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创宋之南征北战
20717100000054

第54章 襄阳晚渡

“回大都督,那妇人是家母最小的女儿名薛英,受老太太宠溺素来跋扈,适柳家南支柳凭后居于襄阳,今次回河东专门给老母贺寿,定是见到了那囚笼里柳家修士的狼狈样子,心向夫家而生怨怼,又不知大都督身份才出言冒犯,请大都督明鉴!另外那男童乃是薛牟的长子薛安都,年仅九岁,获悉其父之事也不明事理地胡言乱语。”

薛辨现在是知道了眼前的这位衣着平常的半大小伙就是大都督刘义真,哪敢怠慢,连忙躬身回答,心中却暗暗叫苦:母亲都不敢护短,我这求情的话也说不出口。

“薛安都?柳凭?怎么名字就这么熟呢?”

闻听薛辨回答之后,刘义真暗自沉吟。

“我那妹夫柳凭任职大晋冯翊太守,大都督可曾听闻?”

薛辨有点奇怪就插了一句。

“那你妹薛英是不是有个叫柳元景的儿子?”

刘义真心头一亮,想起来了,柳元景和薛安都不都是后世自己的三弟宋文帝刘义隆手下的大将:同属荆襄晚渡家族出身,柳元景一生忠于刘宋,战功赫赫最后被刘义隆杀兄弑父的儿子的儿子给咔嚓了;薛安都先是叛北魏害得薛永宗主垒被杀了个精光,后来投宋又叛回了北魏,武力虽高但人品极低。

“回大都督,柳元景正是下官的外甥。”

薛辨更好奇了,心想刘义真莫不是要株连柳家了。

“好了!既然一切都清楚了,小孩子我就不计较了,等下你过去陪你妹过来一趟就是,我有些话要问问薛英。”

“大都督,我妹那……”

刘义真交代了薛辨一句,让薛辨落下的心又提起来一半,嚅嚅而不愿去叫人。

“放心,作完这件事送你一个忠告,可救你薛家满门性命。”

刘义真笑着推走了更加迷糊的薛辨,开始独自思索今天之事带出的一些历史真相和现实问题。

东晋军事集团一直以来主要由南渡的北方汉人流民组成,东晋南来北人武力集团分长江下游京口与长江上游襄阳两类,后者南迁较晚,故其战斗力之衰退亦较诸居住长江下游京口晋陵一带之武力集团为稍迟。

随着黄淮地区的收复和黄河以北北魏政权统治日益稳固,京口的北府兵到现在是兵源逐渐枯竭,已呈衰落之势,兵将来源日益移到西楚的襄阳,而关中大姓的晚渡分支大部分都到了襄阳一带,族中精英大多成了当地流民的首领,同时他们又被

早渡的北人轻视和排挤,甚至被早渡的北人称为“荒伧”而很难成势。

当然现在的早渡北人随着祖逖、王敦、周顗、桓彝、王导、温峤、庾亮等永嘉年间渡江的一代人的故去,早已失去了对北方故乡的归属感,后来活跃在东晋朝野的人,如桓彝之子桓温、谢裒之子谢安、王导从子王羲之,以及孙盛、褚裒、孙绰、刘惔、王蒙、李充、袁宏等人均属渡江北人的第二代,视晚渡北人为“荒伧”的就是这一代人。这批人或幼年过江,或生于南土,对他们来说,南方已经成了事实上的故乡,北方最多只有一个朦胧的记忆,甚至连朦胧的记忆都没有。因此他们对刚刚到来的北方人缺乏认同感,所以才学着吴人的腔调称后来者为“荒伧”,而几乎忘记了自己的来历。

到现在活跃在朝堂上的生长于南方的第四代、第五代的早渡北人,更加加剧了对北方的不认同感,对晚渡北人也更加的排斥和抗拒,是因为晚渡北人都有一颗“归本之心”,以至于后世的宋文帝刘义隆想要北伐,当时朝廷上却是“举朝为不可”,从而逼得宋文帝重用晚渡北人。

下手早才能取得汉族军事集团的最大最新兵源补充地,为以后的对决北魏奠定军力基础;胡族兵可用,但是如果没有强大的汉族军事武力震慑,信不信他们又给你来一个五胡十六国!

河东的误打误撞解开了以后几十年汉军兵力来源的面纱,也将震慑一批自恃家族武力或智谋的墙头草家族,握住了关中,就攥住了荆襄晚渡北人的命脉,因为流亡荆襄的北人大多出自秦州、雍州,统领流民的又大多是关中郡望的晚渡分支子弟。

刘义真厘清了思路,那边薛辨带着战战兢兢的薛英过来赔罪,刘义真也没啰嗦什么,叫薛英迟些和崔忠和王康道个歉,然后赶紧通知襄阳家中的柳元景来长安投军,否则就一直呆在河东由薛辨看管不得回襄阳。

薛英一个被家中长辈宠大的妇人,怎么也想不明白如何又扯上了自己的儿子,但还是不得不答应,否则母亲的那一关就过不了。

旁边的薛辨可是个明白人,赶紧拖着自己的妹妹谢过大都督,就打发她去找崔忠王康道歉和禀告老母亲,自己也对刘义真千恩万谢。

“薛家主先别急着谢我,等我说完事先允诺你的忠告再说吧!”

刘义真则是玩味地看着薛辨说。

“大都督您太自谦了,您能告诫我族就是我们的福气,听完后也是谢上加谢啊!”

薛辨自是马屁连天。

“好了,薛家主,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说我会不会记恨薛牟的叛敌和他九岁儿子薛安都的冒犯?”

“自然不会,大都督虽然年纪不大,但胸怀广阔、仁义无双让下官敬仰!”

薛辨态度坚决,但心里却是只信一半。

“好了,言归正传,薛牟你怎么处理都没关系,反正你们关中郡望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年近九岁的薛安都我劝你要慎重,此子性情凶暴、极为自私短视,恐为你族招惹大祸!务必防止其害遍族人。”

刘义真脸色一整,认真地逐一细说。

“不管你信不信,我言尽于此了!薛家主,你有事自去先忙吧。”

看到王康和薛聪带着两个衣冠整齐鲜明但垂头丧气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刘义真知道今天的大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