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微反应心理学
216539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人生就如一盘棋,如果想赢得一盘棋,不仅要将整个棋盘上的棋子弄清楚,还必须看透对手走每一步棋的目的,从而对其之后的布局有正确的判断,象棋高手往往都知道这个道理。俗话说“高手前后看三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然而,人并不是都直接地表现自己,否则“知己知彼”也就不会成为一种兵法中的谋略,而只是平常事而已。

我们都希望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是积极的、正面的。为了树立形象,为了办成事,人们常常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伪装自己。戴着面具生活,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社会的常态。例如,如果司机由于违章驾驶而受到交警训斥,尽管心里很不高兴,但为了避免把事情弄得更糟,只能对其笑脸相迎,表现得服服帖帖;一对在家中大搞“冷战”的夫妻,一旦有客人到来,都会装出开心的样子,热情地迎接贵客。所以,分析和琢磨他人行事及心理的规律和特点,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认识和理解身边人的行为,也可以成为我们树立更佳形象的助力,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取得理想的效果。如果能够控制住自己的微行为,彻底解读对方复杂的内心活动,则无异于拥有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足以使你“笑傲四海”,纵横天下。

如果你在此方面不能做到游刃有余,就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一个又一个的人际关系陷阱,受到伤害;同时,由于你的过于单纯,对外界没有防备,也会使你自己成为他人眼中的“透明人”,因容易被人了解和看透而无法占到先机。通俗地说,人际交往就如同一起打牌,而天底下最难以预测的一张牌,就是对手的“底牌”。“底牌”是人们保护自己、打击对手的杀手锏,对手费尽心思掩盖它,我们却要想方设法地探得它。未雨绸缪,在对方亮出“底牌”之前想出好的对策,这样做,有利于避免被他的“底牌”击败。

那么,如何做到知己知彼,就成为我们要研究的第一课题,也是本书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想要知己知彼,方法有多种,但最有效的一种是读取身体的微反应。一个人不经意间的肢体动作最能够透露他内心的真实想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他真实的内心。例如:情感趋向、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在遇到有效刺激的时候,人们总是难以控制自己的身体反应,就像我们被开水烫到之后马上会缩回手一样,在你的头脑意识到“疼”的念头之前,手已经条件反射地退了回来,这是人性最自然的流露,难以作伪,这也因此成为我们读懂他人的利器。这一原理其实早已经被世界顶级警方应用了很久,只是没有普及到日常生活中来。

本书讲述了几种典型的身体微反应,分析了其发生的机制和应用的领域,以便给读者以提示和启发。我们可以灵活地运用微反应心理学,不动声色地分析与我们交往的人,尤其是那些你还摸不透的人。比如,有一个学生期末考试没及格,到教授家里求情,他应该根据教授的表情和身体语言探知教授的态度,从而判断自己该以何种“策略”打动教授的心;面对一个自己喜欢的异性,就可以借助一些细小的身体语言窥探对方的心,以判断二人关系的发展趋势;在谈判桌上,双方正为了价格的分歧陷入僵局,这时候可以从对方的指尖和腿部动作来判断他是真发怒还是假意抵抗。

同样重要的是,想要在社会上站住脚,我们就不能一味地单纯下去,要学会控制和掩藏自己的微反应,当别人看不透我们的时候,自然就不会轻易采取行动。例如,在单位里被表扬的时候,我们不要轻易地流露出得意的表情,也要避免“胜利反应”的肢体动作,这样就不会让别人产生一种被比下去的感觉,从而避免了别人对我们的敌意;刚离开校园的年轻女孩,一定不要露出娇怯、可爱的姿态,因为在职场里,“安慰反应”是一大忌,会让人感到你的能力较弱,缺乏强大的气场,而不敢委以重任。

以棋为喻,我们的生存与人际关系,犹如与人下棋。在这个棋盘上,如果我们能把握对手的意图,就能赢取主动,进而掌握全局,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化。其实,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就可以被称为智者,他们明白自己及对方的最终目的,了解对方的动机、意图和心态,以及将要采取的策略。这并不是要教人学会欺诈,更不是说与人交往不讲究诚信。毕竟世事复杂多变,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却万万不可无,这是做人的原则,也是保护自己的方法。

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人性复杂难以洞悉,但是只要掌握了微反应心理学的知识,安全而精彩地行走社会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