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剑尖上的国术
2114000000087

第87章 鸡形剑浅说

在形意拳剑十二大形象之中,龙、虎、猴、马、鼍、鸡,前面的形象我们都说过,下面该说“鸡形剑”了,在学习鸡形剑之前,我们先要对雄鸡这个动物有所领悟,把雄鸡的神髓化到剑法中,这样我们练剑的时候大脑不空,心里才有东西。

听家里的长辈说,在大地震的时候,有的地方的公鸡和母鸡能提前上树去躲避,在灾难来临之前,百兽都有特殊的反应,这些动物都有比人强的地方,现代人把这种功能统称为“第六感”,起个名字很简单,但是要说清楚其中的内涵,怕没有这么简单。

家里的长辈认为,雄鸡实乃凤种,那就是说它的祖先有可能是凤凰,在古代凤凰被视为神鸟,有些神奇在身上出现,也许就没这么奇怪了。提到雄鸡不能不说“金鸡报晓”,在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界还搞了一个“金鸡奖”和“百花奖”,在形意拳谱书中,提到的这个词叫“司晨报晓”之功。

我个人以为,在鸡形剑中先提出这个“司晨”与“报晓”是正确的,雄鸡的打鸣很有特点,说“引吭高歌”并不为过,在古代农村,雄鸡就是古代人的“手表”,有了雄鸡的“晨唱”,才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雄鸡报晓是鸡的第一个神奇。在报晓之中,就衍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发声”,雄鸡打鸣要出声音,在形意拳门中“虎豹雷音”也是声音,这里边是不是该有点什么联系呢?

这么想就对了,雄鸡一唱天下白!

雄鸡的吟唱非常有特点,声音不在脖子,而是全身的劲力,顶头竖项然后发声,雄鸡鸣唱的时候,它的长脖子是动的,“以头领身”的样子在运动,诸君如果生活在乡村,一定要身上多看这种动物,雄鸡身上有很多奥妙。

古代人认为鸡乃“仁义之禽”,鸡虽然从古代演变为今天的家禽,但是它自身的习性没有改变,你在喂食的时候,比如说撒了一把米,鸡这种动物见到后,不是一个人独吞,而是“咕咕”叫,呼朋引类一起享受美食,所以古代都认为鸡是“仁义之禽”,形意拳要取的就是这“仁义”二字。因为形意拳剑要讲“中正仁和”,打拳要立身中正,要立意中正,心正拳才正,心邪拳比邪也。因此形意拳门的老祖宗在飞禽走兽中筛选这十二形象,那都是有深意的,用这个形象,用这个图腾,老祖宗为什么这样选择?他要告诉后人什么?

通过这个鸡形,老祖宗要告诉我们“仁义”二字,这是练鸡形剑之前,我们必须要揣摩到的东西,最起码打拳行剑身势要正心态要正。

第二个神奇之处是——鸡啄米。

不管是大米或者小米,鸡嘴的准确是无与伦比的,打击力度精确,且能频频继发,鸡啄米一个是准确,还有就是速度快,它的头和嘴可以和机枪一样连发,比如我们把半碗小米撒在地上,一只鸡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吃完,吃到地面一粒粮食也没有,这种打击的力度的准确和速度,是武者梦寐以求的东西。形意拳门的老祖宗早就想到了这里,“鸡啄米”的手法不只是打“人”还要打“穴”,打击敌人身上的穴道。这才叫形意拳的“鸡啄米”!

