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犹太智慧典藏书系(第二辑 )(套装共5册)
21505400000014

第14章 糟糕的世界——犹太笑话中蕴含的成功法则(2)

一、《塔木德》中的幽默笑话

《塔木德》(Talmud)一书是犹太人继《圣经》之后最重要的一部典籍,又称犹太智慧羊皮卷,或犹太5000年文明的智慧基因库,是揭开犹太人超凡智慧之谜的一把金钥匙。

公元70年,犹太民族的圣殿被毁以后,一代又一代的犹太先哲为了生存和民族精神的延续,持续不懈地向其人民宣讲和阐释《旧约》的前五章,称作《摩西五经》《律法书》或《托拉》,也称《犹太教法典》,试图使人民不至于忘记了“上帝的律法”。这些通过口头讲述的内容汇编成集后,也称“口传圣经”或《塔木德》,成书于公元3世纪到5世纪。广义的《塔木德》包括:《密西拿》和《革马拉》,《密西拿》的内容主要是犹太拉比和先哲们对《旧约圣经》的讲解和阐释,《革马拉》的内容则是犹太学者对前者的评述和讨论。《密西拿》共6卷63篇,两者加起来的戒律为613条,其中正戒248条,反戒365条。狭义的《塔木德》单指《革马拉》这一部分,《革马拉》又可分为两大体系:巴比伦《塔木德》与巴勒斯坦《塔木德》,一般意义上的《塔木德》专指巴比伦《塔木德》。

《塔木德》全套20卷,总计12000页,250万字,内容庞杂,卷帙浩繁,头绪纷纭,大至宗教、律法、民俗、伦理、医学、迷信,小到起居、饮食、洗浴、着衣、睡眠等无所不包。它以《旧约》的箴言为开端,接着是神话故事、诗歌、寓言及道德反省和历史回忆,题材广泛,内容鲜活生动,虽然其中三分之一是《米德拉西》,即训诫和道德说教,但让人丝毫不觉得生硬和僵化。如果说《旧约》是一部永恒的书,那么《塔木德》则是犹太人日常生活的伴侣,充满着生命的智慧和化解危机的良谋。它不是史书,却在谈史;它不是人物志,却在述说人物;它不是百科全书,却包罗万象。正是它孕育了西方文明的模式,成为犹太智慧的源泉。与《圣经》、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伊斯兰的《古兰经》,并称为影响人类文明的巨著,是真正的传世经典。

《塔木德》在世界上广泛流传,大约被译成12种语言。尤其是犹太人人手一册,从生到死一直研读,常读常新。它不仅教会了犹太人思考什么,而且教会了他们如何思考。它用一种始终如一的声音,构建了犹太人的世界观。它宛如一位和蔼可亲的朋友或思想深邃的学者,始终和每一个犹太人进行交谈和讨论,并穿透琐细的生活,让人感觉到鲜活的智慧和触及万物的力量。

葡萄园的故事

一只狐狸路过一个四面有栅栏的葡萄园,此时正好饥肠辘辘,看到水灵灵的葡萄垂涎欲滴,可怎么也钻不进去。怎么办呢?于是它三天绝食,饿得精瘦,终于钻了进去,并且在园内尽情享受。等它想出来时,当然又长胖了。无奈只好再次饿肚三天,直到饿瘦了才得以出来。出来后,狐狸长叹了口气说道:“葡萄园啊,你和你的果实对我何用?里面的一切虽然美丽可爱,但与我何益呢?我进去时什么样子,出来时还是什么样子。”

世界也是如此。人来到世上时,他的手紧紧握着,似乎是说:“一切都是我的,我要得到一切。”当他离开人世时,他的手张开了,仿佛是说:“从这个世界上我一无所获。”这就叫撒手人寰。

男人一生的七种变化

一岁时被父母安放在小床上,全家人抱他、吻他,宛如国王;

二三岁时,满地乱爬,泥地上拱来拱去,像头小猪;

十岁时,蹦蹦跳跳,天真无忧,像只快乐的小羊羔;

十八岁时,长得魁梧奇伟,打扮求偶像烈马,希望人人都知道他力大无穷;

结婚后是驴子,背负家庭的重担,低头卖力,缓步前进;

中年时是狗,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摇尾巴,乞求他人的善行;

