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生感恩实践教育研究:基于价值观的视角
20944000000002

第2章 国际视野和历史视角下的感恩教育

感恩作为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宗教、伦理、文学、教育等领域,都可见到感恩思想之光。基于感恩的重要性,古今中外的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都十分重视感恩教育。开展感恩教育要不断创新感恩教育手段、方法和内容,既要用历史的眼光,充分挖掘我国传统优良的感恩文化资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给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同时又要有国际视野,要面向世界,借鉴国外成功感恩教育经验,洋为中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充分学习,大胆借鉴古今中外成功经验,才能做好今天的感恩教育。

一、国际视野下的感恩教育

在国外,感恩一词用“gratitude”来表示,它源于拉丁字根“gratia”,意思是恩惠、令人愉快的。早期,感恩思想主要体现在宗教当中,因为感恩是信徒宗教活动的主题之一和宗教生活形式之一。在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思想中,感恩是一种被高度称赞的人类特质。到了近代,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感恩教育,涌现出了亚当·斯密等一批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为感恩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主要国家的感恩教育实践

1.美国的感恩教育

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感恩思想、感恩教育和感恩节日早已成为西方社会文化和道德生活的一部分。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中,他们大都为学生订立一定的章程,规定他们做社会义工的时间,目的是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的信念。美国最具特色的是青少年志愿服务,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美国非常注重青少年的道德实践。有些高中生,成绩不怎么样,但因为道德表现突出而被大学录取。这种道德导向,对青少年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感恩节是美国人首创,是美国神圣的感谢神关爱的最地道、最美国式的国家节日。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去后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印第安人和移民欢聚一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最初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感恩节才成为全国性的节日。1863年,林肯总统把感恩节定为法定假日。到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令,把感恩节定在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凡,人们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可以说,感恩文化体现在美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美国人的集体活动无论规模大小,基本都有短暂的感恩仪式,参会者一起朗诵或默念感恩辞。每年的感恩节,美国的父母都非常鼓励孩子用一些自己的方式感激在这一年中对他们有帮助的人。在一些有宗教信仰家庭,每天都会教孩子饭前睡前祷告,在周末带孩子去教堂聆听牧师布道,在这种情景或氛围中,孩子的感恩之心受到极好的培养。

1993年加利福尼亚州建立的“重视品质同盟会”认为,青少年道德品质应建立在六大支柱之上的,它们是:信赖、敬重、责任、公平、关怀和公德。这六大支柱应超越各民族文化、社会地位和宗教信仰的局限,是青少年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其中,“关怀”包括善良、热情、感恩、宽恕、助人美国品质教育及其启示【EB/OL】.军队政工网,2007-05-20.

美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10点建议中,要求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等美德,并在行为上有所体现。美国中小学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和美国精神教育的课程,一般由社会课来承担,同时也注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学习任何一门专业课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他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题?同时美国非常注重青少年的道德实践,有些高中生虽然成绩不怎么突出,但因为道德表现优秀而破格被大学录取。这种道德导向,很容易对青少年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积极的道德导向,很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2.日本的感恩教育

日本是中国依山傍水的近邻,中国儒家思想对日本的德育理论与教学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对儒家思想的借鉴和利用可以追溯到大和时代,亚洲儒家文化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4-14(8)。儒家所推崇的一系列道德规范“仁、义、礼、智、信”等已经渗透到日本民族的深层心理,“忠诚、报恩、和为贵”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日本人。这些特征集中体现在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的经典名著《菊与刀》【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吕万和等译。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中:以对天皇的忠诚为起点形成的“欠恩一报恩”的伦理道德体系,对日本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二战后日本开始重视现代教育,他们以“有用性”为准则不断摄取与利用东西方教育之精华,使之迅速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其在某些方面取得的成就令欧美人折服,并竞相效仿。日本的小学和初中的教学课程由教科、道德教育、特别活动这三个部分构成,对道德教育特别重视。

在道德教育中,日本历来重视对青少年感恩之心的培养,重视体验性感恩教育:学校每年都要进行多次公开交流课,请社区的老人或各行业人士参加,主题为“我是这样长大的”、“我们这个社区”等,让孩子从老人们口中听听自己小时候的事,了解自己成长中受到了哪些人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懂得自己的成长与很多人的关心和照顾密不可分,由此培养孩子有颗感恩之心,同时也学会去关爱他人。在日本一所小学的班级里,墙上挂着的一个本子,封面上写着“找找朋友们的优点”几个大字,里面的内容是:“XX君,谢谢你借我橡皮用。”“体育课上做俯卧撑时,大家都为我加油鼓劲,谢谢!”“窗户擦得真干净,太棒了!”……虽是一些小事情,表达得也很简单,但这对培养孩子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感谢他人确有很大作用。时刻牢记和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和关照已经成了日本的良好习俗。每年到了夏天和年末,日本人都要给关照过自己的人送去一份礼物或发一张明信片以表谢意,单位之间或家庭、个人之间都遵循着这个习俗。这种感谢不是一次行为,不是今天我用到你了,所以对你表示感谢,用不到你的时候便想不起来你。感恩之心成为关系持续的纽带,这个习俗也强化了人们的感恩之心。日本学校对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的重视也可以从学校午餐的指导中看出:饭前两掌合在一起对着饭菜鞠躬致意,以表示对饭菜和提供饭菜的所有人的感谢孙云晓,胡霞。常怀感恩之心——日本的道德教育【J】.中国教师,2005,(6)。与之相对照,中国的教育中也经常提到要感谢农民伯伯种的粮食等等,可行动上很少表现,学校食堂里被扔掉的剩饭剩菜之多令人心痛。面对学校食堂的工作人员,又有几个学生表达过对他们的谢意?

总之,日本是一个高度重视学校德育的国家,有着良好的道德教育传统。其中,与感恩教育相关的孝敬、关爱、责任意识的内容涵盖了整个中小学阶段。日本的道德教育内容极为具体,虽然日本没有称其为感恩教育,但在每一个目标中都充满了感恩的思想。

3.韩国的感恩教育

有人说,韩国是亚洲国家中除中国外最尊崇孔子和儒学的国家。为传承儒学,韩国自1960年以来,正式把儒家的道德伦理列入大中小学的教育科目。

在韩国,感恩是始于“孝道”,并且以“孝”、“忠”作为核心内容。他们非常注重孝道教育,“初中注重培养忠孝观,独立的民族意识,系统讲授儒家伦理,三纲五常,强调忠孝和互助团结精神。”90%的韩国人认为,孝是人类一种生生不息的亲情之爱,是家和万事兴的基础。只有在家庭中尽孝,在工作上才能敬业,对国家才能尽忠。

韩国的年俗是韩国人祭祖尽孝的最集中的表现。家家户户都要在正月初一之前赶回供奉祖先的长兄(或长子、长孙)家,参加祭祖的“茶礼仪式”。韩国人拜年非常严格:长者盘膝而坐,晚辈在长者面前下跪叩头。对成年晚辈,长者要低头弯腰答礼,对未成年晚辈就免礼,但要给压岁钱。平辈之间则相互跪拜。祭祖后,要带上酒菜,去郊外给先人上坟,风雪无阻。韩国人重视孝道,从小就进行熏陶。韩国每个小学生胸前都挂着“孝行牌”,牌的正面有父母像,背后有孝敬父母的种种格言与规定。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对照“孝行牌”默想自己做得怎样,以此来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张成群。多一点感恩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9-26(8)。每到寒暑假,各地乡校都会举办“忠孝教育”讲座,向学生宣传“忠、孝、礼”等传统伦理道德。所以,韩国人从小就认为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一种神圣的义务,一旦哪个不尽孝者被曝光,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被全社会所唾弃。在赡养父母方面,韩国自古就有由长子负责赡养的规矩,并流传至今。如长子去世,则由次子赡养,依此类推徐宝康。韩国:不孝者不能立足【J】.思想工作,2006(5)。

