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
2158900000009

第9章 能挣钱也会花钱,过优质好生活(2)

这就是所谓的引导消费,即厂商引导消费者,厂商生产销售创新产品或者消费者非常关心的商品。厂商必须想方设法引导消费、创造需求,将消费者脑海中未有的或者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

生活中,比如你去逛商场逛书店,总会遇到一些人把你拦下来,让你去免费体验美容美发、教育培训或者是食品饮料等。让你白吃白喝舒舒服服地免费享受一番,他们图的是什么?他们把这些开销省下来不好么?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一般邀请顾客免费体验的产品都是平常没见过的,显然是一种引导消费。

是什么因素促使商家要采取“引导消费”这一策略呢?这主要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

一方面因素是,生产过剩时代的到来。各类商品都空前丰富,让原有的“引导消费”(指厂商根据消费者的现实需求,生产销售产品,以满足消费者所需)满足需求的理念无用武之地,消费者面临的不再是物质短缺,而是商品太多,难以选择的问题。

另一方面因素是,高新技术产品层出不穷,这些新发明产品的功能、作用非普通消费者所能知晓,厂商必须经有效的引导消费,才有可能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厂商与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每个消费者每天所能够接受的信息非常有限,消费者的注意力相对于浩瀚的信息源成为极为稀缺的资源。可以这样假设,消费者所能主动了解的商品信息,特别是新技术产品的信息接近于零,而厂商对自己生产、销售的产品信息基本上完全了解,两者之间产生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厂商只有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告知消费者详细的产品信息,尽可能令信息对称。

简单地说,“引导消费”就是商家通过“免费体验”的策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帮助消费者选择,使消费者对自己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建立初步的认可,进而促成可能的购买行为的过程。最终实现销售产品或服务,达到从中盈利的目的。知道了这些,当我们再遇到商家热情的邀请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常见的价格陷阱

有的时候,商品的价格存在很大的欺骗性。识别价格的陷阱能帮助女性朋友们减少开支。

虚报原价。人们一般认为打折的商品比较便宜,有的商家抓住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提高商品的折扣率,同时也提高了原价,商品的实际价格并没有任何变化,但消费者往往被商家的这种欺骗手段所蒙蔽。

高报标价。低价是比出来的,不是报出来的。有的商家说自己商品的价格是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其实不然,这个报价甚至比其他商家的价格还要高。

价格附加条件不说明。商家在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明或者含糊标示。比如商场的促销返券活动,返券只能用来购买某些指定的产品或者只有在购买其他产品时返券才能用,但商场宣传时只说返券,而不提附加条件。

两套价格。有的商家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店面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吸引顾客,却用高价结算。比如某商家一件商品有1 000元和600两种标价,顾客来了先向顾客推荐价格1 000元的商品,即使顾客以8折买走了该商品,商家还是多赚了200元。

虚假标价。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价格或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与实际收费标准不符。如餐饮企业不明确告知顾客,结账时加收台位费、包房费等。

不守信用。商家事先向客户承诺的服务和优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比如有的旅行社改变行程路线、减少参观景点、降低吃住条件等,甚至让旅客补交旅行费用等。

虚假折价。商家宣传商品的折扣较高,其实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如商家说1折起,但实际上最大的折扣也要五折。

赠售有水分。采用馈赠等促销方式时,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标注不明,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

防骗五锦囊

尽管女人们都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由于“馅饼心理”的作祟,面对诱惑总是难以抵挡。一些厂商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一心理,不断推出免费品尝、咨询、试用等形形色色的促销活动,待消费者免费消费过后,才知道所谓的“免费”,其实是“宰你没商量”。年轻的单身贵族消费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常常上“免费”的当。

对于“免费的午餐”,不管你信不信,都不要去试,否则,你连哭的地方都没有。在此,教给大家防骗五锦囊。

1. 不要贪小便宜

有些骗子故意在路边丢下假金项链、假钻戒等物引诱人们上钩,然后以平分为由,诈骗钱财。据分析,人们上当的原因不外乎贪小便宜,给了骗子可乘之机。须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义之财不可得。

2. 不要轻信他人

要警惕骗子利用过期作废、不可兑换或伪造的外币,采用“串通表演”的手法进行诱骗。人们如遇到有人自称兜售外币,一定要先到银行进行鉴定后才可兑换。千万不要因贪小利而被迷惑,以免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

3. 不要图高利集资

近些年来,非法集资案屡屡发生,许多求财心切的人因此倾家荡产。虽然国家明令禁止非法集资,但这种非法行为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特别是在当前低利率的形势下,一些非法分子利用人们贪图高利的心理,有的声称利率高达20%~30%,以引诱个人资金入股。这多半是一个美丽的陷阱,要小心为上。

4. 不要盲目为他人担保

有些人常碍于面子为他人提供经济担保,把储蓄存单、债券等有价证券借给别人到银行办理小额抵押贷款业务。殊不知,一旦贷款到期后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银行就会依法支取你的有价证券用于收回债权。

5. 不要涉足高风险投资

一些人的应变能力较差,不精于计算,因此最好不要选择风险性高的投资方式,如股市、汇市、房地产等,可以选择储蓄、国债等有稳定收益的投资种类。

撩起打折的面纱

女性朋友们最喜欢打折商品。曾经流行过这样一句顺口溜:“七八九折不算折,四五六折毛毛雨,一二三折不稀奇。”有“过来人”尖锐地说:“打折就是随意定价的结果,商家一开始就想好了用打折的办法‘钓鱼’、蒙人。”建议女性朋友们在打折面前最好不要冲动,冷静一下,看看这个东西你是否真的需要。不需要的话,打再低的折也不应为其所动。

