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改变“攀比兴奋点”。孩子有攀比的心理,说明孩子的内心有竞争的倾向或意识,想达到和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父母就要抓住孩子这种上进心理,改变孩子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引导孩子在学习、才能、毅力、良好习惯方面进行攀比。比如,当孩子埋怨老师经常表扬某同学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列出这个同学的优点,让孩子暗中努力和同学比一比,看能否超过他。比如,孩子和同学比穿着时,父母可以从穿着的整洁美、颜色的搭配美等方面去改变攀比兴奋点。
最后,引导孩子“纵向攀比”。不妨多鼓励孩子自己和自己比。例如,让孩子今天和昨天比,这个月和上个月比,本学期和上一学期比。在特殊的攀比中,孩子会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原来不会的拼音现在都会了,原来不认识的字现在都认识了,原来不懂的道理渐渐地懂了。这些比较都可以让孩子获得进步,其自信心也会增强,并在欣赏自己的过程中努力超越他人。
攀比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心理状态,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有攀比心理存在。对于孩子来说,攀比不一定都是坏事,问题在于父母向哪个方向引导。
(1)在生活中积极引导。父母应积极适时地介入孩子的欣赏过程,在与孩子共同欣赏的过程中进行引导和点拨。例如,孩子欣赏影视中的武打镜头,家长不妨抽时间与孩子一起观看几部武打片,当你和孩子坐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便感到你的心与他的心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有了这种情感的基础,你的引导、点拨、教诲更容易进入孩子的心灵。这时,可以运用插话、议论、回忆等方式,强化武打片的积极内容;也可以在观看之后的空闲时间(吃饭时、散步时、共同游戏时、共同做家务时),与孩子回忆有积极意义的影视片断,这样在加深孩子积极记忆的同时,也抑制了对消极内容的记忆。
(2)推荐有积极意义的欣赏对象。引导孩子的欣赏心理,另一个有效措施是推荐、介绍和宣传积极的欣赏内容、高尚的欣赏对象。例如,孩子倾心西洋音乐,这样的欣赏心态并不错,但不能让孩子因此而忽视或贬低民族音乐。于是,家长可以购进一些介绍民族音乐的书刊,可以经常播放一些民族音乐的乐曲,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民族音乐会。通过这些方式拓宽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音乐内涵,变调的“欣赏”现象自会逐渐减少。
(3)培养孩子健康的欣赏心态。欣赏是一种情感。因而,父母培养孩子健康的欣赏心态,矫正孩子变调的欣赏,都要重视充分发挥情感的陶冶、感染、熏陶、暗示、震撼的功能,力求收到最佳的效果。
(4)将攀比变为动力。孩子有攀比心理,说明孩子的内心有竞争的倾向或意识,想达到和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父母要抓住孩子这种上进的心理,改变孩子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引导孩子在学习、毅力、良好习惯等方面进行攀比。同时,父母也可以引导孩子将攀比变成动力,告诉孩子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攀比的条件。
不让孩子生活在恐惧中
儿童恐惧症是指儿童对某些事物或某些特殊的场景表现出异常的恐惧情绪,患儿虽然知道不用害怕,但仍然不能控制。正常的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几乎都有过恐惧体验,不过这种恐惧反应是一时性的,并不因此产生严重的使人焦虑不安的情绪。
儿童的恐惧心理与其认知事物的局限性有关。年龄很小的儿童由于不知道某些事物的伤害性,所以就不怕。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比以前丰富了,害怕的事物也就多了起来。但只要儿童害怕的事物在生活中并不常见,或害怕的程度未超过一定的限度,正常的生活与学习没有受到什么干扰,就不能被归入恐惧症。
患恐惧症的儿童在恐惧紧张时,常伴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并常有睡眠障碍、遗尿或咬指甲等表现。
导致孩子们患上恐惧症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情感过于依赖导致胆怯。非非的妈妈说自己的儿子胆子特别小,怕陌生人,经常问:“妈妈,你晚上肯定去幼儿园接我吗?你不会不要我了吧?”