4.以色列和新加坡的感恩教育

在以色列,人们种庄稼,庄稼成熟后,都在靠近路边四个角留出部分不收割。他们以留出四角庄稼的方式,报答上帝,同时又为路过此地的贫苦路人提供了方便。以色列政府还把二战期间上海市民保护1000多名犹太难民免遭法西斯杀害的历史事实写进中小学公民教育读本,目的是教育以色列人永远不忘中国人民的大恩大德。

新加坡的道德伦理教育的气息最为浓厚,别具特色的是儒家教育思想,而感恩的思想便散见在这些思想教育之中。其一对学生进行有关社会、生活准则、道德责任、忠于祖国、尊敬师长等方面的德育教育;其二进行儒家伦理教育。结合新加坡的社会现实,新加坡政府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转化和创新,建立了新的儒家伦理,对国民进行教育。

(二)国外思想家的感恩教育思想

1.塞尼卡(Seneca)的感恩教育思想

在西方思想史中,数世纪来第一篇也是唯一一篇关于感恩的文章是《论利益》,这篇文章是由罗马斯多葛学派哲学家塞尼卡(Seneca)于大约公元5世纪写的。塞尼卡认为,要想理解感恩,必须先搞清楚恩惠提供者和恩惠接受者两者之间的双边关系。

第一,弄清楚恩惠的提供者和接受者的意图性,这是理解感恩的最关键之处。缺乏良好意图的好结果不会产生感恩。如果提供者的意图不是为了帮助另一个人,而是约束接受者或者使那个人感到更糟,那么结果将是恩惠没有提供给接受者,接受者也不会产生感激心情。同样地,如果恩惠的接受者没有真正地感谢提供者,而仅仅是出于义务感才对恩惠做出反应,那么这种感恩是不完全的。把恩惠的提供者和接受者联系起来的规则,是理解感恩得以产生的基础所在。

第二,恩惠的提供者和接受者都处于平等的地位。无论双方的地位、身份如何,一旦感恩得以产生,他们就是平等的,否则就不会产生感激心情。

第三,明确地区分了市场中交换债务和感激之债。一个人给另一个人一份礼物,同时心中期待对方回报同样价值的东西,这种交换不会产生感激。相反,一个人出于帮助另一个人而提供了某种恩惠,并且他心中没有期望对方回报什么,这种情况下,接受者心中会自发产生感激心情。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种免费的礼物可以触发接受者形成感恩情绪,接着,产生另外的互惠行为和感恩情绪。

第四,提供者无偿提供恩惠和接受者表达感恩,都是出于他们内心自愿。最理想的提供者是上帝(或大自然),因为上帝什么也不需要,上帝提供恩惠仅仅出于对接受者(人类)有益。

2.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感恩教育思想

亚当·斯密是第一个从心理学角度对感恩进行深入分析的思想家。他认为感恩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情绪之一,并且还提出了影响大多数感恩体验和表达的三种心理学因素。亚当·斯密认为,感恩是一种道德情感。这种情感可以推动我们去为已经给我们提供过某种恩惠的他人做出回报。与其说他解释了感恩这种情感,不如说他分析了感恩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同时,他还进一步提出了解释感恩现象的三个维度。第一,在何种情况下个体能够体验到感恩?第二,什么时候感恩情感是合适的,什么时候不是?第三,个体的感恩是如何朝着有益于社会的方向发展的?

在其著作《道德情操论》一书中,亚当·斯密第一次对感恩进行了深入的心理学分析。他认为,感恩同愤恨和友爱一样,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情绪之一。根据亚当·斯密的理论,感恩是对施惠者做出友善行为的主要激发因素之一:“推动我们做出回报的最迅捷和最直接的情感,就是感恩。”他还提出了影响大多数感恩体验和表达的三种心理学因素。受惠者最有可能对这样的施惠者体验和表达感恩,即这些施惠者有意帮助他们;成功地帮了他们;能够与他们的感恩体验共情。亚当·斯密认为,这三种社会心理因素是很重要的,但不是完全必要的。人们常常也对那些试图帮助他们的人表示感激,即使没有成功。人们对只是好消息的信使也表示感激。并且,亚当·斯密承认当动物给人提供了帮助或服务时,对动物表示感激也是可能的,即使它没有能力理解感恩情绪。最后,亚当·斯密认为热心肠的人愿意对那些有意帮助他们的人表示感激,仅仅为这样的事实做到心安理得,即他们的准施惠者为了给他们提供帮助已经考虑了很多。

在《道德情操论》一书的前两部分,亚当·斯密对感恩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首先,亚当·斯密阐述了人类判断行为和动机正确与错误的过程,这种道德判断理论的核心是移情。他认为,移情是一种天生的想象机制,从而把我们自己放到他人所处的位置,想象那种情况下所能体验到的情绪和情感。这种移情能力,就是判断他人在某一特殊情境下的情绪情感是否合适的方法。亚当·斯密用来解释道德判断的第二个概念是共同移情。他认为,人类有一种共同移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他人也体验到他自己体验到的情绪情感。亚当·斯密用来解释道德判断的第三个概念是公正的旁观者。公正的旁观者概念直接来自于他对移情机制的分析,以及我们对共同移情的需求。作为旁观者,我们通过设想自己处在他人的情境来判断他人的情绪。慢慢地,随着经验的积累,我们学会了公正地看待他人,也就是说,以一种漠不关心的第三者的态度来观察他人。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观察和判断自己的情绪情感。其次,他讨论了什么行为值得我们去回报或惩罚。亚当·斯密认为,如果行为是感恩的合宜对象的话,那就值得我们去回报;如果行为是憎恶的合宜对象,那么我们就应该谴责它。

亚当·斯密对感恩的分析,也是从恩惠的提供者和接受者的关系开始的,但他很快就谈到第三者对理解感恩特性的作用。当某种好事发生于个体身上时,感恩是对这一特殊情境的自然反应,但它也可能是一种不正确的反应。例如,我们可能对某个体表达感恩,而他的意图不值得我们这样去做。我们也可能因为非生命物体拯救了我们的生命或给我们带来好运,而称赞它,从而对这些物体表达感恩。

通过讨论公正的旁观者的作用,我们可以成功地判断我们的反应是否是合适的。公正的旁观者是如何判断感恩的合适性呢?第一,公正的旁观者能够与恩惠接受者体验到的感激心情产生共情。在与接受者体验到的感恩完全共情之前,作为公正的旁观者,我们必须与恩惠最初提供者的动机和情感产生共情。如果提供者的动机不值得去回报,公正的旁观者就不会与接受者体验到的感恩共情。同样地,若某个体对没有任何意图的非生命物体感激的话,公正的旁观者是不会与其共情的。第二,通过共同移情的概念,他解释了个体的感恩情绪是如何被他人的判断所修正的。个体若想要他人体验到自己的情感,而他人又不能体验到他的情感时,他就会调整其情绪,直到他人可以体验时为止。因而,公正的旁观者起到了一种促使感恩的合适功能的作用。

3.康德(Immanuel Kant)的感恩教育思想

康德给感恩的定义为:“……给某人以荣誉因为他曾经为我们提供过恩惠。”康德强调这是“一种荣誉之债”。他这样说的意思似乎是在说,如果我接受了一种恩惠,感恩就是对此所必须做出的反应,因此我就背上了一个永远无法完全偿清的人情债。康德是这样说的“……与感恩有关的义务不能通过任何一种与感恩相符的义务来完全清偿,也就是说,那个应该承担义务的人无论他做什么,他还总是应该承担义务。”按照康德的观点,一个人给予我恩惠或者给我一些他认为我需要的东西,就开始了这种交换,并且,我永远不能与他处在平等的地位。反过来,如果我给他以恩惠或什么东西,我仅仅是归还了补偿物。但是施惠者没有这样的义务,因为他是首先做出这一无偿举动的。由于他的无偿恩惠在先,我将永远为此而欠他一种附加的债务,并且这种债务是无法偿清的刘建岭。感戴: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

