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灵、自我与社会(译文经典)
21410500000001

第1章 编者序言

本书展示了乔治·H.米德社会心理学体系的基本轮廓。米德的观点是自1900年以来在芝加哥大学讲授“社会心理学”课程的过程中展开的。这门课名气很大,影响颇广。一年又一年,对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教育学、慈善事业和哲学感兴趣的学生来听这门课,往往一听数年;一本接一本书,证明了米德的思想对其众多学生的影响。对于那些有着同样兴趣的人来说,本书包含的许多内容将是很有价值的。对于米德的许多听众来说,他的人本主义的博学的观点逐渐成为他们确定整个理智生活和评价生活方向的焦点。这门社会心理学课程奠定了米德思想的基础。实际上,米德是个科学家;他在哲学上的详细阐述和对社会活动的参与都以此为基础。在本书之后还将出版《19世纪思想运动》和《行动哲学》。这三本书合起来可以体现米德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哲学,思想史,系统的实用主义。已经出版的《当代哲学》则是这几本书的补充。《当代哲学》系阿瑟·E.墨菲编,芝加哥欧彭考特出版公司1932年出版。

虽然米德教授发表了许多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论文(如本书末的著作表所示),他却从未用更长的篇幅把自己的观点和结论系统地表述出来。本书旨在通过整理材料以及在适当地方参考已发表的文章来做这个系统化的工作。它将给人们提供一条进入乔治·H.米德的理智世界的自然通道。

这里所用的材料以前都未发表过。本书主要由两套出色的学生课堂笔记构成,加上从其他一些笔记上所作的摘录和从米德先生几份未发表的手稿中作的摘选。我们用1927年社会心理学课程的一个速记稿作为基本材料。这套笔记以及其他课程几个类似的笔记得以保存,多亏了乔治·阿纳诺斯先生的热心和先见之明。作为一名学生,他意识到米德先生这些往往不用讲稿的讲演材料至关重要。他找到阿尔文·卡勒斯先生这位和他有同感的合作者。卡勒斯能够提供必需的资金雇人把各门课程逐字记录下来。这些材料的完整程度各有不同,但是作为本书基本材料的记录稿相当完整。整本书并不是法庭记录,但它无疑是对一位大思想家最后几年思想的充分而可靠的记录。这份材料现保存在芝加哥大学哲学系。

这份基本的记录稿得到另一名忠实学生罗伯特·佩奇先生准确而完整的笔记的补充。他这些笔记的特殊价值在于它们是1930年的笔记,而那是芝加哥大学以完整的形式开设该课程的最后一年。1927年的材料经过重新整理,删除不必要的重复,作了文体上的修订,然后插入了1930年的部分材料,正文和脚注中都有这种补充。对其他课程的材料也作了这样的利用,只是要少得多。凡从1927年和1930年之外的本子里所作的摘录,都在摘录文字后面标明了年份。从手稿中作的摘引也都随后标明“手稿”字样。所有标题都系编者所加。编者所作的其他补充则括在方括号里。

补充论文1、2、3放在一起,实际上构成了一部未发表的手稿。论文4系根据1927年基础伦理学课程的一套速记本汇编而成。感谢阿纳诺斯先生、卡勒斯先生和佩奇先生,我们所用的大部分材料得自他们的帮助。T.V.史密斯教授和赫伯特·布卢默教授审读了手稿的某些部分并作了评注。约翰·M.布鲁斯特先生和艾伯特·M.邓纳姆教授花费大量时间介绍他们所熟悉的米德的观点。热情提供课堂笔记的学生很多,无法一一提及,但我要向他们表达诚挚的谢意。有关文献目录的工作主要由邓纳姆教授承担,布鲁斯特先生、V.刘易斯·巴锡先生以及梅里特·H.穆尔教授也撰写了部分条目。阿瑟·C.伯格霍茨先生负责文献目录的定稿。芝加哥大学人文主义研究委员会的允准,给我准备书稿以宝贵的援助。雷切尔·W.史蒂文森夫人负责纠正混乱的标点。詹姆斯·H.塔夫茨教授帮助审读校样。我妻子帮助编写索引。编辑本书的每一步都得到大学出版社工作人员的有效帮助。

我完全明白,我们共同所作的一切努力,并未能产生一本如我们所希望的由乔治·H.米德本人撰写的著作。不过即使米德能活得更长一些,他也不会动手把这材料写成书。他不是一个体系的写作者,这是因为事实上他始终忙于建造一个体系。他思想的内在发展极为丰富,不允许他把自己的思想摆进整齐的阵势。他的天才最充分地表现在课堂上。也许这样的一本书,启发式的、透彻的、未完成的、会话式的书,是最适合他思想的形式;30年来,米德先生的社会心理学讲演在他的听众中声名卓著,但听众人数毕竟有限,也许这样一本书能够把他“思想的冒险”(借用怀特海先生的警句)介绍给时空上更为广泛的读者。

C.W.莫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