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实用演讲技法大全
2170300000065

第65章 幽默诙谐语言的表达技巧(1)

聪明的演讲者都善用幽默。幽默能启人心智,沟通心灵,关键时刻幽默还能化解尴尬,许多人把幽默当成是生活的调味剂。显然,幽默是聪明人的文字游戏。在演讲中,幽默是怎样发挥这些重要作用的呢?

幽默的重要作用

幽默是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在语言中的结晶,是一瞬间闪现的光彩夺目的火花。幽默在演讲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所产生的谐趣,对听众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幽默作为一种最生动的表现手法,也大量地运用于演讲中。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曾经说过:“幽默,也是口才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幽默感,即使口若悬河、析理入微、富有鼓动性,口才也是不全面的。”

人们为什么发笑?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帮助你懂得怎样使人发笑。研究人员提出一系列有趣的答案,包括所谓的优越感、不协调、惊讶或放松等理论。这个问题没有公认的统一答案,但是可以归纳出两点:其一是一定要建立开玩笑的语言环境。只有双方都明白是在开玩笑,对小孩做可怕的鬼脸或看别人不小心坐空才显得可笑。在演讲过程中,发言人必须发出改变情绪的信号,允许听众以玩笑而不是严肃的态度对待某些材料。伤亡名单显然不是好笑的材料,但是如果演讲者故意轻描淡写或采用嘲讽的态度,抨击造成这一伤亡的政策,那么可能使听众的脸上露出苦笑。

幽默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造成一种出乎预料的效果。我们的思维把各种想法联系起来,各种思路就像铁道系统的网络一样。沿着这些思路进行下去的步骤是合乎逻辑的,至少是自然和正常的。但是,在喜剧中,逻辑过程被打断,就好像火车跳出轨道一样,出乎预料地到达了一个陌生的终点。喜剧当中总是存在一个我们希望填充而很难填充的空隙,或者是惊讶。很难说清楚为什么它会有趣、滑稽,人们对它喜闻乐见。

要积极设置机关,让听众跳出思维的常轨,感受幽默的强大力量。

幽默能启人心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来到华盛顿会见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美国与他们共同抗击德国***,并给予英国物资援助。丘吉尔受到热情接待,被安排在白宫居住。一天早晨,丘吉尔正躺在浴盆里,抽着他那特大号的雪茄烟。门开了,进来的正是罗斯福。丘吉尔大腹便便,肚皮露出水面……这两个首脑人物此刻相见,不免有些尴尬。此刻丘吉尔灵机一动,把烟头一扔,说:“总统先生,我这个英国首相在您面前,可真是开诚布公,一点隐瞒也没有啊。”说完后,两个人哈哈大笑起来。随后,双方的会谈获得成功。

在这里我们不能说丘吉尔的幽默对会谈的成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他那“一点隐瞒也没有”,不仅缓解了当时个人和国家的窘境,而且含有坦诚求助、彼此信任的含义。罗斯福又怎能感受不到呢?

幽默能使人发笑,但却是启人心智的笑,是智慧的闪现。幽默能表达说话者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能反映出说话者的温和与宽容,是说话者表情达意的一种技巧。

侯宝林的相声《买佛龛》讲了这样一个笑话:

小甲:“大娘,出门儿啦?哈……买佛龛啦?”

大娘:“年轻人说话一点规矩没有,这是佛龛,能说‘买’吗?这得说请。”

小甲:“噢,大娘,是我不懂,您这佛龛多少钱请的?”

