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量子围猎
20724500000041

第41章 条件

跟蒋竞通完电话后高云波在办公室想了一会儿,然后把李卓叫到了办公室。

“你要走?”高云波明显有些不高兴。

“是的。”李卓回答道。

“你是对我不满?”高云波接着说。

“不满。”事到如今,李卓并不打算再隐瞒什么了,从培训到现在他都没有明确的目标,他所做的无非就是随波逐流,现在他决定要为自己争取点什么。

“我可以放你走,不过有几个条件。”高云波翘起二郎腿说到,事到如今他料定李卓一定会答应他的条件。

“你说。”

“第一,如果S公司以及D公司项目需要你配合,你不能拒绝;第二,广东市场的开发你必须协助我。”高云波的这两个条件倒是都在李卓的意料之中。

“可以,不过我也有条件。”高云波刚说完李卓就果断的说到。

“说说看。”高云波放下二郎腿坐直后说到。

“第一,S公司项目的年终业绩划分我要一半;第二,D公司项目业绩我不要,流程里也别出现我的名字,我更不可能担任B角,甚至A角;第三,我协助你们的差旅费用得算到华南区,这里面还包含了我接下来租房的续租费用,在我也不会再给你报销任何招待费。”

这些都是李卓应得的,他也料定高云波一定会答应他,接着补充道:“第一点跟第三点都要在你的审批流程里进行说明”。

“好,我答应你,不过第三点只能写协助费用用华南区承担。”高云波沉默了一会儿后说到,没想到李卓会这么强势,但对于李卓说的条件他自然是盘算了一遍,他觉得S公司项目即使李卓占去了一般的业绩,他自己也还可以留存一半,更何况S公司极有可能翻单续做,第二点倒是出乎他的意料,第三点的话本就应该如此。

而李卓心里面想的则是流程里落实了第一、三条后他就可以在Y公司留下来了。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了S公司项目的业绩留痕,在王渭田看来他也相当于是有了B角经验。年终绩效他虽不在意,但也确实需要一笔钱,第三条则可以确保他的营销费用不超标,至于第二条则是他认为D公司存在很大风险,李卓没想到的是在以后的时间里他还是会因为一系列的原因兜兜转转后回到D公司项目上来。

跟李卓谈完话以后高云波终于有些不情愿地完成了李卓的人事流程审批,当然,也落实了李卓说的条件。

下午,李卓看见王渭田也完成了审批,意见很简单,仅有“报人力资源处理”几个字,并把协同发给了人力资源部,然后,李卓接到人力资源部电话通知他到公司总部进行谈话。

李卓是第二天上午赶往上海的,给他谈话的是姜林,内容也很客观,都是询问李卓进公司以来的工作情况。李卓进行了一一回答后把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总结也给姜林拷贝了一份。

“好了,你先等等,稍后我会把谈话情况上报渭田总,请他出具处理意见。”姜林说完后走出了谈话室,十几分钟后姜林返回了谈话室。

“渭田总同意你提前结束培养。”姜林说到。

“谢谢!”说完后李卓提起书包站了起来。

“以后多注意点吧。”

“嗯。”说完后李卓走出了谈话室。

他知道姜林是提醒他注意业绩问题,从这一次王渭田没有见他他也能感觉出来王渭田对他还是有些失望了。

下午跟杨旎媛一起吃饭时杨旎媛说感觉他的状态不是很好,曾经那个满怀梦想的李卓似乎是有点远了,不过还是一样能让她感到安心。

“会回来的。”李卓说到。

“嗯,我也相信一定会回来的。”杨旎媛说到。

后来李卓得知,杨旎媛现在已经开始独立完成部分项目的商务审批了,只是用的还是叶维新的权限,现在商务板块正在给她申请属于她自己的审批权限,但是七夕的时候叶维新曾经当着很多同事的面向杨旎媛表过白,但是被杨旎媛拒绝了。现在两人虽然维持着正常的上下级关系,但杨旎媛能感觉出来叶维新对她很是不满。

听到这里,李卓虽然心里有些不满,但他也没说什么,只是皱了皱眉继续吃饭,虽然时间跟距离冲淡了很多东西,江荀的出现也让他很不爽,但他并不想让自己的承诺变得太过廉价。

感觉到李卓的情绪变化,杨旎媛问了一句:“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把话题给岔开了。

“回到K市会好的多吧,我也是时候该为自己做点什么了。”说到这里李卓眼里又充满了炙热与期待。

“嗯,你好像又回来了。”杨旎媛说完后继续低头吃饭,没在言语什么,其实她希望李卓能回到以前的模样,但她又不希望李卓回到以前,眼前这个男孩太过执拗,回到以前的模样后可能离她就远了。

