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游西回
20978400000026

第26章 横穿历史长廊

再说先锋丁水侠向左道走了一段路时,巢驼鸟发出“呼呼”声。丁水侠一惊,巢驼鸟从来没有发出过这样的声音!他有点紧张地向左道前一看,原来此道深邃无比,一眼观不到尽头。

“黄将军!此道好像是无尽头之道!”丁水侠急忙回头向黄瑞兰叫喊道。

黄瑞兰看了一眼李上策,李上策又看了一眼扶苏今昔,问到:“左道很深远,怎么会是近道呢?”

扶苏今昔答到:“说此道为近道,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说法,我活这么大并没有走过,也没有听说过其他人走过此道。”

黄瑞兰此刻感觉到,这样仓促地安排队伍走左道,可能风险太大了,他想命令队伍停下来。

李上策突然抽出宝剑,“叭!叭!叭!”三声军令响起,大声喊道:“无论前方是有如何凶险,就是刀山火海,万丈深渊,我军也要踏平经过,无人无神无鬼可挡我军矣!”

说来也怪,那只巢驼鸟听到李上策这么一嗓子军令,竟不发出“呼呼”声了,这徒增丁水侠的勇气。

走着走着,虽是白天,前方的路越来越黑,整个队伍没有人声,只有军马的蹄声,和行军人的脚步声。

“大家有配行军鞋的敢快穿上!”李上策想到胡老夫人的行军鞋。

众人纷纷穿上,四位书生也连忙穿上胡老夫人送的行军鞋。

“你和公子没有行军鞋怎么办?”黄瑞兰问李上策道。

李上策没有回答黄瑞兰,只是手握佩剑,眼盯前方。

扶苏今昔并不知道行军鞋一事,何况扶苏后裔行军打仗都是赤脚行动,因此,也没有深问行军鞋一事。

又走了一段路程,突然靠路的左边,出现了微弱的亮光。

“有光!前方左边有光亮!”丁水侠在前方报军情。

扶苏今昔听到“光亮”二字,大声说到:“看来祖上传说下来的都是真的了!”

李上策和黄瑞兰不解,李上策问到:“公子扶苏祖上有一传说是什么呢?”

扶苏今昔答到:“曾有祖上传说,左道神秘,然遇微光后,一切会柳暗花明。正应到:千里暗道,一光即明。”

再说丁水侠已离光亮很近了,他看到光亮是从左边一间小屋的户牖里照射出来的,于是喊道:“我已接近发光的房屋了!”

扶苏今昔忙对李上策说到:“军师!暂叫军队停下来。”

李上策喊道:“先锋丁水侠!停止前进!”

扶苏今昔又说到:“我陪军师快马到前方去。”说着就驾马,与李上策急步赶到队伍前面。

李上策停马一看,一间小屋,只有一扇老旧的窗户。窗户里发出的光线也是微暗的。

“少将军!你终于来了呀!子子孙孙,等了你们不知多少辈呢。”从屋里走出来一位白发老头,虽皮糙身薄,仍然眉清目朗,满脸堆笑地对扶苏今昔说道。

扶苏今昔忙下马还礼道:“祖传百代,我是最不孝一代,不敢进来打扰先人。”

那白发老头收住笑容,答到:“谈何打扰,我大秦上千年以来,从没有遇到这样滑铁泸之辱,你们重任在身呀!”

扶苏今昔不解老翁之意,李上策理解了,忙欠身答到:“是后人不孝,是后人不才了。”

白发老翁又答非所问地说:“前方就是我大秦一千多年的大道,我这就领你们过去。”

李上策马上对后面喊道:“先锋丁水侠!随我走进来!”

丁水侠打起精神,紧跟在李上策之后,丁水侠后面是李双木子等依次而行。

白发老翁带头第一个向前走,步履轻盈,双鬓飘逸,不一会,老翁停了下来,用右手指着左方说到:“我们经过此河,你们就可以一路畅通无阻了。”

李上策沿着老翁的指向一看,前面渺渺地展现着一条长河。

扶苏今昔脱口而出:“我从不知道北街小站深山野外还有这么一条河!”

白发老翁严肃地答到:“无河哪有山?山河岂能分开家呀!”