老迈之后是猴,弯腰驼背,形同猢狲,行为与孩童无异,但再也没有人想理会他。

没有人能够永远幸福

有个人住进了华沙的一家客店。晚上,他听到邻居家传来音乐和跳舞的声音。

“他们准是在庆祝婚礼呢。”他想。

第二天晚上,他又听到了同样的声音。第三天,第四天,依然如此。

“一个家庭怎么会有这么多婚礼?”他问客店老板。

“那所房子是婚礼大厅。”老板答道,“今天是这家举行婚礼,明天则是另外一家。”

“啊,这正像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拉比说,“人们都在享受幸福和欢乐,只不过有时是这些人,有时是另外一些人。没有人能够永远幸福。”

说话谨慎

像其他方面一样,犹太教拉比强调讲话时要克制。他们说,一旦说了一句话,就像一支射出的箭,永远也不能收回。

拉比迦马列对他的仆人塔白伊说:

“去集市给我买些好的食物。”

仆人去了,带回一只舌头。

他又告诉仆人说:“去集市给我买些坏的食物。”

仆人去了,又带回一只舌头。

拉比问他:“我说‘好的食物’,你带回一只舌头,我说‘坏的食物’,你也带回一只舌头,这是为什么?”

他回答:“它是善和恶的根源。当它善的时候,没有比它更善的了;当它恶的时候,没有比它更恶的了。”

关于生活的三条忠告

一次,一个猎人捕获了一只能说70种语言的鸟。“放了我”,这只鸟说,“我将给你三条忠告”。

“先告诉我”,猎人回答道,“我起誓我会放了你”。

“第一条忠告是,”鸟说道,“做事后不要懊悔”。

第二条忠告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件事,你自己认为是不可能的就别相信。”

第三条忠告是:“当你爬不上去时,别费力去爬。”

然后鸟对猎人说:“该放我走了吧。”猎人依言将鸟放了。

这只鸟飞走后落在一棵高树上,向猎人大声喊道:“你真愚蠢,你放了我,但你并不知道在我的嘴中有一个价值连城的大珍珠,正是这颗珍珠使我这样聪明。”

这个猎人很想再捕获这只鸟,他跑到树跟前并开始爬树。但是当爬到一半的时候,他掉下来摔断了双腿。

鸟嘲笑他并向他喊道:“笨蛋!我刚才给你的忠告你全忘记了。我告诉你一旦做了一件事情就别后悔,而你却后悔放了我。我告诉你如果有人对你讲你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就别相信。但你却相信像我这样一只小鸟的嘴中会有一个很大的宝贵珍珠。我告诉你如果你爬不上某东西时,就别强迫自己去爬。而你却追赶我并试图爬上这棵大树,还掉下去摔断了你的双腿。这句箴言所说的就是你:‘对聪明人来说,一次教训比蠢人受一百次鞭挞还深刻。’”

说完鸟就飞走了。

一头狮子的故事

从前,有一头狮子,又老又在患病。它的生殖器官患了病,因而它的精神很痛苦,它的命运很难确定,不知是会活下去还是会死亡。

当这头狮子在病痛中,远在天边的所有家畜和兽类都来看望这头狮子。其中一些是出于关心来探望病情,一些是来观其痛苦,一些是来接替它的统治,一些是来了解在其之后谁会成为统治者。

狮子病得十分厉害了,它已不能表示它是活着还是死去了。牛走过来并以角抵伤它,试它的力气是否已用光耗尽;小母牛用它的蹄子踩它;狐狸用其牙齿咬它的耳朵;母羊用尾巴刷着狮子的髭,并说道:“它什么时候死?它的名字也会消亡吗?”而公鸡去啄它的眼睛,并啄碎了它的牙齿。

这时,狮子的灵魂又返回了它的躯体。当它看到它的敌人在幸灾乐祸地注视着它时,它喊道:“哎呀,当我信赖的管理者看不起我时,当我的权力和荣誉不再为我所有时,往日的奴仆就在我头上称王称霸了。以前爱戴我的人现在也变成了我的敌人。”

这个寓言说明,当一个人拥有财富和荣誉时,他的朋友都尊崇他。但当灾难降临到它身上时。当他失去势力和丧失地位时,这些爱戴过他的人就会离开他。

朋友们

一个富人有10个儿子。他郑重地向他们宣告,当他快要死去时,他会给他们每个人100第纳尔。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失去了一部分钱,只剩下950第纳尔了。于是,他给了上面的9个儿子每人100第纳尔。对最小的儿子,他说:

