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西方文学通史
21691400000010

第10章 《埃涅阿斯纪》,维吉尔的经典之作

维吉尔是最伟大的古罗马诗人,他的经典之作《埃涅阿斯纪》堪称自荷马之后最伟大的史诗,也是整个西方文学史上第二部最伟大的史诗。

还有,它不仅仅是一部史诗,还是以诗的形式写就的罗马的历史,是罗马人的“诗史”。

维吉尔传 维吉尔于公元前70年10月生于罗马曼图亚附近一个叫安第斯的地方,农民出身,父亲只有一小块土地。由于从小在农村中长大,培养了他对于农村广阔天地和这天地之下质朴善良的农民们的热爱,这些真挚的爱有一天将化于他的著作之中,成为优美的诗篇。

在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中度过童年后,离开了父老兄弟,到了帝国的中心罗马去求学。

他学了修辞、演讲术、哲学之类,然后在罗马当了一段时期的律师,生意不好,便回到了故乡,享受美好的田园生活去了,还开始写诗了。

但不久后罗马就开始了内战。

内战的最后胜利者屋大维打败了反对派、惩罚了谋杀恺撒者之后,随即履行了诺言,没收了意大利最好的土地,然后赐给了他的士兵们。

在这些土地被没收的人之中就有维吉尔。

这对于靠土地维持生计的维吉尔自然打击非小,因此他这时写的一些诗里便充满了一种悲哀:对失去财产感到的深深的悲哀。

后来由于他已经小有诗名了,屋大维又把没收了的土地还给了诗人。

这令得维吉尔简直感激涕零,从此成了屋大维最忠实的拥趸,他在三部主要作品之一的第一部《牧歌》中用第一首诗表达了对屋大维的感恩。

在他那一小块土地上,诗人过着极为简单甚至困苦的生活。

他没有健康,几乎一辈子都生活在半病之中。

他也没有爱情,他是那种一看到女子就脸红的人,要他去向美女献媚还不如杀了他。他又不英俊,得不到女子主动的青睐,总而言之他一辈子都不知道爱情与婚姻这回事,如果古罗马有哪个著名的男人到死还保持童子身的话,那九成就是他了。

既然没有爱情与婚姻,也就更谈不上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了。

他唯一享有的东西就是诗以及由这些美丽的诗篇所带来的荣誉。

他最早的伟大作品是10首《牧歌》,然而给他带来最初的声誉的却是第二部杰作《农事诗》。

由于这部赞颂农耕与收获的《农事诗》符合是时帝国的政策,他得到了屋大维的青睐,据说屋大维曾一连四天亲自倾听他朗诵。

写完《农事诗》后,整整11年里他埋首创作另一部作品、一部伟大的史诗,据说是屋大维建议他写的,就是《埃涅阿斯纪》。

维吉尔也将这部作品看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准备用一生来完成它。

然而天不假年,埋首创作整整11年后,史诗仍只完成了初稿,然而维吉尔已经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据说他临死时叮嘱友人将只是初稿的《埃涅阿斯纪》烧掉,他不愿意让他认为尚不完美的作品流传于世。

所幸的是屋大维用他的帝王之权阻止了这个行动,因为,大家马上就会看到,《埃涅阿斯纪》的确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虽不完美,但近乎完美。

《埃涅阿斯纪》实际上是罗马人的民族史与罗马帝国的建国史,所以我们在读完了《埃涅阿斯纪》后对罗马的整个历史也就一清二楚了。

《埃涅阿斯纪》大致的内容如下:

希腊人从木马中冲将出来,顿时令特洛伊变成了屠场,绝望中的特洛伊人仍然殊死搏斗,这其中就有埃涅阿斯,这位特洛伊人中仅次于赫克托耳的伟大英雄。这时赫克托耳显灵了,他命令埃涅阿斯立即停止战斗,逃出城出,在其他地方建立新特洛伊,一座比雅典更伟大的城市。

