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西游记(青少年无障碍阅读)
21654900000001

第1章 灵根孕育美猴王 参访仙道得真传

导读

这一章主要交代了本书最有个性的主人公孙悟空的身世来历。他是天地精华所生,得到菩提祖师的教诲,有了神奇的身手并且结下了深厚的佛缘。从这一章节中读者可以看到孙悟空可爱好动的性格,他可亲可爱,让人心生喜欢。

远古时候,天地相连,混沌一片。盘古开天辟地后,经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分为四大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话说东胜神洲有一个傲来国,东临大海。海中有座名山,唤作花果山,自创世之初即立于此地。该山奇花不凋谢,仙桃常结果,百川在此汇,四面景色新,真个好山!

山顶上有块仙石,高三丈六尺五寸,周长二丈四尺,上有九窍八孔。这仙石接受日精月华,天长日久便有了灵性,内育仙胎。

一日,仙石迸裂,产出一个石卵,形似圆球,遇风化作一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立时便会爬会走,向四方拜了几拜。

这石猴抬头望天,两眼放出两道金光,直冲天庭,惊动了玉皇大帝。玉帝命千里眼、顺风耳打开南天门观看,才知道是石猴问世。玉帝放下心来:“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怪。”

那猴在山中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与狼虫结伴,与虎豹为群,夜宿石崖下,朝游峰洞中。

一日,天气炎热,群猴在松荫下避暑。他们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玩沙窝,挤的挤,拉的拉,自在玩耍。玩了一阵,群猴去山涧中洗澡,见涧水奔流,似滚瓜涌溅。众猴道:“不知这水从何而来。今日无事,循着源流,耍个痛快。”于是拖男挈女,呼兄唤弟,齐奔源头,原来竟是一道飞瀑。那瀑布似一派白虹,又如千层雪浪,帘幕般泻挂而下。

有猴道:“哪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出源头,且不伤身体,我等就拜他为王。”连呼三遍,忽从群猴中跳出一个石猴,高声应道:“我去!”

只见石猴闭眼蹲身,纵身一跃,跳入瀑布泉中。睁眼看时,里面无水无波,明明朗朗有座铁板桥。他欠身上了桥头,但见石床石凳,锅台炉灶,样样齐全,修竹梅花,摇曳生姿,浑然一处人家。桥中有一石碣,上刻:“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喜不自胜,急忙返身跳出水外,连呼:“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里面的情形。石猴一一道来,招呼大家:“真个是我们的安身之处。里面甚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等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的气。”

众猴个个欢喜道:“你带我们进去!”石猴叫道:“都随我进来。”又跳进水中。有胆大的猴子紧随其后,胆小的抓耳挠腮一阵儿,也跳了进去。众猴跳过桥头,便抢盆夺碗、占灶争床,闹腾起来。

石猴端坐高处道:“列位,你们方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且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两番进来出去,为各位寻得安身成家之处,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立刻按长幼顺序列队,拱身礼拜,高呼:“千岁大王!”

自此,石猴高登王位,称为“美猴王”。领着群猴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不入飞鸟之群,不归走兽之类,自在逍遥。

一天,美猴王正与群猴快活地吃喝,忽然掉起眼泪来。众猴忙问:“大王为何烦恼?”猴王道:“我等现在虽然不伏麒麟辖,不受凤凰管,自由快活,但总有年老身衰之时,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岂不枉活一世?”众猴闻听此言,个个掩面悲啼。

忽然,一只通背猿猴跳出来,高声叫道:“这世上只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管。那就是佛、仙、神圣。他们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

猴王一听,满心欢喜:“我明日就下山,云游天涯海角,一定要访此三者,学一个长生不老。”