大娘:“咳,就这么个玩意儿,八毛。”

老太太敬神敬佛,还嫌年轻人不懂规矩,可她因为心疼钱,又出口不敬,耐人寻味,寓意深刻。

我有一次和几个朋友聊天,其中一个朋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懒汉什么都不肯干,谁都不愿雇他。时间一长,他的生活过不下去,只好求亲告友替他介绍一份最轻松的工作。有人介绍他去看坟地。说实在的,没有什么比干这活更轻松的了。懒汉愉快地去了,但没过多久就回来了,并愤愤不平地对介绍人说:“我不干了。”“为什么?”“这活儿太不公平了,他们都躺着,却让我一个人站着?”朋友们听后都放声大笑,是因为懒汉的话完全出人意料。

幽默中也包含着讽刺,但是总有一种含笑的启示和智慧的火花。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谱夫说:“幽默在欢笑的背后隐藏着对事物的严肃态度,而讽刺却在严肃的形式背后隐藏着开玩笑。”

夫妻俩在一起聊天,丈夫对妻子说:“为什么上帝把女人造得那么美丽却又那么愚蠢呢?”妻子回答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把我们造得美丽,你们才会爱我们,把我们造得愚蠢,我们才会爱你们。”

美国第16届总统林肯的长相,使人无法恭维,他自己也不避讳这一点。一次,道格拉斯指责他是两面派。林肯说:“现在,请听众来评评看,我如果还有另一副面孔的话,我会戴着现在的这副面孔吗?”结果引起听众大笑,在笑声中显出道格拉斯的荒谬。

幽默的特点是尖锐而刻薄,俏皮而不直露,蕴藏着说话者温厚善良的气度和高超的语言艺术。有人甚至这样区分人的层次:听了别人的话能笑,这个人是正常人;自己能讲笑话让别人笑,此人有幽默感;能够自己拿自己开玩笑,此人有希望成为幽默大师,因为自嘲是幽默的最高品位。

创造幽默最重要的因素是有限的语言,可利用荒谬对比、设置悬念、反转突变、认同认识造成一种包含复杂感情、充满情趣而又耐人寻味的幽默意境。

幽默能沟通心灵,化解尴尬

友善的幽默能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能沟通心灵,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填平人与人之间的鸿沟,是有望和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不可缺少的东西。

特别当一个人要表达内心的不满时,如果能使用幽默的语言,别人听起来会顺耳一些。当一个人需要把别人的态度从否定改变到肯定时,幽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当一个人和他人关系紧张时,即使在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幽默也可以使彼此从容地摆脱不愉快的窘境或消除矛盾。

一天,英国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在街上行走,被一个骑自行车的冒失鬼撞倒在地,幸好没有受伤,只虚惊一场。骑车的人急忙扶起他,连连道歉,可是萧伯纳却惋惜地说:“你的运气不佳,先生,你如果把我撞死了,你就可以名扬四海了。”萧伯纳的这一句妙语,把他和肇事者双方从不愉快的、紧张的窘境中解放出来,使这场事故得到友好的处理。萧伯纳的幽默不仅给对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又给人以友爱和宽容。

又有一次,萧伯纳的脊椎骨有病,去医院检查。医生对萧伯纳说:“有一个办法,从你身上其他部位取下一块骨头来代替那块坏了的脊椎骨。”又说:“这手术很困难,我们从来没有做过。”很明显,医生的意思是这次手术所要收取的费用不同一般。如果萧伯纳与医生争论,或表示不满、失望,将会和医生处于对立的局面。而对立的结果,会给双方带来难堪,也会影响双方合作和治疗效果。但是,萧伯纳听了医生的介绍后,淡淡地一笑说:“好呀?不过请告诉我,你们打算付给我多少手术试验费?”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被萧伯纳处理得极其巧妙,避免了不愉快的争执。

如果说语言是心灵的桥梁,那么幽默便是桥上行驶最快的列车,它穿梭在此岸与彼岸之间,时而鲜明时而隐晦地表达着某种心意,并以最快捷的方式直抵人的心灵。例如上述故事中,萧伯纳说:“好呀?不过请告诉我,你们打算付给我多少手术试验费?”医生听后自然会明白萧伯纳在心里给他的答案。

