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都是从一个无法复制的创意开始起步的。
1 能做出完整作品
成长最靠谱的起点是什么?
做出完整的产品,并让它们被广泛接受。
我个人最看中人的这个特质。
只有少数人最终能拿出完整的作品——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如此之大,乃至于少数人有作品,更少数人有好的作品,只有极少数极少数人才可能做出传世的作品;而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人(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人)一辈子都做不出像样的作品,他们连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都弄不明白。
从一开始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做出完整的作品来,哪怕最初的作品很差——但必须完整。那些有完整作品的人,能力、耐力、学习能力都会超出他人许多倍。无论看起来多简单的作品,只要是完整的,其表面之下的复杂程度是那些没做出过东西的人全然无法想象的。
我甚至经常建议我的合伙人们,在招人的时候,把这一点当作最靠谱的判断方式。少废话,少吹牛,给我看看你的作品——这个原则可以一下子过滤掉所有的废物。
另外一个很自然的现象是,如果一个人能做出像样的东西来,那么他身边聪明人的密度无论如何都会比其他人的高出很多。
2 创见比创业本身更重要
山姆·奥特曼[2]提到了伟大的创业公司的几个要素:
·创见(Great Idea)。
·产品(Great Product)。
·团队(Great Team)。
·执行(Great Execution)。
先聊聊这个“Idea”。关于这里提到的“Idea”,我比较喜欢的翻译是“创见”——不仅仅是“点子”“主意”,甚至,我觉得连译为“创意”都不尽如人意。
写这本书的灵感来自于《YC创业课》,课程的主办方是Y Combinator和斯坦福大学,在场的听众主要是是斯坦福的本科生。YC现在是硅谷最著名的,当然也是全球最著名的加速器(也可称作孵化器、加速器、创投等等,不一而足)。YC这种投资机构,一直在寻找的是那种最终要么卖给巨头,要么上市的“十亿美元公司”。
所以,在这个语境中所提到的“创业”,不是随随便便搞个公司、或者开个饭馆就叫创业——那些顶多算作“营生”。他们所关注的、讨论的、研究的、学习的,是那种“最终真真切切地改变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从0到1”的伟大公司。如果不注意这个语境,那么后面的很多内容,其实都可能会让听众疑惑,甚至误解。
在这个大语境之下,随便拿出一个抖机灵的主意、点子,真谈不上是什么创见。搞搞所谓的“微创新”,虽然那可能是“从1到100万”,可能赚到更多的钞票,却全然无法与“创见”相提并论。其实所谓的“山寨”以及为了美化自己而杜撰出来的概念“微创新”,并不见得是只有中国人才会玩的。德国有一家叫桑威尔兄弟(Samwer brothers)的公司,臭名昭著地连环山寨,也赚了大钱,用这些赚来的钱做了基金,投资了不少著名的公司,又赚翻了……
我曾很认真地问过自己:要不是我自己运气好到竟然早已经财务自由,真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这样荒谬的世界;如果我依然在为生计奔波,我是否真的还有底气瞧不起这些呢?说不定会很羡慕的吧?
一个伟大的创见,最好能够“用一句话就能说清楚”,但要做出这样的产品,真的不是随便说说就行的。
前前后后需要考虑的东西就很多:
这是否是真实的需求?(或者说:是否是真真切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们真的很擅长杜撰伪问题。)
市场是否足够大?(或者换个说法,跑道是否足够长?)
市场成长是否足够快?(一个“快”字可能会顺带解决很多很多问题。)
如果真的因为这个创见创业了,那么,公司成长的策略是什么?
公司如何进行必要的防御?策略又是什么?
当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回答,并且需要得到满意答复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很多的“点子”其实不过是垃圾——根本无法满足我们的追求。
3 怎样才能拥有真正的创见
怎样才能拥有真正的创见?投资家保罗·格雷厄姆[3]认为:
·学很多值得学的东西。
·仔细琢磨你感兴趣的日常生活中的痛点。
·多与牛人在一起(这也是怎样找到合伙人的诀窍)。
“拒绝学习”类型的人最让人无法容忍之处是,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合理理由”:
·我没时间……
·我的任务已经太多……
·这事儿不是我应该负责的……
·术业有专攻……
·没有人可以全能……
·我也有生活……
——每次听到这话我都忍不住心里暗暗吐槽:就你那个也好意思叫生活?
