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星辰战神李星辰的心路
21220600000013

第13章 帝市肆章 人皇伏羲八卦宗早读道教圣典《道德经》人间解析8

如何理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此句出自道德经第5章。

前面很多人已经说过了什么叫“不仁”,不仁=无所谓仁与不仁,也就是庄子中常提到的“无偏”。我想谈谈什么是刍狗。刍(1.喂牲畜的草)狗是草扎成的假狗,这一点很多人都说过了,但为什么偏偏是刍狗?我觉得这里可以引用一下庄子中的《天运》一篇,单谈刍狗:孔子西游于卫,颜渊问师金曰:“以夫子之行为奚如?”师金曰:“惜乎!而夫子其穷哉!”颜渊曰:“何也?”师金曰:“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将复取而盛以箧衍,巾以文绣,游居寝卧其下,彼不得梦,必且数眯焉。今而夫子亦取先王已陈刍狗,聚弟子游居寝卧其下。故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是非其梦邪?草狗这种东西,在陈列祭祀前,祭祀官(尸祝)要仔细的打扮它,在陈列过后(完成祭祀以后),却被扔在地上,随便行人踩踏,苏者(因为这个苏者到底是啥,说法很多,不随便译吧)要把这草狗带回家去当柴火烧了做饭。陈列草狗祭祀的是什么?就是天地。万物的命运在天地看来就和草狗一样,方生之时,竭尽欢喜,求生好命,俄而衰败,行践于途,死消而去,灰飞烟灭。人们将草狗献于天地,自以为比草狗高贵的多,先是装扮,后又遗弃,却最终命运与草狗殊途同归,天地相看与万物,以道运之,不偏于任何一方,因此在老子看来,其实祭祀与不祭祀都是一样的,天地育生万物不是因为爱他们,衰败万物不是因为恨他们,刍狗与它者无分,因而无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老子经文第五章,全章内容如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tuó yuè](指的是古代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此喻肺主气,司呼吸,调节气机的功能。)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刍狗”,用草扎成的狗,用于祭祀,用后便弃之。高亨则进一步解释说:刍,草也。刍狗,就是用草扎成的狗。古人用来祭神,扎成后用匣子装着,用花布盖上。祭祀时,由祭者恭敬地把它摆在神前,祭完后,就扔掉,人们要用脚踩它,把它烧掉。

对于刍狗的认识虽然大体一致,但不同注家对这句话的理解却颇不一致。高亨认为老子用这个比喻,其意义是要说明人对于刍狗没有爱憎,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受到人们的尊重或被抛弃。李存山则认为,“以万物为刍狗”,则代表万物的生成死灭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对于这两位学者所做出的解读,我自己感觉有些晦涩难懂。

刍狗,既然是用草扎的,用过后还要被抛弃扔掉、或烧掉,这显然是很轻贱的东西。经文中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是这里讲天地不仁,则是与老子全篇的主旨思想是相反的。老子讲天道无为,就是讲天地生养万物而不为主,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老子还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主要是讲天地对于万物没有偏私偏爱,都是平等对待,一视同仁。既然如此,那又怎会不仁,而视万物为刍狗呢?所以,我将这句经文,看作一个反问句。将它译作:如果天地不仁,就会视万物为刍狗。而它表达的意思则是肯定的,即:天地有仁,不会将万物视为轻贱之物。

这个理解靠得助吗?我是结合下文来思考的。”天地之间,其犹橐籥(指的是古代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此喻肺主气,司呼吸,调节气机的功能。)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在这段经文里,老子将天地生养万物的过程,比作风箱生产风动。你看,风箱中”空无一物“(实际上是空气,但古人并不知道),却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风动来,而且拉动风箱杆的力量越大,生产出的风动也愈强大。

老子认为,道生养天地万物,就类似于风箱从“空无一物”中源源不断地生产出风动的过程。道就是无,以虚无空洞为存在形式。所以道生养万物,就是以虚生实,以无生有。所以,老子讲:“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又讲:“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些经文所表达的意思,与风箱的比喻传达了相同的思想。

所以,这段经文主要是在描述道生养万物不为主,功于万物而善下,甘以虚无空洞的形式隐于万物之下、之后。那么,这也就说明道于万物是没有偏私偏爱,一视同仁。这同时证明了道于万物有仁,不会将万物视为刍狗。根据这些思考,我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一个反问句。

根据以上讨论,我给出自己对于这一章文字的理解:

天地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就会视万物如刍狗一样轻贱无用;圣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就会视百姓如刍狗一样轻贱无用。

风箱以其特有的结构,利用空虚的气作为原料,依靠拉箱柄的不断抽动,源源不断的生产出风动。风箱中“空无一物”(实际上是空气),可谓虚,可谓无。但使用起来取用不竭。愈是加大加快拉动拉箱柄的力量,制造出的风动便愈加强大,这就是“动而愈出”。风箱从“虚无”中源源不断地生产风动的过程,可以类比道以虚无生成万物之有的过程。所以说,道于万物不类似于风箱之于风动吗?

