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三分管事七分管人
2158800000047

第47章 高瞻远瞩操控全局,管理的心境决定管理的境界(3)

落实任务只是告诉执行者任务的内容、性质和具体要求,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马上投入到工作当中。因此,你还必须让他们明白,完成任务是有一个时间限度的,必须立刻着手准备并投入到任务的实施中去。也就是使他们具有紧迫感和忧患意识。

激发紧迫感的方法主要有:

(1)从第一天起就高度集中精力,以身作则。

(2)让执行者看到你既注重具体细节,又着眼于整个大局。

(3)力争超前,不要等落后了再往前赶。

(4)经常召开全体人员会议,会上你得表现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

(5)需要时可以每天开会。

(6)严格限定解决问题的时间。

(7)将各种进度和主要拖期情况贴在显眼处,让大家都看到。

激发紧迫感也可通过设立奖罚措施来实现。例如,对拖延进度的人员处以罚款或其他处罚,而对超前完成任务的人员进行奖励等。

增长远见,做好计划管理

计划可以说是一种理念、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因此,你在进行计划管理时,必须从更广阔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管理,提高自己的计划管理水平。也就是要求你从思想上、态度上和行为方式上来提升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成功者。

1.培养你的远见

远见就是你对未来的一种清晰而准确的判断和描述。

远见是计划的核心。没有远见的计划是毫无价值的,也是与计划本身的要求相违背的。

远见的价值可以用下面的远见和企业的竞争优势关系图表现出来。

从图中可以看出,远见是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我们怎样才能更具远见呢?

事实上,远见是人们对未来世界的一种自我理解。这种理解是建立在自己的经验之上的。换言之,人们所理解的未来是他们过去经验的一种延伸。因此,一个有经验的人往往比一个没有经验的人更具有远见。我们应该加强对现实世界的体验,这些体验应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里,经验的负面价值日益明显。昨天的成功经验往往到了今天和明天就完全没有价值了。正好相反,昨日的成功经验还会成为一种包袱和陷阱。在这样的环境中,要形成自己的远见,尤其是形成清晰而准确的预见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如果你要形成自己的远见,首先要保持一种发展和跳跃式的思维方式,这是非常必要的,其次你还必须有一种能透过事物表象看到其本质的能力。尽管外部世界瞬息万变,但一些本质上的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或者说更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形成思考的习惯。思考是一个去伪存真、抽丝剥茧的过程。

2.明确你的实力和弱点

不论你是为个人还是为企业制订计划,你都必须明确自己的实力,明确能干什么、擅长什么和喜欢干什么。如果你是为企业制订计划,你还得明确你所在企业的实力。

明确个人和企业的实力是你制订计划的前提。你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自己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更好,使自己的行动更为有效,从而能更快地实现你的梦想。但是,毋庸置疑,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也有不擅长的一面。例如,有的人善于交际和演讲,而有的人却善于思考,还有的人动手能力很强。因此,一个人价值最大化的方法就是发挥自己最擅长的一面。相应的,一个人的目标和理想也应该是基于自己的特长和实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行为效用最大化。因此,你在制订计划时,首先应该对自己的实力和特长有所了解,其次在此基础上制订出一个能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的行动计划。反过来说,你的计划只有基于你自己的实力和特长,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以上的道理同样适用于企业计划。假如你要制订一个企业经营计划,你在了解外部环境对企业所提供的各种机会和可能带来的威胁的基础上,必须对企业本身的实力,也就是企业的强弱项有所认识。相对于个人而言,明确企业的实力更是重要得多。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促使每一个企业都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超越竞争对手。

一个企业要想超越竞争对手,先得明确自己的实力和竞争对手的实力。根据竞争战略理论,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它的核心能力。因此,了解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你制订计划的前提条件。

相信没有一个企业愿意用自己的弱项与别人的强项进行竞争,正如没有人愿意拿鸡蛋去碰石头一样。扬长避短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不二法门,也是个人成功的最佳选择。

3. 确定优先考虑的事情

重要的任务能够给投入的时间以高回报,并能对你的长远目标和任务的实现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紧急的任务需要你即时对其采取行动,如果不能即时付诸行动,就有可能对任务和目标的顺利实现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你在行动之前,先研究所列出的项目,问问自己,是否列出的每一件事情都将使自己向任务目标靠近;选出那些与你的目标直接相关的任务,并将它们按照优先原则依次排列。

其次,将重要并紧急的任务排在最前面,然后列出重要但并不紧急的任务。而且,在你准备着手实施一项新任务时,不要每次都停下来决定该优先考虑哪项任务。如果你在工作的前夜便对此加以明确,或者将它作为你每天清晨的第一项工作,那么你就能够取得更高的工作效率,能够更好地掌握你的时间,并且能够知道那些重要的工作正在进行中。

最后,不时地对你确立的优先事项进行检查,并在你有充足的理由时对其进行修正。不要害怕对那些可能破坏你整个策略的不重要的任务说“不”,始终将你的目标放在第一位。这样一来,你就不会过高地估计你正在从事的工作的重要性。

4.一旦就绪,立即实施

不要过于沉湎于计划的过程,否则会妨碍你判断着手实施的时机。

过多的思考是一种毒药。在实践中,太多的人总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计划得太多、实施得太少。有的人每天都在制订计划,每天都在想象美好的未来,却没有付诸行动。这样的空想主义者是不可能成功的,制订的计划也是毫无意义的。

一个成功的计划者总是把很多精力用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他们一旦计划就绪,就全身心投入到计划的执行过程中。他们深知,计划是想出来的,但更是干出的。过多的思考只会让人犹豫不决而错失各种机会。

5.保持灵活性

你身边的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即使是一个完美的计划,也可能在你执行的时候成为过时之作。事实上,许多有经验的人都认为:唯一一套100%不会过时的计划,就是刚刚经过修改的计划。

其实,计划就是用来修订的。灵活性和计划性是成功的计划管理必需的组成部分。它们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既要……又要……”的关系。

因此,不断分析你的实力和弱点、机遇和威胁之间的相互作用,哪怕你已经实现了某些初步的目标和任务。保持充分的灵活性,认真地对前方存在的挑战进行思考,等你能够不带丝毫偏见地对待新思想的时候,再来判断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事情不重要。如果改变原定策略会对实现目标大有益处,你会更容易地采取另一套新颖的行动计划。

同时,保持多样性也许是防止计划过时的最好武器,这和“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一样的道理。多准备一些可供选择的方案,从而避免你在原始方案无法奏效的情况下措手不及。还有,撤掉那些不能达到你的要求的方案。

6.养成制订计划的习惯

为你做的每件事情制订计划,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

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继而发展到你的人生目标和使命。明白什么是你应该优先考虑的任务,并先去完成这些任务。不要企望运气,全力以赴做你应该做的事情。

成功是习惯行为的产物。如果你在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做得很出色,那么你的成功会延续到你生活的其他各个领域。认真检查你取得的成绩,看看自己做得如何,并且将今天的体会融入到明天的策略之中。因此,如果你能养成制订计划的习惯,并能在这方面做到非常出色的话,那么你在其他方面也将会受益无穷。在管理中也是如此,只有养成制订工作计划的习惯,才能实现更有效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