4.伊斯默特(Rosenberg)的感恩教育思想

Rosenberg(1998)认为感恩是一种情感特质。所谓“情感特质”即是设定某种情绪状态发生的闭限值,能够对某类情绪反应具有稳定的预测作用。比如,敌对性降低愤怒的闭限值,同样,感恩倾向可以降低体验感激情绪的闭限值。具有强烈感恩倾向的人会有很高的生活满意感以及很多积极的情绪,比如感到幸福,高自我效能感,对未来抱有很高的期望值。McCullough发现感恩倾向高的人在社会赞许性行为、同情、宽容、信仰、精神超脱性方面的得分也很高,而且感恩倾向与人格中的宜人性、精神质存在高度相关。

5.斯宾诺莎(Benedictus Spinoza)的感恩教育思想

斯宾诺莎从伦理学的角度给感恩下的定义为:由于爱的欲望或努力,努力以恩意去报答爱的情绪,以恩意帮助我们的人的情绪刘晟译,斯宾诺莎著。伦理智慧【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7。他认为只有自由的人相互之间才有最真挚的感恩。只有自由的人相互间才最为有益,或者彼此之间才有最诚挚的友谊联系,而且也只有他们才能用相同热爱的爱情相互力求互施恩惠。那些无目的的欲望所制约的人相互间表现出来的感恩,多数是属于买卖的性质,或者是一种诱骗的手段,而不是真正的感恩。他还强调负恩不是一种情绪,而是卑鄙。如果一个人由于愚笨而不清楚怎样酬谢别人的礼物,决不能说是负恩。负恩多数表达的是过分怨恨、愤恨、骄傲、贪婪等情绪所占领的一种标志刘建岭。感戴: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

6.Bahya Ibn Pakuda 的宗教感恩思想

在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和印度教思想中,感恩是一种被高度称赞的人类特质。感恩是信徒最普遍的活动形式。西方哲学家说:“人啊,你们都是上帝的子民,要互爱,不要抛弃任何一个兄弟姐妹不管。”西方有“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说法。在基督教文化中基督教徒一日三餐前的祈祷是对上帝赐以饮食的感恩,这种感恩已形成了一种文化心理,所以基督教文化不失为一种感恩文化。基督教的教义就是要人们感恩上帝和在人际关系中的相互感恩。美国有着深厚的感恩文化。美国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传统的感恩节,这一节日是移民们规定感谢上帝的日子。届时举国欢庆,全家团聚,感恩上帝和来之不易的幸福。在感恩节期间,许多父母会和孩子一起制作感恩树,将写有感恩内容的“树叶”挂满枝头。祝愿大家平安幸福。同时,美国的中小学会在这期间开展积极的教育活动,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10世纪的西班牙哲学家Bahya Ibn Pakuda,在其著作《心灵的职责》一书中,详尽地阐述了关于人对上帝的感激。Bahya认为,对他人感激是我们培养对上帝感激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于他对我们的良好意图,我们有义务去感激我们的施惠者。即便由于某些原因或某些障碍,他没有成功地给予帮助,只要我们确信他是有意帮助我们的,我们就应该感激他。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接受了一种无意的恩惠,我们则没有义务去感激任何人。Bahya Ibn Pakuda认为,人际间的恩惠可以分为如下五类:第一,父母为其孩子提供的恩惠;第二,主人为其仆人提供的恩惠;第三,富人为穷人提供的恩惠;第四,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提供的恩惠;第五,出于可怜和同情,强者为弱者提供的恩惠。他对这五类施惠者的意图作了如下分析:很明显,父母的意图是通过孩子为他们自己着想,因为孩子是父母的一部分,父母在他们身上寄予了厚望。父母这样做是出于保护和培养孩子的本性,并且是上帝让父母这样做的,或者说,父母只是提供恩惠的中介者。主人使他的仆人财产有所增加,目的是扩大自己的财富。另外,他还需要仆人的服务,因此他的最终目的是发展自己。富人为穷人提供恩惠,仅仅是因为这样做能够使他在“另一个世界找到心灵的装饰”。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提供恩惠,也是出于自私。提供恩惠的人认为,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得到一些称赞和荣誉,死后到另一个世界就可以得到回报。强者为弱者提供恩惠的目的也在于,一旦自己处于弱者地位的时候,希望也能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照顾。Bahya对为什么我们应该对这五类施惠者感激不感兴趣,或者说,他分析我们应该对这五类施惠者感激的目的,不是我们要去感激这些施惠者。他的目的在于,即便有些施惠者出于自私之目的,我们都应该感激他们,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去感激所有善行的创造者——上帝。也就是说,Bahya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激的心理因素进行认真的分析,目的是为我们应该感激上帝、服从上帝服务的。

(三)感恩节——西方最重要的感恩文化载体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因此美国人提起感恩节总是倍感亲切。

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去时,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

在第一个感恩节的这一天,印第安人和移民欢聚一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将猎获的火鸡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跤、赛跑、唱歌、跳舞等活动。第一个感恩节非常成功。其中许多庆祝方式流传了300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

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假期一般会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天。

【习俗】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人们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乡市镇到处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学校和商店也都按规定放假休息。孩子们还模仿当年印第安人的模样穿上离奇古怪的服装,画上脸谱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散居在他乡外地的家人也会回家过节,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鸡。

同时,好客的美国人也忘不掉这一天邀请好友、单身汉或远离家乡的入共度佳节。从18世纪起,美国就开始出现一种给贫穷人家送一篮子食物的风俗。当时有一群年轻妇女想在一年中选一天专门做善事,认为选定感恩节是最恰当不过的。所以感恩节一到,她们就装上满满一篮食物亲自送到穷人家。这件事远近传闻,不久就有许多人学着她们的样子做起来。

【美国总统赦免火鸡】

美国总统在感恩节前赦免火鸡的传统据说始自杜鲁门时代。但杜鲁门图书馆表示未找到有关文件记录,事实上“杜鲁门说过,别人送来的火鸡最后作为菜肴摆在了他家餐桌上”。有人说,这种说法可能来自于全美火鸡协会主席从1947年开始在每年感恩节都向白宫送火鸡的传统。也有人说,100多年前林肯总统就曾赦免了他儿子的一只宠物火鸡。但这无史实可考。

20世纪60年代在位的肯尼迪总统从未正式发布赦免火鸡声明,只在1963年11月19日,也就是22日他被暗杀前3天,要求手下不要宰杀别人送的一只火鸡。他当时说:“留着它吧。”

多数历史学家认为,美国总统正式赦免火鸡始于老布什时代。

【美食】

美国人一年中最重视的一餐,就是感恩节的晚宴。在美国这个生活节奏很快,竞争激烈的国度里,平日的饮食极为简单。但在感恩节的夜晚,家家户户都大办筵席,物品之丰盛,令人咋舌。在节日的餐桌上,上至总统,下至庶民,火鸡和南瓜饼都是必备的。因此,感恩节也被称为“火鸡节”。

感恩节的食品富有传统特色。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它原是栖息于北美洲的野禽,后经人们大批饲养,成为美味家禽,每只可重达四五十磅。通常是把火鸡肚子里塞上各种调料和拌好的食品,然后整只烤出,鸡皮烤成深棕色,由男主人用刀切成薄片分给大家。然后由各人自己浇上卤汁,洒上盐,味道十分鲜美。此外,感恩节的传统食品还有甜山芋、玉蜀黍、南瓜饼、红莓苔子果酱、自己烘烤的面包及各种蔬菜和水果等。