常言说得好,祸从口出。多嘴多舌的人往往容易招致祸害。所以不如少言或不言。

只有道与圣人才能做到但求奉献不求索取,生养万物却甘居万物之下,为而不恃,功成不居。所以,天地于万物有仁,圣人于万物有恩。但他们功而不居,以无生有,以虚生实,以不言以教化,而万物自宾。这里讲的全是无为的益处,教导人们以取法无为的道理。

如果这是全章的主旨的话,那么天地和圣人必然是有仁的,就不会视万物、百姓为刍狗。所以,这就更坚定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反问句的认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家《老子》一书,细细品味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道家“道bai法自然”的观念,以此,我们能够进一步品读出道家“无为”观。

要理解这句话,重难点在于理解“不仁”和“刍狗”。而这里的“不仁”并非否定世俗伦理中的“仁爱慈悲”之意,主要是为了表达出道家“无偏私”观念。所以,对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道家老子是在借这句话劝诫世人,以“无偏私”的姿态自然而为,这种姿态,是成就自我的方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历来说法不一,奉若神明者有之,贬之以糟粕者,更是不绝于耳。

综合看来,对这句话的理解分歧,主要集中在三处,三个词,“不仁”,“刍狗”,“圣人”。

把这三个词的含义搞清楚了,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水落石出。

以下,我们就来一一解读。

01

要知道什么“不仁”,就得知道,什么是“仁”。

“仁”字,人,二,组合。

两个人,就是群体,就是社会。

以当今社会来说,“仁”,就是那些在“法律”规则之外,对“法律”所无法顾及到的地方,起到弥合,修补,填充功能的一些社会规则,从而维持一个社会的建构完整,运转正常。

对于社会来说,“法律”是筋骨,是一个社会的的规则下限;“仁”,是血肉,是一个社会的规则上限,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建构。

大家可能看出来了,“仁”在这里,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伦理道德”。

然而,与我们如今的超大型社会不同,在《道德经》成书的“春秋战国”之前,通常都是“小国寡民”的状态,更多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建立的小型社会结构。

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对于规则的需求,就不像超大型社会那么复杂。

我们今天这般的“法律”,“伦理”共同搭建的社会管理结构,在当时,就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管理模式,即“仁治”和“法治”。

“仁治”,即是所谓的“王道”;“法治”,即是所谓的“霸道”,具体这里不展开。

“法治”这个东西,大家最熟悉的,是大秦,但却并不是只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

说个简单的道理,大家就能理解:

“法治”,强调规则定人,而这个规则,未必于所有人有利,也可能只有利于极少数人。

要维持这种不公平,就需要动用武力,这就是“霸道”一说的由来。

“仁治”,则强调人定规则。

如何理解呢?

人类组成社会,于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一些约定俗成,被公认的规则。

这样的规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这些规则形成之后,又会反过来作用于社会这个人群,与这个人群的情感融为一体,从而成为这个社会人群,能够对自我进行标识,区分于其他人群的身份标签。

这样的规则,我们如今通常称之为“伦理道德”,“价值观”,也可以称之为“文化”。

“仁治”,就是主张把这样自然形成的规则,提炼出来,推而广之,成为正式的社会管理规则。

从这样的角度,大家多少也能体会与“仁治”相关的“无为而治”的真实含义。

打个比方,“百善孝为先”,这句话的伦理基础,从何而出?

不同于游猎等不同文化人群,华夏很早就进入了以“灌溉农耕”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

这样的方式,在为我们提供更多,更稳定物资积累的同时,也让我们这个社会人群,对有关“天时”,“水利”等经验的积累,尤为依赖。

很显然,这些经验的积累,不但与观察,记录,传承相关,更与人的生命长度,直接相关。

于是相对于不同文化人群,我们这样的社会人群,就对知识,经验的积累,保存,就对年长人群的存在,尤其重视。

因为这是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个社会人群,生存繁衍得到更多保障的重大事项。

然后,反过来,“孝”又成为维系我们这个社会人群,几千年生存繁衍的重要伦理基础之一。

这就是“人定规则”,也就是“仁”的含义,他是立足于,构建一个相对公平社会的立意之上。

02

“刍狗”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几千年来,吵成一团,谁也不服谁。

主流说法,有二:

1,“刍狗”,就是过去祭奠仪式中所用的草扎物品。

2,“刍狗”是一种类似蟋蟀,瓢虫等等的昆虫,小动物。

不过有一点,看法一直比较统一,就是“刍狗”是指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

究竟怎样,我们也回不到当初这样的口语存在的时代了,联系原文,无关紧要的事物这一说法,没有问题。

03

“圣人”的原意,是指“社会管理者”。

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可以有狭义,广义,两重理解。

狭义,是“圣人”原意,指“族长”,“国王”等社会管理者。

广义,是指站在整体社会人群的高度,为其生存,发展思考,探寻方向的人。

站在社会管理的角度,越接近最高管理者的身份,代表的社会人群的规模越大,所需要付出的个人观点,利益,立场的代价,就越大。

我们通常所说“大公无私”,就是这个意思。

由此,才会以“圣人”名之。

04

总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指,天地运行,依循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价值观而改变。

以天地运行的视角,万物与蝼蚁,没有什么不同。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站在整体社会人群的高度,所需要面对的,不仅是个人与整体的利益矛盾,也包括在这个整体之中,细分出来的多数与少数,局部与整体,以及短期与长期等等不同的矛盾。

而要做到这些,保证整体社会人群的利益最大化,就需要社会管理者,放弃个人得失,荣辱,甚至在面对不理解,指责之时,能够维持本心,最大程度的做到“公而忘私”。

以上,就是我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的解读。

结语:对于经典的理解,历来看法不一,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学习心得,不敢说就正确,希望有识之人指正,在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