“我只剩下50第纳尔了。其中,我还得拿出30个来作为丧葬费。因此只能给你20个。但是我有10个朋友,我把他们告诉给你,他们要胜过1000第纳尔。”

这个人把最小的儿子托给了他的朋友们,不久以后,他就死了,也被埋葬了。

9个儿子各自走了,最小的儿子慢慢地花着留给他的那些第纳尔。当他只剩下最后一个时,他决定用它来招待他父亲的10个朋友。

他们和他一块儿吃了喝了,然后互相说道:“所有弟兄中他是唯一仍然关心我们的一个,他这么好心好意,我们也应该有所报答。”

于是,他们每人给了他一头怀着崽的母牛和一些钱。等到牛犊生下,他把它们卖掉,用那些钱做生意。上帝赐福,使他比他的父亲更富有。

于是他说:“确实,我父亲说得对,朋友比世界上所有的钱都更有价值。”

有两个好朋友被战争分开,在不同的国家里生活。一次,其中一位来看他的朋友,因为是从国王敌人的城市来的,他被关了起来,并要被当作间谍处以死刑。

不论他怎么辩白,都没有能够拯救自己,因此他向国王请求恩典。

“陛下,”他说,“请给我一个月的时间,只要一个月,让我回去把事情处理一下。这样,我的家人在我死后就能得到照顾。在一个月的最后一天,我回来服刑。”

“我怎么能相信你能回来呢?”国王回答,“你用什么来担保?”

“我的朋友就是担保。”这个人说,“如果我不回来,他会替我去死。”

国王召来了这个人的朋友,使他惊奇的是,那朋友同意这个条件。

这个月的最后一天,太阳快落山了,那人还没有回来。国王命令他的朋友替他去死。当刀子就要砍下去时,那人回来了,一下子把刀拉到自己的脖子上。但是他的朋友制止住了他。

“让我为你死吧。”他恳求道。

国王深受感动。他命令把刀拿开,赦免了他们两个。

“你们两人之间的友爱竟然如此伟大,”他说,“我请求你们,让我作为第三个成员和你们在一起。”从那天以后,他们就成了国王的朋友。

正是在这一精神中,我们的先哲们才说:“给你自己找个伴儿。”

当你交一个朋友时,先考察考察他,不要急于信任他。

有些朋友,当事情对他们有利时,他们是忠诚的,但是有了困难就抛弃了你。

有些朋友倒向敌人一边,使争吵公开,来羞辱你。

还有的朋友吃着你的,但在困难时哪儿也找不到他;当你繁荣昌盛时,他会是你的心腹,跟你的仆人们打得火热;但如果你败落了,他就掉过头来反对你,再也不会来见你。

对敌人你要保持距离,对朋友也要留点神。

一个忠实的朋友是一个安全的庇护所,谁找到一个这样的朋友,谁就找到了财宝。

一个忠实的朋友是没有价钱的;他的价值不是金钱所能计量的……

不要抛弃老朋友,新的朋友没有那么多的价值。

新的朋友像新的酒,没有酿成你喝起来就不痛快。

邻居

有个人动手在他邻居的窗子对面垒一堵墙。

邻居对他说:“你把我的光线给挡住了。”

他回答:“我把你的窗子堵上,另开新的,让它们高出我的墙。”

“不,”邻居说,“这样,你就把我的墙弄坏了。”

“既然如此,”那个人说,“我把你的墙拆掉,一直拆到窗子,重新往上垒,让那上面的窗子高出我的墙。”

“上面新的,下面旧的,墙就不结实了。”邻居说。

“你要是愿意,”那个人说,“我把整堵墙都推倒,垒新墙,开新窗。”

“不,”邻居说,“一座旧房子,一堵新墙,这样不会结实。”

“既然如此,”他说,“让我把整座房子都推倒,造一座新的,开新的窗子。”

“房子拆了,我住哪儿去啊?”邻居说。

“我给你另租一所。”那个人说。

“我不想惹麻烦。”邻居说。

拉比哈玛说,这个邻居在法律上有十足的权利阻止垒这堵墙。

女人

一位皇帝对拉比伽玛列说:“你的上帝是贼,因为《圣经》上写着:‘耶和华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造出了女人。’”拉比的女儿对父亲说:“你别管,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她于是对那位皇帝说:“给我派个官员来,调查一桩案子。”皇帝问:“出了什么事?”她回答说:“夜里屋里闯进了贼,盗走了我一只银罐子,却留下了一只金罐子。”皇帝听后喊道:“但愿这样的贼天天光顾我。”她于是反驳说:“那么,一个男人失去了一根肋骨,却得到了一位侍奉他的女人,这不是一件极好的事吗?”

