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第四卷
20899700000011

第11章 马塔潘角海战

这是意大利海军的一支大型水面舰艇编队,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南端的马塔潘角附近海阳,为袭击英国护航运输队,而同英国舰队进行的一次海战。英国称之为马塔潘角海战,意大利则称为加夫多斯岛、马塔潘角海战。

当时,因意海军海上作战不得力,英海军舰艇部队于1940年11~12月,竟深入到意大利眼皮底下的爱奥尼亚海和亚得里亚海,去炮击意军在希腊、阿尔巴尼亚的后方补给基地。英地中海舰队司令坎宁安海军上将宣称,英舰队“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不过,在1941年初德空军第10军投入地中海作战之后,英地中海舰队不断受到沉重打击。1941年1月英在地中海的唯一一艘新型航空母舰“光辉”号遭重创,离开了地中海。英在地中海最重要的海军基地马耳他岛受到德、意飞机的连续轰炸,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另外,德军以出兵支援在希腊作战的意陆军为条件,要求意海军消灭从亚巴山大港驶往希腊的英护航运输队。1941年3月中旬,意军还获悉德国第10航空军击沉英战列舰2艘,因而断定地中海只剩下1艘英战列舰。鉴于以上情况,意海军总部决定派遣舰队出海作战,以期在德第10航空军的配合下消灭英国开往希腊的护航运输队。

意海军参战兵力在安杰洛·伊亚金诺海军上将指挥下,组成4个舰群出海截击英护航运输队。其中,第1舰群以旗舰“维托里奥·万内托”号战列舰为核心,编有4艘驱逐舰。该舰群从那不勒斯港出发。第二舰群由第1分舰队的舰艇组成,有重巡洋舰“扎拉”号、“波拉”号、“阜姆”号及驱逐舰4艘。该舰群从塔兰托港出发。第3舰群由第3分舰队的舰艇组成,有重巡洋舰“的里雅斯特”号、“特兰托”号、“波尔萨诺”号及驱逐舰3艘。该舰群从墨西拿出发。第4舰群由第8分舰队的舰艇组成,有巡洋舰“阿布鲁齐公爵”号、“加里博尔迪”号及驱逐舰2艘。该舰群从布林的西港出发。上述各舰群于3月27日在墨西拿西部海域会合。

英海军参战兵力在地中海舰队司令坎宁安海军上将指挥下,组成A、B、C三个舰艇编队。A编队由坎宁安直接指挥,包括战列舰“厌战”号、“巴勒姆”号、“勇士”号,航空母舰“可畏”号及4艘驱逐舰。B编队由轻巡洋舰“奥赖恩”号、“阿贾克斯”号、“佩思”号、“格洛斯哥”号和驱逐舰4艘组成。C编队由5艘驱逐舰组成。上述3个编队中,A、C二个编队从亚历山大港出发,B编队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出发。

双方参战部队中,直接投入海战的舰艇,英海军的主要是航空母舰“可畏”号,以及3艘战列舰和4艘轻巡洋舰;意海军的主要是新型战列舰1艘、重巡洋舰4艘和轻巡洋舰5艘。英海军的战列舰部是旧式的伊丽莎白女王级的,而意大利海军的战列舰则是半年前才开始服役的新型军舰。意海军的4艘重型巡洋舰也是新型的。英舰火炮威力虽大,但舰艇航速较低。英有航空母舰参战,但意岸基航空兵也能参战。因此,双方战斗力不相上下。

海战经过英地中海舰队司令坎宁安将军获悉意海军派出舰队实施破交作战后,便命令出海的护航运输队返回,避免受到意舰队的袭击。他则于3月27日晚乘战列舰“厌战”号,率战列舰“巴勒姆”号、“勇士”号,新编入战斗序列的航空母舰“可畏”号及9艘驱逐舰,从亚历山大港出发。