奇怪的是,他们看到别人多才多艺居然也很羡慕,看到别人跨界如跨栏也垂涎三尺……如果不羡慕的话,他们会选择“恨”:看看有多少人暗地里希望罗永浩的锤子手机失败就明白了。
很多时候,学一点新东西,其实并不只是为了学到那一点什么,更多的是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如果让我建议,我只建议“学很多东西”,把“值得”两个字去掉——因为在决定要不要学的那一瞬间,其实很难知道它到底是否值得学。说实话,很多东西学过、练过,真不一定什么时候用得上,等到用上的时候,就会慨叹,“鬼才知道这东西居然有这么大的用处!”——这时自己会感觉捡着了宝贝。
与此同时,我也建议至少有一样东西要精通到超越绝大多数人的地步。这很重要,因为这是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如果有一样东西你可以学到超越大多数人的地步,那么你随便学点别的什么都会比别人更快更好。
虽然很难,但是,在组建团队的时候,一定要或者最好要只与那些肯不断学习的人合作。拒绝学习的人往往非常善于伪装,一旦你识别出他们,别犹豫,马上开掉——他们肯定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拖累整个团队的效率。
肯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人,一定表现为拥有强烈的好奇心——遇到令他们好奇的东西,他们会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研究、尝试,甚至总结、创新。强烈的好奇心与那种只喜欢零成本的尝试是很不一样的,而不断学习也是保持强烈的好奇心的唯一有效方式——这也是我们常常用来识别学习能力强的人的一个具体方法。
过去的两年里我常想,要求团队核心成员不断学习新事物,是否只是我个人的偏好,而不是普适的原则——因为好学的人真的非常罕见——而后那少数好学的人最终竟然学歪了的情况也格外地多。但,每次见到真正出色的团队,发现他们中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好学的,他们每天都在思考,做新的事情,于是慢慢对这个“要求”就坦然了。
4 先从解决自己的需求/问题开始
“先从解决自己的需求/问题开始”是个非常有价值的建议。不过,这个建议也不是“金科玉律”。
当我们学习研究一个行为模式的时候,无非要关注它的三个节点:
·目的。
·手段。
·结果。
于是,拆解一下:
我们的目的是:避免最终做出一个实际上没人真用的东西。
我们的手段是:先从解决自己的问题开始。
我们采取这个手段的结果是:如果我自己就有这个需求,那么它一定是真实的需求;而后,也一定会有其他人也有这个需求。
不过,能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只有这一个吗?我认为不是。比如,很明显地,善于观察他人,也是很好的寻找真实需求的手段之一……至于有多少人也有这样的需求,则需要另外考察,还是那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结果上来看,仅仅保证“这是真实的需求/问题”本身是很单薄的——这个问题要足够重要、解决方案要足够有效、市场要足够大、成长空间要足够广阔……
我自己有个真实的需求/问题:我希望我能随时对我的所有电子书进行全文检索——相当于我自己有个可随时检索的图书馆……基于这个真实的需求,我从来都认为Kindle对我来说,就是个彻底的垃圾——它竟然只允许我在单本书里搜索,而不是在书库中搜索,并且输入的界面和查看返回结果的操作体验都那么差……
于是,我不得不把Kindle送人,只保留Kindle for Mac,而后用Calibre和一个去保护的插件把Awz格式的书籍转换成EPub保存在电脑上。但每次我跟别人抱怨Kindle这方面多弱智的时候,得到的反馈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我觉得没啥啊!”
由此可见,问题的关键在于,做个只能够满足个人真实需求的东西,大抵上很难成为一个创业项目的支撑。
不过,“先从解决自己的需求/问题开始”有更值得一提的众多好处:
·因为是自己的问题,我们会对解决它有更多的热情和耐心。
·因为是自己的问题,我们会对解决方案有更精准的判断标准。
·因为是自己的问题,我们更容易体会到解决它的成就感,甚至产生使命感。
——这是多么难得的东西!
5 不切实际的创业幻想
很多人对创业的看法其实是不切实际的,投资家和老板认为自己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光鲜。这道理好像显而易见啊,可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想不明白呢?
