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预测:到2043年第一季度末,日报的读者将归于零。2008年,他又在《美国新闻学评论》发表的《未来的精英报纸》一文中强调:“日报报纸读者数量将更加急剧地下滑”,事实上,“最后一个每天读报的读者的消失时间将早于2044年10月。”菲利普教授的预言带给整个全球新闻业特别是报纸业的震惊,不亚于美国当年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所产生的威力。的确,菲利普教授的预测也不是空穴来风,他的依据是,当前全世界新闻业所普遍面临的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
正所谓世事难料。30年前,当拉利·罗伯兹(Larry Robers)受命为美国国防部组建阿帕网(ArpaNet)时,谁也没有能够想到这种用于军方通信的虚拟电脑网络,会对今天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工作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对当今新闻媒体的生存构成如此强烈的冲击。今天,当阿帕网演变成因特网(笔者注:Internet,又称互联网,如没有特别说明,互联网与因特网通用,下文同),成为人们信息传播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时,谁还敢说因特网对报纸的生存和发展不构成威胁!
其实,因特网作为信息传播手段真正为大众所认识和利用,还只是近20年的事。1994年11月,美国网景公司推出了其划时代的软件产品:因特网浏览器Netscape Navigator 1.0,这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在网上搜索与浏览信息,因而激起了第一次用户上网的高潮。此后,因特网的上网用户便一发不可收拾地以大约每月10%的发展速度迅猛增加。截至2011年12月底,全球因特网用户总数已经接近21亿,每秒新增8个用户,这就意味着全球平均差不多每3个人中就有1人上网。这是何等壮观的一个景象!
因特网之所以那么让人着魔,就在于其信息传播的特殊魅力。它不仅快捷、低廉,而且即时、互动,还拥有超乎想象的海量容量和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段。它的传播时效比报纸快得多,它的传播手段比电视更丰富,同时它又具有报纸和广播电视都没有的双向性和可选性。因此,如今再发生什么重大的突发性事件,网民不会冲上街去寻找报纸号外,也不会打开电视机等待实时新闻的播出,而是越来越习惯于掏出手机上网或打开电脑上网来获取新闻。这对以提供新闻为主要职能的报纸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正是遭受因特网的强烈冲击,传统报纸的读者正在一点一点的流失。据美国报协的有关统计,1994年美国的报纸总数为1548种,到两年后的1996年底减少到1520种,减少了2%,并且这种递减的势头一发不可收拾。2009年3月17日,拥有146年历史的美国《西雅图邮讯报》停止发行印刷版。该报忠实读者80岁的大卫·郎内表示:“现在我感到一个老朋友要死了。”根据美国报刊发行量统计所对635种工作日出版报纸和553种周日出版报纸统计,2010年4月至9月,报纸日平均发行量比去年同期减少5%。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发行量跌幅增为8.7%。
因特网在与报纸争夺受众的同时,还以势不可当的速度侵吞着报纸的广告份额。尽管因特网上的广告才刚刚起步,但是其发展速度及潜在的吸纳能量却不得不让办报人胆战心惊。因特网上的商业广告最早出现于1994年,当年即创下广告收入1200万美元的纪录;第二年广告收入翻了两番,达到5500万美元;1996年又翻了两番多,达到3亿美元。美国2011年第三季度的互联网广告收入达78.8亿美元,而与此同时,美国报纸的广告份额却在逐步减少。据美国报协的统计,1994年美国报纸的广告营业额占全美广告市场份额的22.8%;1995年缩减至22.5%;1996年又缩减至21.7%。2008年美国的报纸广告收入下降到37.9亿美元,预计到2012年,报纸广告收入将下滑至28.4亿美元。美国的报纸都是商业化经营的,其收入的80%以上来自于广告,广告的损失意味着报纸经济的下滑,最终走上破产。有鉴于此,许多人悲观地认为,在与因特网的较量中,报纸败下阵来是迟早的事。
报纸的命运,果真如此吗?