【游戏】

感恩节宴会后,有些家庭还常常做些传统游戏。第一次感恩节,人们进行了跳舞、比赛等许多娱乐活动,其中有些一直流传至今。有种游戏叫蔓越橘竞赛,是把一个装有蔓越橘的大碗放在地上,4-10名竞赛者围坐在周围,每人发给针线一份。比赛一开始,他们先穿针线,然后把蔓越橘一个个串起来,3分钟一到;谁串得最长,谁就得奖。至于穿得最慢的人,大家还开玩笑地发给他一个最差奖。

还有一种玉米游戏也很古老。据说这是为了纪念当年在粮食匮乏的情况下发给每个移民五个玉米而流传下来的。游戏时。人们把五个玉米藏在屋里,由大家分头去找,找到玉米的五个人参加比赛,其他人在一旁观看。比赛开始,五个人就迅速把玉米粒剥在一个碗里,谁先剥完谁得奖,然后由没有参加比赛的人围在碗旁边猜里面有多少玉米粒,猜得数量最接近的奖给一大包玉米花。

人们最喜爱的游戏要算南瓜赛跑了。比赛者用一把小勺推着南瓜跑,规则是绝对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终点者获奖。比赛用的勺子越小,游戏就越有意思。

除去这些活动外,有些家庭在节日里驱车到乡间去郊游,或是坐飞机出去旅行,特别是当年移民们安家落户的地方——普利茅斯港更是游客们向往的所在。在那里,可以看到按照“五月花”号仿制的船和普利茅斯石,还可以花几个小时在移民村里参观。移民村是仿照当年的样子建成的。参观时,还有专门人员扮成请教徒同游客们谈天,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多少年来,庆祝感恩节的习俗代代相传,无论在西海岸还是夏威夷,人们几乎在以同样的方式欢度感恩节,感恩节是不论何种信仰、何种民族的美国人都庆祝的传统节日。

二、历史视角下的感恩教育

尽管现今“感恩”一词引自西方,但感恩报恩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文化孕育出了无数千古流传的感恩故事。中国有“知恩不报非君子”的古训,奉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德,唾弃“忘恩负义”之人,痛恨“恩将仇报”之徒。中国传统文化将感恩思想发展到了极致,并将其转换为一种“硬”的规章制度。

(一)中国古代感恩教育

在我国古代,“感恩”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饷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陈寿著,缪钺主编。三国志选注(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4:671。这是骆统向孙权进言劝其“尊贤接士”,充分表现了受孙权重用的骆统高超的用人之道,他认为用人责在培养感化,使之不忘报效国家。其实,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感恩思想,散见于“四书五经”、古代诗词、名人家训中,仁义、孝德等是其主要内容,突出表现在主流的儒家“仁”文化上。“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知恩图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众所周知的古语,都体现着知恩图报的精神。孟子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就是要教育人们要懂得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道理。感恩一词最早出自《三国志·吴志·朱桓传》:“桓分部良吏,隐亲医药,食粥相继,士民感恩之。”词源(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149。《说文解字》对感恩的解释是:“感,动人心也;恩,惠也。”“恩:从心、从因,因从口大,乃就其口而扩大之意,亦含有相赖相亲之意,心之所赖所亲者,彼此必有厚德至谊,即他人给我或我给他人之情谊。”许慎。说文解字【EB/OL】.在线查询网,

中国传统感恩思想博大精深。但主要以儒家为主,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人伦思想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忠、孝、节、义,其背后都体现了一个字——恩。现代学者任现品归纳认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特色是感恩意识的最大化:忠为报君恩,孝为报亲恩,节为报夫恩,义为报友恩拍。任现品。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J】.孔子研究,2005(1)。

孝为报亲恩。孝是古代感恩文化的根本观念,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受到人们的推崇。康熙帝认为:“孝为万事之纲,五常百行皆本诸此。”《清圣祖圣训》卷一。对个人而言,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给予自己生命。是父母给予自己血肉之躯并把自己带到世上来的。因此父母是最大的恩人。父母之恩还包括养育之恩,是他们的日夜操劳才把儿女养大。对父母之恩的报答是无限的,方式是多样的。从爱惜身体发肤到扬名天下,都是为报父母之恩。“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对父母的孝,成为子女报恩的主要形式。孝一方面是“养”,一方面是“敬”。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所以孝更具人文精神的是敬。随着封建感恩文化的发展,孝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唐宋以来,提出了“父为子纲”、“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父虽不父,子不可以不子”等愚孝的绝对化的原则,扭曲了孝为报亲恩的本来面目。

忠为报君恩。移“孝”为“忠”,把孝由家庭推广到国家社会,“忠孝一体”,是古代感恩文化的一大发展。“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孝经·开宗明义章》。“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杨伯峻:孟子译注【M】.上海:中华书局,1980。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把维护宗法血亲关系同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联系起来,使“孝”得以同时维系家族与政治的伦理纽带。孝道转化为治国之道,使君臣如父子。这样感恩文化也就随之渗透到政治领域。做臣民的一定要忠,以报君王的恩。《史记》中的刺客所以冒死行刺,是为了报知遇之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为感激先帝三顾茅庐之恩。早期,儒家计君恩之轻重而报之以忠义,孟子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唐宋以后,突出强调“臣忠”,提出了“君为臣纲”、“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等愚忠的绝对化的原则。

节为报夫恩。儒家认为,夫妻之间的情是恩情,是由结合而带来的恩,而不是个体间的平等互爱的美好情感,由此延伸出因有恩(而不是爱)而结合的中国婚姻模式。做妻子的要“为悦己者容”,感谢丈夫对自己的欣赏之恩;关键时刻为丈夫守节保贞,“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宋·朱熹《与陈师中书》。节是对丈夫保护、收容之恩的报答,“一日夫妻百日恩”。古典戏曲小说中英雄救美,美人以身报答;公子落难,小姐相救,公子不负小姐救命之恩,发奋读书,科举考中,双双高升的爱情故事不胜枚举。相反,有恩情而不与对方结合或抛弃有恩于自己的配偶,不论男女,都被认为是忘恩负义,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陈世美便是典型例子。

义为报友恩。生活在伦理人际关系中的中国人,除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家庭中的父子、夫妻关系外,还有社会上的朋友关系。对朋友要讲究信誉,不背叛出卖朋友,不见利忘义,必要时为朋友两肋插刀,这是对朋友信任之恩的回报。即使“为知己者死”也是应该的。关羽念昔日之恩,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人们不仅不责备他公私不分,以致后患无穷,反而认为他义重如山,原因就在于他知恩报恩;是朋友即使要分道扬镳,也应先报答兄弟恩情,然后才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主人公乔峰在被众友误会群起而诛之之时,乔峰要先与众人喝一碗绝情酒,托付了后事,然后才决一死战,正是这种感恩文化的反映。

祭祀也为报恩。感谢有恩于自己的一切,并加以定时祭祀是中国人的特点。北京的太庙、天坛、地坛、社稷坛是皇帝行其典礼的地方;老百姓家里则供有“天地君亲师”牌位,逢年过节还要拜财神、灶神、门神;民间还有菩萨庙、娘娘庙、妈祖庙、土地庙等。《礼记》上曾说“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祭天祭祖的意义在于“报本反始”。川主庙、关帝庙是人们崇拜报答李冰父子、关公恩德的见证;人能成为神,在于他们造福后世、恩泽众人;其心理动力不外乎感恩意识。

感恩犹如巨大无形的网,遍及各个角落,渗透到政治、经济、祭祀、爱情等生活领域的各个层面。对中国人而言,记住一个人的恩是至关重要的,为感恩而牺牲性命财产是儒家文化所鼓励倡导的,因此感恩意识的最大化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特色。

