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爱默生
在哈佛,有这样一个故事:
拜伦斯太太是小镇上的一位小蔬菜商。在经济大萧条时期,食品和钱都极度紧缺,物物交换就被广泛采用了。
在镇上,有几个家里很穷的孩子,他们经常去拜伦斯太太的小店。不过,他们并不想购买什么东西。尽管如此,她总是热情地接待他们,就像对待每一个来买菜的大人一样。
“你好,伦安!今天还好吧?”
“你好,拜伦斯太太。我很好,谢谢。这些青菜看起来真不错。”
“可不是嘛。伦安,你妈妈身体怎么样?”
“还好。一直在好转。”
“那就好。你想要点什么吗?”
“不,太太。我觉得你的那些青菜真新鲜呀!”
“你要带点儿回家吗?”
“不,太太。我没钱买。”
“你有什么东西和我交换吗?用东西交换也可以呀!”
“哦……我只有几颗赢来的玻璃球。”
“真的吗?让我看看。”
“给,你看。这是最好的。”
“看得出来。嗯,只不过这是个蓝色的,我想要个红色的。你家里有红色的吗?”
“差不多有吧!”
“这样,你先把这袋青菜带回家,下次来的时候那个红色的玻璃球给我带来。”
“一定。谢谢你,拜伦斯太太。”
镇上还有两个像伦安一样的小男孩,这三个孩子都家境贫寒,他们没有钱买菜,也没有值钱的东西可以交换。为了帮助他们,而且又要显得自然,拜伦斯太太就这样假装和他们为一个玻璃球讨价还价。就像伦安,这次他有一个蓝色的玻璃球,可是拜伦斯太太想要红色的;下次他一定会带着红色玻璃球来,到时候拜伦斯太太又会让他再换个绿的或橘黄的来。当然一定会让他捎上一袋上好的蔬菜回家。
很多年过去了,拜伦斯太太因病去世了。镇上所有的人都去向她的遗体告别并向家属慰问。这些人里面,有三个引人注目的小伙子,他们衣着相当体面庄重。
这三个小伙子就是当年经常用玻璃球之类的小玩意儿和拜伦斯太太交换蔬菜、食品的那几个穷孩子。在向拜伦斯太太的女儿凯蒂慰问的时候,他们告诉她,他们多么感激拜伦斯太太,感谢她当年“换给”他们的东西。
现在,这三个孩子再也不需要她接济度日了,但是,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她,在她已经失去生命的右手里,握着三颗晶莹闪亮的红色玻璃球。
哈佛哲语
不知道善就一定不能为善。善行是体现“善”的唯一途径,而善行能温暖一个人的一生。真正的友谊一定是以真、善、美为导航的,唯有这些才不会偏离纯真与美好的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