得到神谕之后,埃涅阿斯停止战斗,回到了家。他聚齐一家老小和仆人随从,在赫克托耳和他那爱神母亲的帮助下,成功地逃出了特洛伊,来到了大海上。

路上,他同妻子,也就是普里阿摩斯老王的女儿,失散了。她已经死了,她的幽灵告诉他,要他到遥远的台伯河边去,在那里建立一座新城。

以后的路漫长而艰险,最后他的船在阿非利加岸边遇险沉没。但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次遇险却带来了他漫长艰难困苦之后的欢愉。

他遇险的地方是迦太基,迦太基的历史比罗马要悠久得多,当罗马人的始祖还在海上飘零时,迦太基的旗帜已经在阿非利加上空飘扬了很久。

这时迦太基由女王狄多执政,她美丽而忠贞,自丈夫死后一直守寡。她热情招待了远方来的遇险者。在宴会上,埃涅阿斯向女王讲述了特洛伊的陷落和他在海上的千般惊险遭遇,把女王听得一时目瞪口呆,一时又心摇意荡。后面的一切不说我们也明白,总之他们相爱了。埃涅阿斯留在了迦太基,享受起温柔艳福来。以他自己的意志,他会在这里终老天年、与女王相伴到永远。然而神却不让他这样,宙斯——在罗马神话中他改叫朱庇特——派神使来严厉地警告他,让他注意自己的伟大使命。在神意面前,埃涅阿斯别无选择,他离开了女王,前往神要他去的地方,绝望的女王用自杀最后一次表达了她的爱。

埃涅阿斯到了神指示他去的地方,台伯河边,在那里受到了国王拉丁努斯的盛情欢迎,他将自己的女儿拉维尼亚嫁给了这位特洛伊英雄,然而另一些人,包括国王的妻子,还有当地鲁图利人的王图耳努斯十分不满这帮异乡人。于是战争爆发了,结果是这样的:埃涅阿斯胜利了,他杀死了图耳努斯,并同拉维尼亚结婚,建立了拉维涅姆城。

这就是《埃涅阿斯纪》的大致内容。

然而这只是我们根据历史总结出来的内容,《埃涅阿斯纪》的具体内容却与这有相当的区别,作为文学作品它有复杂得多的结构,因此我们下面再分卷讲述其内容。

罗马人的史诗 《埃涅阿斯纪》全书共分十二卷,其中第一卷说的是埃涅阿斯在海上艰难漂泊,整整七年后终于抵达了迦太基;第二、三卷写他在宴会上向狄多女王讲述特洛伊的陷落以及他在来到迦太基之前历经的千辛万苦,还有他的父亲安喀塞斯之死;第四卷写他同狄多的相恋结婚,然而朱庇特派神使来警告他,他只得离开女王,以及狄多之死;第五卷讲埃涅阿斯离开迦太基后,来到了西西里岛,适逢安喀塞斯逝世周年,埃涅阿斯为父亲举行了纪念运动会。这时特洛伊妇女们厌倦了漫长而痛苦的航行,要留在这里,并纵火烧船。他的父亲安喀塞斯托梦献计。第六卷写埃涅阿斯一行终于到达意大利。在女先知西比尔的引导下,他到了地府,见到了父亲的亡魂,他向儿子描述了罗马人未来的英雄,埃涅阿斯伟大的子孙,从罗马城的奠基者罗慕洛斯直到恺撒与屋大维。第七卷写埃涅阿斯到达拉丁姆后,拉丁努斯因为受到神示,热情接待了远道而来的特洛伊英雄并答应把女儿嫁给他,然而图耳努斯——他也在向拉维尼亚求婚——起来反对,于是在埃涅阿斯与图耳努斯之间爆发了战争。第八卷写失利的埃涅阿斯寻找盟友和他的爱神母亲阿佛洛狄忒,现在她该叫维纳斯了,请匠神为儿子打造一副好甲胄和盾牌。上面描绘了罗马伟大的未来;第九卷写埃涅阿斯不在时特洛伊人作战失利;第十卷写天神们聚会,会上大神朱庇特谴责他的妻子朱诺——前面她叫赫拉,不应再去捣蛋。接着图尔努斯杀死了埃涅阿斯的好朋友派拉斯;第十一卷写埃涅阿斯提议双方军队停战,由他同图耳努斯单独决斗;第十二卷写两人都在为决斗做准备,但图耳努斯爽约了。在战场上埃涅阿斯迎击图耳努斯并杀死了他。