经历这次提前结束培养后蒋竞并没有安排李卓去西南区的其他区域继续培养,而是直接让他回K市在吴萱雯的手底下负责Y省业务。

虽然李卓是提前结束培养,但是蒋竞与吴萱雯以及其他K市办事处的同事并没有因为这些就对李卓产生其他看法,在李卓返回区域的第一天给他接了风。整个K市办事处的人加上蒋竞一共六个人,人数不多,但也是其乐融融的样子,吴萱雯虽然是女人,但也有些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期间也是喝的不少。

由于白华已经拿完成了B角项目,所以在李卓回来后的不久也是回到了K市办事处,回来后直接就搬到了李卓租住的地方。有了这些朋友及同事,李卓觉得自己的工作正在朝着好的方向转变,只是蒋竞提醒李卓别忘了他答应高云波的条件。

而最初的两周时间里李卓倒也是轻松,吴雯萱没有给他摊牌其他任务,仅仅只是把Y省的所有客户资料给了他,让他对客户情况进行分析,李卓也是没有让吴雯萱失望,用自己最为拿手的数据分析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并且在回来的第一个周末抽空去了威士科技公司拜访了乔总及钱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属于目标客户拜访,在李卓的工作范围内,而乔总知道李卓回来后也是很热情的招待了李卓及K市办事处同事吃了一顿放。在交流期间吴雯萱也表示可以考察考察乔总的公司,看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可以说这次的接洽算是双赢,如果加上后来吴雯萱让李卓负责威士科技公司的话那就应该算是三赢的局面。

李永强则是闲着没事儿,只要李卓没有出差就会让李卓带同事去他们家吃饭,一段时间下来倒是跟K市办事处的人混得很熟。

客户情况分析结束以后,吴萱雯跟李卓说Y省是能源大省,水力资源储量很高,但是能源板块还一直没有开发,让他全权负责这一类项目的开发,至于其他基建类项目则是只要李卓能达成新的成交就可以把业绩算给他。

李卓知道吴雯萱的安排是考虑到其他人对基建类客户都很熟悉,重新开发能源类客户的话可能会不适应从而导致效率不高,能源类客户也正好可以用来给李卓练手,但他心里还是非常感激。毕竟能源类客户可以算是李卓最为熟悉的一类客户了。

得到吴萱雯的应允后,李卓并没有急着投入到市场上去,他知道Y省的能源类客户主要以电厂为主,包含了水电及火电。一般来说火电规模都很大,以Y公司的资金成本很难成交,所以中小水电是他的第一选择,但是中小水电分布较散,公开资料不多,所以他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跑去蹭了几顿威士科技公司的饭,跟乔总及王总取了经后李卓也就有了些眉目。他在威士科技公司要了一份Y省详细版的电站分布图后,又逐一分析了各条河流的径流量后才按装机规模将这些水电站分为大中小型,计划接下来的开发步骤。

按乔总所说,这些水电站除新项目开工外一般不会有资金缺口,而新项目的建设资金来源也是以银行项目贷款为主。所以李卓并没有把期望寄托于那些已经稳定经营的电力生产企业,而是把矛头瞄准了已有电站正式运营,但又还有新项目的电力生产企业。

并且,他并不指望自己可以做多大的项目,他把重心放到了项目建设的流动资金需求以及下游承建方的资金需求上面。

有了这些准备后李卓开始实地拜访这些企业。由于有乔总的帮助,与这些企业取得联系倒是不难,但到达过程的艰辛却是出乎了李卓的意料之外。

这些企业办公地点大多在下辖的电站,这些电站又大多在深山里。每次拜访李卓都是航班、出租、大巴甚至黑车反复折腾,有时甚至一周只能到达两家企业。

不过好的是短短一个月时间他就取得了六家企业的初步合作意向,两家企业的确定合作意向。

他也开始忙起来,甚至有时周末都得利用起来。

至于威士科技公司公司的项目也是进入了审批流程,但李卓认为威士科技公司虽然经营稳定。但是股权结构有问题,所以只把申请额度定在了一千万。

对于这些乔总自然没什么想法,但康恒跟刘副总则是非常不满。他们开始提李卓当初制订的《合同流程管理办法》,说是制定了公司也没用上,觉得李卓也不一定能给他们放款。

李卓清楚当时的《合同流程管理办法》确实太过细节,执行难度比较大,也没说什么,只是尽力给威士科技公司催办审批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