(二)从孝文化的形成发展看中国传统感恩教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传统文化首推“孝”——百善孝为先清·王永彬《围炉夜话》。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肖群忠。中国孝文化研究【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3。因此,从孝文化的形成发展的历史,可以把关中国传统感恩教育的脉络。

1.中华孝观念的起源

“孝”最初含义是指什么?考古发现“孝”字最初见于殷卜辞。甲骨文、金文上的“孝”字像一位长着长发的老者,金文中的老者身前好像还有一个以头扶持着的孩子。《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字书,他释原始意义最有说服力。《尔雅·释训》的“孝”解释是“善事父母”。因此说善事父母是孝字的原始含义。《尚书》记载了许多夏商周时代的事迹与言论,但在周以前论及“孝”者只有“尧典”与“太甲中”两篇。《尚书·尧典》说舜的父亲是一个瞎子,其后母待他非常不好,他的同父异母弟名字叫象,象这个人非常傲慢,但他能够做到“克谐以孝”,克谐就是和谐,这里是说:尽管舜的父母和异母弟待他不好,但他处理好了父母一兄弟的关系,所以称赞他有“孝”的品质。《尚书·太甲中》记载了伊尹论述道德的一番言论,他把奉祖先不违其祖称之为孝。可见这个时候的孝还仅限于个体宗族家庭之中。孝与伦理观念结合则是周代的事情,首先表现在《尚书·周书》中,在“蔡仲之命”篇中说:“惟德惟孝”,在“君陈第二十三”篇中则将德、孝、恭并列,这说明至少到了西周时期,“孝”已经作为伦理规范明示于世了。

2.周代孝观念的形成

作为敬祖与政治伦理相结合的“孝”的观念形成于周代。西周时期,统治者不再把上帝说成是自己的祖宗神,而是注重现实人事关系的调整,积极致力于礼乐政刑的建设,有关“孝”的观念及其作用,就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当然,这也与当时的小农社会经济组织密切相关。因为在小农社会里,天时的考察,水利的改善,以及耕种的方法,都以经验的传授为主,长老取得了社会的最高地位,故周代已有“养老之礼”。随着宗教等级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封建制度、宗教组织和“孝”道德成为三位一体的安定西周社会的武器。周金文中的“祖孝先王”就是把宗教精神与人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祖先崇拜与德从先祖合而为一,在当时的确是一种极大的进步。周人对“孝”的规定具体而细致,大致有两方面内容:

第一,恭敬和奉养父母。例如《尚书·酒诰》载:“妹土(民)嗣而股肱,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周礼·地官·师氏》载:“一日孝行,以亲父母。”,又《诗·大序》日:“先王以是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尚书·君陈》载“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

第二,祭祀先祖。《诗·周颂·雍》日:“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於,荐广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绥予孝子。”这是武王祭祀文王时的赋。武王自称“孝子”,祭祀先父文王,就是他一片孝心的表达。这种“孝”也称之为“追孝”、“享孝”。如“追孝于前文人”《尚书·文侯之命》,“率见昭考,以孝以享”《诗经·周颂·载见》。其实质就是要求继承先王的德业,以显示嗣承先王统治地位的权利。因此《诗·大雅·下武》说:“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武王所以成为王者之信,而为四方之法,以其能“永言孝思”,“昭哉嗣服”,承嗣先王的德业。后世若能如此,则“受天之祜”、“于万斯年”。

“孝”的上述规定,第一种含义具有普遍性,对于庶民也适用。第二种含义,则专用于周天子、诸侯和宗子(指古代宗法制度中一个宗族的嫡长子)。宗祖是君主,二者是一人,因为他们是宗法系统中的嫡长,只有他们才有继承王位、君位和宗子位的天然资格和权利,因而也只有他们才能祭祖、并决定了有维护君主和宗族的义务。追孝先祖,继续先王、先祖德业,正是这种权利与义务的道德反映。由于“孝”含有如此道德要求,因而就获得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的特殊作用。子能奉养和敬服其父,确认父辈(在家为家长,在族为宗予)的权威,同时,父爱其子以及兄友弟恭,即可维系宗室和整个宗族的和谐、稳定。周公所谓“尔室不睦,尔惟和哉”,正体现了对以“孝”为主的道德作用的认识。而子孙“永言孝思”,对先祖祭祀不绝,则可维系宗法系统“于万斯年”,从而也就巩固了等级秩序和天子、诸侯、宗子的统治地位。“孝子不匮,永赐尔类”《诗经·大雅·既醉》,其作用昭然若揭。于是“孝”就成了宗族个体成员的美德,天下之法则,即“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诗经·大雅·卷阿》。于是,“孝”作为宗法道德规范获得了强烈的政治色彩,成为维护奴隶主统治的有力工具。同时,对“孝”与“不孝”,周统治者也制定了具体的奖惩措施。周统治者把“孝”当做重要的品德,作为能否做官参政的重要标准,据《尚书·君陈》载,君陈这个人,由于“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所以就任命他做官。与此相反,周人认为“子弗祗服厥父事,大伤厥考心”,就是“不孝”,而“不孝不友”就是“元恶大憝”,即罪大恶极,对此要严加惩处,“刑兹无赦,处以极刑《尚书·康诰》。”在《周礼》卷十《大司续》中,则把“不孝”列为数刑之首:“以乡八刑纠万民,一日不孝之刑,二日不睦之刑。”由上可见,周统治者在治理国家,管理政事中“孝”的地位是多么重要!至此,我们并不难解释,为什么“孝”在西周诸宗法道德规范中占据了首要地位,尤其为周统治者所重视,并且一直被后世所承袭侯希文。试论“孝”观念的产生于发展——兼谈“孝”的现实意义【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孔子对孝文化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孔子创建儒家学说分为三个重要阶段。第一,他十有五志于学,到三十而立,把当时鲁国的“六艺”学精通。第二,而立之年开始收徒至晚年,出任鲁国有关要职,并取得可喜的政绩,周游列国推行为政以德。第三,晚年著书立说,整理“六经”。在春秋战乱并吞、臣弑君、子弑父、礼崩乐的时代,孔子把挽救天下为己任,当时神鬼宗教占据了人们的思想,上至君王将相处理国家大事,下至黎民百姓解决日常琐事,都源于鬼神。在孔子推行仁学思想同时,看到了孝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孝是仁爱的基础。在《论语》里多次谈孝道问题。《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论语·里仁》:“孟武伯问孝。子日:‘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把父母之疾病、意愿、奉养高于一切。然后把在家庭的孝推广到社会,从而达到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理想社会。孔子以前无私人著作,根据先秦典籍,孔子晚年整理了六经,这些文献所阐述的孝的规与例都是对孝的理论推演和猜测。

3.战国诸子对孝的进一步阐述

孝的思想观念在战国得以逐步发展。从春秋末年至战国百家争鸣,诸子之学林立,各种伦理思想纷至沓来。孝作为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受到先秦诸子的重视,他们留下来的言论,成为我们了解、研究先秦孝道思想的宝贵资料。

管仲曰:“惠者,主之高行也。慈者,父母之高行也。忠者,臣之高行也。孝者,子妇之高行也。故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主惠而不解则民奉养,父母慈而不解则子女妇顺,臣下忠而不解则爵禄至,子妇孝而不解则美名附。”《管子·形势解》。在这里管子将妇子的“孝”与君主的惠,父母的慈,臣子的忠相提并论,列为四大美德之一。

齐景公欲厚葬投其所好的梁丘,晏子谏道:“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妻专其夫,谓之嫉妒。事君之道,导君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导父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晏子春秋·内谏下》。在晏子看来,那种能够劝导君主,亲于父兄,礼待臣下,惠施百姓,讲信义于诸侯的人才算忠臣,能够劝导父亲慈爱各个子女,对朋友诚实守信用的人,才算孝子。

