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剑尖上的国术
2114000000075

第75章 75灵猴蹬枝疾步追风

我这个猴形剑比较长,相当于一小套剑法了,因为猴形中要练出很多东西,我们先不说纵山之灵,先说猴子的跳跃,哪只猴子都是会蹦会跳的,不会蹦达的猴子就是个傻猴,所以在猴形剑中也有跳跃的动作。

第七个剑式叫“退步崩点剑”,在第六个剑式做转身高刺剑后,我们先把弓出去的左脚收回半步,回到左三体持剑的姿势,这时候双手握剑把剑立起来,剑尖指向天空,双手握着剑柄四指侧的剑刃朝向前方。

下面一个动作比较难,要求双脚离地向后跳起,在落步的时候,双脚要并拢在一起,在落地的刹那,双手握剑向正前方崩点,其实这一剑是个崩剑的变形动作,在猴形剑中要做成崩点剑,巧妙地利用剑尖,崩点敌人的手腕或者腹部腰带等部位,这是模仿灵猴的“偷桃献果”,使人猝不及防的一个剑式。

初学的诸君向后跳的时候,可以只跳半步,在这个剑式慢慢熟练的基础上,一点点的加大后跳的步伐,这个崩点剑也可以点的稍微低一点,剑尖可以指到敌人的下阴部位,这是这个剑法的下限,最低就点到这个位置就可以了,因为再低就没有攻防意义了。

第八个剑式式“灵猴蹬枝”,这个剑式是猴形剑的灵魂,在第七式退步崩点剑的基础上,脚下的步伐不动,身体微微的下蹲,呈并步崩拳的步伐就可以,双手持剑把崩点出去的剑收回来,剑柄在下剑尖在上,把剑竖立在身体前方。

此动不停双手握剑以四指一侧的剑锋为刃,从上到下在自己的左肩外侧划圆,当四指侧的剑锋行到身体左侧向外反撩而出的时候,左腿提膝脚尖朝上向前蹬出一腿,这一腿不用蹬的太高,然后左腿落在右脚前方,呈三体式的步伐。这个手中的剑和蹬出的腿要配合,力不能僵硬,当年我父亲在提醒我的时候,总说到一句话:“这是猿猴蹬枝,不是狗熊踹树!”。

呵呵!今天把这句话写出来,与诸君共勉。

猿猴蹬枝也是个连续的动作,在左脚落地的时候,双手从左肩反撩出的剑也应该撩到了极限,这个剑不能撩的过高,在左脚落步的时候,手腕要顺时针翻转,然后向前崩出一剑。

第九式叫“灵猴进香”,在三体式的基础上,右脚越过左脚向正南方开进一大步,落地的时候右脚全脚掌着地,右腿要曲膝。此时左脚跟到右脚旁边,用脚尖虚点地面,双手抱剑将剑身竖立在身前,这个动作要求这个纵身要远落地要轻,初练的时候先求姿势的正确,然后在慢慢地增加纵跳的距离。此时手中的宝剑立在身前,就像猴子烧香的样子。

第十个剑式为“独立点刺”,左脚上前一大步,然后微微弯曲并作为支撑腿支撑体重,右腿紧跟到左脚旁,双手抱剑剑身平行于地面,斜斜向上刺出,这一剑和高刺剑是一样的,都是奔敌人的面部去的,出剑要高些,与此同时右腿提膝而起,右脚作为支撑腿微微弯曲。呈一个独立高刺剑的姿势。

第十一式转身劈剑,右腿向身后落一步,呈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的四六步姿势,双手运剑把宝剑拉回到右侧腰际,然后以右脚为轴,身体右转180度面向北方,左脚落在右脚的前面,呈面对北方的三体式姿势,在转身的同时,双手举剑过头,在转身完成之后举剑下劈,呈标准的三体式劈剑的姿势。