这就是十二卷《埃涅阿斯纪》的内容提要。

就结构与内容而言,《埃涅阿斯纪》的一大特色就是它没有多少自己的特色,只是对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的大模仿。

首先,它内容本身就是《伊利亚特》的延续,是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发生的事,因此可以说是《伊利亚特》的续集,里面的基本人物如埃涅阿斯和诸神等也都直接来自荷马史诗。

其次,在写作时,它述事的方式也有许多地方模仿荷马。例如前面讲埃涅阿斯在海上的历险就明显是参照了《奥德赛》,而后面讲特洛伊人与图利人之间的战争则模拟了《伊利亚特》。还有,《伊利亚特》中有希腊人最伟大的英雄阿喀琉斯为他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报仇的事,《埃涅阿斯纪》中也有埃涅阿斯替他的盟友派拉斯复仇,连神也像《伊利亚特》里头一样仍分成两派,明争暗斗。

当然,结构与内容上《埃涅阿斯纪》也并非全无创新,它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中最独特者也许是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极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对和平的向往。

我们知道,在荷马时候,希腊虽然强大,但从来不是统一的帝国,希腊人在外邦人面前也许有点儿自我优越感,但断乎没有做什么帝国之梦,要把全世界的人都统一在它的旗帜之下,它甚至连自己都统一不了!

然而罗马就不同了,维吉尔时代的罗马已经是一个极其强大而统一的帝国了,它统治着欧洲、亚洲与非洲无数民族,地中海差不多要变成它的内湖了。而且它还在继续征服。

因此,当维吉尔写作《埃涅阿斯纪》时就不能不受到这种帝国理想的激励,将罗马人那种天生的伟大感,自认为有权统治所有其他民族的思想表诸文字间。这种文字是《伊利亚特》里断乎没有的。

在第一卷中朱庇特就用毫不隐晦的甚至令人生畏的语言宣告了罗马的伟大,他说:

对这些人我没有设置时空方面的任何限制——我给予他们无限的统治。

这类文字中最著名的当然是第六卷中埃涅阿斯的父亲安喀塞斯在地府中告诉儿子的话:

毫无疑问,别人会把青铜像铸造得精美无比,会把大理石刻得栩栩如生,会在法庭诉讼上说得头头是道,会用规尺计量天体的运行,

会预告星辰的升起。

但你们罗马人呵,

却要牢记以威力统辖天下万民。这正是你的天才所在——

在世界推行和平之道,

对驯服者宽宏大量,

对桀骜者严惩不贷。

大家猜猜这里的“别人”指的是谁?就是希腊人,作为特洛伊人后裔的罗马人虽然有点儿不服,却一向承认希腊人文化上的优越。

《埃涅阿斯纪》的主要特色是语言。

荷马史诗的语言虽然有如火如电的力度——这是它最主要的特色,但仍然是相当质朴的语言,是用一种文明初期所特有的无拘无束的人写出的无拘无束的语言,它的力量也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力量。但《埃涅阿斯纪》就不同了,维吉尔受过良好的教育,包括哲学与修辞,这些学院式教育使得他的诗歌必然也是一种文人写就的中规中矩的文学作品,具有这些文学作品的特色,首先是文字的多彩多姿,维吉尔会依据不同的时间、情节与地点用不同特色的语言来写作,写到战争时就用战争般雄壮的语言,写到爱情时就用爱情般柔美的语言,这些语言都不再是那种质朴与原始的语言,而经过了精雕细琢,是典型的“文人之作”。

或者我们还可以来个比喻,我们可以把《伊利亚特》与《埃涅阿斯纪》比作两个美女,《伊利亚特》就像前面欧里庇得斯笔下的美狄亚一样野性十足、热情如火,而《埃涅阿斯纪》则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一样娇柔婉转、欲说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