贾平凹先生在他的散文《老西安》里讲过一个段子:
许多年前,两个西安南郊的年轻人站在“大芳”照相馆橱窗前,看着蒋介石的巨照聊天。
其中一个说:蒋委员长不知道一天吃的什么饭,肯定是顿顿捞一碗干面,油泼的辣子调得红红的。
另一个说:我要当了蒋委员长,全村的粪都要是我的,谁也不能拾。
曹操劝留关羽,当时曹丞相府上实际情况究竟什么样,当时究竟是怎么说的,我们没办法知道,但可以想象。河南戏里是这样唱的:
顿顿饭包饺子又炸油条,你曹大嫂亲自下厨烧锅燎灶,大冷天只忙得热汗不消。白面馍夹腊肉你吃腻了,又给你蒸一锅马齿菜包,搬蒜臼还把蒜汁捣,萝卜丝拌香油调了一瓢。
这其实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大多数人想象不出超出自己经历之外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因为人们总是要依赖自己已有的经历、经验和积累去理解新的、陌生的事物和世界。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们对待同一事物、现象的时候,关注的焦点常常各不相同。至于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心理学家们也各执一词;我的看法是,那是长期积累的习惯,而最初那一刻为什么关注焦点不同,基本上是随机的。
比如,《精益创业》(《Lean Startup Methodologies》)一书中常常提到的一个方法论:
请在乎问题,而非解决方案/产品。
显然,这样的关注焦点变换,会带来不同的思考和行动。
艾伦·列维[4]说:“你的工作是了解问题,再为他们提供最佳解决产品。”于是,有人能做到“不是用户要什么就给什么”,原因在于关注焦点并不在于问题本身,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找到那需求的根源——即,关注焦点在于更本质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而后给出最好、最简洁的解决方式/产品。
当我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之时,我常常这样玩:
如果我现在想的是“目的、手段、结果”,可能因为我更关注结果。如果我更在乎手段呢?
如果我现在想的是“过去、现在、将来”,可能是因为我在乎未来更多一些。要是我更关注现在呢?
而在我想到优点和缺点时,对缺点的关注则更多一些,但若我关注优点更多一些,会想什么呢?
不切实际的幻想常常来自于“关注焦点单一”,只用一个基于自我的焦点思考,就只会剩下“羡慕、嫉妒、恨”。如果我们平时贪玩一点,多变换一些关注焦点,常常能产生出高质量的思考来。
6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
对于这个问题,也许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此人是否拥有足够多且清晰准确的概念?
·对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否足够了解?
·是否有足够系统的方法论?
·是否有一定的成功经验?
1.是否拥有足够多且清晰准确的概念?
一个人无论多强,无论是否在某个领域早已是顶级专家,只要他面对的是一个完全没有概念的领域,本质上,他与白痴无异。
我常常反思自己,差不多两三年前,在创业这方面,我自己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白痴——虽然在那个时候,我也开过好几家公司,也真能养活一大群员工。
在做KnewOne之前,我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留学咨询公司,我们没想过成长(Growth),觉得反正也不大可能做大,不如顺其自然吧;做KnewOne的时候,我开始学着去关注审核一些数据,比如DAU(每日活跃用户数量),当时确实不知道(在其他人眼里完全是基础概念的)一些概念,比如,活跃度(Active Level),留存率(Recention),实际推广效果(Net Promoter Scores)等等……现在回头想,刚开始的时候,我真的是很笨!
差不多一年前,在天使投资这方面,我也是个彻头彻尾的白痴,因为对这事儿完全没有概念。那时候我对“聪明”这个概念还没有现在这么清晰,于是在判断人的时候总是出错。那时候我对“创见”这个概念有着错误的理解,所以常常被烂主意所震撼,也因此常常错过好创见……现在回头想,当初在这方面是纯粹的白痴。
必要、清晰且准确的概念,是一切思考的基石。
想象一下那些脑子里没有“样本有效性”这个概念的人,会多容易被各种乱七八糟的“调查报告”所欺骗!新闻里天天都是这些东西,所谓的洗脑,很多时候就是欺负人家读书太少。
想象一下那些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没必要存在的概念的人,他们的生活有多凌乱吧!
“根本没必要存在的概念”其实很多,比如,“燃素”这个已经消失了的概念,比如“上火”(“炎症”才是正确的概念),比如“互联网思维”——这段文字肯定得罪人啊!