墨子认为:“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是以仁者誉之。”《墨子·兼爱中》。只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悌,才是兼爱天下人的仁者,反映了普通老百姓以家庭为核心的孝道观念。

孟子受业于子思、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思想学说,整体的道德以仁义为重,提出了民重君轻的仁政思想,在仁义的前提下强调孝敬父母。《孟子》一书和《论语》、《中庸》、《大学》并称“四书”。其在孝方面有诸多论述。《孟子·万章》:“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事亲尊亲成了人的最高道德表现;还提出了孝亲后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泛爱观念。《孟子·离娄》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并未拘泥于禀告父母才能娶妻的枝节问题,而是从为了生子有后,从传承子嗣的角度出发来判断舜的行为实为行孝的实质,并称之为“大孝之子”。孟子把无后视为最大的不孝。这个观点,在当时的战乱人少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孟子把上古时“五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改为“五伦”。在社会中孟子认为最重要的是父子君臣关系,最终把仁义和孝亲、忠君结合起来,促使天下仁仁、亲亲。孟子还把上古圣王之尽孝作为楷模。《孟子·告子》:“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将孝悌作为伦理道德之基石,主张君王和圣贤都要尽孝,做天下人之表率,最终和孔子的孝悌合一。

荀子,战国后期人。孔子死后儒分八派,孟子发展孔子学说,荀子予以总结,并融合法家思想,形成了荀子学说,成为儒八派之一。荀子在孝道问题上吸收了孔子的孝道观,结合自己独特的观点,虽然在神权、君权、父权的社会里,臣服从君王命令,子服从父命令。荀子却认为,孝子应该在慎重思考后,分清对错后才服从,这才是孝道。《荀子·子道》说:“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荀子提出的“三不从”,从家庭上讲很有意义,他反对盲从导致错上加错。强调孝子在听从时要深思熟虑,以维护家庭利益为出发点。

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孝经》,从孝的基本伦理,孝道与政治的关系,孝道的实践三个方面阐述了儒家学派的孝道理论。《孝经》从内容上看,是孔子和曾子师生二人的对话,曾子闯,孔子解答,最后曾子整理而形成的。孔子弟子中曾子以孝著称,而且在孝道理论方面无论是从广度深度两方面都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国古代是以宗法家族制为核心的社会,“孝”是发展家族力量的主要精神和思想,是维系宗法血缘关系的纽带,是个人培养仁爱之心、礼义之心、报恩意识、责任意识、忠君意识的基础。《孝经》一开始就强调“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又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篇》第一章。在这里作者把“事亲”与“事君”联系起来,鲜明地体现出向政治领域的扩张延伸和忠孝混同的趋向。所谓事亲,也就是爱亲,敬亲,要求与父母相居共处时对父母敬爱有礼,赡养父母时要使其真正感到快乐而不是单纯地提供衣食,父母患病时要发自内心地感到忧虑,父母过世时要表示出真切的哀伤,祭祀亡亲的时要严格履行仪式等。对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的行孝事亲作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相应的规范。此外,《孝经》还提出“孝治天下”的伦理思想和政治主张,论述了孝与人本身、孝与家庭、孝与政治、孝与社会的关系,强调由“孝”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而天下平。在春秋战国时代,对于孝道思想,《孝经》是孝文化的完善和大成。反映的是孔子再传以后的儒家思想。

战国诸子虽然对“孝”给予了不同的论述,但其共同的特点是完成了孝亲与忠君的结合,使孝成为政治伦理与社会伦理中的重要范畴。

4.汉代孝道思想的政治化

汉代是“以孝治天下”著称,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孝的朝代,是封建忠孝一体的时代。作为一个社会的道德观念,“孝”对于汉代社会影响很大。汉初以孝廉察举士人,设孝悌力田之科,这是孝道政治化的开始。统治者从儒家思想受到启发,把孝悌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自汉惠帝以下的汉朝皇帝都以“孝”为谥,如孝惠、孝文、孝景、孝武、孝昭等。《汉书·霍光传》日:“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常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汉武帝增《孝经》立于太学,设孝经博士,使孝道思想成为汉朝统治思想之一。东汉时期则以孝道教化天下,“使天下诵《孝经》”《后汉书·简慈明传》。《孝经》被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重要的政治统治思想和意识形态来源,也是全社会通行的教科书,成为教育太子的必读书,孝成为重要的统治方法。在汉平帝时“立官稷及学官。郡国日学,县、道、邑、侯国日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日庠,聚日序,序、庠置《孝经》师一人”《汉书·平帝记》。这说明孝的教育普及到汉代的各级教育机构中,成为培养各级官员的基本教材,通过颁布一系列尊老养老的法律规定,向社会传播,强化孝道观念。汉初推行经改造的孝道思想更适合于新兴封建王朝的需要,使之成为实现传统儒家的修齐治平的目标的出发点和有力途径。

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学说,将儒家的人伦孝道思想进一步政治化,由普通家庭的事亲以孝,转移为事君以忠,具有故意移孝于忠的意图。《汉书·严助传》说“臣事君,犹子事父母也”,反映了汉代孝道观念出现的新变化,即忠孝一体观念的形成。汉代的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开始让郡守从所辖区域内举荐孝悌清廉者给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任用授官,此法称谓“举孝廉”,被举荐者称为“孝廉”,成为汉代一项重要的选官制度。对于儒家来说,“忠”就体现在“孝”里面,“国”不过是“家”的放大形式,家国同构的宗法格局造就了忠孝一体的伦理思想。总之,汉代的孝道思想,通过对三代、先秦孝道思想的继承、改造,完成了由奴隶制型向封建制型伦理观念的转变。如果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看做是由传统家庭人伦思想向社会政治思想在理论上的完成的话,那么“以孝治天下”成三、传统孝文化的困惑与现代对策为汉朝统治者实现这种转变在实践上的完成。《孝经》的推广、传播,成为实现这种转变在教育上的完成。从中也可以看出,汉代孝道思想在由事亲的人伦家庭的孝向事君的政治化的忠的转变过程。当时忠、孝的内涵及实现的方式方法虽然还是比较理性的,但已经出现了向愚忠愚孝演变的趋势延新。试论中国传统孝道思想的演变【J】.甘肃高师学报,2001,(3)。

5.唐宋以后孝道思想的异化

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后,被历代统治者改造之后的儒学,逐渐居于正统地位,孝的思想随着儒学的改造,也被全面改造。

司马光《温公家范》卷之五下篇记述的一段话:“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暂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乃苏,欣然而起,迸于曾皙闻:向也,参得罪于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暂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弟子日参来勿内!”在这则故事里,曾皙未免小题大做,而曾参在昏迷醒后仍然能够用琴声来向父亲报去平安。可以看出司马光对这则故事推崇的目的,在于宣扬“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只有不是的子女”的愚孝思想,宣扬这种无原则的对长者的逆来顺受的愚孝行为,子女人格的扭曲不言而喻。“大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在孝亲、忠君、建功立业中,人们既能从“忠君”的实践中获得功名利禄,又能从“孝亲”的舆论中博取美名。

唐代,“不孝”成为刑法“十恶”不赦的大罪之一,如“不孝”罪的内容有:别籍异财,辱骂父母和祖父母;居父母丧白行婚娶;闻父母与祖父母丧,匿不举等。将孝作为维护封建礼教的政治统治手段,在法律上予以肯定。

