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犹太智慧典藏书系(第二辑 )(套装共5册)
21505400000011

第11章 生命 思想能不能烤出面包(5)

思想能不能烤出面包

关于犹太文化的软实力,我说叫“思想能不能烤出面包”。我觉得,一个民族是否真正强大,就看这个民族是不是有软实力。软实力其实就是文化及其价值观。

那么,犹太文化的软实力是什么呢?六句话概括:

第一句话,“作为一个犹太人,出现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合时宜的。”

第二句话,“我的祖国就是我的打字机。”

第三句话,是维特根斯坦说的,“一个哲学家的真正归宿,是在火车站。”

第四句话,是马克思说的,“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

第五句话,是弗洛伊德说的,“我们必须怀疑一切。”

第六句话,前半句我不知道谁说的,叫“真理可以使人获得自由”;后半句是我说的,“自由可以使人获得真理”。

这六句话我认为能够从哲学上概括犹太文化的软实力。

第一句话说,“作为一个犹太人,出现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合时宜的。”因为犹太人从信仰上帝到信仰真理,再到信仰法律,这个过程是一个现代文明的完整转换过程。因为真理和上帝都是超验的,不信仰上帝怎么可能信仰真理呢?不信仰真理的人,怎么可能信仰法律呢?所以美国伟大的法学家伯尔曼写过一本书叫《法律与革命》,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这是一句法学界的名言,但是我们中国人信仰法律吗?我们中国人基本上没有法律意识,发生了任何事,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关系。

去年爱新觉罗·蔚然出了一本书叫《粮民——中国农村会消失吗》,作序的是我和于建嵘教授。于建嵘教授是社科院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的专家,他去了一趟中国台湾地区,曾在台湾作过这样一个调查,他问过至少100个台湾人,他说:“如果有一天,你的房子不经允许被拆迁了你会怎么办?”台湾人说:“不可能啊,怎么会不经我的同意就被拆迁了呢?”于建嵘说:“假如可能呢?台湾人说假如可能我就找法官,找法院。”于建嵘又说:“假如法院法官不受理你这个案子呢,或者受理了又不能公正判决,怎么办呢?”台湾人说:“不可能,法院怎么可能那样呢”。于建嵘继续追问说:“假如可能呢?”他们说:“假如可能,我就找我自己的‘议员’”。“‘议员’如果不理你呢”?他说绝对不可能,“如果‘议员’不理我的话,下次来我这儿拉选票,我就拿臭鸡蛋、西红柿把他打出去了,因为他代表我发言,就是‘议员’”。而且这些‘议员’唯恐天下不乱,一旦有事,他跑得特别勤,然后给你张罗,他就出名了,他就成为选民心中的英雄了,这样的话,他不仅可以连任,还可以当地区‘议员’,一直到‘国会议员’。所以‘议员’的动力特别强,他一定要为你说话。”所以,于建嵘先生回来后就讲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必须有四个条件:

第一,有公信力的法院;

第二,有代议制的政府;

第三,有真正开放的媒体;

第四,有明确的产权关系。

这样的话这个社会才能真正地和谐。所以他说整个社会,包括政府官员,需要的是智慧,我们政府官员经常用的是权力,而不是智慧;他说老百姓需要的是理智,而学者需要的是品格。

说到学者的品格,我们的许多学者没有品格,所以才会出现抄袭成灾。一个社会很多东西可以堕落,但是学院、医院、法院是不能够堕落的。这几个地方一旦堕落,社会就再也不能和谐。所以这里就涉及一个信仰问题,信仰真理和信仰法律的问题。

第二句话说,“我的祖国就是我的打字机。”因为犹太人几千年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他们没有祖国,祖国就是打字机中的文章,就是回忆,所以每个人都要捍卫自己的回忆。所以他们有大屠杀纪念馆,因为通过这种回忆,通过这种对历史的记忆,每个人才能吸取教训。

我们中国人可悲的不是没有记忆,不是没有历史,而是我们没有史观。我们很多所谓的学者,其实是把历史庸俗化了。现在都是帝王热,什么明朝那些事儿、清朝那些事儿,历史都被娱乐化了。因为我们没有史观,所以就动不动拿历史的小故事来娱乐观众。一个有史观的人,在判断历史人物的时候,不应该把那些大人物的缺点给掩饰了,应该发现平凡中的不平凡,发现伟大中的渺小,不应该把小人物身上的优点统统贴在大人物身上,应该为那些被压迫的、被污辱的、被欺负的受害者,给他们一个出庭做证的权利,让他们对那些曾经伤害过他们的人进行批判。这样的一个史观,我觉得才是一个伟大的史观。而且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把那些血腥、暴力、黑暗、阴谋——这种历史中的教训,用来宣扬黑暗与阴谋的,我们更应该超越,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光明,看到温暖,看到智慧。这样的话,我们的历史才能进步,我们中国人才能真正走出历史的宿命。

一个犹太社会学家,叫西格蒙特·鲍曼,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主宰一个社会的有两种东西,一种是主流意识形态,一种就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或者市民文化在主流意识形态的纵容之下,想方设法地让老百姓都变成快乐的猪。一旦老百姓变成快乐的猪以后,主宰这个社会的就变成了政客,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就可以贪污受贿,并堂而皇之,失去监督。而知识分子,就是中间的桥梁,一边要批权力腐败,一边又要批媚俗化、庸俗化。知识分子应该用他们的知识和智慧来武装人们的头脑,让世界感到温暖,感到关爱,这就是这句话带给我们的启迪。

我曾经在中山大学作过一次演讲,演讲中我对当代的中国作家和知识分子提了三个问题,凡是能够回答这三个问题的人,将来他的作品一定会有力量。哪三个问题呢?

第一个问题,我们的历史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我们的现实是一个什么样的现实?

第二个问题,在这样一个野蛮的物质主义时代,我们每一个个体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作品中的主人公,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现在好多作品的主人公没有价值,没有灵魂,没有品格,没有智慧,都变成一些庸俗的、枯燥的、乏味的人,是娱乐化的。

第三个问题,面对这个时代的黑暗、苦难,以及弱势群体,我们究竟持什么样的态度写作?

卡夫卡说:“我们每一个知识分子,一旦对黑暗和苦难闭上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的耳朵不能听见的话,那罪恶的呼啸声就会呼呼而来,那么整个人类就将堕落。”我觉得捍卫正义、捍卫真理、捍卫科学、捍卫理性、捍卫智慧,是我们现在所应该重视的最大的事情。

第四句话说,“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这是马克思的话,因为马克思也不是完人。每当他没钱的时候,恩格斯总是赞助他。有一次,恩格斯同居40年的女友去世了,恩格斯就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这件事情。当时马克思太贫困了,就给恩格斯回信说:“哎呀,我没钱,能不能再给我寄点钱?”恩格斯当时看了这个回信非常难受,然后就不搭理马克思了。过了一段时间,马克思就反省自己,我对不起恩格斯啊。他回信说:“你知道没有债主讨债的夜晚是多么美好啊,我当时忘了问候悲伤的你了,太不应该了。”所以马克思后来说了一句话:“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

第五句话,就是“我们必须怀疑一切”,这是科学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第六句话,就是“真理可以使人获得自由,自由也可以使人获得真理”。最后我还想说这样一句话,作一个总结。其实任何人都不是真理和神圣的化身,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所讲的话都是正确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去发表和表达我们的观点和思想。所以,我要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犹太人有一句格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而我最后再补充一句就是:“人类不思考,上帝更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