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圣经故事4
2166000000034

第34章 施洗为耶稣洗礼

比耶稣大六个月的表亲约翰,也就是马利亚的表姐的儿子,与耶稣一样健康成长。

约翰的父亲撒迦利亚当年因怀疑天使之言,受到不能言语的惩罚,一经点化,便事事虔信上帝。他秉承上帝的旨意,预言:

“以色列人的上帝,为我们派来一位非凡的救世主,一位出自他仆人大卫家族的后人。”

他郑重地对儿子约翰说:啊!我的孩子,你将被称作那至高无上的上帝的先知;你将成为主的先驱,为他开辟道路,向他的子民宣告:他们将会在赦免罪过中得到拯救。我们的上帝仁慈而温存,他将使灵魂得到拯救的亮光升起,照耀着我们;他将从天堂光耀一切在死亡的罪恶阴影下生活的人们,引导我们一步步走上和平安宁的路途。

约翰性情孤傲狷介、狂热不羁,为人严厉持重,虔信宗教,很年轻就离开了家,并辞别热闹的城市、村镇,到死海僻静的海岸,深沉地思索宗教问题;到茫茫孤寂的旷野,感受上帝的训示;到约旦河一带虔诚地为主传经布道,为民施洗。

据记载:他毫无个人的欲望和需求,一件骆驼毛的旧衣服是他唯一的财产。他的日常生活贫苦且简单,靠吃蝗虫和野蜜维持生命。他鄙视一切财产,只爱在孤寂旷野到处游说,宣传宗教。

他外表粗犷,思想敏锐,情绪激昂,用词犀利,他的演说和预言如同他本人一样直率而严厉。

他宣扬:“离弃你们的罪恶并接受洗礼吧,上帝将赦免你们!”他号召人们:“逃避将来的愤怒,改过自新,多做好事。”

他大声疾呼,告诫人们:“要为自己的罪行和罪恶忏悔!”

当他谈到上帝的最后审判日即将来临时,情绪激昂、声音洪亮,激动得挥舞双臂,杂乱的长发在疾风中扬起、飘拂,使虔诚善良的众民无比敬仰尊崇,让毫无悔改的罪人感到强烈的恐惧和不安。

他的言论和行动吸引着人们,人们成群结队地拥向约旦河,要求接受他的洗礼。他教诲人们:“上帝的惩罚就要来临,你们以为可以逃避吗?你们只有以自己的行为,证实你们已经离弃了罪恶。”

人们问他该怎么办?他回答一般百姓说:“凡是有两件内衣的人,都要分一件给一无所有的人;凡是有食物的人,也要与众人分享。”他回答收税人说:“你只能收取法定限额以内的税钱,不可收取更多。”他回答士兵:“你要满足正当的酬金,不能借武力强索别人的钱财和诬告别人。”他对前来受洗的法利赛人(犹太教上层人物中的一派)和撒都该人(犹太教上层人物中的另一派)说:“……谁使你们逃避将来的愤怒呢?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现在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凡不结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

但那在我以后的施洗人,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给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圣灵和火给你们施洗。他手里拿着簸箕要扬他的场,把麦子收在仓里,把糠用不灭的火烧尽。”“不要以为自己是以色列人,是上帝的子民,就能得到特殊的待遇,在将来要建立的新王国里,起主要作用的不是一个人的种族,而是他的本质。”

人们相信他的预言,崇敬他的人格,尊称他为施洗约翰。人们纷纷猜测:“他就是我们盼望已久的救世主吧?”

约翰否认这种说法,他不停地向民众宣布,自己是上帝派来“为主铺平道路的人”,“为那位真正的救世主来到之前做好准备的人”,“在我后来的那人,比我伟大,因为在我出世以前即已存在,与他相比,我相差很远,我就是蹲下身为他脱鞋也不配。”

于是,人们又纷纷猜测:他即使不是救世主,至少是先知以利亚或者是以利沙之类的人物,奉主命又到世上创造奇迹来了。

约翰也否认这种说法,他说他只是上帝派来的卑微的使者,奉主命传递信息的人,他严格按照自己选择的使命行事。

几百年来,在以色列一直没有出现过像以利亚和以利沙那样有权威、有影响的先知,如今,约翰以他的坚韧、卓识、才智、道德高洁震撼和折服了众人。于是,人们又惊又喜,四处宣扬、传递着这一消息:“如今又出现了一位先知,他正在约旦河畔为人施行悔改的洗礼呢!”

