹了一口气,放到地上。小泥人一到地上,立刻有了生命。女娲非常兴奋,又连续捏了几个,都活了。于是,她开始不分昼夜地抟出了许多小生命。不知过了多久,女娲疲倦了,她觉得速度太慢了,干脆就用芦草编了一条绳子,醮着泥浆抡动,甩动时溅落到周围地面的泥点也立即变成了许许多多的小人。

最初的人类就这样被创造出来了。不久,人类的足迹便布满了大地。

神话毕竟只是神话,现在谁也不会相信真有这样的事,但是人们喜欢神话,一谈起历史,人们常常从“盘古开天地”、“女娲抟人”说起。这是因为它象征着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气魄和丰富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