那么,上帝为什么偏偏要用肋骨造女人呢?犹太人的解释是这样的:上帝斟酌了一下该用男人哪一部分创造女人。他说,我不能用头来造女人,以免她傲慢;不能用眼睛来造她,以免她过于好奇;不能用耳朵来造她,以免她偷听;不能用嘴巴来造她,以免她滔滔不绝;不能用心脏来造她,以免她太嫉妒;不能用手来造她,以免她占有欲过强;也不能用脚来造她,以免她四处闲逛;而应该用身体上隐藏的一部分造她,以便让她谦恭。

女人身上有四种品质:贪吃、偷听、懒惰、妒忌。她们还爱发脾气,唠叨不休。女人最喜欢的东西是装饰品,唯一所想的就是美丽。如果男人要讨妻子欢心,就让他用亚麻做的衣服打扮她。女人还沉溺于巫术与迷信。

“正是你使自己的儿子迷了路”

有一名犹太人在一个有妓女光顾的市场开了一家香料店,生意非常火爆。某一天,那名犹太人从外边回来,却发现儿子在和妓女鬼混,非常生气。此时,正好有一位拉比路过,对那位父亲说:“你不做别的生意,偏要开女人喜欢的香料店;你不选择其他地方,偏要选择妓女出没的红灯区。正是你使自己的儿子迷了路,为什么还要大喊大叫呢?”

弟兄之间

有一座山上住着两个农民兄弟。大哥已娶妻生子,住在山的一边;小弟独身一人,住在山的另一边的一间小茅屋里。

有一年,兄弟二人都获得了好收成,大哥看着丰收的庄稼,心里琢磨:“主对我太好了。我有了妻子、儿女,又有了全家都吃不了的粮食。我比我兄弟好多了,他独身一人,生活一定很苦。今晚趁他熟睡的时候,我要送些粮食到他的田里,他不会猜到是我送的。”

在山的另一侧,小弟也在看着他的庄稼想:“上帝对我太好了。但我希望他对我兄长也这么好。他要养家糊口,用的粮食一定比我多得多。今晚趁大哥和他全家睡熟的时候,我要送些粮食到他田里。明天他发现了粮食,肯定不会想到是我送的。”

于是兄弟二人耐心等到半夜,各自扛起粮食爬向山顶。刚好在午夜的时候,两人在山顶相遇。当他们明白了彼此用意后,禁不住喜极而泣。

葡萄酒的故事

诺亚去种葡萄时,撒旦出现在他面前。

“你要种什么?”撒旦问。

“葡萄。”诺亚答道。

“葡萄像什么样子?”撒旦问。

“它的果子无论干鲜总是甘甜的,用它酿的酒可以使人开心”,诺亚回答。

撒旦提议:“我们一起来种葡萄吧。”

“很好!”诺亚说。

撒旦干了些什么呢?

他牵来了一头大绵羊和一只羊羔,在葡萄藤下面把它们宰杀了。

他又先后牵来了一头狮子、一头猪和一只猴子,也把它们一个个杀了,让它们的血滴到葡萄园里,浸入了土壤。

撒旦以此暗示,一个人在喝酒之前,就像绵羊一样朴实,像羊羔一样温顺。

当他饮酒适量,就会像狮子一样强壮,他会认为世上谁也不如他强。

当他饮酒过量,就会变得像一头猪,在污泥中打滚。

当他完全喝醉时,就变成了一只猴子,手舞足蹈,口吐污言秽语,却不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

知识是甜蜜的

犹太小孩第一次上课,要穿上最好的衣服,由拉比或有学问的人带到教室。在那里,他会得到一块干净的石板,石板上有用蜂蜜写就的希伯来字母和简单的《圣经》文句。孩子一边诵读字母的名称,一边舔掉石板上的蜂蜜,随后,还要请他吃蜜糕、苹果和核桃。此举的目的是告诉孩子,知识是甜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