创业说
燃素:phlogiston,过去的人们认为能够燃烧的物体之中有一种元素,叫“燃素”——否则它怎么可能燃烧呢?现在我们知道了,根本就没有“燃素”这个东西……
2.对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否足够了解?
所谓思考,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建立那些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概念是必要、清晰且准确的,它们之间的关联也应该是准确的。
概念之间的关联,除了我们天生就倾向于寻找的因果关系之外——因为这是我们存活的根本能力(Survival Capability)——还有“相关性”(Correlation)。很容易想象,只有那些认真学过统计概率之后的人们才常常严肃且认真地考虑两个概念(事物)之间的正相关、负相关之类的联系……
在我眼里,所谓的聪明,其实只不过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正确、有效知识的总和。至于“智商”,在我眼里都是完全没必要存在的概念,这个概念对人们的成长完全没有帮助,只会让人自认为不需要成长,或者不可能成长。
3.是否有足够系统的方法论?
所谓“更聪明”,在我眼里,只不过是“学习能力强大”“学习速度惊人”。这些人都是有不断总结、迭代的方法论的。
比如,那些常常审视自己思考质量的人,都会很认真地定义自己所使用的概念:
·这个概念有必要存在吗?
·它指的究竟是什么?
·反过来,它所指的究竟不是什么?
·它与什么类似?但有什么不同?
·使用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用错的时候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这就是方法论的一个例子。今天的学者们有完整的方法论,叫“科学方法论”(Scientific Method)。管理专家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结构清晰、效果显著的方法论。有正确方法论的人,成长更快。
4.是否有一定的成功经验?
其实最后一个最重要。什么叫成功经验?不一定非是那种“年纪轻轻已经是上市公司董事”那种,也不一定是“连续三届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这样的人肯定聪明,但他们也不是从一开始就这样的。
那些有作品的人,就是“成功人士”,他们已经做出像样的东西,只是“成功”的程度不一样而已,而他们的成长速度一定很快、更快。更为重要的是,要看这些人的多个作品——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差异,基本上就是他们进步程度的体现。
另外一个判断方式是看他有无长期坚持在做的事情,然后去看他做得如何。能够长期坚持做事的人,通常不笨,也通常不可能做不好那件事儿。
其实,除了想办法识别谁是真正聪明的人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这种理解会让我们知道如何让自己变得更聪明。
7 是否应该相信直觉
年轻的创业者应不应该相信直觉?
山姆·奥特曼说,年轻人,相信你的直觉吧!保罗·格雷厄姆说,别闹,创业有很多违背直觉的地方。然后很多人就迷糊了——这明显是矛盾的啊!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5]在畅销书《闪念——不假思索的思考》(《Blink-The Power of 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中,对闪念之间的判断做了很多描述,中心大意是:
直觉判断是由经验、训练和知识发展的。
也就是说,所谓的直觉判断,虽然看上去是不假思索的,但并非没有来历,而是经验、训练和知识的长期积累在瞬间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这其实是在试着给“直觉”概念一个清楚的定义。在对直觉没有清晰概念之前,讨论“是否要相信直觉”,或“什么时候应该相信直觉”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
其实,在创业过程中,“违背直觉”的关键是“反直觉”(counter-intuitive)。说起来,这还真的是教育的核心:如果一切都跟直觉一样,我们就不用接受教育了。
创业说
燃直觉也称非逻辑思维,是一种没有完整的分析过程与逻辑程序,依靠灵感或顿悟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和结论的思维。见
所谓的“教育”,本质上来看,就是在传递(且是重点传递)那些跟直觉并不相符的知识和经验。
我们站在地上,直觉上大地是平的,然后突然有一天有人想明白了,事实是反直觉的,大地其实是个球……
我们看着太阳升起落下,周而复始,直觉是太阳绕着地球转,然后突然有一天有人想明白了,不对,事实是反直觉的,其实是地球在绕着太阳转……
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从空中落下来一个铁球和一根羽毛,谁先落地?直觉说,肯定是铁球啊!但事实是:在没有引力的真空中均不落地;在引力相同的空间里,由同类物质构成的物体的下落速度,与它们的体积大小没关系——伽利略那一天做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证明了这一事实。