很多商场经常标出“全场几折起”的牌子,女性朋友们请注意,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个“起”字,这个“起”字可是给了商家很大的活动空间。

关小姐在打着此招牌的商场里看中了一双品牌鞋,去买单时,品牌鞋却不打折。“那为什么要写‘全场6折起’呢?”关小姐不解地问。“是为了造声势,这个都不懂。”收银员嘟哝着。

据知情人士透露:实际上真正打这个折扣的商品不足50%。再说那么多商品,利润各不相同,怎么能一刀切地定在6折呢?其实,各个商场的货都是差不多的,打折的幅度在同一时间段也不会有什么大变动。而且很多大品牌是不参加商场的打折活动的,它们的促销活动都是全市连锁店统一行动。还有很多新品同样不参加活动,真正打6折的,往往都是那些过时过季的滞销货。

同时,女性朋友们还要注意防范“××名牌春装打折”的招数。

冯小姐在一家高档商场看到一法国著名品牌服装打折,并且折扣还很低,冯小姐不禁大喜,认为好机会就在眼前。可是仔细一看,都是库存2年以上的旧货,而且有些是断码。

“买二赠一”中也有大名堂,一不小心你就会上当。

刘女士在一家时装商场看到这么一则广告:“全部西装买一送一”。她最初以为买一套可以送一套,就花了838元买了一套西装,谁知商家却送给张女士一本小小的通讯录。后来她发现相同的西装在别处才卖588元。

相信你一定碰到过“购满500元送××元”的活动。有些女性朋友总是喜欢那些新奇的小玩意,并称之为“非卖品”。当初之所以痛下买手也是因为看上了这些所谓的“限量赠送”“特制品”等名头。要知道,你这可是为了芝麻丢了西瓜,就为了一个价值不足50元的小玩意而掏出500元买了并不太喜欢的东西,值得吗?

另外,千万别相信“买200元付100元”的谎言。初一看,不禁大喜,这不就是打5折吗?殊不知,这只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李小姐同样相信了这个美丽的童话。她看上了一件样式和品质都很不错的羊绒大衣,标价1 198元。她心里暗自盘算,只用掏599元就可以买到这件心仪的大衣了。“就要这件吧!”她爽快地对营业员说,营业员开好了小票,她看也没看就朝收银台走去。刷完卡签字的时候,李小姐看到上面698元的金额不禁大吃一惊,去找营业员理论。营业员告之,只有满了200元才付100元,1 198元中,1 000元可只付500元,而零头198元不到200元则要实付,所以就是500元加198元,共计698元。李小姐这才明白过来,想一想卡都刷了,算了吧,只能下次注意了。

廉价消费要有度

女人为了缩减开支,经常买一些便宜的商品,这很正常。可是在买商品的时候一定要有度,廉价消费如果过度了也是一种浪费。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贪小便宜更是女人掩藏不住的习性。不过还好,女人有聪明的头脑和可以控制的情绪,只要能在突然被物质吸引住而失去理智的一刹那冷静一秒钟,想一下这个问题:“除了是现在并不吃亏外,它真的让你占到实质的便宜了吗?”或许就能控制住过度消费的念头。

除非你生于富豪之家,花钱逛街、买东西属于个人兴趣的一部分,那就另当别论;不然,若发现你的衣柜里有几件还未穿过、而且商标还挂着没剪的衣服,你可要反省一下了。你是不是有过类似的经历:在还没买衣服之前觉得还不错,可是,当买回家后却发觉并不适合自己,或穿过一次就被打入冷宫了……

你常穿的衣服,是不是虽贵却很耐穿的?可能当时你买得心痛,还埋怨着:“完了!要挨饿好几天了!”可是,那件让你有机会减肥几天的衣服,到现在却仍旧爱不释手,这也称得上是很好的长期投资了!虽然它不会增值,也没有利息,但是,一件高档衣服的投资能让你省下一大箱廉价衣服所花的冤枉钱。把省下的钱再拿去投资可以增值又有利息可赚的理财计划,这样一来,不是让生活多了正面的构想、而少了许多的遗憾吗?

不过,每个人对金钱的衡量标准不同,廉价衣与高档衣的区分也依个人有不同的定义。“占了一大箱便宜廉价衣,不如吃亏拥有几套高档衣”,只是以不同看法去判断自己是否是为所需而花钱的观念。在你认为是廉价衣服的时候,是否认清自己是为了一时的贪念而买,还是那件衣服真的值得买?

可别小看以上这些小小的生活习惯,有些人能从这些习惯中省下巨大的财富。

优惠券,更“受惠”的是商家

情人节之际,章小姐到超市买东西。想买盒巧克力送男朋友,而且有的巧克力还有优惠,送男士洗面奶,但是必须有会员卡。章小姐犹豫了,买还是不买呢,但怎么看怎么划算。

服务员看见章小姐在看商品,走过来说:“送男朋友吧?买这盒巧克力很合适的,送男士洗面奶,只要办张会员卡,以后买东西可以积分的!”

章小姐:“啊?有这个必要么?”

服务员惊讶着说:“怎么没有啊,洗面奶什么都可以用的啊,平时我们这个是不搞活动的,只有这个节日才有的优惠,不要错过。”

章小姐想想也对,就办了张卡,买了巧克力和洗面奶。

会员卡的出现,就像商场经常发放的优惠券。比如,在麦当劳的网站上,顾客只要打印某张优惠券,就可以凭券到麦当劳以优惠价格享受某种套餐,甚至在路边也可以获得免费发放的优惠券。

表面上看来,它们是商家让利给消费者。事实果真如此?

商家发放优惠券,最容易想到的解释是:吸引更多的顾客,扩大销售量。但如果是这样的目的,那不如直接降价。正确的解释是:商家借此进行“价格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