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贤人传
2080200000024

第24章 董仲舒(3)

易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哥哥,平日里骄横跋扈,好勇斗狠。董仲舒走马上任后,对他晓之以礼,进行了许多劝谏,董仲舒因此受到敬重。与董仲舒相处时间长了,易王请教董仲舒:“越王勾践与大夫泄庸、文种、范蠡,图谋攻伐吴国,并来了吴。孔子称殷有三仁,我认为越有三仁。齐桓公有什么事都请教管仲,我因此请教于你”。尽管齐非的态度比较谦恭,其用意却是不言自明。他把董仲舒比作辅助齐桓公称霸诸侯的管仲,也就是希望董仲舒像管仲辅助齐桓公一样,辅助自己,篡夺中央大权。董仲舒深知其意,却回答他说:我知识浅薄、愚钝,不能够很好地回答你的问题。我听说从前鲁君问柳下惠:“我想攻代齐国,怎么样?”柳下惠回管说:“不可以”。回到家中,柳下惠面带忧色地说:“我听说一般不能向仁义之人请教攻代别国之事,今天国君怎么来问我呢?”只是被问到攻伐之事,柳下惠都感到羞愧,更何况设计去攻伐吴国呢?从这点可以看出,越国没有仁义之人。所谓仁义之人,所谓仁义之人,端正道理,不图谋种益,阐明其道,不计较是否成功。所以,孔子的门徒中,连小孩子都以谈沦上霸为羞耻。因为他们先用武力来欺骗,然后谈仁义。如果只是搞此苟且之计,根本不足以在孔子之门中谈论。五霸同其他诸侯比是贤能的,但与三王相比,犹如石头与美玉相比啊!董仲舒酹览群书,通晓古今,他一贯主张“大一统”,他不可能去“助纣为虐”。他的一番言语,说得易王哑口无言,只说了声好,也就作罢。不久,汉武帝废董仲舒为中大夫。

董仲舒治国思想的核心,就是根据《春秋》中灾异的变的化来摔倒导当今阴阳的变化、四季的交替更迭。当初辽东高庙、长陵高园的便殿曾发生火灾,董仲舒在家写篇文章推导出现灾异的原因。草篙刚写完,尚未呈给皇帝,恰好主父偃去见董仲舒,文章被主父偃俞偷看见了,主父偃一贯嫉贤妨能,就偷走了董仲舒的这篇文章,并将它上奏给了皇帝。汉武帝把这篇义章拿给诸儒生看,董仲舒的学生吕步舒不知道是老师写的,也没有认出董仲舒的笔迹,认为这篇义章写得愚昧荒诞。于是,汉武帝免去了董仲舒中大大的官职,判处死刑尚未执行,汉武帝义赦免了他一从此,董仲舒再不敢写文章谈论灾异了。

当初,公刊。弘曾和董仲舒一起帅从胡母生学习春秋公羊学,但是公孙弘没有把心思全部用于学习,学问赶不上董仲舒。公孙弘凭借察言观色丁。阿谀逢迎,获得官位,升迁很快,位至公卿董仲舒为人廉洁正直,对公孙弘的为人十分痛恨。公孙弘深知葡仲舒讨厌他,囚此,时董仲舒恨之入骨,不断寻机陷害董仲舒他上书汉武帝,让董仲舒改任胶的干相。胶西王刘端也是武帝的哥哥,比起易王刘非,更加骄横放纵,多次陷害二千石的官吏董仲舒深知公孙弘的阴毒用心,知道他是想借刀杀人。董仲舒平日里以贤能著称于世,胶西王刘端也有所耳闻,知他是当世大儒,学问高深,治同有道,刘端对董仲舒非常客气,非常敬重,给予他优厚的生活待遇。董仲舒为相两国,总是奉事阶王。他以身作则,为民表率,多次上疏地道义劝谏、匡正骄王,骄王居然能够听进他的话,这样,他的政令能够在国中推行。

董仲舒的两相骄王,两次破害,他深知伴君如伴虎。于是,他决定退休不干了。他以自己上了年纪、身体有病为借口,申请免去胶西王相的职务,汉武帝满足屯他的心愿。

三著书立说的晚年生活

董仲舒离职归家后,闭门深居,潜心研究春秋公羊学学’书立说,再没有出任官职,甚至连家中有多少产件都不去过问。

虽然董仲舒退休回家,但朝廷如里有什么大事,皇帝都要派使者或廷尉张汤到他的家中向他询问。他每次都有高深的见解和贤明的对策,深得皇帝之意。皇帝还下诏太子,跟随董仲舒学习春秋公羊学。从此,掀起厂研究春秋公羊学的高潮,公羊学成为西汉一朝最主要的思想派别。

