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校径赛运动的组织编排(下)(学校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实用方法)
20749300000002

第2章 跑步的心理准备

第五节 径赛运动的训练方法

让运动成为融入日常生活的五步骤。著名的运动心理学者詹姆斯安妮西博士提出让运动成为融入日常生活的四步骤。

1.寻找明确的动机。运动动机是维持恒常运动的成功关键。问自己目标是什么,当动机越具体而明确时,越容易成功地将运动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减重”常是一个开始运动的目标,但是如此模糊的目标也许只能支持你运动持续两星期,因为目标不够具体。你确定动机是减重之后,还必须要更具体地提出明确的目标,如两个月减三公斤。

跑步的动机也许人人不同,有些人要减重,有些人是团体风气,为了要更融入团体,有些人的目标参加马拉松,不管动机如何,每个人要询问自己“我的动机何在”因为跑步运动事实上是心理与生理各占一半的,许多人因为动机不明确,跑步一阵子后因动机模糊,开始找借口不去练习,逐渐就不再跑步了。因此从事跑步之前先认清自己的动机,想清楚后时时提醒自己开始的动机,激励自己。

2.设定目标。了解自己的动机之后要,尽管可能有远大的目标,但是设立短期而能轻松达到的目标是第二步。别急着设定太伟大的目标,像“我要跑进前10名”。对于大多数的跑者而言,设定“我今年要参加10场路跑赛”的目标比较好。在设定目标前,先审视一下自己的能力,别急着定下豪情壮志型的目标,记得要“短期,轻松达成”两原则。订定的目标必须能在短期内容易达成。不要只订定长期的目标,如“三年要瘦十公斤”。短期而容易达到的目标较容易执行且得到回馈,如果长期目标是“三年要瘦十公斤”,就将这长期时间计画分成若干个短期目标,如第一阶段是“三个月瘦两公斤”,如此明确的目标有助于严格地执行计划。

在设定目标的同时也要想好达成目标时给自己的奖励,奖励也许是“买橱窗里那套漂亮的衣服”,也许是“买一双好运动鞋”,或者一趟旅行。如此不但看得见目标也清楚达到目标后的好处,能激励自己执行运动计划。

把跑步当成生活的一部份是跑者的终极目标,绝大多数的跑者把跑步当成一辈子的事,有耐心的逐步将跑步融入生活。进而影响周遭的人,让他们也能认识跑步,也激励他们的热情,想去欣赏比赛,甚至条件许可之下也能开始跑步。

3.计划与执行。配合自己的生活作息找出运动时间并告知周遭的人如家人,同事或朋友。接着选择自己喜欢的且运动能力所及的运动项目。选择的运动项目必须能配合你的目标。例如,假如你是网球的初学者,你的目标又是减重,那么打网球只能占你运动时间的一小部份,因为网球运动对初学者而言并不是有氧运动,无助于消耗更多的热量。

4.纪录。运动后保持纪录的习惯是许多成功者的秘诀。纪录运动内容有助于在一段时间后检讨运动的内容,进而提升运动内容的品质。作纪录时还要加上运动时的心得,这些感受会让你更贴近运动。有了运动纪录,教练也容易帮助你拟定下一阶段的运动处方。

5.奖励。达到短期目标后一定要给自己奖赏。达到设定的目标后记得给自己奖励一番,也许是买下昂贵的运动手表,或者带全家人上馆子吃顿大餐。因为这份成就感正是你订定下一个短期目标的动力。

养成运动习惯的三要素:知识,技术,愿望。

从认知着手并养成吸收新运动知识的习惯。现今资讯发达,一般人很容易从网际网路,杂志和书本中得到健身营养资讯,你了解越多的资讯,你越知道健身的重要性和了解如何进行。

培养运动技术。拥有该项运动的基本技巧能让你迅速登堂入室,能早日享受运动并避免发生运动伤害。跑步的运动技术,要求相对于其它技巧性运动如网球和高尔夫球来得少。

明确而可以达成的愿望。

要有明确的动机和短期可以实践的目标就是愿望。有了愿望才能驱使你有恒心地继续运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