美国的犯罪率在三十年里持续下降,人们凭直觉给出了很多理由:警察局声称这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工作才有的结果,大学说是她们的教育培养出了高素质的下一代,非营利组织说是他们的关怀和努力起了巨大的作用……而芝加哥大学的史蒂文·列维特[6]教授,用详尽的调查统计数据告诉我们,“相关度”最高的理由是三十年前,美国通过了允许堕胎法案[7],最终,可能很多犯罪分子在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被干掉了……
随着经验的增加,训练的辅助,知识的积累,所谓的“直觉”也在不断发展。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直觉质量常常有着天壤之别。
好了,我们现在可以讨论“要不要相信直觉”了,也可以讨论“什么时候应该相信直觉”“什么时候最好别相信直觉”了。
定义清楚之后,答案好像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你在某个领域是真正的专家——只有名头没有真知的“砖家”不算数,在那个领域里,你不仅要相信你的直觉,还要刻意打磨你的直觉——通过持续的观察、思考、训练和自我成长。
如果你不是那个领域里的真正的专家,你的直觉分文不值。
所以,山姆和保罗的观点并不冲突,其实,保罗只是告诉那些尚无创业经验、尚无创业训练,也没有什么创业知识积累的学生:这个,这个,还有那个,都跟你想的不一样;而山姆在回答“如何寻找现在以及将来10年里成长最快的市场”这个问题时说:年轻人应该参考但不要完全相信自己的直觉。这个回答固然有些含混,但至少部分正确,因为“感受并发现飞速成长的东西”,确实是年轻人比老年人更有经验的领域。
8 一个70%的人会犯的逻辑错误
很多的时候,正确地、符合逻辑地思考并不像看起来的那么容易。随便某个逻辑错误,比如“肯定后件”这个看起来非常简单、非常容易识别的逻辑错误,有统计表明竟然有70%的人总是掉进陷阱。[8]
·if P then Q(如果P,那么Q);
·Q, therefore P(由于Q,因此P)。
其实,这种常见的逻辑错误真的不见得那么容易甄别。
一般来说,伟大的创见有个特征,就是它们在最初的时候看起来很二……于是,就有人这么想:你们都认为我的这个主意很二——嗯!那它肯定是很伟大的创见……
我个人在尝试回避这种陷阱的时候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时常问自己:“反过来不一定成立吧?”
或者更简洁一点:“不一定吧?”
然后花一点时间多想想有哪些可能的反面例子……
许多年来,这种简单的思考让我避开了很多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陷阱。
我也会常常这样问自己:“嗯,很有道理……不过,需要看情况吧?在什么情况下这个对,而在什么情况下这个并不见得对,甚至干脆是错的呢?”
——那些时不时自言自语的不全都是精神病患者。
9 如何真正理解他人的建议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未经训练因而不能自我调整的情况下,都会自动使用“预筛选”模式获取信息。
也就是说,输入的信息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被真正处理;而那些不满足条件的信息就被直接过滤掉,所以才有这样的慨叹:
·人们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
·人们只能听到自己想听到的声音。
在日常沟通中,我们也会发现许多所谓的“探讨”,最终只不过是对方希望获得“认同”而已——理解这一点之后,经常不顾事实地口头认同对方,成了迅速提高“情商”的捷径。
YC的创业课里,有很多好的建议,但似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正常接受的,有很多非常好的建议被预先过滤掉了。就是因为大多数人实际上更习惯于“预先筛选”。
Paypal联合创始人,《从0到1》作者彼得·泰尔[9]的言论,就是很容易被“预先筛选”扭曲的。
当他提到赢者无敌(Competition is for losers)的时候,抱着“预筛选机制优先”观点的人肯定坐在下面在想:“嗯?你说什么呢?”
仅仅到此为止还是正常的自然反应,但是他们不会停下来,把过往自己对“竞争与垄断”的观点全部调出来,与彼得·泰尔刚刚说的话进行对比……当然对不上,于是,接着在那里不由自主地去想可能的反驳……
而这个时候,彼得·泰尔当然要自顾自地讲下去,而台下的许多听众已经完全不知道他的体系究竟是什么了……
此后产生的各种“断章取义”几乎是注定的。
培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点就是习得“后置筛选能力”,而沟通能力中最重要的也是这一点。
南隐是日本的一位禅师。一天,一位当地的名人特地来向他问禅,名人喋喋不休,南隐则默默无语,只是以茶相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满了也不停下来,而是继续往里面倒。眼睁睁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名人着急地说:“已经满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南隐说:“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如果你不先把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呢?”