生活的调味剂

有人说,幽默是人生活中的调味品。有人干脆说,幽默就是生活中的盐,有了它,生活本身有时也会变得趣味横生,具有神奇的魅力。

幽默可以使愁眉苦脸者笑逐颜开,也可以使泪水盈眶者破涕为笑;可以为懒惰者带来活力,也可以为勤奋者驱散疲惫;可以为孤僻者增添情趣,也可以使欢乐者更愉悦。

生活中没有一个人不喜欢风趣幽默的语言。在中国的传统文艺晚会上,相声小品之所以一直成为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就在于它的表现形式离不开幽默,那幽默的语言强烈地感染着观众的心,幽默的话能抓住听者的心,使对方平心静气,也可以使一些深刻的思想表达得更加生动和形象。

汉武帝晚年很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一天他与一个侍臣闲聊:“相书上说,一个人鼻子下面的‘人中’越长,寿命就越长;‘人中’长一寸,能活一百岁。不知是真是假?”

东方朔听了这话,知道皇上又在做长生不老之梦,脸上露出一丝讥讽的笑意。皇上见东方朔似有讥讽之意,喝道:“你居然敢笑话我?”

东方朔毕恭毕敬地回答:“我怎么敢笑话皇上呢?我是在笑彭祖的脸太难看了。”

汉武帝问:“你为什么笑彭祖呢?”

东方朔说:“据说彭祖活了八百岁,如果真像皇上所说,‘人中’长一寸就活一百岁,彭祖的‘人中’就该有八寸长了,那么,他的脸岂不是太难看了吗?”

汉武帝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在这个故事里,东方朔以幽默的语言,用笑彭祖的办法来设劝皇帝。整个批驳机智含蓄,风趣诙谐,令怒不可遏的皇帝转怒为喜,并且愉快地认输。

这个小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幽默的本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幽默具有一种特性,一种引发喜悦、以愉快的方式娱人的特性;幽默感是一种能力,一种了解并表达幽默的能力;幽默是一种艺术,一种运用幽默和幽默感来增进你与他人的关系,并可对自己作真诚的评价的一种艺术。

有一次,美国329家大公司的行政主管人员,参加了一项幽默意见调查。结果表明:97%的企业主管相信,幽默在企业界具有相当的价值;60%的企业主管相信,幽默感决定着人的事业成功的程度。由此可见,幽默对于现代人的重要。

现代人需要幽默语言,如同鱼之于水、树木之于阳光,生活之于盐一样。具有幽默感和幽默力量,是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获取幽默语言的途径很多。首先用“趣味思维方式”捕捉生活中的喜剧因素。“趣味思维”是一种“错位思维”,不按照普通人的思路想,而是“岔”到有趣的一面去。其次要在瞬息构思上下工夫,掌握必要技巧。幽默风趣是一种“快语艺术”,它突破惯性思维,遵循反常原则,想得快,说得快,触景即发,涉事成趣,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有位将军问一位战士:“马克思是哪国人?”战士想了一会儿说:“法国人。”将军说:“哦,马克思搬家了。”对于这常识性问题都答不出,将军当然不快,但这一“岔”,构成了幽默,其实也包含了对战士的批评教育。

再次要注意灵活运用修辞手法。极度的夸张、反常的妙喻、顺拈的借代、含蓄的反语,以及对比、拟人、移就、拈连、对偶等都能构成幽默。

最后要注意收集素材。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提供了许多有趣的素材,这些素材无意识地进入我们记忆仓库的也很多,我们如果做个“有心人”,就会使自己的语言材料丰富起来。

在说话艺术中,幽默是运用意识深长的语言再现现实生活中喜剧性的特征和现象来传递某种特殊信息的一种表达技巧。生活中懂得风趣幽默的人,往往三言两语,就妙趣横生,不仅使人忍俊不禁,而且能使人领悟到其中蕴涵的智慧和哲理。

用拟人表现幽默

南唐时,苛税繁重,民不聊生。恰逢京师大旱,烈祖问群臣道:

“外地都下了雨,为什么京城不下?”