董仲舒以著书为事,却也不忘关心国计民生,多次因国策民生之事上疏皇帝。元狩三年(前120年),关中一带发生水灾,董仲舒立即上疏武帝,建议关中农民尽快种冬小麦。汉武帝十分重视此事,派大司农到关中一带监督种植冬小麦。第二年,朝廷实行盐铁国有,设官总管天下盐铁,不出铁的郡置小铁官,统属所在县的盐铁事务,凡是敢私铸铁器、煮盐的,剁去脚趾,没收其器物。盐铁收归国有,给大盐铁商人带来了好处,而老百姓没有得到丝毫利益,造成贫富不均。董仲舒看到盐铁专卖的害处,元狩五年(前118年),他再次上疏给汉武帝,要“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害兼并之路,盐铁皆归于民。”(《汉书·食货志》)

董仲舒晚年的时间多用于研究学问,著有《春秋繁露》一书。可以说,这本书是他一生哲学观点和政治思想的总结。其中谈阴阳、五行、仁义礼智信等消极内容的,占十分六七,讲受命改制、制度以及各家各派思想之长处的,占十分三四。我国现存最早《春秋繁露》的版本,是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江右计台刻本。现藏于北京图书馆。其校注本很多,最详尽的当数清末人苏舆的《春秋繁露义证》。

太初元年(前104年),董仲舒在家中寿终正寝。据清代刘于义的《陕西通志》说,董仲舒死后葬在长安故城南二十里。汉武帝巡幸芙蓉园,每次路经此地,均下马。所以,又称董仲舒陵墓为下马陵,年代久远误为虾螟陵。

四一代宗师,开儒学正统之先声

董仲舒辛勤忙碌一生,没有高官厚禄。但是,他以天人三策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汉武帝推崇和推行。至此,自春秋以来,孔孟一生奔波忙碌却未能实现并遭秦朝残暴禁绝的儒家思想,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成为正统思想,被定为官学,得到大力提倡。从此以后的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学始终居于指导国家与社会管理的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儒家思想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源于董仲舒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源于董仲舒重新构建的以先秦儒家思想为中心,以天人感应为目的,杂糅阴阳、五行学说精髓的博大精深的新的儒学思想体系。

(一)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是董仲舒哲学思想的基础。他认为,天是有意志、有目的有人格的至高无上的神,是百神之君,万物始祖,主宰人类社会与自然,通过阴阳五行之气的变化来发挥其作用。在董仲舒看来,阴阳二气再分而成木。火、土、金水五行,五行相生相胜,终而复始,循环不止,因而有春、夏、秋、冬四时和东、西、南、北四方,由此产生万物,万物统一于五行,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天。阴为天的刑罚的表现,阳为天的恩德的表现,五行相生体现了天的恩德,五行相胜体现了天的刑罚。大有目的地创造万物和人类,创造万物是为了养人,通过寒暑四时成熟养育万物,生养万物是“阳”的作用,是天的仁德。而创造人类是为了实现天的意志,天为人世安排了正常的秩序,又用权力来监督这种秩序的正常实现,派一人来统治人世,是天的儿子,称天子,代表天治理人世。如果他治理得好,赢得天的赞赏,天就降祥瑞来褒奖他,比如出现灵芝、麒麟、凤凰等;如果治理得不好,天就降灾异来警告他,令他改过,如不思悔改,天就降怪异来惩罚他。徭役赋税太重,天就出现春凋秋荣;不赏善罚恶,天就冬温夏寒;不敬父兄,天就出现大风;弃义贪财,天就出现冬天多雾,春夏多雹。这就是所谓的“谴告说”。君主的行为与天是密切相通的,具有一种感应的关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的一切都是天给予的,人是天有目的创造出来的,人是天的缩影、副本,人副天数。天与人是合一的,人有喜怒哀乐,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12月,人有12块大骨节;天有366日,人有366块小骨;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昼夜,人有醒睡;天有冬夏,人有刚柔;天有度数,人有伦理。天和人是一体相连,互相对应的,“天地的标记,阴阳的标记”,在人身上都表现出来。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对儒家子思、孟子和阴阳家邹衍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并有相当大的发展。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是其思想的基石,贯穿其思想的始终,他的所有思想观念都由此派生出来。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的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