虽然这个故事已经被传滥了,可确实是有道理的。在听人讲话的时候,全神贯注于他当前的内容,暂时放下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看法,是很必要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说我们必须全盘接受。等我们全部听完了,归纳总结一下所有的观点和要点,就可以开始自己的独立思考了——这儿对不对?那儿有啥问题?他说的这个概念究竟指的是什么?这个逻辑推理是否牵强,那个结论是否合乎逻辑,是否有其他的对立结论……
如果能做到后置筛选,就会知道其实需要思考的东西更多。
10 不是所有的鸟都要飞
也许是停下来多想一会儿的时候了,在前进的过程中,我们最好常常停下来看看自己的状况。
我开玩笑似的总结过创业课程的方法论:
·创业最重要的三件事儿:产品、产品、产品。
·团队成长最重要的三件事儿:文化、文化、文化。
·运营最重要的三件事儿:手动、手动、手动。
·创业成功最重要的三件事儿:垄断、垄断、垄断。
·创业最不重要的三件事儿:营销、营销、营销。
这显然是相对更优的方法论。不过,切忌生搬硬套。
在你想出或者遇到真正“伟大的创见”之前,你很难做出伟大的产品。
即便是伟大的产品,也不见得一定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商业成功,张小龙之前的FoxMail就是个好例子。我猜如果10年前张小龙上过这套课程,也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后面的路就很可能不同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第三条和第四条,对很多人来说,可能直接跳过才更合适。
至于第五条,弄不好无论是谁都要认真思考——事实上,“最后再实施营销”(而不是最后才开始想营销)——也是一个很好的营销策略。
于是,又回来了:
成长是痛苦的,最大的痛苦源自对自己当前处境的清楚认识,以及对目标遥远的真切感受。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问题,解决方案只有三件事:积累、积累再积累;完成这三件事儿的前提也只有三个:耐心、耐心更耐心。
如若按照这套课程削足适履,是不可能再走下去的。学习的时候,最忌生搬硬套。即便我们都梦想着成为鸟儿,也不能忘了其实不是所有的鸟都会飞,鸵鸟也是鸟,但它不会飞,也不用飞。
看看下面这个列表:
·寻求指导(Seek out instruction)。
·写下一个计划(Write out a schedule)。
·设定各阶段目标(Set goals)。
·专注(Concentrate)。
·放松,慢慢练(Relax and practice slowly)。
·遇到难的部分就多花时间练(Practice hard things longer)。
·边练习边用你的方式去表达(Practice with expression)。
·从错误中汲取教训(Learn from your mistakes)。
·别臭显摆(Don't show off)。
·为自己着想(Think for yourself)。
·要乐观(Be optimistic)。
·寻求与其他技能之间的关联(Look for connections)。
这是1996年出版的一本书中的建议:《Wynton's Twelve Ways to Practice:From Music to Schoolwork》,对,是学乐器的方法论。
看,在这个世界里,学什么都是一样的,越是难一点的东西越是一模一样:慢慢练,花很多时间——没什么区别,随便去问哪一个大师,都是一样的答案。
回到创业这个领域,我个人还有个建议:
不要因为贫穷而创业。
创业说
燃注意,开个饭馆在当前语境里不叫“创业”,因为那不算“创见”。
在当前的语境里,创业是为了改变世界,做出能让这个世界发生变化,让生活变得更为美好,且恰好能够实现巨大的商业价值的事。要求太高了吧?对,就是这么高,所以才那么难。
虽然我们常常听说这样的故事:
某某兜里只剩下最后一张纸钞了,或者更惨一点,负债累累,但依然不气馁,情急之中想到了一个点子,转折点来了,从此开始非常努力,最终飞黄腾达……
其实,这样的故事更像故事而已。
可实际上,就算这样的故事是真的,不要忘了,有更多更多的人,最终是被生活拖垮的人。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很少有人能够保持正常的心态。先解决自己的生活,然后再通过耐心和积累去寻找机会,同时不忘了自我成长,以便将来某一刻能够匹配那个机遇,这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