鸡嘴长在头上,在数千年的演变之中,因为用嘴进食捉虫的关系,鸡养成了“以头领身”的习惯,包括激斗的时候,不管是鸡爪还是翅膀打击敌人,鸡都不会忘了“以头领身”这种身势。呵呵!我们人类因为嘴巴的功能渐渐变成了吃饭,而不是捕猎,这个功能退化了。泰森在比赛时候,咬了敌人的耳朵,人只有到了“情急”的时候,才会想起来这一招,所以一个不练武功的正常人,“以头领身”这种祖传的基因已经渐渐的磨灭了,要想成为“武”中的高手,必须要改变后天形成的很多坏习惯,才能谈到技击。

鸡能啄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雄鸡的视力非常好,在激斗中好眼神占得便宜那是大了去了,在武术中,其实有专门练眼神的方法,作为一个习武的人,如果你不懂这些,那么在古代师父是不会让你下山的,你很容易就会给人家“收拾”了。比如我们今天的“拳王争霸赛”,如果打到一半,我们把现场的灯全关了,来个“摸黑战争”,那么等五分钟以后,我们把灯打开,那么谁能站着、谁在地上躺着还很难说,所以不用羡慕那些冠军,那都是有限制的比赛,战场是无限制的,战场生存才是最高的原则。

下面就要说说鸡的勇气了,我和家里的长辈多次探讨过鸡的勇力,最起码也算是“血勇”。比如在国内或者国外,都有那种流行的斗鸡比赛,两只斗鸡在战场上相斗,头破血流也不退却,可以说雄鸡的斗志根本就不受“皮破血流”的影响,这种勇力在战场上是很可怕的,当年曹操的手下有个战将,一支箭射到眼睛里之后,他一手把箭拔下来,把箭尖上的眼珠一口吃了,《三国演义》也许有些情节不太真实,但是这种铁血的人是存在的,这种铁血的敌人是很可怕的,关云长的名气和“过五关斩六将”有关系,和“刮骨疗毒”当然也有关系,在斗鸡身上,我们能看到这种勇气,我们姑且把它称之为“血勇”。

“金鸡独立”也是鸡形剑的姿势之一,如果鸡形剑没有金鸡独立的姿势,那么这个鸡形剑就没啥意思了,因为鸡这种动物,独立之功是它最优秀的一个特点,可以说很多门派,不管内家外家的很多拳法中,都有金鸡独立是这个招式,没有不从雄鸡身上“取经”的,形意拳剑也是如此,如果看不到雄鸡的独立之功,那就说明我们的心量还没有打开,还没有钻到拳剑中去。

人也可以独立,但我保证你没有鸡站的那么稳当,鸡这种动物,我亲眼见过鸡一条腿站立的时候闭着眼睡觉,这种高度的平衡感,是武人绝对的楷模,形意拳剑都讲一个“象形取意”,我不过说出了很粗浅的一些认识,在这些形象的背后,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值得武人去探索。

说说鸡的翅膀吧,鸡的翅膀虽然不能飞,但是在实战中还有有作用的,鸡的祖先是鸟类,鸟类都是空气动力学的专家,鸡在欺斗的时候,扑扇翅膀可以让鸡在地面跑的更快,因为鸡的翅膀利用了空气,在激斗之中,鸡的翅膀可以保持自身的平衡,在扑扇翅膀的过程中,鸡能很好的保持自身在格斗中的平衡。

鸡的步伐我放在了最后,在各个门派中,很多都有这个“鸡行步”, 在鸡的步伐中,最棒的就是这个“窜步”,和“马奔虎践”,有不同的奥妙。呵呵!我说到这里,也许有的练拳人就能恍然大悟, 这就是拳诀中:“鸡有独立功,窜步用脚蹬”的来历,在形意拳中,专门 有个展现鸡步的式子,那就是“金鸡上架”。

为什么在鸡形剑的开篇讲这么多呢?

因为鸡形剑是一小套剑法,可以单独演练的,和鸡形拳一样,在鸡形拳中,鸡形的这个小套路叫“鸡形四把”,有啄米、抖翎、上架、报晓四个招式组成,鸡形剑也是基本一样,这次我在罗列鸡形的这些特点中,没有藏头露尾的说,而是竹筒倒豆子——一个不剩的都描述出来了,在鸡形剑的练习中,诸君要有意识的把雄鸡的这些特点都带入进去,随着练习的深入,终能找到自己剑法中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