大臣申渐高说:“因为雨怕抽税,所以不敢入京城。”

列祖听后大笑,并决定减轻赋税。

申渐高巧借话题,把“雨”拟人化,从而委婉地道出了“税收繁重,令人生畏”的意思,机智地讽谏烈祖减税,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用夸张表现幽默

夸张即言过其实,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里根竞选加州州长时,针对当时加州的经济情况,对物价上涨加以猛烈抨击,他说:“夫人们,你们都知道,最近当你们站在超级市场卖芦笋的柜台前,你们就会感到吃钞票比吃芦笋还便宜些。”

还有一次,他说:“你们还记得当初你们曾经认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美元吗?而今天美元却真的几乎代替不了什么东西了。”

如果使一种想法超出逻辑限制可以使它非常有趣。

李华先生,在机构中负责卫生的领导人,享有行业最佳人士的美誉。实际上,当他走进房间里,连柜子里的蟑螂都会马上屏声息气趴在地上。

这种夸张达到了荒唐可笑的地步,所以应该与最初的前提保持关联。如果你为自己的夸张感到得意,忘记了当初的嘲讽的对象,那么听众也可能识不破你的本意。

用讽喻表现幽默

所谓讽喻,是用富有机智和幽默情趣并寄寓深刻哲理的虚构的故事,来阐明某种道理。

有一个单位组织退休老干部乘大客车外出旅游,上车时你谦我让,耽误了不少时间。开车后,一位老同志朗声打趣道: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助兴:从前有一位妇女,怀孕10年才生下一对双胞胎。问这对双胞胎为何迟迟不肯面世,他们说,根据礼节,年长位尊者应该先行,但他们两个不知谁是兄长,就这样互相推让了10年,把妈妈生孩子的事给耽搁了。”

这番话引得车上的老干部们面面相觑,继而哄堂大笑。

如果我们感到出乎意料的对立,可能会产生幽默的效果。这种对立有几种形式。一种是反语,嘲讽地说出称赞或褒扬的话,表示发言人的看法正好相反。

苏格拉底式嘲讽就是这种形式,为了指出对方主张的弱点,演讲者装做一无所知的样子。

根据比例进行评分的倡导者告诉我,这样做对学生最有利。

“让一定比例的学生不及格为什么对学生最有利?”我问道。

“这样谁都得不到高分。”他们说。

“但是,如果我们教给他们怎样取得最好的成绩,他们都达到了我们的标准,为什么不应该让他们得到高分?”我问。

“那样的话,我们就要提高标准。”他们说。

我还是不明白。如果我碰巧书教得很好,我的学生们非常优秀,那么我必须想办法让一定比例的人不及格。当然另外一种情况是,如果我当老师很不合格,那么也有很多人会不及格。所以无论怎样我都是个成功的老师。

用仿拟表现幽默

仿拟即故意模仿套用已有的固定语言形式来叙说的一种表达方式,主要特点是套用现有的词、句、篇等语言形式来揭示所描述事物的内在矛盾,创造出新的意境。

苏轼有位姓刘的朋友,因晚年患病,鬓发、眉毛尽皆脱落,鼻梁也快要断了。一天,苏轼同许多朋友相聚饮酒,这位姓刘的朋友建议大家各引古人语相戏。苏轼对这位姓刘的朋友说:“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壮士兮守鼻梁?”满座大笑。

苏轼仿的是汉高祖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首尾两句,两相对照,趣味盎然。

用反射表现幽默

反射是现场套用对方的话语来戏谑、反驳对方,是一种语言回归,目的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小约翰放学回来,把成绩单交给爸爸,爸爸一看有两门功课不及格,就冲着约翰怒气冲冲地喊道:“你知道吗?华盛顿像你这个年龄时是全校最优秀的学生。”

约翰不慌不忙地回答:“你知道吗?爸爸,像你这个年龄时华盛顿已经是美国总统了。”

故意轻描淡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