像非非这样的情况就属于特定阶段出现的分离焦虑,在刚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里,十个有八个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分离焦虑,也就是害怕和妈妈分开,怕再也看不见妈妈了。这是因为他和妈妈太熟悉了,妈妈给自己带来的安全感太强烈了,宝宝们还没有经验去辨别和信任外面的人的友好程度。因此,在害怕和妈妈分开的同时,还怕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对自己不好。
(2)父母的传染。5岁的朱朱特别怕小动物。小区里一有小狗跑过来闻他的脚和裤腿,他就会吓得脸色都变了,大喊“妈妈”。妈妈说朱朱很小的时候,并不怕动物,越长大胆子反倒越小了。原来,朱朱妈妈也特别怕毛绒动物,遇到小猫、小狗时也会神色慌张。朱朱潜移默化地受到妈妈的影响,也变得胆小起来。所以,朱朱妈妈再遇到小动物就要忍住,假装不害怕,不让朱朱看出来,这样时间长了,朱朱也会认为小动物并不可怕。
(3)害怕不熟悉之物。孩子对于任何他没有见过的东西、没有听过的声音都会感到非常害怕,虽然这在成人眼中,是绝对不会造成伤害的。譬如孩子可能知道吸尘器是用来清洁房间的,但是他无法肯定那个吸灰尘的大口会不会把他也吸进去。
(4)想象力带来麻烦。一般而言,四五岁的孩子不仅对亲眼看见的东西会感到害怕,经过想象力加工的各种场景也会让他们担心不已。他们会想象,如果父母不在时,躲在床下的怪兽就会出来,晚上可能会有溜进房间叼走自己的狼……这时的孩子很难区分现实和虚幻,而这个年龄也是最易受到噩梦骚扰的时段。
聪明的父母解除孩子的恐惧,通常都会这样做:
(1)加强孩子面对恐惧的毅力。任何儿童在生活中,必然会遭遇恐惧情境。我们若想预防恐惧发生,首先要增强儿童面对恐惧的毅力,不宜过度保护,但也不应放任不理,忽视孩子的害怕情绪。应鼓励孩子主动面对他所害怕的事物,提升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2)减少人为恐惧情境。虽然儿童的恐惧情绪是自然、不可避免的,但也有部分是父母有意、无意的不当处理所促成的。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可以听到父母说:再不听话,要把你送人了;若不睡觉,大灰狼会把你捉去。诸如此类的话,父母完全忽略了孩子对害怕的感受,无形中增添了许多恐惧情境。假若平常为人父母或师长者都能谨慎避免制造这些恐惧情境,将可减少部分儿童恐惧情绪的产生。
(3)促进孩子了解恐惧事实。家长要让孩子知悉:在人们生活中,恐惧、害怕是极为平常的事。不要把害怕视为一种懦弱行为,应勇于接受,让害怕表露出来,不使害怕心理埋在心底而产生紧张的情绪。
(4)提供给孩子满足、乐观的榜样。悲观、恐惧的父母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父母若能适当提供满足、乐观的榜样,无疑可减少儿童的恐惧情绪。父母若能保持冷静、自然和乐观的态度,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无形之中亦能化解孩子恐惧、害怕的情绪。
百害而无一利的自我否定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常见诸报端,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15~34岁的青年自杀已占自杀死亡人数的40%,18~20岁是青年自杀的高峰年龄段。青少年为何在如花一样的年龄选择死亡?仔细分析起来,原因千差万别,根据国内学者库少雄先生的研究成果,这里对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影响自杀的危险因素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大类:生理危险因素、心理危险因素、认知危险因素和环境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一旦综合作用达到了个人承受能力与应对技能的极限,自杀意念就有可能产生。当自杀意念发展到一定程度,它可能以预警信号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可能因触发事件而得到加强,最终导致自杀行为的实现。
生理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个体的生理生化因素的差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大脑中的神经传递物质也许是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从而成为自杀的间接原因。
心理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抑郁的情绪、绝望和无助的感觉、不良的自我概念与低自尊、不良的自我防御机制与应对能力,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怀疑。对于青少年来说,其中的绝望心理特别值得关注。已有研究表明,与抑郁、不良的自我概念和低自尊相比,绝望度能够更准确地预测自杀行为。青少年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各方面都尚不成熟,他们必须受家长和学校的约束,受同辈群体的压力,必须寻求社会的接受并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必须努力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有时,这些努力会遭遇不可克服的困难,让人绝望——一些在成人看来并不严重的问题却足以使青少年感到伤心、绝望,其中又以繁重的学业(特别在父母过高的期望下)、情感问题(往往缺少父母老师的指导以及他们与孩子的沟通)居多。
认知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青少年已经达到的认知水平。处在前运算思维阶段的儿童若想自杀特别危险,因为这一阶段的儿童不知道死亡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准确地判断儿童与青少年处在哪一个认知发展阶段有助于诊断其自杀的危险性并制定适当的介入策略。