同时命令B编队司令普里德姆·威佩思海军中将率其巡洋舰、驱逐舰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出发,于3月28日晨到达克里特岛以南海域同他会合。3月28日凌晨,英“可畏”号的侦察机发现意舰队,并察明没有航空兵为其担任掩护。几乎在这同时,意舰队司令伊亚金诺海军上将也确信其舰队已为英军发觉,难以再对英舰进行突然袭击,便放弃进入爱琴海作战的企图。28日6时许,意舰使用弹射器将一种小型舰载侦察机弹射升空。6时35分,意侦察机发现英巡洋舰4艘和驱逐舰4艘,随即作了报告。意舰队司令伊亚金诺将军命令其先头的第3分舰队与敌接触,他自己则率“维托里奥·万内托”号战列舰予以支援。7时58分,意第3分舰队发现了英编队。8时12分,约在2.5万米距离开火,从而揭开了这次海战的序幕。

整个海战,前半期主要是英“可畏”号航空母舰的舰载机发挥作用;后半期英战列舰“厌战”号的火炮也显示了威力。开战后,首先是英“可畏”号上的“剑鱼”式鱼雷机袭击意战列舰和巡洋舰。15时20分,意战列舰“维托里奥·万内托”号受到英鱼雷机和轰炸机的合同攻击。该战列舰因舰体庞大,不便规避英机在近距离投射的鱼雷,致使左螺旋桨中雷,暂时丧失了机动能力。经紧急修理,“维托里奥·万内托”号的航速恢复到10节,后又达到20节。“维托里奥·万内托”号战列舰受伤后,伊亚金诺海军上将一再申请空中支援,但都落空。意海军总部再三要求德国第10航空军出击,德军却借口英舰位置不明,会误伤意舰而按兵不动。由于得不到航空兵的支援,伊亚金诺将军担心战列舰在日落前还可能再次遭到英舰载机的袭击。

因此,命令第8分舰队返回布林的西港,其余舰艇组成5列纵队航行,受伤的战列舰居队形之中。果然不出伊亚金诺预料,18时23分,有9架英军鱼雷机在意舰炮火射程之外盘旋,19时20分,趁夜暗向目标接近。空袭持续约20分钟,意重巡洋舰“波拉”号被击中1条鱼雷,丧失机动能力。20时18分,伊亚金诺将军命令第1分舰队去保护那艘受伤的重巡洋舰。不巧的是,在意舰赶到“波拉”号附近海域时,英A编队也到达那里。英舰借助于雷达,在夜暗中对战场情况了如指掌。航行在前面的英战列舰“厌战”号发现一个不动的目标及两个徐徐航进的目标。

当时海面平静,天空有云,能见度为数公里。英舰接近到5公里处开始猛烈射击,15英寸舰炮炮弹连连命中目标,仅3分钟意重巡洋舰“阜姆”号和“扎拉”号就被击沉。英舰继而攻击意驱逐舰,很快又击沉2艘,击伤1艘。起初受重创的“波拉”号,最后也被英驱逐舰以鱼雷击沉。

在海战结束之后,直到3月29日,16架德军“容克尔”88式轰炸机才姗姗飞来,未取得任何战果而回。

结果意海军此次作战,经过数月准备,本想一举大大削弱英地中海舰队,不仅未达目的,反而损失重巡洋舰3艘、驱逐舰2艘,有1艘新型战列舰受到重伤,有3041名舰员战死,其中包括分舰队司令卡塔内奥将军。而英地中海舰队仅伤巡洋舰1艘,损失舰载机2架。这次海战表明,意海军在地中海想取得战略性胜利的希望,是难以实现的。

英海军取得此次海战的全胜,基本原因有3条:1、舰上装备雷达,并能在夜暗中有效加以利用;2、拥有航空母舰,鱼雷机攻击较有实效;3、舰员战技水平较高,大多经过多次海战的锻炼。与此相对照,意舰队惨败的原因基本上也有3条:1、不善于也不可能很好地组织海空协同作战,2、舰队停在港内的时间较长,舰员缺少实际海战的锻炼;3、装备及战斗技能都不如英海军。

在马塔潘角海战后,英海军的出击比过去更为积极,尤其善于组织实施夜战。而意海军的大型军舰则不敢贸然出海求战,主要是派遣一部分小型舰艇进行袭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