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山意未离云
21139200000029

第29章 黄赤散

西北传来捷报,童太尉大破党项狼狗,并搜得奇书《六壬》,官家大喜,封赏百官,大赦天下,拉着林灵素的手不住说道:“还是卿家你最是解对了天象!”

林灵素抓住机会,他说道:“天助陛下,天助大宋!现奇书就快齐备,陛下就快回到神宵天阙!极乐世界指日可待!指日可待!”

喜事才传开来,东京却又预备下丧葬——徐惜惜自杀了,在她得知夫君凯旋的消息后。她以为这老内官此去是回不来了,没想到,真正该走的人是她。

在蔡京料理过儿子的后事,她即被轻舟快马送到了童贯府上,太尉大人自然是喜不自禁,特命府内亲眷唤她作“将军夫人”,以恭显其朝廷要务之功。嫁入童府三天后,老内官依所授军令出征,她也终于又活了过来。

三天如地府。任凭童贯怎的练那黄赤之道,皆是空空,大内官终究也只能是个内官,童贯能够办到的只剩对她无止无尽的变态折磨:抽打、牙咬,甚至火烛烧烫……。终究是个死——徐惜惜看得透了,也是悔之晚矣。回想那夜西湖画舫,得国相赎身,又被嫁入太尉府上,是何等的风光荣耀,又是怎样的被人艳羡,记忆中的一切还是那样鲜活的,鲜活得如若演绎了一枕黄粱般的讽刺故事,而她的,结局却关乎于生死。

错恋西风,今生误会。

柳絮累赘,无念无悲。

徐惜惜写了这句话给自己。她走了,偏体鳞伤……。无人伤怀。

童太尉仍旧大摇大摆地往回赶路,快子来报,京东路(山东)爆发了起义,官家急得乱跳,忙问林灵素该如何办下。

“陛下莫忧,此为东岳泰山大帝求陛下垂怜重视,待臣开坛做法,平息泰山之怨。”,官家听了,即命卿家(宋代帝王对近臣的亲切称呼)速速办理。这林灵素退出朝堂,寻得蔡京,各调了泰山碧霞道道姑庞归蒙并众女弟子,与海州知州张叔夜率了兵士,趁夜偷袭,不出三日就降了义军。

碧霞道虽全为女道,然个个手持利剑,杀人如削竹;打斗之前道长庞归蒙给弟子各食一粒三仙丹,可使挥剑如雨,下刃飘飘如仙娥飞天之舞。

捷报频传,官家甚是大喜,赐庞归蒙紫衣一套。这宝物珍稀之极,由西域一种紫绒鼠的毛编织而成,夜行可见萤光。

碧霞道自张炼师创道,从来重吸纳、重外丹、更重济世救民,对修仙出仕却是无意。每每想到于此,庞归蒙就甚是烦闷,泰山五岳独尊,却无道仙,无半仙;碧霞道又不善御水火,不善雷法,因而总未得官家重视。庞归蒙练得三仙丹后,再将师祖张炼师所口传之内外丹诀要转为剑法,领众弟子苦加练习,现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现攀附上了林灵素这厮,庞归蒙觉得,她碧霞道出头的日子不远矣。

林卿家派了王重阳等一干道徒护送紫衣至泰山,王重阳素知泰山为隐士仙人散居之地,皆好炼丹之术,此行可趁势搜寻一番,或可得一二。于是不知使了怎样的招数,王重阳竟说服了林灵素,许他独自前往。才出了外城,王重阳运那闾山道法术,一晃眼到了泰山,他用了数日绕山而转,妄想找到一些‘黄赤散九’的蛛丝马迹。这黄赤散九是泰山炼师药神崔文子的毕生之作,可惜不得传承,实是治疗瘟疫毒瘴的神丹。

又再找了数日,王重阳仍旧一无所获。某日快要入夜,他掌了火把继续行走,到了长着一处两颗古松的山峰,他的脚被一块略有削尖的石头划伤,靠近看着,石块上刻着‘药仙’二字,王重阳大喜过望,在石块周围到处搜寻,伴随‘啊’的一声惨叫,掉进了石洞。

这是怎样的天意,他的手就抓住了石壁的一块突起,只受了点皮外伤。火把也还燃着,王重阳小心翼翼朝内走去,只有一口破烂的炼丹炉,残缺得只剩底座,他发现有不少炼灰残留,仔细筛过,竟找到了一粒黄色的丹药,王重阳喜不自禁,哈哈大呼‘天助我也!天助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