老翁接着安排道:“众人依次跳上这条船,我在后面划船,众人只顾观看四周,或闭目养神。”

李上策一看,不解道:“这条船船体如此窄小,怎么能装得下这么多人畜?”

白发老翁也没有答话,只是催促众人快上船。

奇怪得很,小船居然把所有的人马驼鸟都装进去了!

老翁见众人眼光惊愕,于是说到:“这就是我大秦国河山的神奇,小船只要行驶进这条河流,船仓看似不足够用,实装人无数了。”

又过一会,小船在老翁的划桨下,飘然启动,迎风破浪前行而走。

黄瑞兰看到只有老翁一人在划船,忙走过来,想帮他一把。老翁说到:“在大秦河流里划船,岂是用人多来解决问题的!你们不用管我了。”

黄瑞兰道:“我们看你一个人很辛苦地划船,内心是过意不去的。”

白发老翁答:“世人辛苦不在费力费身,而在于费脑。若脑子思前想后,左顾右盼,患得患失,岂有不辛苦之理。”

黄瑞兰无法,只得回转头过来。

“吾船一碰水,顺风又顺水;吾船一沾地,事事都如意;吾船水中游,万事不用愁。活百岁不比一岁留名,活千岁不如一时留声,活万岁不如小草重生…”老翁边划船边唱起歌来。

丁水侠正站在白帆侧,惊说:“此刻正是顺风,老船工为何不扬帆起航?”

老翁大声答曰:“春天扬帆,虽顺风航行,但形似春帆楼,此是我大秦朝一耻矣!”

众人不理解老翁之意,也没有深问个究竟。

这时,从河的两岸传来猿猴的叫声。

“我想到了一首诗啊!”雅书北触景生情,“两岸猿声啼不住…”

雅书西听到雅书北在朗诵诗,突然想起一件事,说到:“前几日我专门考究了《水经注》一书,发现里面记载着白帝城一带山的北岸是没有猿猴的,只有南岸有猿猴。原因是北岸风向不对,非常寒冷,猿猴根本无法在那里生存。而且据说还有人曾专门测试过,把猿猴放在北山,最后它一定会想办法到南岸边来。

因此,我认为李白诗应该改一个字,把‘两岸猿声啼不住’改成‘南岸猿声啼不”。”

此刻众人都沉浸在无垠的激动中,没有人理会雅书西的胡言乱语。

黄忠看到河水涌急,而行船很慢,不禁疑惑道:“船行得如此之慢,我们要去帮帮老翁。”

黄忠看没有人理会她,于是忍不住对老翁喊道:“先人!要不要我们过来帮你划船呢?”

老翁见是一位妙龄女子大胆地向他喊话,笑道:“好大口气的姑娘!在我大秦河流畅行,大言说你能帮我!”

黄忠说着已过来。老翁停了下,大声对黄忠说到:“姑娘!不要认为我老啦!只要我自己不认为自己老了,那就不会老的!你不用管划船之事了。”

黄忠忍不住又问到:“那北街小站河流中的船如此这般航速,是行不快还是不愿行快?”老翁又笑着答到:“快与慢本身就是相对而言的。再过一崇山脉,就进入了历史长廊,在历史的长河中,哪有不快的行船?”

黄忠听说船很快要驶到历史长廊了,心里高兴起来,争着向前方观望,把刚才的疑问----所谓不快的船给忘记了。

行船窜进了一层迷雾,迷雾为乳白色,但很厚重,船上的人都被迷雾积压着互相看不见。这时,雅书西突然说到:“有一位哲学家说过,最难拨开的是历史中的迷雾,看来一点也不假,我们今天要走向曾经的历史,但历史总是在迷雾中存在。”

黄忠还是有点惊讶的问到:“历史长廊还有多远能见到?”

老翁又答到:“其实我们已经进入历史长廊了。”

黄忠听后满脸疑惑地问到:“我怎么没有见到任何东西呢?”