这个十一式是简单的练法,其实这个转身的劈剑可以做成跳步,双脚离地跳起转身,然后一剑劈出,才是猴形剑的转身,这个就比较难了。我把这个终极的练法写出来,留给天份较高的有缘诸君,其实这路猴形剑有很多地方都是这样,随着你练习的深入,窜步、跳步等等,自己就练出来了。猴形剑的步伐灵活奥妙,可以说是没有定势的,因为灵猴本来就是“一身无定势”的灵兽,所谓的剑式和剑招只是适合初学的写法,其实灵猴的步伐是“圆转无滞”的。

第十二式名“疾步追风”,这个剑式很难要“三跳两纵”,虽然这个十二式我只写了四个字,但是这个“三跳两纵身”的剑法,你要回到起点才行。这个叫“跑剑式”,众所周知猴子是能跑能跳的,我家长辈认为,如果在猴形剑中没有跑动出剑的剑式,那么猴形剑还不算完美,就在这路猴形剑的最后,加了这个“跑剑式”,其实“跑剑式”,在形意拳谱中就是“疾步追风”,怎么改也没出形意的范畴,而且这个“疾步追风”,就是前面猴形剑正统姿势的变形练法,其实是重复的练习了前面的剑式,在写这个剑式之前,我先要把这些交代清楚。

第十二式是这么练的,从三体式的基础上,我们用崩拳的步伐向前迈三大步,首先右脚越过左脚向前纵跃一大步,然后左脚再向前纵跃第二步,紧接着右脚纵跃第三步,然后左脚落在右脚后呈右三体式步伐,在纵跃的时候,双手抱剑在胸前,在三体式落步的一刹那,向前上方刺出高刺剑,这时候脚下的步伐要落的很稳。

初学的诸君可以降低些难度,向前跑三步,右脚在前三体式出剑就可以了,等练习一段时间,慢慢地这个疾步就练出来了。

前面说的是“三跳”,后边我们再说这个“两纵身”,这个两纵身很简单,就是加了窜步的独立刺剑,我给大家提个醒吧,我一说诸君这个剑式就学会了,我们在前边学了窜步的龙形剑,龙形剑在起腿的时候,双脚离地向前飞跃,其实猴形剑就是用的龙形剑这个窜步,这个剑式我们前边是练过的。这也是我在前边要讲龙虎二剑的原因,龙形剑在纵身的时候是脚尖外撇蹬出,到了猴形剑就不是了,我们提膝纵跃出去就可以了。

在右三体式高刺剑的基础上,我们把剑抱在胸前,然后右脚蹬地左脚提膝向前窜出,在窜步纵身的同时,双手握剑向前方高处点劈,在落地的一刹那,左脚蹬地右腿提膝在身前再向前窜出一步,双手握剑再做一个点劈,这两个纵身要连贯,还是老办法初学的时候纵身不要太远,轻轻一纵就可以了,等到这个剑式做熟了,自然猴形的身法灵动就有了。

第十三式是猴形剑的收式,这两个纵身后落地应该是右三体式的步伐,此时在前边的右脚扣步,身体左转180度面对南方,然后翻腕劈出一剑,就变成了正宗的三体式持剑的姿势,这时候把左脚收回,右手持剑回到身体右胯侧剑尖斜斜指向前方,左手剑指回到左腿外侧裤线处就可以了。

猴形拳和猴形剑一样,出式不收式,因此猴形剑是没有收式的动作的,呵呵!所以我们做到这里,站起来就叫收式了。猴子没有打完架打完拳收式的毛病,因此在各种版本的谱书上,基本都沿袭了这个传统。

这路猴形剑算是一小路剑法了,虽然招式不是很多,但是对人身体的蹦跳圆转的锻炼还是很全面的,我自己也很喜欢这路剑法,最后这个疾步追风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如果诸君不喜欢,也可以从第十一式开始,这时候是剑法的转身,正好是面对北方的时候,从这个剑式开始,把前面的剑法从第一式开始再练习一遍,我们也可以回到出式的原点,然后转身做个三体式劈剑也可以完成这路剑法。

灵猴出剑必有所恃,在十二形剑中,猴形剑能名列第三,足以说明老祖宗对这路剑法的重视,热盼诸君能学会这路剑法,这个章节就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