次日,众猴采仙桃,摘异果,为猴王设宴送行。痛饮之后,猴王登上木筏,以竹竿为篙(gāo,撑船的竹竿),告别众猴,漂进汪洋。

连日东南风将木筏送到南赡部洲地界。猴王弃筏登岸。见海边有人捕鱼、打雁、挖蛤、淘盐,猴王走过去,做鬼脸,耍把戏,吓得人们丢筐弃网,四散奔逃。他捉住一个跑不动的,剥下衣裳,穿在自己身上,摇摇摆摆,穿州过府,行走市井,学人礼,讲人话。朝餐夜宿,一心访问佛仙神圣。

一晃八九年过去了,猴王参访仙道,始终无缘遇到。他想着海外必有神仙,便自己做个木筏,漂洋过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

登岸遍访多时,忽见一座林木幽深的高山。猴王在山中遇见一个砍柴的樵夫,便上前问询哪里是神仙住处。樵夫答曰:“此山叫作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洞中有位神仙,名叫菩提祖师,门下徒弟不计其数。”

猴王辞别樵夫,前行七八里远,果然望见一座洞府。门外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仙鹤鸣叫,凤凰飞翔,真乃灵福之地。猴王见洞门紧闭,静寂无人,不敢贸然敲门。于是跳上松树枝头,摘松子吃着玩。

过不多时,只听得吱呀一声,洞门打开,走出一个相貌清秀的仙童。猴王赶紧跳下树来,上前躬身行礼。仙童笑道:“我师父叫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王笑道:“正是我。”童子道:“你跟我来。”

猴王整整衣服,随童子走进洞天深处,直到瑶台之下。菩提祖师正端坐台上,两边侍立着三十个小仙。猴王倒身下拜,连呼“师父”。祖师问:“你是哪方人士?”猴王答道:“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士。”祖师道:“东胜神洲与此处隔着两重大海,你怎么能到这里?”猴王叩头道:“弟子漂洋过海十数个年头才访得此处。”祖师又问:“那你姓什么?”猴王道:“我是石头里长的,无父无母,没有姓。”祖师便道:“看你相貌像个猢狲(hú sūn,一种猴子),取‘狲’字去掉兽旁,你就姓‘孙’罢。”

猴王满心欢喜,朝上叩头:“好!好!师父慈悲,再赐我个名字罢。”祖师道:“你是我第十辈徒弟,刚好排到‘悟’字辈,我就给你取个法名叫‘孙悟空’好吗?”猴王笑道:“好!从今往后我就叫孙悟空了!”

自此,孙悟空每日与众师兄一起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洒扫庭院,挑水担柴,不觉过去六七年。

一日,祖师登坛讲道,孙悟空听得高兴,忍不住抓耳挠腮、手舞足蹈。祖师问他:“为什么不好好听讲?”悟空答道:“请师父恕罪,只因弟子听到妙处才得意忘形。”祖师问:“你来洞中多久了?”悟空道:“弟子只记得山后桃树上的桃子已被我吃了七次了。”祖师道:“这么说来你已来此地七年了。如今你想跟我学什么道术呀?”悟空道:“但凭师父教诲。”

于是祖师将各类道术一一说来,悟空听说这些道术不能让他长生不老,就都答以“不学,不学”。祖师跳下高台,手拿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也不学,那也不学,到底想怎样?”说罢走上前,在悟空头上打了三下,然后倒背双手,撇下大伙儿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了。众人个个惊惧,纷纷责怪悟空。悟空一点不恼,只是满脸赔笑。

当晚,悟空闭眼假睡。约到子时前后,他轻轻起身,走到后门。后门半开半掩,悟空进门走到祖师寝榻之下,见祖师朝里睡着,就跪在榻前。

过了一会儿,祖师醒来。悟空叫道:“师父,弟子在此跪候多时。”祖师披衣盘坐,喝道:“你这猢狲,不睡觉跑到我这里干什么?”悟空道:“师父今日在坛前打我三下,又背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是暗示弟子三更时分在后门秘传我法术。”祖师心里欢喜:“这厮果然聪明。”于是对悟空道:“你既有缘,识得我的暗谜,我便传你长生妙道也。”

