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反坦克导弹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20758200000002

第2章 反坦克导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陆军武器局为了对付苏联坦克,于1944年2月3日制定了一项研制新武器的应急计划,其中的一个项目称作“小红帽”。

1944年9月,“小红帽”样弹研制成功,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枚反坦克导弹。随后经过几个月的试验与改进,“小红帽”反坦克导弹开始成批生产,导弹代号为X-7。但是这种新式武器还没来得及在战场上使用,战争就结束了。

X-7导弹长950毫米,发射重量9000克,导弹直径150毫米,翼展600毫米,全重15千克,射程1000~1500米。其鼻锥部为空心装药战斗部,内装2500千克炸药,配有触发引信。

导弹穿甲厚度最大可达200毫米。其弹体短而粗,呈流线型,弹上装有陀螺仪和双推力发动机。起飞发动机的推力为68千克,工作时间2.5秒;续航发动机推力为5500千克,工作时间为8秒,起飞级装有电火帽点火药盒;续航级用的是带包覆层的单根药柱,靠起飞级的燃气点火。

弹体两侧各有一翼,翼的后缘有襟翼,导弹在飞行中可产生每秒两转的转速,以保持飞行的稳定性。翼梢装有线管,线管外有整流罩,线管上统有漆包线以传递指令。导弹尾部还有一根长而弯曲的尾杆,端部装有舵机。发射制导装置由发射架和控制箱组成。

在导弹飞行时,射手用目视跟踪导弹和敌坦克,通过操纵控制箱上的两个操纵手柄发出控制指令,以控制导弹航向。射手在导弹飞行过程中用手柄不断给出方向修正指令,直到导弹命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