将孝纳入刑法之中,以不孝为名治罪,这是唐宋以来对孝道异化的最大的特点。

(三)中国当代感恩教育

总体上来说,当代感恩教育才刚刚起步(有观点认为早在1994年马云献,扈岩。大学生感戴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5):387-389。),有关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期刊论文和少量硕士学位论文。当前教育理论界比较认同的感恩的定义,是陶志琼在《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中对感恩的解释:“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在当代,有了一些从伦理学方面对感恩进行论述的专著。到目前为止,本人主要收集到《学会感恩》(夏午主编,中国民航出版社2005年版)、《学会感恩,懂得分享》(风云著,长安出版社2006年版)、《感恩》(小山主编,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感恩:孝敬父母一定要做的事》(莫伦主编、卓雅编写,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版),它们或是以伦理故事、哲理小品的形式,或是从感恩与情感、人生、工作的关系角度展开来诠释感恩,与学校感恩教育关系不大。

来自CNKI的调查:2002年,刘万能最早提出《有必要进行感恩教育》刘万能。有必要进行感恩教育【N】.中国船舶报,2002-05-31;2003年,李元卿在光明日报撰文《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不能少》李元卿。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不能少【N】.光明日报,2003-11-08;2004年开始有题为感恩教育的期刊论文;2005年始,大量关于感恩和感恩教育的文章、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出来了。关键词为“感恩教育”,检索方式为“题名”的CNKI检索结果(2002-2010)785篇,按年分别是:1、1、4、34、65、143、147、177、213篇,逐年呈快速上升趋势。学科涉及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检索词为“感恩教育”的论文共41篇。

已有的研究关注的主要是大学生和青少年弱势或特定群体。其中约75%的学者目光集中在研究大学生群体或特定大学生群体的感恩教育,如喻文德《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刁艳红和高小华《关于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培养的思考》、萧家芳的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约15%的文献是针对中小学生、学前幼儿群体,如易晓明《感恩教育,让孩子感受生活的幸福》、杨北宁《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思考》、漆智辉的硕士学位论文《新时期高中生感恩教育及实践模式探讨》;只有约10%是针对青少年整体的研究,如张长水和李化树《青少年感恩教育探析》、高爱芳和高卫松《学校品德教育应首推感恩教育》、张建平《感恩教育:一种回归生活的德育实践》。在针对青少年整体的研究成果中,有针对感恩教育特定功能或特定问题的探讨,如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林若红《感恩教育——高职德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李颖菁的硕士学位论文《初中语文课程中的感恩教育》;有针对特殊群体感恩意识的研究,如蒋平和阳德华《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缺失问题研究》、贾秋喜《感恩教育:聋生良好品德培养的重要一环》。

学者们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探讨了当代青少年缺乏感恩意识的主要表现;分析了影响青少年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多种因素,但归结起来主要是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这四个方面的原因;并根据感恩缺失的形成原因与表现内容——对应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如营造良好的感恩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从认知、情感和实践三个方面不断深化感恩教育的内容,全方位拓展开展青少年感恩教育的途径,寻求感恩教育的有效方法等等。

国内心理学领域对感恩的研究最早见于1994年马云献,扈岩。大学生感戴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5):387-389。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采用的是“感戴”(gratitude)一词。但从研究的内容来看,“感戴”与“感恩”是基本一致的。该文对国外有关感恩的研究作了简要回顾,并根据麦卡洛(McCullough)等人有关感恩的“层面(Facet)理论”,编制了“大学生感恩量表”,该量表包含感恩深度、感恩发生频率、感恩对象的广度及感恩的集中程度4个维度,共14个题项,采用五点计分方法。随后一些学者开始从心理学角度对感恩进行实证研究,认为感恩与心理异常显著负相关。并通过实验干预证明感恩与心理健康之间呈现因果关系倪凤琨。大学生感戴情感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干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因此,认为进行感恩教育、培养感恩情感对于提高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双重功效。

三、感恩文化的经济价值

以孝文化为例以儒家文化为内核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儒家文化忠孝节义皆为恩任现品。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J】.孔子研究,2005,(1),而尤以感恩倡孝文化为最。传统文化首推“孝”——百善孝为先清·王永彬《围炉夜话》。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肖群忠。中国孝文化研究【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3。由于人们长期对传统文化的固执与偏见、否定与批判,传统文化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逐渐淡化,新生一代更加缺失。传统文化不仅仅从属于、服务于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更需要传统文化。文化作为意识形态,能够节约社会的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53。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文化不会终结。从经济的视角来看,弘扬传统“孝”文化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开发和弘扬传统文化精华,对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意义重大。为此,笔者站在现时代的角度,以传统孝文化的时代价值之经济价值为例,说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孝文化是招商引资的“梧桐树”

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具有血浓于水的强大凝聚力,它能够把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心连在一起。特别对海外华人,孝是一根敏感的神经。孝文化所蕴含的祖先崇拜、亲人眷顾、乡土依恋等等,对人们具有很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它最能唤起人们的孝亲意识,勾起人们思乡寻根之情。当年一句“孔府家酒,叫人想家”,就让孔府酒业红遍世界,靠的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孝文化中“聚拢人心、整合人力”的这一合理因素,通过大力宣传华夏同宗的观念,寻根问祖的寻亲心理,肯定以乡土为美的审美情趣,将世界华人凝聚在一起,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作贡献。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大批华侨从海外带回大量资金和高新科技到祖国投资,这一方面是国内投资环境改善的结果,另一方面可以说是孝文化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所体现的现代价值。“经济的一半是人文,经商的一半是人品。”孝文化越昌行,说明你这个地方民风淳朴,可亲、可信,而社会环境之祥和则可以增加海内外投资者的信心。

根据《湖北日报》2005的报道,2004-2005年9月,孝感有11个文化项目招商成功,到位资金2.8亿元。投资6000万元的孝南天仙园、投资3000万元的孝文化城、投资2000万元的双峰山孝文化主题公园等“孝文化”载体今年先后动工。投资1.2亿元的应城汤池旅游度假区建设将于10月竣工。巨大的孝文化吸引力,吸引华夏儿女和那些先富起来的商人回乡参与文化建设湖北孝感市打开视野,文化招商呈现一片红火【N】.湖北日报,2005-09-28。作为灿烂文明古国,我们的许多历史文化古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成为唯有这个民族、这个地方所独有的文化形式。这种独特的文化,会引起外部世界的强烈兴趣,从而促进外部资金的投入。经济不发达地区如果能充分挖掘和利用这种历史文化优势,就可以做到经济上的少投入而产生巨大的文化吸引力,反过来促进地域经济的繁荣。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确有双赢的好处。

(二)孝文化是文化旅游的“吸铁石”

对文化的向往是社会发展的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现代旅游本质上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审美享受,是旅游者对文化的诉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们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文化向往是属于精神领域中的高层次需求。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主要是满足人们文化向往这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文化享受,独特的旅游文化是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源泉,它就像一块巨大的吸铁石,吸引来自世界各国的爱好者。到曲阜一定是来看孔子的,去潍坊一定是来放“风筝”的,而到丰都一定是为了见“鬼”。鬼,可谓腐朽之物,可是丰都人却化腐朽为神奇,让“鬼”为人服务,独树一帜的“鬼文化”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和外国人,大获经济效益。文化引力往往超过经济引力,文化本身也能够创造经济效益。日本每年有几百万人到世界各地旅游,有几万亿日元向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地区投资,如果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所形成的文化向往和异国他乡具有的经济引力、政治引力、文化引力,这种跨国行动是不可能产生的吕伯凌。论孝文化的特点及其现代意义【EB/OL】.华夏经纬网,HTTP

以孝感为例:孝感是因孝而得名的城市,孝文化已成为孝感市靓丽的城市名片,成为该市打造旅游品牌的根基。近几年来,全市旅游经济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全市年均接待游客在270万人次以上,年均创旅游收入8.7亿元,占全市GDP的2.38%,旅游从业人员75113人,其中直接就业人员13628人龙玉祥,晏劲松。基于孝文化的孝感市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9.7。孝感旅游堪称传统孝文化旅游之典范,充分证明了孝文化的旅游经济价值。一些有丰富孝文化内涵的地域,完全可以像如今红得发紫的红色旅游一样进行打造(如建“孝文化教育基地”),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旅游经济价值。

