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嘿,不要回头:年少时的勇敢
21180900000002

第2章 无怨无悔的人生(前言)

这是我一直想写的一本书。

与长篇相对而言,我似乎更钟情那些如银光琐碎的短篇荟萃。

春日的午后,挽一壶龙井,坐在葳蕤的洋槐树下,读一读凄婉哀怨的故事,品一品灵感一现的华章,嗅一嗅那些书中幽兰的芬芳——虽不能菩提顿悟,但也得半日洒脱。

章节是独立的,是浑然天成的,是各自有着生命和旋律的。可其中的故事却是逶迤绵延,血脉相容,涕泪相承的。

我爱这样的书。每一个章节都是一座想去的城市,每一个故事,都是城中的山河。这些苍莽的山河里,似有重庆的雾,北京的秋,上海的夜,桂林的雨。

从十六岁第一次背包出行,我就知道,我的人生该属于行走,该属于那些亘古交替的四季和周而复始的光明。因此,毕业后,我恳求母亲,给我三年的时间。这三年,我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只说自己想说的话,只去自己想去的城,只为自己而活。

母亲答应了。从始至终,她都是一位开明的母亲。于是,我的人生有了这极为自由的1095天。

我把这1095天全然献给了文字和旅行。从东到西,从南至北。从云南西双版纳到黑龙江漠河,从江苏的连云港到西藏的珠穆朗玛。每当驶过铺着冰雾的江河,每当路过堆满积雪的山巅,每当走过荆棘密布的丛林,我都会由心底涌出一份难以名状的感激。

人生匆匆几十载——孩提时,我们绕着父母而活;少年时,我们为繁重的学业而活;青年时,我们为迷茫的前程而活;中年时,我们为责任和家庭而活;直到步履蹒跚,白发苍苍之时,我们才会对着来日可数的岁月,去想想如何为梦想而活。

可那时的我们,已经无法再去实现少年时的愿望。我们不能肆无忌惮地奔跑,不能抛开一切尘俗杂念,更不能了无牵挂地舍家弃子。于是,这一生就这么过去了。

从始至终,细细想来,我们似乎都没有真正地为自己活过。因此,年岁逐增,我们的抱怨和悔憾,也如同秋时的落叶一般,日渐冗厚。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路要走。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卸下一切尘缘名利,去追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闲情,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拥住一段无怨无悔的人生。

所以,当我提笔写下此书的第一篇文章,便已清楚知道自己所该担负的使命。我虽不能帮每一位读者完善人生,却可以使他们在书页的汪洋中少一些悔憾。

2011年3月书于云南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