第二,来自于孩童对自己的认识以及适应外部环境的方式,也可称之为“自我谈话”。消极的“自我谈话”可以导致对环境的不良适应,而积极的“自我谈话”有助于对环境的适应。自杀者倾向于不断进行消极的“自我谈话”,这会加强已经存在的否定性的思维方式,从而加速自杀意念的产生。
第三,消极刻板的认知,包括过度概括、糟糕透顶、消极归因等。过度概括即对事件的评价以偏概全,常片面地根据某件事情的一方面评估自己的价值,其结果常导致自暴自弃、自责自罪,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只认为事件的发生会导致非常可怕或灾难性的后果。这种非理性信念常使个体陷入羞愧、焦虑、抑郁、悲观、绝望、不安、极端痛苦的情绪体验中而不能自拔。这种糟糕透顶的想法常常是与个体对己、对人、对周围环境事物的要求绝对化相联系的。
环境危险因素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成长环境。例如,否定性的家庭经历容易导致自杀的意念与行为。在自杀儿童的家庭中,虐待与忽视是经常遇到的,而自杀青少年的家庭中,父母的关系往往是不和与紧张的。因此,不良的家庭环境是生命各阶段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第二类环境危险因素是否定性的生活事件。既包括考试失败如高考落榜,也包括亲人与朋友得重病或不幸去世。对那些已经有自杀念头的人来说,这样的打击——特别是当它们接踵而至的时候——就可能彻底摧毁其脆弱的生存勇气而成为自杀的触发事件。
触发事件不一定是青少年最严重、最糟糕的事件,但它犹如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最脆弱之时压在他们柔弱的肩上。这个时候自杀的青少年可能表现出、也可能不表现出预警信号。常见的预警信号如他们也许会说一些不想活、想自杀之类的似乎是开玩笑抱怨的话,而最危险的预警信号是以前的自杀行为。许多以前尝试过自杀的青少年最终还是自杀了。其他常见的预警信号还有吃睡不宁、学习成绩下降、社交方面渐渐退缩、与父母或其他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人中断交往,以及有似乎是不顾一切、自我伤害、非常独特的行为,如严重的吸毒、酗酒,不顾一切地乱开车等。
帮助孩子走出困境,父母应该这样做。
(1)保持镇静。不要让孩子的悲伤影响你的判断。孩子需要他人尤其是家长帮助他恢复理智和客观,而不需要一个本身就情绪不稳的人来帮助他。
(2)指出孩子自身的优点。谈论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是有益的,例如孩子文雅、乐于助人、待人诚恳、活泼开朗、富于吸引力的等。想自杀的孩子很可能只看到他自身及其生活中不好的一面,而忘记了好的一面。
(3)不要与孩子发生争论。避免就生命与死亡的哲学问题与孩子争论,同时也应避免说一些陈词滥调,例如,“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等着你,你的生命才开始”等。这种说话方式使孩子觉得你是在泛泛而谈,而非真正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企图自杀的青少年最需要的是客观的、设身处地的、感情移入的理解和支持。
(4)帮助孩子获得客观的态度。一个被各种问题和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很可能无法冷静、客观地评价自己和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做家长的首先要保持客观的态度,并帮助孩子尽可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环境。
(5)抓住想活下去的愿望。想自杀的孩子几乎都是矛盾的,一方面想死,另一方面还想活下去。发现并紧紧抓住他们想活下去的愿望是非常有用的。
(6)指出其他的行为选择。由于个人经历、生活压力等原因,人们常常囿于个人对生活的一己之见——他们也许只看到了目前的危机而看不到其他的东西,平时注意与孩子谈谈其他的可能选择是有益的。有时想自杀的人处于其情绪的最低点,他们认为人生从来就是如此糟糕而且永远如此糟糕。实际上,人生如潮水,有涨也有落。一个想自杀的人很可能曾经“涨”过,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将再次“涨”起来。指出这种生活涨落的规律是有益的。
(7)帮助孩子获得资源。对孩子最有力、最具体的支持就是帮助他们得到想要的东西。因为想自杀的人一般说来比较孤独,因此,家长要帮助他们获得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家庭和朋友,也许还包括帮助孩子去见一位他想见的老师、电影明星或心理医生。最终,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长期的关心和帮助。
帮孩子克服害羞心理
你的孩子是否曾经有过这种感受,或者曾经出现过下面一些征兆?
(1)站在陌生人面前,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似乎自己正在被人审视,不敢迎视对方的目光,感到极难为情。
(2)与人交谈时,面红耳赤,虚汗直冒,心里发慌。即使硬着头皮与人说上几句,也是前言不搭后语,结结巴巴。
(3)不善于结交朋友,常感孤独,常因不能与人融洽相处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而烦恼;不善于在各种不同场合对事物坦率地发表个人意见或评论,因此不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换意见,给人拘谨、呆板的感觉。
(4)常感到自卑,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不是考虑取得成功,而更多的是考虑不要失败。
那么,可以肯定,当时你的孩子正在害羞,或者正拥有一种被称为羞怯的心理。羞怯的本质就是一种不自信。其实,几乎每个人都有害羞的时候,对青少年来说更为普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结果表明,97%的学生认为做公开演说和核武器是世界上两件最可怕的事情。那么,羞怯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