悟空叩头谢了,洗耳恭听祖师传授口诀,用心记住。天色已白,悟空悄悄回到寝室,众人还在睡呢,不知他已得了好事。

过了三年,祖师对悟空道:“每隔五百年,天将依次降雷灾、火灾、风灾,你如果能躲得过这三灾,才能寿与天齐。”

悟空一听,毛骨悚然,叩头礼拜道:“万望师父垂悯,传给我躲避三灾之法。”祖师道:“也罢。我这里有三十六般变化和七十二般变化,你要学哪一般?”悟空道:“弟子愿学多的。”祖师道:“既如此,上前来,传与你口诀。”于是祖师附耳低言。悟空当下学了口诀,自修自炼,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

一日,祖师让悟空试试飞举腾云之术。悟空纵身一跃,跳离地有五六丈,踏云霞而去,往返三里远近,落回地面。祖师笑道:“你这只能算爬云。将四海之外,一日都游遍,才算得上是腾云。”悟空听了,叩头道:“好人做到底,师父索性将腾云之法也传给我罢。”祖师道:“那我就传你个‘筋斗云’罢,一筋斗就有十万八千里呢。”

这一夜,悟空运神炼法,学会了筋斗云。

春去夏来,一日,众人问悟空:“师父传与你的变化之法,你都会了吗?演给我们看看。”悟空抖擞精神,卖弄手段道:“众师兄请出题。”众人说:“就变棵松树罢。”悟空念动口诀,摇身一变,变作一棵松树。众人鼓掌大笑。

喧闹声惊动了祖师。祖师出门怒喝道:“你等大呼小叫,全不像修行之人!”待问明究竟后,祖师道:“悟空,这个功夫,怎可在人前卖弄?我也不罚你,你从哪儿来便回哪儿去罢。”悟空流泪请罪:“师父,我离家已二十年了,虽然想念儿孙,但尚未报答师父的厚恩,不敢离去。”祖师道:“哪有什么恩义?你不惹祸连累我就好了。”

悟空无可奈何,只得拜别师父。祖师道:“你以后无论怎么惹祸行凶,绝不许说是我的徒弟!如若说出半个字来,我便让你万劫不复!”悟空道:“我只说是我自己学会的就是了。”

悟空谢过师父,念个口诀,驾起筋斗云,不消一个时辰,便看见花果山水帘洞。悟空按下云头,开口叫道:“孩儿们,我来了。”那花草树木丛中跳出无数大小猴子,将他围在中间叫道:“大王,你怎么撇下我们去了这么久?近日有个混世魔王要强占水帘洞,他抢了很多东西,还掳走了许多子侄!”

悟空大怒:“待我寻他报仇!”说罢,将身一纵,一路筋斗,直至混世魔王所居的水帘洞前。听小妖报信后,魔王披挂出洞,迎战悟空。那魔王身高三丈,手执利刀,十分凶猛。悟空赤手空拳斗他不过,于是拔一把毫毛,丢在口中嚼碎,朝空中喷去,叫一声:“变!”随即变出二三百只小猴,前踊后跃,把魔王围绕,抱的抱,扯的扯,抠眼睛,挖鼻子,打成一团。悟空趁机夺了魔王的刀,分开小猴,照着魔王的脑门,一砍两段。然后率众杀进洞里,将大小妖精全部剿灭,救出被掳的众猴们。

悟空身子一抖,把毫毛收回身上,然后念声咒语,驾阵狂风,将众猴带回花果山。猴儿们个个欢喜,都奔进水帘洞,簇拥着向悟空行礼。

悟空讲了自己拜师学成的经过,众猴齐声道贺。悟空笑道:“小的们,如今我姓孙,法名悟空。”众猴鼓掌道:“大王是老孙,我们都是二孙、三孙、小孙——一家孙、一窝孙了!”于是举杯欢庆,合家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