事实上,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大众传播媒介,报纸并不是首次遭遇到如此的生存挑战。20世纪时,报业已经经历过两次大的威胁,第一次是广播的产生,第二次是电视的产生。20世纪20年代末,当无线电广播刚刚出现时,曾有人预言报纸将因此而寿终正寝。美国著名的《编辑与出版家》杂志曾在1927年的一篇社论中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公众通过广播获得了新闻,那么还有什么必要再买一份报纸呢?”此后20多年,当电视出现时,这种疑问又再次被人们提出,并且许多人认为,在大众传播领域,集图像与声音于一体的电视应该是报纸的真正掘墓者。但是,现实的发展并没有应验预言家的预言,报纸不但没有消亡,并且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
那么,这一次来自因特网的挑战,会不会同样也是“狼来了”的喧嚣呢?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把它当做又一次“狼来了”的喧嚣。因为传播史告诉我们,任何新媒介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已有的老媒介,就像电话不可能完全取代信函,照片不可能完全取代画像一样。但是,如果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报纸在与广播和电视竞争的过程中之所以没有败下阵来,一个普遍认同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报纸的文字信息比广播、电视的声音或图像更详尽、更深入、更便于保存。但是,报纸的这一优势与因特网相比便荡然无存。在因特网中传输的信息均以比特(bit)的形式存在,它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像,还可以是声音,因此有人说因特网是迄今为止所有传播媒介表现形式及其优点的集大成者。正是因为如此,它一出现就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青睐。有研究者发现,电子传播媒介从投入商用到达到5000万用户所耗费的时间,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而因特网仅仅用了5年。
正是基于这一最基本但却是至关重要的认识,为了迎接因特网的冲击,世界各大报刊纷纷争先恐后地登上因特网创办网络版,竞相将自己的纸墨新闻转化成比特新闻,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报纸上网热潮。这种被迫之举确实给报纸带来了转机。以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环球报》为例,其纸质报纸的发行量在5万份以内,并且其发行地域仅限于本州范围内;但是上网以后,该报网络版的读者平均每天有73000人,其中27%居住于马萨诸塞州以外的地区。该报新媒介部副主任林肯·米尔斯坦(Lincoln Millseein)兴奋地说:“突然间,《波士顿环球报》有了许多新读者,他们远在送报卡车可能到达的距离以外!”老牌的《华尔街日报》上网后,其网络版的读者有2/3原先不是其纸质报纸的读者,其读者平均年龄也由52岁下降到了40岁。这不仅无形中扩大了报纸的读者群,而且带来了更多的广告收入。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尼古拉·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在其影响广泛的《数学化生存》一书中指出:面对即将来临的数字化时代,“一个个产业揽镜自问‘我在数字化世界中有什么前途’时,其实,它们的前途百分之百要看它们的产品或服务能不能转化为数字形式”。如果他的这一论点正确的话,那么,因特网就不仅不再是报纸的竞争对手,而是报纸获得新生的现代化手段和工具。因为报纸行业所生产的信息与服务均可以百分之百地转化为数字形式,纸墨形态的服务可以转化成比特形态的服务,报纸能够在数字化时代得以发展。
虽然,我国电脑的普及率远没有美国那么高,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电脑互联网发展十分迅猛。1997年10月发表的《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1997年10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数为62万;2007年7月发表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上网用户数达16200万,10年增长了260多倍;2012年7月19日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中国已经跻身世界互联网用户数最多的国家。
网络的迅猛发展同样给中国报业带来了冲击和影响。从2002年开始,我国许多报纸出现了发行和广告下滑的现象,人们大呼中国报业“寒冬”即将来临。其实,作为应对之策,中国报业早在20世纪末就纷纷开始上网,实现数字化转型。1995年10月,《中国贸易报》首开上网先河,成为中国报纸上网第一家。此后,中国报纸纷纷“触网”。据1997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97全国电子报刊经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上透露的信息,当时国内上网的报刊已经超过了100家。到2000年,中国已有273种报纸上网,约占全国报纸总数的1/7。到目前,几乎所有地市以上的报纸都实现了上网。此外,中国报纸还借助手机终端,通过新闻短信、手机报、WAP网站实现了报纸新的发展。
党报是我国报业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斗争、经济发展、政治建设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十分重要的作用。党报的产生和发展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需要。新媒体时代,党报同样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对于党报的前途和命运,人们也是喜忧参半。
作为一个曾经为党报付出辛勤汗水的新闻人,笔者曾在《怀化日报》、《边城晚报》、怀化新闻网等地方媒体从事了15年之久的新闻采编与管理工作,先后担任过编辑、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等职务,对党报始终怀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感。笔者以长期的新闻实践为基础,通过传媒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详细描述了新媒体时代党报的生存与发展境况,全面观察了新媒体对党报带来的各种冲击,重点分析了新媒体对党报采编方式、发行方式、广告运营方式、产业发展以及党报理论创新等五个方面的影响,并就新媒体时代党报创新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意欲为新媒体时代党报的发展理清思路,敲响警钟,用理念和实践创新来提升党报的竞争力。然而,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错误难免,旨在抛砖引玉,希冀能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批评,便是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