(三)孝文化艺术产品是繁荣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

“兴奋剂”与国外大片宣扬血淋淋的暴力和个人英雄主义不同,中国成功的文化艺术产品充满着亲情的温暖。现在,反映传统孝文化的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在文化市场上,曾国藩家书、朱熹治家格言、严氏家训等历史名人的道德言教以及三字经、千字文等通俗读本大量出现,越来越受青睐。反映传统孝文化的影视作品也很受欢迎。如以“卖身葬父”的董永为主人公的电影《天仙配》家喻户晓,百看不厌;花木兰,一个代父从军、被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的女子,她的故事更是被多种样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多次重拍,影响波及美国和全世界。美国就曾制作成迪斯尼经典动画大片《花木兰》,轰动全世界。2009年12月2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中国新版电影《花木兰》上映五天票房破4500万!甚至还引起了美国《时代》杂志的关注《花木兰》引美国《时代》关注,中国题材大热【EB/OL】.新浪娱乐【2009-12-07】,

其实,孝文化本身就是经济资源和无形资产,经过选择和开发,孝文化的特殊文化内涵和文化形式能够转化为商品,形成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如开发孝文化旅游观光产业、孝文化娱乐演艺产业、孝文化教育产业、孝文化医药卫生产业、孝文化食品工业产业、孝文化餐饮产业、孝文化服装产业、孝文化体育与保健产业、孝文化会展产业等等,以及其他领域的孝文化工业产业,形成系列孝文化产业链,培育出一批具有鲜明孝文化特色的重点企业和知名产品。这样,不仅发扬了传统文化,也盘活了一方经济,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与繁荣。同时,举办孝文化活动也会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一是年俗中的祭祖活动、节俗中的敬老活动、婚俗中的敬拜活动、丧俗中的守孝活动等;二是举办中华孝文化节、艺术节、文艺晚会等文化艺术类活动;三是举办一些影响较大的中华孝文化论坛、孝文化研究国际会议等政治与学术活动,使孝文化的无形精神与有形物质融为一体,其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不可限量。

总之,只要我们开动脑筋,深入挖掘,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孝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广阔市场就会大放异彩。

(四)孝文化是企业凝聚人心、增加效益的“润滑剂”

企业文化是凝聚人心、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无形资产和力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是一种像奖金一样可以激励员工的“胡萝卜”。孝文化就是这样的企业文化。孝的本质是一种责任,以孝文化为企业文化有利于培育员工忠诚度。孝文化强调每一名员工都爱岗敬业,有责任感,讲职业道德,对企业忠诚。企业发扬孝文化,就是要让员工认识到企业就是员工的衣食父母,企业不仅给了他们衣食之用,还给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干、成就一番事业的用武之地。那么,我们该怎样来报答企业的养育之恩呢?——这样的企业文化自然会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拼搏奉献精神,促进企业发展。所以,孝文化是企业的“润滑剂”,它能够起到凝聚人心、增加效益的作用。

双星集团就是一家将“孝文化”培育成为企业文化的成功例子,使它从一个资产总额从不足千万元、濒临倒闭的制鞋企业发展成为资产44亿元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创造了中国传统行业创名牌的奇迹,被誉为“双星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双星文化其实就是包含了孝文化的企业文化。双星将“二十四孝”搬到企业,组织员工参观“孝文化”展馆,不断激发员工对企业的感恩之情,努力打造“名牌员工”。妙用“孝文化”增强了员工的职业道德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拼搏奉献精神,促进了双星名牌发展王开良。汪海:中国企业要运用好民族文化【J】.企业文明,2004.2。

同时,孝文化在中小企业(家族式企业)的健康发展方面还有特殊的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健全的过程中,由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大多最初采取了家族式企业的形式。家族式企业是通过家长来进行管理的,企业的重要部门都是由家族成员来负责,由于家族成员存在着血缘关系,家族成员之间比非家族成员具有更高的信任度,由家族成员来承担企业某个部门的管理,可以极大地减少中小企业初期发展中在管理上的监督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孝文化在家族式中维系着家长在企业中的领导地位,而家长会从家族成员的利益最大化出发,首先考虑家族成员在家族企业内的就业,优先吸收家族成员进入企业工作,缩小家族成员间的收入差距,从而有利于缩小整个社会的收入差距。

(五)孝文化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指出: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具有节约社会的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53。现代新儒学主张在市场经济中弘扬儒家文化传统。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在现代新儒学的文化背景下发展国家经济的,促进了这些国家和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取得了像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这样的成绩,被称为“儒家资本主义”刘晋军。论儒家孝文化与现代国有企业文化之间的冲突【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这个事实说明,以儒家文化为集中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可以成为现代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催化剂”。

孝文化拉动了“内需”。现代社会,文化总是和经济伴生在一起。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其本身都蕴涵着一定的文化经济因素,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每当春节临近,人们向四面八方奔走,为的都是“回家过年”,由此产生的仅交通运输费用一项就非常的可观。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无不是文化活动和经济活动伴生在一起,精神享受和物资的消费交错在一起。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在衣、食、住、行、玩等方面,不知要投入多少钱。中国的“假日”多与忠、孝关联,独具特色的“假日经济”拉动了包括交通、餐饮、购物、旅游等消费,其经济价值何止百亿。

孝文化有利于弥补社会保障之不足。在现阶段,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而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在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着不健全和不完善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赡养老人仍然完全由子女来承担,因此,宣传孝文化中的“养老”功能,必将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发挥积极的作用。即使有朝一日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来了,也不可能尽善尽美,因此,宣传孝文化中的“养老”功能,也有利于弥补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

孝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家庭伦理,影响人们的消费结构,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经济关系。孝文化强调对老人的孝敬和孝顺,必然影响到家庭消费结构。对于一个孝文化影响较大的地区或家庭,尊老敬老消费品的比重,特别是丧葬费的开支等必然大于孝文化影响相对较小的地区或家庭。当孝顺成为评价一个家庭或一个人的荣誉,成为一种社会资本的时候,这种影响就更为明显;孝德的本质是代继公平,因此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经济关系。当今社会出现的“啃老”现象,是家庭伦理失范的一种表现。啃老族是指那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族群,他们靠“啃老”而生存:侵占老人的住房,花费老人的收入,危害老人的合法利益,降低老人的幸福指数。孝文化所倡导的孝顺和孝敬父母,对于维护父代的合理权益,防止子代对父代的权益侵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孝文化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对调节家庭财产分配,构建和谐的家庭经济关系仍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文化消费的水平也提高了。孝文化的特殊文化内涵和文化形式能够适应全社会的文化需求,具有广阔的文化市场,是值得开发的文化经济资源。我国目前一些地区和城市开始围绕“孝”字做文章,打“孝”字牌,在开展“孝文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手段,利用本地区、古代城市流传下来的“孝”文物,营造“孝文化”氛围;在旅游中增加“孝文化”含量,把本地区、城市的“孝文化”特色充分地表现出来,并以开展“孝文化”艺术节的形式,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以此吸引海内外孝子和讲“孝心”的炎黄子孙,从而促进旅游和开发,繁荣经济,推动社会发展之目的。当然,由于传统孝文化是古代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的产物,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必然存在诸多的不适应。孝文化在经济中是发挥积极作用,还是发挥消极作用都是有条件的,并且有些条件是共生的。挖掘孝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除其消极作用都不能离开经济条件。只有正确认识孝文化发挥作用的经济条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价值和经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