消息很快传遍所有的城镇,几乎人人皆知,家喻户晓。住在加利利拿撒勒的耶稣一家听到这一消息,更是兴奋不已,因为施洗约翰不是别人,而是马利亚的表姐的儿子,他们的亲戚呀。长大了的耶稣,对当时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现象很感兴趣,他听说约翰在约旦河畔讲经传道,并为人施洗,很想从这位表亲那里学些知识,共同探讨宗教问题,便悄悄离开拿撒勒的家,独自一人踏上了通往约旦河畔的旅程。

到了约旦河畔,只见这位颇带神奇色彩的表亲,身上穿着一件骆驼毛外衣,腰间紧紧地系一根皮带,蓬头垢面,长长的胡须随风飘拂。

约翰见耶稣来了,并提出要求施洗,惊讶地自言自语:“为什么上帝之子还要接受我的洗礼,他有什么忏悔的罪孽呀!”他谢绝说:“我当受你的施洗,你反倒上我这儿来了。”

耶稣回答说:“你一定要应许我,给我施洗,因为这正是上帝要求我们去做的事,我们必须执行上帝的旨意。”在耶稣的坚持下,约翰答应了他的要求。

耶稣接受约翰洗礼,刚刚浮出水面,天忽然开了,他看见了上帝的灵,仿佛鸽子降下,落在他身上,头上传来慈祥怜爱的声音:“这就是我喜悦的、钟爱的儿子!”

约翰亲眼目睹这一切,他为耶稣见证,向众人指出:“耶稣作为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间的人,耶稣从上帝之灵而生,遂成肉体,具有丰富的恩典和真理,只有耶稣才能将上帝的精神全面显示出来。”

第二天,约翰一见到人,便把耶稣介绍给他们:“看哪,这就是上帝的羔羊,我们的救世主,我一直说的那个背负世人罪孽的人。我用水给他施洗,就是让全以色列人认识他。”

约旦河畔发生的这神奇场面,标志着耶稣讲经布道生活的开始。耶稣觉得自己在约旦河受益匪浅,决心像约翰一样,到孤寂的旷野去考验自己的灵魂、探索宗教的奥秘。当他从旷野归来时,约翰的事业即将结束。此后,两人很少见面。

他们的时代,正是老希律王死后,将领土一分为三(不均等)分给了三个儿子。分封统治加利利和北方大部分领土的是第二个儿子希律·安提帕,当希律和他异母的弟弟腓力被召到罗马议政期间,希律和他这个兄弟的妻子希罗底产生了爱情,而希罗底对自己的丈夫毫无眷恋,满口答应希律,但有个条件,就是必须与现在的妻子离婚。这对于有权有势的皇族来说,小事一桩,事情很快办妥,他们便结了婚,希罗底当上了王后,而她那个美貌善舞的女儿莎乐美,也跟着母亲与继父生活在一起。

这种有失体统的丑闻,在希律统治的地区尽人皆知,因此,引起加利利和犹大众民的不满和愤怒。但大家惧怕国王势力,谁也不敢表露出来。约翰却不然,他认为自己作为上帝的使者,在邪恶面前不能低头,更不能保持沉默,他抓住一切机会,大声疾呼,严厉谴责希律和希罗底。

在约翰宣传宗教、为人施洗、对众民大讲天国临近时,因为不涉及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官方没有干涉他;可是当他矛头直接向上,在社会上动员民众抑强惩恶时,统治者害怕了,他们恼羞成怒,以“扰乱治安”的罪名,逮捕了约翰。

希律的心情很矛后,处境也很尴尬。他喜欢听约翰演说,同约翰对话,并一起讨论问题,心里尊崇这个道德行为高尚的圣洁之人,但又害怕约翰坦率正直的目光和激烈愤怒的斥责。约翰的怒斥虽然让他惶恐,但他还是想保护他的生命,他本想宽恕约翰无罪,只要求约翰同意保持沉默,为他留一点面子。可是,耿直的约翰即使在地牢里,也大骂奸夫淫妇。王后希罗底曾多次要求希律杀了约翰,都被丈大拖延过去。她一直怀恨在心,决意借机除掉对头施洗约翰。

机会终于被她盼到了。这天,正是希律的生日,国王大宴宾客,邀请了众大臣、加利利的头面人物及各界代表,王后与前夫的女儿莎乐美也在场作陪。莎乐美是个出色的舞蹈家,王后知道国王钟爱她,特别喜欢观看她表演的舞蹈,便心生一计,当众提议莎乐美跳舞,为国王祝寿,宾客们都鼓掌欢迎。

表演完精彩的舞蹈节目,希律高兴地对莎乐美说:“好孩子,你随意向我求什么,我必给你。”见莎乐美笑而不答,又得意忘形地起誓说:“今天,你就是求国家的一半,我也必给你。”

莎乐美暗地里问母亲:“我该求什么?”

狠毒的王后毫不犹豫地回答:“施洗约翰的头!”

莎乐美连忙求国王说:“我求父王马上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给我。”

这位慷慨的继父愣住了,他不曾料到莎乐美的所求竟是这么使他为难,他立即后悔自己当众发过的誓言,但作为一国之王,岂能不履行自己的诺言,在属下和众人面前自毁形象和威信呢?

他只得当场判处约翰死刑,立即执行。刹那间,约翰身首分家,侍卫将放有约翰头的盘子端上来,交到莎乐美的手上,莎乐美惊恐万分,紧闭双眼,马上递给了她的母亲。

约翰的门徒听说此事,悲痛不已,他们在沉痛悼念后,便将这位为宗教献身的施洗约翰,埋葬在他生前最喜爱的旷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