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走过荒芜的年少
21479200000055

第55章 穿梭在乡间的小路上

学车考驾照是这个夏天李唐需要做的事,再也没有了暑假作业,一开始有些不适应,他手中拿着驾考书籍在看总感觉像是在完成作业一般。

真正的朋友,不会越来越多,只会越来越少。这一点李唐是经历过过来的,那天他买了赵帅垂涎已久的“芷江炒鸭”,宿舍几个兄弟跟李新一起几人吃了顿饭,就在学校食堂。白米饭是赵帅用自己饭卡刷的,几人总算是吃到了想吃又舍不得花钱的炒鸭。

看着几人,李唐的视线依次从坐在对面的赵帅跟刘硕蕾还有黄文杰三人面庞扫过。可能吃过这顿饭再无交集也无见面之日,惟愿天涯各一方,各自安好。

真正的聪明人,往往很少去交朋友。朋友无需太多,真诚就好;朋友不分富穷,真心就行!患难见真情,能真诚相待,雪中送炭的朋友才是真朋友!李唐心中想着替李新夹了个鸭腿。

“哦吼,你们吃得真好,我也来蹭蹭。”李俊出现在几人面前一脸笑意说道:“不介意吧。”

“来吧,一起。”李唐倒是挪了挪地方示意李俊坐下。

这下李俊倒是有点错愕,原本就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对方居然真让自己入座,有点局促道:“这样不好吧?”

“坐下来一起吃饭没什么不好意思。”李唐倒是笑容依旧,李俊此人他心中一直当做朋友。

赵帅有护食的本色,先头已经冷言相待怼走几人看是李俊也都露出笑脸相迎,“小俊不用客气,到时候记得请我吃就成。”

“哈哈,小衰本色依旧,只是想着来日方长啊。”李唐有些开怀笑意。

……

向生活低头的人,背对想去的地方,迎面走向陌生的风雨里。

李唐本可以过悠闲日子,考不上好的大学也可以选个好的职业技术学院,只是心中想着父母年迈,自己总该分忧也就毅然决然走向陌生的风雨里。

那年夏天他刚满十八岁,好在身份证登记的是农历,乡下人都喜欢把农历出生年月日当做身份证上的记录,也好在是这样才让李唐能刚出了校门就报名考了驾照。

李唐每天时间安排挺有意思,四点左右就起床等待“师傅”的教练车。自己上手握住方向盘的时间也就四十分钟左右,不过李唐每天都会是最早来的,最晚走的。

原因无他,师傅心情好就可以在来回训练场的路上开上一两把,体验三十迈速度封顶的快感。好处还是挺多虽然速度慢了点,反正李唐刚拿到驾照就可以熟练的开着自己姐夫的车子在“昭阳”到处溜达,除了偶尔红绿灯路口熄火引得后方车辆鸣笛不断,自己也是一阵手忙脚乱的连续熄火其他也无毛病。

人再多,车再多,李唐一点也不慌,路感还是挺好的,只是操作依旧是新手上路“杀手”一枚。

学车这一两个月是难得的闲暇时光,每天练车回家就是躺椅上躺着听书,“艾宝良”跟“周建龙”两位演播老师的书都听了个遍。大师不愧是大师,水平就是高,小说人物情节仿佛活灵活现就这么展开在李唐脑海中,闭眼就是他们的喜怒哀乐。

下午打球这件事那是一天都不少的,可能是彻底放空自己,心中又无羁绊,球风硬朗。不少胖子都是看到李唐就躲,没法子啊,看着精瘦的年轻人偏偏身体对抗极强,灵活多变,体力还好。关键是肥肉撞在骨头跟硬杠杠的肌肉上确实生疼,李唐自身倒是无甚感觉。

每天食量惊人,偏偏流线般的体型让人有种错觉,这不就是一个精瘦的年轻人。李唐可以感觉到自己体脂应该极低,只是没有刻意去多做锻炼,不然练出腹肌也是不难,隐隐然已经有了大体轮廓。

十八岁算得上是人一生之中一个重要时刻,父母没什么表示能不提起就不提起,生日蛋糕都没有,姐夫的一桌子饭菜倒是可口,厨师的手艺确实比平常人来的好吃。

那天是尹芳玲陪李唐看的电影,给原本平淡无奇的一天带来曙光,好友相处有时更能体会到温暖。

亲人会有期盼,期盼久了就成了想从期盼之人身上索求什么。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利用,金钱至上,物质第一是许多经历生活波折人所通有的体现。

当下的李唐并不理解那么多,只是随着时间推移总会变得有些不像原来的自己,最初不屑一顾的会不知不觉适应。多年以后心中依旧对少数人保留纯粹交情,不涉及利益关系,只谈情谊。

某天的夜晚李唐的舅妈来到家中做客,饭桌上舅妈看着李唐父母忍不住提道:“今年多大了?”

“刚十八没多久。”

舅妈点点头,“我们村子里有个不错的女孩……”

李唐原本狼吞虎咽的动作为之一僵,嘴里的饭都差点喷在饭桌上,极力咽下又连忙喝了口水才平复下情绪。

“不接,现在太小。”李唐母亲冷淡答道。

“谁家的在李唐这个年纪都……”舅妈又是极力推荐,说辞不断。

城市化进程越快的地方结婚年龄就越大,农村自然就是反过来,早婚早育的自然多。普遍都在二十三岁之前结婚生子,所以十八岁到二十二之间相亲的人群是极其广大的。

小插曲过后,李唐在自己房间静静看书,《读者》在书桌上堆砌成一座小山包,估摸着有二三十本之多。

手中拿着正在看的是一本《道德经》,注释不多没有译文,所以生涩难懂,李唐忍不住起身诵读。

刚离开学校还会有看书的心境,时间一久别说看书的心情估计字都写不全,提笔忘字会是常事。

……

拿到驾照就买了台四米二的箱式货车,熟练以后就开始出发去远方。一趟生意大概半个月,来回路途一千一二百公里。

还没过实习期的李唐开车走的是国道,省道加乡道。从凌晨四点一直开到晚上八九点,第一出发就开了这么长时间的车,下车时腿一软只差没栽倒在地。

那是第一次自己开车出远门,沿途虽无好风光,新鲜感还是大过长途的艰辛。柴油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也无法阻碍欣喜之情。

拿上行李来到一个老旧的旅馆门口,抬眼看去是岁月斑驳的老旧建筑。听父亲说是他住了十几二十年的地方。

李唐来到房间,随手关上陈旧木门,咯吱声不停响着,如同夜间磨牙声。被子呈现乌灰色,盖在身上有浓重汗臭狐味,闻之欲呕。不过想想价钱七块一晚也就释然,人生天地间唯有适应。

舍不得花本钱错失良机,一开始那些“卖百货”的人现在大都在市场开店代理一些一二线产品,李唐的父亲想着每年还能赚这么多钱也就没有投资一家店,随着时间推移自然也就跟不上时代。

货车行驶在乡间的小路上,大的店面,好的超市都是那些有眼光的代理商门供货的,李唐父子只能守着乡间小路上的零星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