还没有等到老翁回答,这时雅书西又说话了:“你对历史的了解程度决定你眼睛透过迷雾的力度。我已见到历史长廊了。”

雅书西说他见到历史长廊了,大家都很意外和惊骇,老翁也很惊奇,说到:“我朝的书生算是最幸苦的了。此刻的迷雾是最厚重的,如果能在这么厚重的迷雾中,见到历史长廊,这要读多少史书才能做到呢。”

“你祖上姓什么呀?”老翁边摇桨边问雅书西。

在三河方亭,雅书西算是被其他书生边缘化的人物,今天听到这么一位沧桑之人主动问他姓氏,雅书西激动地答到:“我祖上姓危!危险的危!”

老翁说到:“难怪今天一大早,就有喜鹊在我屋前大叫,还真是有远亲登门来了。”

众人不理解老翁说这话的意思,雅书西理解了。原来“危”字姓,是根源于前远古时代“秦”字姓。秦姓建立了一个朝代叫秦朝,后来“刘”字姓推翻了秦朝,秦姓辈携家带口逃跑到长白山大森林中,从此改为“危”字姓。这一族“危”姓从那时起,就立了家训:不做官,不致富,代代读书,冷眼观历史。小孩子从出生那时起,就学着如何观看历史,因此,这支“危”姓代代有观历史之人,也是目前最懂历史的姓氏之一。

“你们看,这边就是冷兵器时代!”雅书西高声说道。

香追艳惊讶道:“我怎么只看见血红色的一片呢?”

雅书西答到:“冷兵器时代是战争极多的年代。这个时代,地球可被人类利用的资源缺乏,人类为了生存,弱肉强食,战争频频爆发,故这个时代是血染的时代。”

“那我们大清朝现在是处在什么时代呢?”艳追香问雅书西道。

雅书西想了想,答到:“我大清目前处在冷热兵器相杂的阶段。”

“那叫什么阶段呀?”黄忠来兴趣了。

还没等雅书西回话,黄瑞兰又说到:“我看见这边是很厚的一堵墙…”

雅书西答到:“在冷兵器时代,人类积攒了深厚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像一堵墙将人类与其他动物,从思想上完全隔离。也就是,在冷兵器时代,人有人脉,畜有畜圈。”

行船似乎加快了航速向前走,突然从行船的北侧传来了一首古老而沧桑的歌:“滚滚小站河,负重数万年,环见青山与倒影,一年复一年。岁月似河水,东去无所回,不见当年英与杰,依旧地与天。鱼在河里游,无需分东西;鬼在人间走,安能辨雌雄…”

黄忠紧盯着历史长廊,突然说到:“两侧的墙越来越单薄了。你们看,这中间像是有一口洞!”雅书西解释道;“宇宙发展到这个时代,社会资源己被开发出来了很多,科技进步很快,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界之间不像以前那么敌视了。”

黄忠又问到:“那这是哪个时代呀?”

雅书西无言以对,这时老翁答到:“这时代还没有到来,但历史长廊已展现出来了,可见历史不等人啊!”

丁水侠见水无数,甭说一条河,大海曾是他的第二故乡,但他还是被今天北街小站河的气势所震撼,不禁脱口而出:“大清太奇特,太玄妙无穷了。”

也就在丁水侠感叹之时,前方突然大亮,阳光直射头顶,原来时间已到晌午天了。

当行船到达此处,北街小站河水徒然放缓,波浪似巢湖水般平静。

“好了!我就送你们到这里,我知道你们紧急,但我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不过,临别之际,我得送你们一真相,你们今天所见都是北街小站河多年生息所产生的幻影,这种幻影如海市蜃楼般,不是经常出现。今日算你们走运了。”

老翁说完又指着前方说到:“过了这座山,你们北街小站行程就算差不多走完了。”

黄瑞兰走过来向老翁施礼道:“多亏先人相送,感激涕零…”

老翁憨态地笑道:“你不要感谢我,要感谢的话,你们得感谢胡老夫人。是她老人家只给四十二双行军鞋,又正好让李上策和公子扶苏今昔没有穿行军鞋,他们俩的体重正好叁佰玖拾玖斤。这样的体重是我船行得最快的重量呢。”

黄忠不理解地抢问到:“那我们穿行军鞋的人没有重量吗?”

老翁一脸敬重地答到:“这就是胡老夫人一生创造的伟大了。”

自从离开三河小镇,胡雨石一直处在兴奋和紧张之中,当老翁说到他的母亲时,突然想起香追艳在北街小站城门外说到的一个字,大叫一声,不省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